第210章 佈局之說

“天下哪有十足把握的事,端起杯子,也有失手打翻的時候。何況是戰事,兵兇戰危,是最危險的大事,怎麼可以大意,當然,要說十足把握沒有,可五分卻也算是有的。若論兵法戰力,我自不懼他小小野夷,但說起來,這義渠也是一個大族,人多力大,我要想打敗他們,卻也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嬴山道:“既然如此,你爲什麼不等些時候再行發兵呢?”

劉羲微微一笑,嬴山有些不好意思,他本人可不就是來催劉羲的麼。劉羲道:“我也沒有辦法,近些天,已經開始有人投我,如果我再在此地久留,那樣一來這裡的土地就無法養活我們了,所以我也只有進攻了。”嬴山道:“那你爲什麼一定要七月進攻呢?”

“七月的時候,田裡的糧已經半熟了,那些剛會種田的野人一定會眼巴巴的看着田地,捨不得離開,在這樣的情況下,義渠人能調動的兵力有限,它們現在雖然已經注意到了我,可必然不會太上心,只要我動作快,一下子把他們打懵了,到時,當他義渠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我就有機會一口吞下它!”

你還可以併吞他們的糧草!嬴山這樣想着,卻是不能說。但同時,他也覺得,劉羲說的話有道理,他有那個把握,但同樣,劉羲的兵力太少了。

“聽說,你這次想要用弓箭對敵,是不是?”

“的確是的。”劉羲道:“我的人少,拼殺的話,再怎麼樣也會有所死傷的,我死不起!”嬴山心道:“你現在知道你的人來之不易了?死得捨不得了?”劉羲再道:“繼續用箭可以解決,我爲什麼不用箭,毒藥的配製並不難,我還可以在這林子裡面採買足夠的毒草,其實我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毒藥挺夠的,想想吧,每一支箭都帶着毒,那多美妙!”

嬴山道:“可就算是如此,也要相當的箭支吧。”言下之意是自制是肯定不夠。

劉羲道:“那是當然,我是向魏國採買的,這不要緊吧!”嬴山笑道:“放心,這不要緊的,只是魏國爲什麼會向你出售這麼多的箭支?”他也是話裡有話,意思是,你是不是和魏國人做了什麼約定,不然的話,爲什麼魏國會向你出售這麼多的箭支!雖然秦國對於劉羲向魏國買箭的事情可以不過問,但也不能讓這件事超出一個度。

劉羲回答的很簡單,簡單到了另人髮指:“沒辦法,魏人沒有錢了!”

嬴山一時沒說出話來,李格更是笑了起來:“哈,魏人會沒有錢?”

劉羲說道:“魏人是真的沒有錢了,的確,魏國很強,但那是從國力上來說,雖然魏國很強,但是我們都知道,魏國的國土分成兩部分了,由於少樑的一戰,現在的這位魏王有意要遷都大梁城,想也是知道,遷都這種事情可大可小,雖然大梁很繁華的,可是那不是國都,魏武侯打下它來也不是太久,縱然佔着地利而富,可並沒有適合王者的宮殿和國都的圍牆,這一切都要海量的金錢,再有,少樑這一戰,及後期的軍事調動,魏軍的損失不大,可也不小,前前後後加起來,魏人本身也是爲難,不然的話,也不至於和我大秦議和了,他也是難啊,有錢強國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所以,在這個基礎上,魏國削減了河西的軍費,爲了彌補這筆錢,啊,你們也知道,我和河西將軍有些交情,於是我就要求他給我武器,而我給他錢!事實上,我已經向我的親家借了一大筆!我現在是負債累累啊!”

嬴山還是不大相信:“只是遷個都,何至於要這麼多錢?”

“魏國人不同於別國,他們辦事講究奢華,小家子氣了可是不行!畢竟在大梁的邊上就是以繁華出名的齊國,魏國自詡強國,給齊國比下去了可是不行!”

李格開口道:“過於鋪張是不好,但話說回來,秦國也的確需要一個新的國都,櫟陽的確不是一個好的國都,從上次就可以看出來了,當魏軍進入時,國君竟不能憑城以守,要退回雍城,才逼退了敵人,可見櫟陽不足以恃!”嬴山嘆道:“可是我大秦現在還在爲明年春耕的事情愁苦,至於建新都城,談何容易,就說櫟陽,自獻公遷都櫟陽後,不是沒有想過加固一下,可到頭來,還不是沒有添加一磚一瓦,說到底還是沒有錢呀!”

