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爭逐

對於一個敗壞了沈家名聲的姑娘,這在規矩大的人家,重則一碗毒藥賜死,輕則送往庵堂。

沈憲則有些不忍,驚呼一聲“伯父,這……四姐姐也是一時糊塗……”

韋氏厲聲道:“一時糊塗,就能幹出這種事。皇后娘娘丟了多大的面子,宜姐兒也因她的過錯……唉……”她自是巴不得姑娘們個個都出息,他日正好能幫扶上她的兩個兒子。

沈俊臣輕嘆一聲,“送到無慾庵住上一年兩年再說,待這事淡了,若有不計較她失節的人家,再接回來。爲了沈家其他的姑娘,不能再將她留下,老孃那裡,太太與弟妹都與她說說。沈家的名聲,不得不維護,我們沈家是新貴,這個當口上,名聲可是極重要的。”他又道:“都散了吧,我再想想,這件事如何處置。攖”

柳氏、沈宏、沈憲出了桂安院。

韋氏靜默地蓄了茶水遞給沈俊臣。

沈俊臣道:“我的好友聞牧、費林兩家中,可有適齡的姑娘?”

這兩家的太太常來府中走動,雖然以前也來,卻不如今年走得勤,每次來都會帶上家中的姑娘串門償。

韋氏道:“候爺是想從這兩家中挑個姑娘嫁給孟大人?”

“這兩家的姑娘,我瞧着也是好的,聞太太、費太太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最是懂規矩的。”

韋氏想了片刻,“聞家是有一個適齡的姑娘,好像是三月及笄的,可惜是個庶長女;至於費家,嫡長女是幾年前就訂了親事的,今年八月就要出閣,費家的嫡次女與我們家的莉姐兒同歲,不大合適。”

沈俊臣輕嘆一聲,“你明兒借了機會,喚聞太太、費太太上門,探探她們的語氣。莫讓人知道沈寶的事,太丟人了!就說沈寶患了隱疾,需得長期靜養,一兩年怕是好不了,然孟家的親事不想就此斷了,得覓個好姑娘給孟大人。你再想個法子,往孟家遞個話,讓孟家有個準備。”

沈寶出了事,沈俊臣不想再繼續瞞着,不如挑明白了,他再張羅着給孟家說個更好的,這樣一來,也算是行事磊落,讓人挑不出錯兒呢。

沈容那邊,許是因沈寶的事惱了。

告訴她事的,如果是沈家,沈容還能接受,卻是從太后那兒知道的。

沈宏出了桂安院,一路上琢磨着孟家與沈家聯姻的事,瞧着是不成了,如果讓潘氏續上這門親事,是利大於弊,潘家到底是他的親舅家,沈寶又累及了沈宜,如果潘家真願意,他倒願意從中玉成此事。

柳氏則有自己的盤算,她一直覺得自己沒孃家,如果把養父章家的妹妹嫁給孟大人,她在養父家也算有臉面了。她咬了咬脣,覺得應該儘快把這件事透給養父,她也願意在這件事出份大力。

孟大人雖是不惑之年,四十歲的二品重臣太少,多少官員熬了一輩子也是小吏,還有多少能臣熬至髮鬚皆白纔到這位置。

李老孃將沈寶痛打一頓,不等沈寶的傷勢養好,沈寶、小鏈被送入無慾庵。李老孃這次沒再替沈寶,着實是讓她覺得沈寶行事太丟臉。

回頭,李老孃知道沈俊臣要換人與孟家結親的事,心思陡然活乏,尋思着把她孃家的姑娘嫁給孟大人,想着李家沒有功名,便在她的姐妹尋了一遍,還真發現她有一個很體面的妹子,其妹夫是綿州某縣的舉人,還做過某縣令的師爺,家裡薄有家業。

這日,李老孃喚了沈家薇到佛堂,讓沈家薇以她的名義給李三花寫信,讓李三花把家裡長得最好又最懂規矩的姑娘送來京城,她要將這姑娘嫁給二品大官做填房……

沈家薇一邊寫信,一邊心裡犯嘀咕:開什麼玩笑?李三花嫁的蒲家,雖然在綿州算是書香門第,可在京城都不夠看,蒲老太爺就是個舉人,還敢謀求二品官員家的親事。但她不能說,只能照着李老孃的意思把信寫好,又照着信給李老孃讀了一遍。

李老孃很滿意地道:“你使人將信寄出去,要寄八百里加急的,可不能誤了我的事。”

