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

門外值日衛士大喝:“什麼人!”射僕大夫亮出令牌道:“奉丞相之令辦事!”衛士放行。

丞相太戊午和太子聽着門外的動靜,兩人都感覺到一股壓抑至極的氣息從上而降。二十萬軍,一下子死差不多了,趙軍這種大敗,對趙國來說,簡直就是天崩地裂。過五萬最精勇的趙軍勇士戰死沙場,十萬趙國的精兵被北秦兵俘虜,就算是在任何一個國家,也無法承受這樣大的損失。當時的國家,常備軍,大國也就是二十萬,魏國多點,從武卒到普通的精銳士兵,大約四到五十萬,可那是魏國,魏國太大了,所以兵多點也是正常。

可趙國就不同了,趙國的兵力一向只有十萬多,到頂了二十萬,對於趙國來說,真正的精兵,國家主力常備軍也就是十五萬,在和北秦軍的戰鬥裡,趙國調動了十萬精兵,還有其它的從屬士兵,包括地方的駐軍,但……過五萬的大軍當場戰死,兩到三萬人在北秦軍的追擊下死去,十萬人當了俘虜,趙軍只有兩萬左右的士兵逃了,這兩萬左右的士兵裡,只有兩千多還算得上是精兵,其餘的都是普通士兵,而且還是給打寒了心打破了膽的趙軍。

就目前,趙國要真飈,可以拉出五十萬以上的人,但就算趙人真的拿出這五十萬人,可趙國有那麼多的兵器嗎?玩過《三國志十一》的都知道,打仗不光要有兵,還要有武器,有了戟,你纔可以出戟兵,有了,纔會有兵,有了刀盾,纔會有刀盾兵。一羣拿着木頭棒子當武器的,在歷史上不是沒有,比如著名的黃巾蟻賊。黃巾軍起事的時候就是如此,雖然他們打劫了官府,可得到的武器還是不足,所以大多的黃巾蟻賊用的武器都是農具和木頭棒子,有條件的會把木頭棒子削尖,沒有條件的,就是用木頭棒子。可這些個黃巾蟻賊面對漢朝的邊軍,漢軍用千數的兵力,就可以打敗萬數的黃巾蟻賊,蟻賊蟻賊,就是因爲黃巾軍的戰鬥力如此的不堪,所以當時的官軍纔會叫他們蟻賊,只是螞蟻一樣的存在。

換句話就是說,趙國雖然可以拿出過五十萬的人,甚至趙國可以動上百萬的人,但如果趙國沒有武裝士兵的武器,那些光身子沒有訓練的趙民在北秦軍的面前只是被屠殺的對象,在那種情況下,就不是戰爭了,而是屠殺。是一方面對另一方面裸的屠殺。

這也就是說,在目前,趙國能夠拿出的有戰鬥力部隊,不會再過二十萬,而且這二十萬裡,最多最多,也就是五萬可以說得上的精兵!從形式上說,趙國如果爲樣做,當然是可以打退北秦軍,就算是北秦軍再能打,但目前的北秦軍真的再打一次無定之戰,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到了那時,北秦和趙國會拼個兩敗俱傷,而其它的國家就會出來摘取勝利的果實,受傷並且國力不足的北秦會無力保護自己的佔領地和戰果。只是……顯然趙國不想那樣做。

假如趙國真的那樣做了,在當時的這個大爭的環境下,其它國家會怎麼樣?先,燕國會很高興教訓一下趙國,小樣,平常欺負我們燕國很過癮吧,現在哥哥回報你們了。

而魏國也可能會說好呀,我們達了,趙國小樣,把邯鄲呀、中山國呀,有什麼都拿出來你這麼識相,我可以封你一個趙君,國主就不要當了,傷神麼,由老大哥替你管了,反正三晉是一家,你魏國的大哥哥是不會和你計較的。然後齊國也可能會來說,不行,大家吃肉,我們也要喝喝湯嘛!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國怎麼可能會如此做?敗給北秦國,很明顯,北秦國的戰鬥力雖大,可是北秦國的兵力少,而且北秦再富,可時間卻是短,所以北秦的國力有限,在目前,北秦吞的東西太多了,之所以北秦可以如此輕鬆的吞併其餘,主要是因爲文化太大了,義渠人也好,朐衍人也罷,都是窮的底掉,要文化沒文化,要財富沒財富。

