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雙孔楚弩

“此戰,乃是我大魏的重要戰事,豈可小而視之?”公叔痤發火了。

“區區窮秦,窮國弱邦,老丞相,你沒發覺麼?秦國經過這兩年,已經每況愈下,再不足以論道了,不過是小小的戰勝了我們兩次,還真以爲自己是個人物,經過此戰,我大魏不勝就是勝,小敗也是勝,如果大勝,那就好辦了,直接就可以滅秦了。”

公子卬說這些話有些自大,公叔痤很憤怒,他覺得秦國一點也不好對付,曾經秦國給打得退到了隴西大山裡面去,可秦國一樣撐過來了。似公子卬這個樣子,讓公叔痤很不爽。

“公子此言,可是對明日戰事,有了定計?”說話的不是公叔痤,而是隨着公子卬的大將龍賈。龍賈得將軍之位,是有公叔痤的幫助過的,所以龍賈時不時的就會想報恩。

公叔痤臉色稍緩。

公子卬看了龍賈一眼,懶洋洋道:“其實此戰易耳!我大魏鐵軍最強之處就在於魏武卒方陣,只要善用此陣,定可重現我大魏陰晉之戰的大勝!明日我當布此大陣,老丞相,你手下剩餘的魏武卒交到我的手上。”

“好!”公叔痤對這一點倒也並不在意,只是淡淡道:“如公子能大而勝之,老夫也不吝這點兵力,明日大戰,我掌中之軍全在公子手下,老夫,可就等着看公子建功立業了。”

“好說好說……”公子卬微微笑着,他手上的兵力雖多,有十萬有餘,但這裡面的魏武卒只有三萬,比起來,公叔痤手上的魏武卒有足五萬,但大戰的結果,老公叔手上的魏武卒竟然戰死了兩萬!對於公子卬來說,把魏武卒這樣的精兵交到公叔老頭手裡,實是太暴斂天物了,還不如收到他的手上來纔好。

看來,這一步行得好,挺幸運的。

要知道公叔痤地位特別,他不同意,公子卬強搶兵權,那可不是好事,回過頭來,魏王非和他算帳不可。

不過現在好了。

公叔痤主動放手了,那樣的話,一切就都沒問題了。

的確,以大魏國的軍力,加上他公子卬的指揮,怎麼可能輸給秦國。

失去河西的秦國,再不是秦穆公時的秦國,那時,秦國大行徵召,可以有二十萬強兵,後來累十三年的努力,秦國在陰晉之戰中徵召到了五十萬大軍,當時的秦軍的確是有可能打敗魏軍,奪回失地,但問題恰恰在於,他們的對手是自孫武子之後最了不起的兵家吳起。變態的吳起以五萬魏武卒積養三年士氣生生打敗了秦國五十萬的大軍。

從此,秦國只佔有隴山以東、洛河以西、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狹小。在魏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秦國幾有滅亡的危險。

秦國的困頓低落與魏國的蓬勃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大地刺激了在魏國流亡的嬴師隰。歸國後的嬴師隰廢除了秦國自秦武公以來實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受到了秦國民衆的讚揚。

此前,秦國的奴隸主貴族以殉葬人的數量和質量來顯示自己的身份,秦國每年都要殺死大量的青壯年奴隸。廢除以人殉葬,爲秦國存活了大量的勞動力,對秦國的農業和工商業生產非常有利。作爲殉葬制度的變通措施,秦國的奴隸主貴族開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

秦國地多人少,嬴師隰鼓勵多生,獎勵多生兒子的人。嬴師隰還吸引周邊國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國種地、放牧,與本國人一視同仁,不許歧視這些外來戶。通過這些措施,秦國的人口數量明顯提高,原來的很多荒田得到了開墾。

嬴師隰推行初租禾,所謂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佔有者實際佔有的土地面積,徵收農作物實物稅。這項制度的實施,就是在法律上承認了土地佔有者對所佔土地擁有所有權,使大批佔有私墾田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成爲土地的合法主人。秦國的初租禾在東部邊防地區推行得比較順利,在奴隸主聚集的以雍爲中心的西部地區則受到了很大的抵制。嬴師隰把都城遷到東部的櫟陽,就是要得到在那裡佔優勢的地主集團的支持,而對西部的奴隸主貴族則沒有硬性改變他們的生產方式。爲了穩定地主和奴隸主貴族兩大集團,嬴師隰採用了一國兩制的折中辦法。牛不牛?簡直可比秦國的鄧偉人了。現在,我們可以知道,早在秦國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嬴師隰的人,最早推行了一國兩制這個偉大的國策。