李格道:“是沒有糧,沒錢是一回事,但我治理一地,深深知道我國之民純厚朴實,他們並不看重錢財,只要有糧,爲公室出力,每個百姓都會願意的,可國家沒有糧食,總不能讓百姓們自己出糧吧,再說這些年,百姓休耕者多,家家戶戶都是沒有多少糧了。”

嬴山笑了,道:“所以君上不惜代價想法子弄糧,給百姓解決明年的春耕問題,只要明年的種糧解決了,又有這幾年的休兵罷戰,過些年,就能恢復一些實力了。”

說着說着,兩人說到了秦國的國事上了。說到了這裡,嬴山不覺又憤恨了,叫道:“說到底還是義渠狗賊可惡,他們佔了我們渭南之地,那可有二百里的豐脂膏肥的農田!”在農業文明中,早期的農人不大會括肥養地,所以不是每一塊地都是肥田,由於地利的原因,上好的良田只能靠近河邊,因爲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可以得到河水灌溉,二是可以得到河裡的淤泥。

埃及人瘋狂的愛着尼羅河,就是因爲尼羅河每隔一斷時間就會發大水,大水會衝出大片的河泥,給大水淹過的地方,就會變成良土良田。

所以對秦國來說,在涇渭兩河下的這塊平原地,真是上蒼賜下的福地!它還有一個名字,在秦人把它全部攬括後,叫做關中沃土。後來韓國人鄭國在涇渭河間引水,造了鄭國渠,使這裡一下子成了和蜀中糧倉齊名的地方!可見其牛B!

而蜀中糧倉有多有名?秦始皇一切國策都離不開它,在統一六國中,蜀地之糧通過漢水入長江,到達秦軍的每一處,是秦滅楚國的最大功臣,在始皇帝北擊匈奴中,始皇帝也是由此調糧北上對付匈奴人的。後來的漢武帝也做同一件事情,用五十萬漢兵一路的給北進之兵運糧。而在秦始皇另一項國策,南疆戰役的時候,也是由此往南輸糧,爲此,秦人還修了靈渠。秦國滅亡後,漢高祖劉三痞子出現了,文化盲流不學地理的項傻子不知道,把這個大流氓封在了這用上帝的話說,是流着奶與蜜之地,做了漢王。劉三痞子發大財了,他用最短的時間積聚到了秦人花了六世開闢出來的福地,這塊地方不僅給他提供了秦國的士兵,還有不斷的糧草。

楚漢相爭的時候,當楚軍還在爲下一餐吃馬肉磨練牙口的時候,漢軍卻有足夠的糧食吃。劉三痞子感慨蕭何的大功,卻不知道,非是蕭何有大功,而是,蜀中的糧真他媽的多!蜀國的糧多成這個樣子,那秦國的關中沃土又將是一個什麼形象?

在商鞅變法之後,秦民恢復了生產,秦孝公走出宮門,巡視領地,大爲感慨,他看到金黃的田地,深深的感到變法的成效,卻同樣不知,商鞅並不是那麼神的,他只是讓這塊糧田恢復產糧的功能而已。

可是現在,秦國的土地,給義渠人生生搶去了渭南的田地,這是秦國深深的痛!但在當時,秦國的主要對手是魏國,魏國太強大了,一代雄主秦獻公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選擇,他同樣是想要奪回秦國的國土,所以暫時的捨棄了渭南,沒法子的和義渠休兵罷戰。

現在的義渠開始恢復農耕,他們半牧半耕,北牧南耕。嚐到了農耕的好處,義渠人再也無法只做放牧之業了。北方放牧正如前所講,是一種苦得不能再苦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下,往往頭人的日子也過得很清苦,闔族上下,最大的樂趣,也就是操女人,這是唯一的樂趣。有了農業,義渠的國力才穩健,爲了保住這些農田,義渠國會拼上一切。

早在周朝還算強盛的時候,義渠人已經向周人學習到了種田的法子,可他們恩將仇報,與其它諸戎一起攻周,最後受到秦國的嚴厲打擊。當然,野人是不會講自己過錯的,這些草原人只講一點,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但義渠人敬牛,也和牛一樣頑固,他們不深思自己的過錯,反而覺得秦人的可惡,把秦人視爲世仇,和秦人爲敵。可惜的是,不講文明的他們比不了秦國,在秦國建立邦國,成爲戰國時,他們仍是一個比一般戎人強一點的蠻夷。還是蠻夷。

可秦國同樣不是好惹的,秦穆公強大的時候,發兵而戰,“執其君以歸”。三萬義渠人做了俘虜給罰作奴隸做苦工。但義渠那牛的精神是不可小覷的,僅隔了十四年,他們就打回來了,從涇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復了過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擴大到二十萬平方公里。它的地域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至隴西,南達渭水。雖然這算得上是強大,但仍不是秦獻公的對手,老秦獻公出兵和義渠打,吃過虧的義渠人小心試探了一下,知道不是對手,立時就走,打起了遊牧人的擅長戰術,游擊戰爭。秦獻公吃虧在後勤不足,打不了持久戰,他可不是老蔣,有美援,只好和義渠議和,對獻公來說,真正的敵人是他所熟知的魏人,魏國纔是真正的強國!

事實上,如果不是涇河橫斷,天知道義渠會做到什麼地步。對於已經弱了的秦國來說,它是真正的大患,非是如此,秦公又怎麼會容得下劉羲這個殺父仇人!他要的,就是儘可能給義渠添點東西,免得在自己恢復國力的時候,小義渠跳出來鬧事。不然,對付義渠,兵少了沒用,反而會讓別人不再怕秦國了,可兵多了,秦國真是不舒服!吃不消哇!特別是爲個時候,也就是說,除非秦國不想要在這兩年裡恢復生產,不然它沒有力量動兵!

