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

狐軾拊掌說道:“正當如此,我們在句注山下給配而來,吃風飲露,過着牛馬生活,當初三家分晉,我們狐氏爲了趙氏不惜內部分裂,可是現在趙氏一族卻是如此的苛待於我等,豫讓有言曰‘士爲知己者死,女爲說己者容。(pm)’趙氏待我狐氏一族刻薄,我狐族自然不必以死相報。這次先行試探一番,那趙種知悔改過,我狐族再圖報效不遲,但是那趙侯反圖我族之基,那我族轉投北秦也是不妨。現在北秦突然乍起,萬一他們真的強大,我們在日後相投,反是不美,不如主動上前,相信北秦伯必會厚待於我等。”狐戴還是有點不滿,道:“聽說北秦兇殘暴虐,我們投向北秦,萬一……”狐軾“呵呵”笑了起來:“我狐族大軍,也不是吃素的,如果北秦強大無比,那我們是不得不降,因爲我們不降,就會闔族蒙難。但如果北秦不是那麼強,則一切主動在我,我們也就什麼都不必怕了。再說,如果北秦和趙國打得兩敗俱傷,說不定我們還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好處,就算是趙國勝了,以北秦現在的威風,那也是慘勝,我們還是可以得到最好的好處,族長以爲如何?”

狐戴嘆道:“希望一切真的如長老所說。趙國慘勝、趙國與北秦平分秋色、趙國敗於北秦、北秦軍大勝趙軍,這裡面的選擇這麼多,我們的遇到的未必是最糟的一個選擇……”

句注山的清晨,歡聚大宴了一夜的狐族人和大大小小的部族戎人還沒有完全的睡醒,因爲山上的水已經奔流了起來,可以聽見河水的嗚嗚聲音。這是狐族的生存之河,呼沱河水。

在河的兩岸,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戎胡部族,還有狐族的本部族民們豎立着一座座的帳蓬柵欄,在蒼蒼茫茫的木柵欄裡,替牧民們看羊的狼狗互相呼應着。在大草原上的帳蓬裡聽起來,河水聲和狗叫聲是那麼幽雅,更加渲染出這黎明前的寧靜。空氣是這樣的清香,使人胸脯裡感到分外涼爽、舒暢。繁星一批接着一批,從浮着雲片的藍天上消失了,獨獨留下農曆正月底殘餘的下弦月。在太陽從句注山頭那邊的草原上升起來以前,東方先出了魚肚白。

接着,霞光輝映着朵朵的雲片,輝映着句注山黑白不一併奇形怪狀的山弈峰巔。

現在,已經可以看清楚在河邊剛剛着嫩芽尖的青草上,露珠搖搖欲墜地閃着光了。

一聲蒼桑的牛角軍號響了起來。連綿低沉的號聲在大地上徐徐滾動,如同遠古時代召喚神獸的號角一樣,讓所有人的心都不由地跟着號聲微微顫抖起來。一會兒,號聲終於停止了,狐戴一把鬍子,一身的舊牛皮甲,卻顯得說不出的豪邁。隨之而後,一個個的狐族和戎族的男兒從帳蓬裡出來,原來他們已經做好了話別,在出來之後,就開始打理自己的馬匹。

狐戴踏着草繩套上了一匹大青馬,他把祖上的頭盔戴在頭上,揚鞭笑道:“起嘍……”