這也就是嬴師隰定立的秦國新法。

事實上,如果嬴師隰不進行這些改革,那麼,秦國根本不可能做到和魏國這樣死掐。

但縱然是這樣,秦國的國力恢復依然跟不上戰爭的消耗。

所以,這一戰很關鍵。

秦國只能勝,不能敗。

忽然門簾子挑起,我是誰進來了。本來我是誰是不可能進這裡面吃飯的,他再裝b,也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這很殘酷,但就是這樣。一個劍手而已。

不過劍手不劍手的,很奇怪,這樣的人的身份取決不在於他自己,也許一個劍手真的算不了什麼,但任是誰家裡也是要養這樣的人物的,而我是誰顯然是特別的一個人。

所以他得到了優待,公子卬的優待。

“怎麼樣?”公孫鞅問,他看見我是誰手上的大弩,這傢伙竟然不願鬆開這件武器。

“我的箭法當然不錯,不過這弩不是很好,不是重,而是大!”

“這話中懇,”公子卬道:“一般軍用弩要射程遠大,所以造得也就大了,但是我這裡有一支楚國的弩,卻也不錯,先生要不要看看?”他先擺出低姿態,公子卬並非不能彎腰之人,既然我是誰那麼有性格,他當然要結交一下。戰國時,這種事很正常,傳回去,說不定就是一樁美談。

“楚國也有好弩?”公叔痤揚眉,他不善兵事,的確對這種兵器方面的知識不足。

“哈哈哈哈……”公子卬哈哈大笑,道:“老丞相不知,韓國之弩雖好,但大弩其實不及我大魏,小弩,又不如楚也!”

沒一會兒,下人拿着一隻大號托盤來了,公子卬邊拿出那弩邊道:“其實天下人都知道,越國好劍,爲什麼好劍呀?因爲越國雖是又小又窮,卻是有着精道的鍊鐵技術,所以越國的銅鐵鑄成的劍器纔會天下無雙!這個道理同樣應運於弩具之上,自越國亡後,大量的越國流入山裡,又或進入了楚國,爲楚國改善了他們的技術,不過楚人粗鄙,得器之後,珍而藏之,不肯示人,這般的器物如能大行於世,裝備軍中,那楚國的軍力何止上升一個臺階,可笑楚人多寶,而不自珍自重,它日定會爲它國所滅!”

公子卬拿出了那隻弩,卻是把楚人痛罵了個遍。

這也很正常,上天太厚愛楚人了,楚國自立以來,除了老吳國給他狠狠一耳外,幾乎沒吃過多大的虧,當年齊恆公集天下諸侯兵馬,也沒敢真的和楚國交手,只是逼得楚國退步而已,從此,楚人就這麼的沉淪下去了。人說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其實不是楚莊王真的了不起,只是楚國的國力太強,才造就了他的名聲。

凡事在心不在人。楚國人沒有進取心,縱擁天下華土亦不得統一天下,楚莊王只是稍稍振作一下,就取得了大好的名聲。這也是戰國後期,秦國打別人都是輕鬆有餘,獨打楚國用了足足六十萬的兵馬!還打了幾年!

楚國民族太多,力量分散,非出英雄霸主,不得立。

這就是楚國,楚國的鐵器已經成熟,有了足夠的精鐵,楚國的兵器一點也不落後於人,但可笑的是,楚國直到現在,全部的軍隊都是在用銅製的武器。

不要說魏國了,齊國,趙國,現在哪國不想着法兒的弄鐵器!

獨獨楚國,楚國是最可能裝備鐵器的國家,但楚國上層因爲青銅的利益,還是用青銅器具,這一點,直到了秦人大敗楚人之後,楚國纔開始換裝,楚國,就是挨踢的,不打它痛了,它是不會長進的。

“先生會用此弩麼?”公子卬問。

他問這話,也一樣是在試探我是誰,因爲這是一支從技術上說極其先進的武器,如果沒有用過的,一定會亂摸一番,是不是人才,就看這人會不會弄這樣的器物了。如果我是誰會弄,那麼這個我是誰的來歷就更奇妙了,這樣的人身上一定會有故事,比如說他是身世,他的師父,他的本事。

我是誰沒有在意,他先在公孫鞅的身邊那空出的几案下坐上,大口吃了幾塊羊肉,又就着肉糜兩下,這才起身,拿過了那支弩,我是誰眼睛一亮,和一般的弩不同,一般的軍用弩,是用巨大的托盤,架上弓臂,在射道刻下槽道,放置箭支,用機括射出。