“話說回來,義渠且不去論,只是這魏國明明還算是強大,但它爲什麼不趁着自己強大的時候興兵動武,而是儘想着遷都呢?”李格是文士,對此不是太明白。

劉羲道:“那是當然的,因爲現在都城安邑並不安逸,在它的邊上,是趙國和韓國的大軍,加上秦魏的關係,魏王擔心自己受到三國夾擊,這是他所不能承受的!魏國可只有一個上將軍呢!”

李格興致上來:“說來也是怪,這魏國雖是天下第一強國,可是爲什麼現在卻有了一種進退不能的感覺呢?”魏文侯立位,任賢用能,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打下了中山之國,到了武侯時,兩伐齊國,打得齊國不輕,並把晉國再分了一次,完成分晉大業,這王八蛋死前,還發動了伐楚之役,攻佔魯陽。可惜的是,趙國拿回了中山國,而後,魏惠王繼位,可惜的是魏國再沒有大的伸展了,現在的魏國雖強,但卻再沒有大的動作了。

“這是因爲魏國戰略失誤,”劉羲對此最有發言權,當下侃侃而談道:“魏文侯變法,魏武侯強軍,雖然魏國強大了,但僅僅是強大,有力量是一回事,使用力量又是另一回事了。從魏國文武侯到現在的魏王三代,他們的力量是有了,但就軍事來說,全然沒有戰略性,他們只是見便宜就上,如此而已,憑白的把國力耗費了。比如說魏軍佔了我秦國河西,也不想想自己怎麼吃下去,就傻乎乎的打過來,雖然是咬了我秦國一口,可那又有什麼用,結果一直給我秦國逼着,期間死難者不知道多少!雖然現在是吃下了河西,但整個河西和魏國現在的領土分開,魏國給一分爲二,得下的河西也有一半以上的土壤荒廢了,就整體說來,是得不償失,這就是戰略上運用的失誤,就和下棋一樣,如果只是看見便宜就上,就會爲冥冥中的大勢所屈,到時興則是興,敗也是敗,生死不能由己,豈不是失誤麼?打仗用兵如同佈局,每一場戰鬥都是圍着一場戰役,每一場戰役都是圍着一個目標。否則,以魏國積蘊下的力量,它可以選擇要麼吞下趙國,要麼打下韓國,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給韓趙二國死死夾住了。”

嬴山道:“話是這麼說,只是當事人卻如何知道要如何做?畢竟,當一塊大肉放在嘴邊,若是不吃,未免太怪了!”

劉羲道:“這就是君主的佈局了,比如河西之地,魏國上下沒有看出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又能想到魏國現在的政治中心竟是移向了大梁呢,這等於是魏國放棄了魏西的戰略局面,在短期內不考慮滅韓趙了。但以魏國三晉的關係,他們三國必然牽扯甚多,不過這就是後話了,現在誰也不知道。但魏人打中山國就是個錯誤了,那中山國遠在趙國境內,又連着燕齊,魏人佔了除了分去兵馬外,有什麼好處?結果現在中山歸趙,魏國又與趙人交惡,何苦由來,若是我,當不管此事,坐視中山國禍亂趙國,等到了與魏國接壤,再行發兵,以助趙之名,一口氣可以吞掉此兩國,還可以保住佔領的領土,豈不是肥美,可惜魏國急於炫耀武力,結果痛失此果。早一點發兵和晚一點發兵,就是如此不同,這便是君主的戰略佈局,此點君上做得就好,給魏人欺到城下,卻也忍得,還能斷然割地,君上此舉,就是爲了秦國國力的恢復而佈局,唯忍一時之痛,纔會有伸展之時!”

本。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強烈推薦:

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771章 琉璃宮第515章 流金的五月(二)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261章 議和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52章 嬴山面君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81章 餘韻未消第57章 搏熊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27章 姓有出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76章 再關三天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519章 劉持白的自作主張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761章 死人的衣服第711章 好兵嬴駟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26章 明月夜第791章 殺孟母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153章 迴歸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76章 再關三天第211章 立約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508章 勞心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90章 定族興業第21章 加錢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574章 蘋果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659章 接交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9章 拿下第280章 無奈的議和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259章 放下兵器任你們走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76章 再關三天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268章 思戀之樂第309章 國士之論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76章 再關三天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74章 立國之志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477章 兩個公主第655章 送親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401章 小狐爲使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183章 借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353章 康公有後
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771章 琉璃宮第515章 流金的五月(二)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261章 議和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52章 嬴山面君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81章 餘韻未消第57章 搏熊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27章 姓有出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76章 再關三天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519章 劉持白的自作主張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761章 死人的衣服第711章 好兵嬴駟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26章 明月夜第791章 殺孟母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153章 迴歸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76章 再關三天第211章 立約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508章 勞心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90章 定族興業第21章 加錢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574章 蘋果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659章 接交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9章 拿下第280章 無奈的議和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259章 放下兵器任你們走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76章 再關三天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268章 思戀之樂第309章 國士之論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76章 再關三天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74章 立國之志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477章 兩個公主第655章 送親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401章 小狐爲使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183章 借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353章 康公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