沈家薇哪敢啊!她可知道,現下孟家的親事,好幾個人都打着主意,“祖母,你是知道的,府裡規矩重,我又正在議親,我連詩社都不能去了。”

這是爲了防止出事。京城大多數的閨秀,一旦議親時,都會迴避,減少出門次數,也免被議親的婆家尋出不是,就算是她是承恩候府的姑娘,也不能違了規矩。

前些日子,韋氏將她們幾姐妹喚過去,千叮萬囑道“咱們家出了個皇后娘娘,也算是皇親國戚,越是這樣,行事越要謹慎。八姑娘、九姑娘議親的議親,訂親的訂親,往後就少出門,要買針線、胭脂,令丫頭婆子去。”

她要給李老孃寄了信,回頭還不知道惹出多大的麻煩。

沈家薇不敢惹沈俊臣氣惱,理不敢開罪韋氏。

韋氏好心叮囑了,她更不敢逾矩。

沈家薇福身道:“祖母,我答應母親,今兒要去桂安院用飯,瞧着時辰到了,不能讓母親等我,孫女告退!”不等李老孃開口,她先離了佛堂,到了外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件事,她得先告訴韋氏,不能讓李老孃胡來。

沈俊臣本想將那封信給扣下來,誰曾想,待韋氏告訴他時,已經晚了一步,信被寄出去。沈俊臣尋了李老孃,道了句“娘這是胡鬧!三姨丈家的出身配得上孟家!”

“二太太給她養父章家謀劃,這就行?她謀得,我就謀得,再怎麼說,那孩子也叫我一聲姨祖母,是我妹妹的孫女,就跟我自家孫女一樣。”

李老孃這會子親疏又分得清楚了。

沈俊臣氣得無語。

隔日,潘家大太太、二太太就登門了,這是沈、潘兩家鬧翻後,第一次登門拜訪,言辭行事頗是得體,早前韋氏還奇怪,沒說幾句,兩位太太就打聽起孟家的親事來,韋氏這才如夢初醒,潘家是衝着孟大人的親事來的。

原在說話,費林太太、聞牧太太帶着兩家的姑娘登門拜訪,費太太領的不是自家嫡女,而是費林弟弟費森的嫡長女,這姑娘去年秋天及笄的,是費森原配所出,費森在地方任職,他帶着繼室終子離京前,將嫡長女寄養在大哥大嫂家。

費林太太覺得如何能讓費三娘嫁給孟大人也不錯,這孩子沒親孃,她沒少看顧,與她親生女兒也沒大差別。

聞牧太太聽說沈家在替孟大人另說親事,也活乏了,若是旁人,這事許不成,誰讓沈家有個皇后在,皇后極得正統帝寵愛,聽說正統帝能登基,她也是幫襯上大忙的,五千守衛軍後來撤出爭鬥,就是皇后說服收爲正統帝所用。

*

紫嫣猜沐容想聽沈家的事,就細講了一遍。

沐容面露凝重之色,“沈五娘越來越會演戲了。”

明明是她不想沈宜做安王世子妃,硬是將大錯栽到沈寶頭上。就憑這兒,沈宜還不得恨沈寶一輩子。

早前,她還在想,沈容怎地不讓沈寶嫁給董紹安,將這兩人湊成一對,不是正好一起折磨。

沈容成全了沈宜,卻不讓沈宜做正妃,又讓崔七娘壓了沈宜一頭。

這樣的報復,比輕易地讓人死更妙!

沐容道:“沈五娘早前不知道沈寶落胎的事?當真是從太后那裡聽到的?”

紫嫣笑答道:“主子不會以爲,當真是太后在承恩候府埋了耳目?這事兒,是沈五娘派人故意透露給太后身邊的嬤嬤。沈五娘是嫁到了宮中,可她對沈家還不放心,在府裡留了好幾個眼線,目的就是要沈俊臣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沈五娘恨潘氏,對沈九娘也有莫名的恨意,換句話說,對沈家除韋氏母子、柳氏母子以外的人,她都有一份莫名的怨恨。只是想不明白,她怎會恨沈家人?說起來,他們也是一家人,不問曾經如何,就看現下,沈家待她還是不錯的。聽說,每個月承恩候都會着人給她送一筆銀錢,少則五萬兩,多則十萬兩。”

沈容給沈家帶來了潑天的富貴,沈俊臣曾經如何暫不論,但現在他是極看重沈容的,能這樣大把大把地給她送銀子,可見其重視程度。

紫嫣想不明白:沈容爲何那樣恨沈家人?