而這一把弩具不同,此弩小巧,三尺不到的長度,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半部一端雕成虎頭形,設一進矢孔,虎妹內有兩條深槽,爲矢腔,可裝二十隻箭簇,下半部爲機體,由外部木廓和內部木臂組成,前端兩個發射機關槽,兩管之間安有銅望山、牛、銅栓、木弓,組成半自動發射機關。機件前部下瑞安有一虎尾形手柄,發射時,左手握柄,右手拉動活動木臂,箭簇從發射孔雙雙射出,雙孔腎機體與矢腔、木廓、木臂有機構成一體。

“太……彪悍了……”我是誰不由得說。

“彪悍?這詞兒新鮮……”公子卬眼睛一亮,人說非常人必非常行,非常行者定非常人,這樣一個說話新鮮的人,一定有足夠的故事。

“有箭麼?”特殊的弩也要特殊的箭支,這支弩小,不是魏軍中的箭支能配的。

“當然有……”公子卬一揮手,自有手下把箭支拿來,我是誰打開弩口,把一支支箭放入槽道,一次兩支箭,二十支箭,可發射十次,中間竟然不用換箭,相當於自動步槍了,一把弩做成這樣,牛到了不行!

這傢伙真的會用?公子卬大驚!這把雙孔楚弩他可是花了一番的心思纔會擺弄的,而面前這個人如果是初見的話竟然會用?這是什麼樣的才情?如果這個人之前就見識過這支樣式的楚弩,那這人是怎麼見到過的呢?他是楚人?

公子卬不由懷疑了。

這也是他的正常猜想,因爲楚國的國內亂局從來不定,各家各族都爲自己的事爭個不休,保不定有那大才能的不喜國內氣氛而出來行走天下。

這會是那樣一個奇人麼?要知道,楚國多有奇妙,旁人瞧不起楚國,但知道的人都是知道楚國的可怕,楚國有戰國時最豐富的舞曲,有天下最新盛的文明,“九夷八蠻”,這些自炎黃夏周的先國遺族各有奧妙。

特別是傳說夏商時的遺民,很多人都是東逃入北狄,也有南下入楚者。

“先生從前見過此弩?”公子卬小心敲問。

“只耳聞,沒見過,乖乖,終於見到真傢伙了……”我是誰提着這弩,忽然道:“等等……”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把案几上的肉糜菜羹吃光,感覺那些食物竟是以一種奇怪的速度沒了?吃東西也這麼快?公子卬大驚!這是非常之人呀!

他哪知道,我是誰吃飯一向快,特別是急的時候。

“我用用先……”我是誰說着話跑出去,公子卬還沒反應過來,就隱隱聽到我是誰的聲音遠遠傳來:“用完還你!”

“特立獨行……必非常人也!”公子卬搖頭晃腦的。

對此,公叔痤微微一笑,他忽然覺得我是誰的確是個很有意思的人,這人吧,說他膽小怕死,可看也是知道,這人一定是精通武藝劍術的,現在連這種兵家的器具也是精通,這人到底是什麼人呢?豈不是妙麼?“那支弩你怕是要不回來了……”公孫鞅道。我是誰的性格他太瞭解了,一定會想方設法向公子卬索要,一般人是沒這個臉皮的,但我是誰是不會在意這一點的。“不要回了,給他!”公子卬大氣的說,他只好收奇,這件弩具雖好,但現在於他的眼裡,也不過是把好點的弩罷了。

第88章 越女有歌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69章 拿下第119章 軍議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392章 家事國事還是家事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536章 動員大會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37章 反哺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59章 愛與痛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523章 區水河第235章 大徵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309章 國士之論第638章 迷戀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龍鳳要呈祥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755章 諸夫人歸位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137章 五千人大閹割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364章 立死約第273章 軍校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273章 軍校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38章 風雪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208章 嬴山來訪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27章 姓有出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794章 魏王稱夏第63章 初生之虎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702章 仁慈只對國民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468章 鬱婉芳華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254章 遇賢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1章 路有遺第257章 夫人是及時雨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756章 史無前例的強軍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23章 龍賈誤軍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93章 大練兵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143章 城頭小戰
第88章 越女有歌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69章 拿下第119章 軍議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392章 家事國事還是家事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536章 動員大會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37章 反哺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59章 愛與痛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523章 區水河第235章 大徵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309章 國士之論第638章 迷戀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龍鳳要呈祥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755章 諸夫人歸位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137章 五千人大閹割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364章 立死約第273章 軍校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273章 軍校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38章 風雪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208章 嬴山來訪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27章 姓有出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794章 魏王稱夏第63章 初生之虎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702章 仁慈只對國民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468章 鬱婉芳華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254章 遇賢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1章 路有遺第257章 夫人是及時雨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756章 史無前例的強軍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23章 龍賈誤軍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93章 大練兵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143章 城頭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