“起嘍……”“起嘍……”“起嘍……”“起嘍……”一個個的狐族子弟叫了起來。他們笑着,不要講的,自行組織在了一起,從帳蓬裡出來的人,提着簡陋的武器和皮甲的上馬。狐戴策馬到了趙茗的帳前,道:“貴使可起了?”趙茗這段時間一向是和衣而睡的,自然是出來了,她目光閃動,止不住的興奮,道:“大將軍壯哉!”狐戴哈哈大笑:“請貴使隨行。”趙茗、曹春初兩人上了馬,只見到一批批的族民從帳蓬裡出來。他們上了馬,立時就成了一支軍隊。他們人或多或少,一一自行組建起來,然後,他們形成了一條條的支流,向狐戴的主流大軍迎合上來。“狐軾帶五百騎到……”“自行歸隊……”“狐困帶四百騎到……”“自行歸隊……”“狐因帶二百騎到……”“自行歸隊……”“狐地帶二百騎到……”“自行歸隊……”“狐關帶一百五十騎到……”“自行歸隊……”“狐北帶八十騎到……”“自行歸隊……”“狐餘帶二十二騎到……”“自行歸隊……”“狐迷帶一百四十騎到……”“自行歸隊……”“狐空帶三百騎到……”“自行歸隊……”“狐前帶三百騎到……”“自行歸隊……”“狐擺帶二百騎到……”“自行歸隊……”“狐佰帶一百二十騎到……”“自行歸隊……”“狐敗帶一百四十騎到……”“自行歸隊……”“狐拜帶九十五騎到……”“自行歸隊……”“狐稗帶三百四十騎到……”“自行歸隊……”“狐捭帶一百八十騎到……”“自行歸隊……”……

狐族正式出兵,以八千狐族子弟兵爲主,隨附着的兩千多小散部族騎兵,加上四千多的羊兒,還有牛馬隨行,一支龐大的軍力就此呈現,它們出現的就如同魔術一樣。

“哈哈哈哈……”北秦伯的臉上笑得和一朵狗尾巴花似的。他上前,親自摘下了來者的面罩。這個人是秦國的從前的士子趙亢。他爲人方正,飽讀詩書,和兄長趙良齊名,都是家居雲陽的名士,人稱雲陽雙賢。雖然兄弟倆都是沒入過孔門的儒家名士,處世卻是大大不同。兄弟兩人都入齊求學,誰叫齊國現在最達的就是儒學。在後來,秦公招賢,趙良、趙亢在意見上出了分歧,趙良認爲,秦國招賢是爲了變法,變法是法家絕唱,與他們這些儒家是不同的,與其去做那吃力不討好的變法,倒不如專心至致的去治學。可是趙亢不同意,他認爲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趙亢認爲自己是一個秦國人,要是秦國一味的重武輕文那也就算了,但是現在秦國是擺明了要招賢,要人才,要行文治之功,在這種時刻,他身爲一個飽學的文士,怎麼可以置身於世外,當然是要出仕的,於是和兄長鬧翻,欣然而來。

趙亢來到秦國,秦國上下自然是歡迎高興的了。秦公對他也是很重視,雖然不是衛鞅那種洞悉世情一力振國的極無敵大天才,但文采出衆,能說會道,也算得上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載老世族見了也要笑三笑的人物。任命官職時,秦公派趙亢做了要害的郿縣縣令。赴任半年,無甚大事,只是熟悉縣情,等候新法令頒佈。哪知道卻是出了渭水大刑。

趙亢本想在秦國變法中大大作爲一番,治好郿縣,爲儒家名士爭得榮耀,免得天下人說只有法家能變法理民。但是,夏天的渭水**場,使他一下子跌進了冰窖裡。夜裡睡覺,夢中老是刀光鮮血人頭骨碌碌滾到腳邊,悚然醒來,也是大汗淋漓心驚肉跳。一個月下來,他覺得新法令森森然令人畏懼,對變法的熱忱情懷竟漸漸由陌生而冷漠起來,不知不覺地對“仁政”、對“小國寡民”的閒散恬淡油然生出嚮往。趙亢開始後悔自己入世做官,更後悔貿然捲入變法,對兄長趙良選擇的稷下學宮倒是分外懷念了。然則,如何退卻?能向國君上書,訴說自己的害怕和後悔?那豈非令天下人笑掉大牙?萬幸的是在這個時候,秦公要任命一個去駐北秦的官員。自打北秦的興起,秦公心急火燎的想要知道北秦的一切。

這一點上,衛鞅也是如此。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秦國的變法當然有效果,但不可否定的是,北秦國的強大卻比秦國的進步北秦給秦國上下的印象就是,錢多的沒有地方花,不僅文治,北秦的武功也是可怕,打義渠居然一下子就全滅了,讓人難以置信。雖然可以說不是北秦滅義渠,而是原本的東騎和義渠融合到了一起,可那也是當時的東騎有戰鬥力不是。後來北秦又去征討禺支國,那麼長遠的遠征,中間又有着無數的戎胡小國,可是北秦又是一陣秋風掃落葉似的,一下子就打過去了,所以,在這種種的原因下,秦國有吞滅北秦之心,但大軍都調集了,可是到頭來卻因爲種種的原因,最後還是不敢打下去。