這種情況下,北秦人提供了先進的管理技術,管理才能,很自然而然的把其餘包容進來。可是趙國不同,趙國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北秦人不可能在短時間裡把趙國的一切真的就那麼的變成北秦。時間太過於短了,正是如此,趙國纔會變成一塊硬骨頭。也就是說,北秦要的只是趙國的部分,但如果趙國真的和北秦人拼命,那雖然可以不被北秦人咬下那塊肉,可整個趙國就會面臨被其它國家分掉的危險。當然,這種局面一般人看不出來,可是誰看不出,但丞相太戊午卻意識到了。所以剛纔太子火,要不顧一切的把全國的軍力調動起來,太戊午阻止了他。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不能亂,當先一步,是保住趙侯的生命安全。

爲什麼一定要保住趙侯的生命安全呢?現在太子在此,公子範且不說,二公子公子緤就不會放過這種絕好的機會,特別是,當他的手上握着趙國五萬精兵的時候。也就是說,在這個關鍵時刻裡,由於趙侯前線決策的失誤,趙國最後一支精銳力量就落在了公子緤的手上。如此一來,趙侯怎麼可能死?只要趙侯活着,趙軍的士兵都聽趙侯的,公子緤想反也反不了,可趙侯一死,趙國先就陷入了內戰。到了那時,不旦北秦國會保持國力繼續大咬趙國,其它的國家也會上來分趙國,如此,趙國就真正的完了。在短短的時間裡,太戊午就下了決斷,可見他的才能是多麼厲害。太子現在是沒有辦法了,不要覺得太子的表現差。

在正規的歷史上,趙侯是二十五年死的,而現在卻是十六年,太子還有九年的成長時間,表現稚嫩是理所當然的。現在的太子只能問太戊午:“下一步怎麼辦?”有趙恨出手,相信就算是千軍萬馬,也可以把趙侯一個人救出來,這就可以多少輕鬆一下了。

太戊午想了一下道:“現在最緊要的是穩定時局,朝中誰可掛帥帶兵?你選一個。”當然不是太戊午不知道,他是儘自己的可能訓練太子。太子想了想道:“滕公可以爲之!”滕公是趙軍的一名老將,這個人老是老了,大約七十餘歲,可身體還算是可以,只是這麼大把的年紀,也沒有赫赫的戰功,老東西總是要給年青人讓位,現在趙侯出兵,用出了大量的能戰之將,中青的堅固將軍們死的死,膽寒的膽寒,在目前的情況下,趙國可以說是大將凋零。《》

而於此時,最重要的是什麼?一個字,穩!國不穩,如何能成!如今,趙國的確是可以再出一支偏師,但這支軍隊的軍力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交給一個不當之人,失了這支軍馬,那對趙國接下來的情況是雪上加霜。可如果保住了這支軍力,哪怕是開入了皋狼城,那對剩下的事都有幫助。就算和談的話,對趙國也會有一點的幫助。瞧,趙國還有軍力,還有底氣。

當然,既然先前的兵馬都打敗了,現在趙軍能調集的兵力也不會過五萬,這樣一來,兵力就更緊張了。對此,一向自認老成的丞相太戊午也是感覺舉步維艱。突如其來的失敗,一下子讓趙國的國情變得如同在鋼絲上跳舞。縱然是老道如太戊午,也感覺肩上沉甸甸的。

宮內靜可聞微塵之落。太戊午思量良久道:“滕公可以,這件事情,臣去細說,待到事成,可着滕公帶兵出。臣在會完滕公後,就去見君,臣去之後,太子,國中可就交給你了!”

太子驚道:“父侯有難,兒子不在身邊,此大不孝也。”太戊午道:“國事之大,豈可無人監國,君侯要見臣,那邯鄲就只能留太子在此。要知道現在邯鄲兵微將少,萬一出事,豈可等閒視之?國後向來不問國事,國中大小事物,有武高和狐不疑在,你當慎之。”

太子道:“可是……”太戊午嘆氣,道:“君侯那裡,一切有我殿下可以放心,要知道……”太戊午手向南指。太子頓時明白,他到底不是傻子,道:“二弟……”說了這兩個字就再不多言。再傻他也是知道,父侯戰敗,二弟手中的五萬大軍就成了趙國舉足輕重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之大,足可以讓趙國日月變新天。假如趙國的邯鄲裡一個鎮國之人也沒有,那國家的中樞就會出現運轉不靈的動盪,所以在這個時候,國中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沒有人的。既然趙侯遇事要見丞相太戊午,那麼國家只有留下太子語。這是必然。在趙侯的心裡自然是想要太子親自帶兵來救自己,只是現在有太戊午在,他可不能那樣做。

兩人說了一頓,終於讓太子定心於此。說到底,太子是太子,萬一起事,真的亂了起來,那太子就不是太子了,二弟就會變成太子,這可是大事,不是說笑的,在權位面前,什麼大事都要一邊去。春秋小霸鄭莊公因爲他老媽生他的時候不痛快,是在夢裡生下的,所以不喜,而鄭莊公老媽後來又生下了公子段,這個公子段長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脣若塗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藝高強。鄭莊公他老媽心中偏愛此子,屢次向其夫鄭武公,稱道次子之賢,宜立爲嗣。鄭武公不同意,以長幼有序,不可紊亂。豈可廢長而立幼乎?遂立鄭莊公爲世子。只以小小共城,爲公子段之食邑,號曰共叔。從理論上講,兩兄弟都是一個爹一個媽生的,那叫一個親,從道理上,立長子爲嗣,這也是情理之中,可是那共叔還不是爲了鄭國國主之位,起事謀反?是鄭莊公對不起共叔嗎?當然不是,鄭莊公立位之後就大封共叔,可是共叔卻還是舉兵爲亂,由此可見國中無私焉,再小的事也會生出亂來。特別是這種時候。

不多時,以丞相太戊午之名,招來了老將滕公,滕公本名滕餱,現在老東西老了,人家尊敬他,所以叫他滕公。滕公雖老,猶自壯也,他大步流星是往前走,雖然在入宮的時候遭到了一些的刁難,可還是沒事,總算是順順利利的見到了太子與丞相,這時,兩人才你一言我一語,把事情說了。畢竟這滕公的家族產業都是在邯鄲城之近也,也就是說,這個人的忠心是可以相信的。他年歲又大,豈有它顧。果然,滕公知道了之後,又是激動,又是感慨,老淚縱橫,大叫北秦狗賊,連呼恨不與君共仇。只是說再多都是假牙。

到了丞相太戊午論及兵事,滕公對答如流,細數兵法軍道,老東西把胸脯拍的噼叭響。

這讓太戊午感覺不對,按理說這老東西年紀一大把了,怎麼說也不會不知道什麼是穩重。這就是慣性思維了。從理論上講,滕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知兵人,也的確,他有着許多的經驗,這種人用兵中規中矩,的確是不大會容易中人家的暗算,可是現在的戰爭情況已經變了,現在再也不是過去那種雙方和黑幫一樣,拉着票人對面劈砍的。雖然如趙國這樣的大國打仗還是講點軍略的,可是在北秦國的軍隊面前,趙國的軍隊可是落後了不止一個臺階。聽到自己國家的軍隊大敗之後,滕公是義憤填膺,這種憤怒是可想而知的。唯一問題只在於,不服氣。滕公打了一輩子的仗,所謂戰功不足,資歷足。他有理由嘲笑那些打敗仗的後輩,至於穩不穩的,放一邊爺們怎麼打仗的。本來對於此,太戊午是可以感覺到的,只是……

只是時間來不及了。想也是知道,國君被困,大事之要也,相當於漢朝初年白登之圍。

所以太戊午只是匆匆說了一些話,再交待太子辦事,隨後,太戊午帶了一隊衛兵,匆匆向皋狼而去,爲了路上的安全,他還帶着使節的臣杖,萬一出了事,也還可以使用外交豁免。說到底,在這個時候,不斬使臣還是在流行的,道德雖然敗壞,可到底沒有到得斬使立威之時。事在上午,不過中午,太戊午帶着幾塊糙米糰子出了。他用的是四馬大車,可見他的心情是多麼的急迫了,其中有家將二十人,門中劍客十人,一共三十人快馬相隨。