正是因爲這種種的原因,秦國特別想要知道北秦的一切。北秦的治政,北秦的軍事,但是問題在於,北秦已經早早的實行了保密法則,先進的軍事要保密,先進的治政要保密,先進的器具要保密,先進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要保密的。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北秦上上下下都在進行着一種不讓非北秦人接近的國策。秦國也好,魏國也好,這兩國多少都派出過坐間,但可惜的是,除了商人,一般的人是不可能接近北秦國的。而有的人進入了北秦,但是當他們身份一換成北秦的國籍,立時就變心變節了,還有的人想要探秘,但最後卻一下子迷入了生意之上,一門的心思都鑽到北秦那廣闊的商業大潮也就是說,想要真正意義上探知北秦的一切,進展是非常的慢的。如果是這樣,那慢慢來好了,但是誰想到,剛剛和秦國完成了軍事上的對峙,現在的北秦竟然和趙國張牙舞爪的要開打。

趙國的實力在山東六國,不是屬一數二,但數三屬四還是說得上的。在目前來說,山東各國的國力來講,魏老大,齊老二,楚趙相互爭着三四名,韓五燕六。但在這裡,韓國的實力與日俱增,在不久之後,它就會過趙國,成爲僅次於魏、齊、楚的一個大國!至於說上楚,無外乎這國家太大,而且與中原難有爭鬥,可實質上是說不上道的。

趙國說白了就是一塊試金石,試得就是這個新生的北秦到底有着幾斤幾兩。而這一點,不要說秦國了,魏國也是重視的無以復加。一旦北秦真正意義上強大起來,那戰國的格局立時就會大變。秦國上頭就會有一隻大老虎,魏國的邊上也會感覺北秦的可怕與壓力。

如果魏與北秦交好,秦國攻魏,那就真正的成了無稷之談。而北秦與秦聯手,河西之地是怎麼都不可能守住的。這就是新生的格局。同時,這還會對韓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韓國已經開始了變法,韓國正在強大,從變法的開始,韓國就開始瘋了似的訓練軍隊。十萬韓國大軍在新鄭不遮不避的訓練,那喊殺聲,裡許外都可以聽見。因爲如此,韓國已經成了一個小霸!他沒有表現出戰鬥力,可是強如魏國,也再不敢似從前那樣對韓國指三喝四的了。

可是韓國的地理有好,也有壞,它的地裡人口衆多,資源豐富,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它同樣處在魏國的威壓之下,如果不是韓國和趙國交好,一直抗拒着魏國,那魏國早就滅了韓國。幸好的是,在魏國強大的時候,一向是缺少戰略眼光的,他們只想着勝趙,而可不戰收韓,結果打不掉趙國,又滅不了韓國,弄得韓國和趙國你來我去。只是縱然如此,韓國還是一個小國,還是在魏國的眼皮子底下。以韓國一力而抗魏國,那是地地道道的找死,爲此,韓國需要一個新的戰略同盟。趙國已經亂了,由於中山國,在今後有一段的時間裡,它使不上力了。那麼一來,和北秦的交好就很必要了。好在的是,無論是韓國還是魏國,在私交上,都和北秦處的不錯。只是……北秦伯在打聽了來人之後,卻只選擇見秦國的趙亢。

理由很簡單,秦國來的是儒家趙亢,北秦伯相信凡是儒家,十個有八個是傻B,他們食古不化不堪,就算是在這個戰國,儒家仍是豬大腸,提不起來的貨色。而魏國來的是少年公子太子申。有人說太子申是個傻B,但並不是的,他還是有點貨的。北秦伯見過太子申,見而知之,也許以後太子申會傻B,但北秦伯覺得就算他要變傻B,也不會那麼快。至於韓國,來的赫然是申餘。這申餘是申不害的叔叔,申不害有心替自己的親人弄一個官職,但是一直沒有成功,最後韓昭侯讓步,同意讓申餘當外相,也就是外出使者,算是給面子了。