十月二十五日,丞相太戊午踏出了趙境,因爲他圖度之快,所以他是從趙境繞過了魏國的邊境,順着這條路,向皋狼而去。不得不說說當時的國情。在當時,國家並沒有明確的國境線之分。所謂的國境,一般來說,是以城來鎮定的。也就是說,國家對於城之外,就不大重視,僅僅是從把當時不住城的人叫野人就可以看出來了。國人只是城裡的人,野人是住在城外的,國家的概念只在於城邦,不在於野。就是如此了。所以太戊午可以輕輕鬆鬆的從魏境繞過去,直達皋狼。可也是由此……太戊午並不知道,在當時,北秦的一支精兵正向着晉陽而去。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太戊午的幸運,如果太戊午遇到了這支北秦兵,他一定可以認出,可那支北秦軍兵也一定不會放過他,就如同北秦兵一路行軍所做的,他們會把一路的人全部殺了,於是,太戊午趕他的路,他並不知道在另一條路上的故事……

夜裡,北秦兵匆匆趕路,他們飛快的夜行,到了白天的時候,他們又會換上趙國的軍服,坐着馬匹大車,順路而行。當他們沒有食物了,北秦軍就會悄無聲息的圍住一個村鎮,只用很短的時間,北秦人就會把這裡面的人全都殺了,然後讓一部分倖存的人挖下大坑,再順便的把這些人也給埋起來。正是採用這種方法,北秦人這樣靜靜的而行。

由於當時的治國思想,雖然有齊魏之商,可是還有很多是重農。這種重農,行的就是讓百姓固定在他們的土地上,他們大多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來往,一輩子也離不開家門十里地,完全不知天下事。也是由此,北秦人可以輕輕鬆鬆的在趙國的土地上行軍,除非是他們明正言順的攻打趙國的某座縣城,纔會讓趙人有所觸動。不過這種輕鬆卻是讓北秦人抱怨。

這個抱怨就是北秦人嫌他們拿來掩護自己身份的趙人軍服太臭了。想也是知道,北秦的軍隊正常有衛生條令,而趙人沒有。北秦軍在駐營訓練的時候,一天正常都有一次澡,他們三天要洗一次的衣服,可趙人士兵不同,大多的趙人士兵半年纔會洗一次他們的衣服,兩三個月纔會洗次澡。也是由此,北秦人遇到要屠殺趙人村落的時候格外,十分的冷血無情,因爲這是軍事的行動,所以在行軍的時候,北秦人上到九十九歲的老頭老太,下到還在孕婦肚子裡的孩子,北秦人都殺了。沒有一個放過的。一切都只是爲了保密。

第340章 杜摯訪東騎第438章 姜君集獻計第231章 實力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506章 東騎的藝術發展第55章 小藥農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5章 釋公叔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17章 殺……公子卬?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729章 中山殤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83章 鬼車揚威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58章 載歌而回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147章 師徒再會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490章 迎接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47章 不殺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687章 威脅論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396章 新式的軍備第239章 投名狀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638章 迷戀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118章 發難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704章 欲滅中山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326章 死亡後的舞蹈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314章 催糧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120章 面具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424章 新編的姜戎解放軍第468章 鬱婉芳華第21章 加錢第280章 無奈的議和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616章 逃第597章 戰————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638章 迷戀第87章 白露爲霜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5章 鈹第53章 櫟陽城下第59章 愛與痛第687章 威脅論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162章 劉羲的財產尾章兩秦聯邦可以不看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683章 鬱郅國家賓館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388章 海西的第一刑法
第340章 杜摯訪東騎第438章 姜君集獻計第231章 實力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506章 東騎的藝術發展第55章 小藥農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5章 釋公叔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17章 殺……公子卬?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729章 中山殤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83章 鬼車揚威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58章 載歌而回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147章 師徒再會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490章 迎接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47章 不殺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687章 威脅論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396章 新式的軍備第239章 投名狀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638章 迷戀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118章 發難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704章 欲滅中山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326章 死亡後的舞蹈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314章 催糧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120章 面具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424章 新編的姜戎解放軍第468章 鬱婉芳華第21章 加錢第280章 無奈的議和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616章 逃第597章 戰————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638章 迷戀第87章 白露爲霜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5章 鈹第53章 櫟陽城下第59章 愛與痛第687章 威脅論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162章 劉羲的財產尾章兩秦聯邦可以不看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683章 鬱郅國家賓館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388章 海西的第一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