申餘沒有才學嗎?當然不是的,他本身自是有才,只是沒有機會施展罷了。想也是知道,以申不害的才能,自然不可能讓不學無術的廢物來任事。這只不過是韓侯不讓申不害的手在韓國內伸得太長的原因,一個申不害,在韓國再怎麼掌權,也是沒有用的,可是如果一家申氏進入韓國的政壇中心,那可就壞了,韓侯用申不害,是因爲只用他一個,他申不害的家族並不大,可要是用了申不害的一家人,那就等於把申氏一族給捧起來了,那就會真正意義上的獨大。可笑後人捧韓侯的臭腳,搬出了一個申不害走後門的故事來醜化他。

正是如此,所以北秦伯是不會願意放魏國太子申和韓國申餘來見的。但北秦伯卻是願意見趙亢。趙亢沒有想到,論年紀,申餘比趙亢大,論身份,太子申也比趙亢尊貴,可是北秦伯卻是要見他。見到了北秦伯,趙亢也算是明白一二,他是一個讀書人,自然是記憶力好,知道這個北秦伯是在齊國遇見過的,只是當時又怎麼可能會想到,這人竟然就會是現在的北秦伯,真是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戰國變化的太快。“趙亢見過北秦伯!”

“哈哈哈哈……”北秦伯高興的似是隻會笑了,他拉着趙亢坐下,然後開始說三道四,趙亢本來想問問北秦伯關於戰局的事,可是北秦伯卻是說起了女人,而且北秦伯說的很下流,他甚至在說一個男人怎麼玩一龍三鳳羣p之類的,趙亢是個讀書人,雖然覺得不堪,但卻感覺很刺激,不由得在心理生出了慼慼然的感覺。當然,他是不會承認這一點的。到了最後,北秦伯開始叫酒。由於是軍旅之中,酒不是太多,只有五穀酒、麥芽酒和葡萄酒。

五穀酒是軍用消毒的,酒性十分烈。葡萄酒就不要說了。而麥芽酒則是粗製的一種啤酒。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爲主要原料﹐經酵母酵作用釀製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是公元前六千年左右巴比倫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獻祭用啤酒製作法。公元前四千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用大麥﹑小麥﹑蜂蜜製作的十六種啤酒。公元前十八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頒佈的法典中﹐已有關於啤酒的詳細記載。北秦伯從前是一個軍人,身爲一個軍人,對於酒類之中,自然是啤酒喝的最多。北秦伯擺出了這三種酒,先讓趙亢挨個兒的品嚐,然後這個無恥的北秦伯就開始把這三種酒調在一起,配雞尾酒給趙亢喝。三下五除二,就讓他睡死過去。王良處理公務出來,正好看見北秦伯拿着一支細筆在趙亢的臉上畫畫。

“你叫他來就是喝這個酒?”王良問。北秦伯這時露出了真面目說道:“……”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355章 如果郭德綱和孟子說相聲第78章 公叔妙語第401章 小狐爲使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158章 慰解相思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810章 最後的武功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40章 熒玉悲劇的開始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78章 公叔妙語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111章 狼禍第477章 兩個公主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78章 小舞女的命運第696章 落榜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70章 一搏三百第167章 地牢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342章 對朐衍開戰第311章 與公子卬的再見面第808章 盤外的棋子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201章 送行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8章 牛了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733章 治國之富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100章 趙商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71章 落敗遭擒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365章 神兵大荒第787章 選擇上策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791章 殺孟母第640章 出外食之第120章 大總管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269章 走出悲傷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88章 越女有歌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14章 議戰
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355章 如果郭德綱和孟子說相聲第78章 公叔妙語第401章 小狐爲使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158章 慰解相思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810章 最後的武功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40章 熒玉悲劇的開始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78章 公叔妙語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111章 狼禍第477章 兩個公主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78章 小舞女的命運第696章 落榜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70章 一搏三百第167章 地牢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342章 對朐衍開戰第311章 與公子卬的再見面第808章 盤外的棋子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201章 送行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8章 牛了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733章 治國之富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100章 趙商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71章 落敗遭擒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365章 神兵大荒第787章 選擇上策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791章 殺孟母第640章 出外食之第120章 大總管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269章 走出悲傷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88章 越女有歌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14章 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