但沐容卻是深曉其間的恨意,世間沒有莫名的恨,自有其原因,而沈容的恨,大多緣自她前世所受的苦難。

紫嫣道:“大周御林軍指揮使孟誠,除了年紀大些,此人還是不錯的。”

沐容勾脣,“現在的沈五娘還真是變了,如果我沒猜錯,從一開始她就知道沈寶不會接受與一個不惑之年的孟誠訂親。只怕早前就感覺到什麼,方與董紹安做了逾矩之事。沈五娘就沒真心送沈寶富貴榮華的意思,根本就是看沈寶做錯事,只要她一錯,沈寶就會徹底成爲沈家的棄子!”

沈寶失貞,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家就不會娶她。

沈宜錯失親王世子嫡妻位分,會恨沈寶一輩子。

沈容暗中佈局,看起來,她依舊友愛姐妹,處處替沈家着想,可她卻想掌控整個沈家,否則她不會嫁入深宮前就在沈家佈下了眼線,但凡沈家發生的大小事,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沈容與前世時截然不同,前世的她,爲愛所困,爲情而生;今生的她,沒有心,只求權勢之路和榮華富貴,更愛上了掌控他人的命運。

沐容問道:“孟大人是否娶親?”

“尚無,不過未婚妻定的是費三娘,因着這兒,費家很感激承恩候。”因沈宏、李老孃、柳氏的摻合,曾一度弄得沈俊臣焦頭爛額,最終,沈俊臣讓各家選出最優秀的女兒,又請了孟大人入府,攤牌說沈寶身子不好,只怕沒兩年養不好病,但大男兒不能無妻,至於正統帝與皇后那邊,沈俊臣會入宮說明原由。

正統帝只當是沈寶真的體弱。

太后與沈容明瞭原因。,太后念着沈容玉成了崔七娘與南宮昴的婚事,也沒點破。

孟大人在幾家姑娘人選裡,自己相中費三娘,沒幾日先合八字,再換庚帖,甚至連親事也選定了,就定在八月初六。

這邊訂了親,不到二十日,李三花就帶着蒲家自稱最優秀的兩個孫女入京了,一來就住到了承恩候府。

李老孃聽說孟大人與費三娘訂親,覺得失了面子,自打保票地說,會讓沈俊臣給蒲家兩個姑娘說門好親事。

沈二太太柳氏孃家章家,孃家大嫂章大/奶奶也領了章家兩位姑娘入京,柳氏因沈俊來去了礦場服苦役,她獨守空房,嫁了沈俊來,也一改往日的性子,老老實實地做沈家二太太,少了應酬,在京城認識的官太太不多,只得求了韋氏幫忙,將孃家嫂子、侄女安頓到沈宅。

紫嫣道:“早前,只覺承恩候夫人韋氏是個潑辣厲害的,章家、蒲家入京,她還真替兩家的姑娘尋到了好親事,一個許的是承恩候的學生,雖是出身寒門,但此人頗有才華,無論年紀、容貌和才學都配得上章家嫡幼女。蒲四娘許的是亦是京中小吏,在翰林院做庶吉士,與韋七太太沾些親。”她笑得燦爛。

沐容不解道:“還出了甚事,竟讓你笑得如此奇怪?”

紫嫣笑道:“主子,屬下越發看不懂沈五孃的行事。半月前,她突然聽說章家、蒲家有太太、姑娘入京,着韋氏、柳氏帶着她們入宮拜見,熱情地留她們在宮中用膳,正用膳,正統帝就到了,一眼瞧見章六娘,眼睛都瞧直了。”

沐容若有所思,“沈五娘一定沒生氣。”

前世的沈容,愛董紹安入骨,最後遭遇背叛。今生的她,不相信愛情,甚至不相信真情,但沈宛是她心頭唯一的例外,拿定主意,只求權勢的她,又怎麼會去吃醋。

“主子說得正是,她非但沒氣,還笑着替正統帝佈菜,服侍他用膳。用罷午膳,三家女眷也要離去,正統帝卻坐在那兒直盯着章六娘瞧看……”

沈容可知曉柳氏的一些事。

柳氏是萬不敢在她面前玩心眼的,她更深知,恢復容貌的沈容也是個美人,只是少了女子柔順溫雅,但這一國皇后性子太過綿軟如何能母儀天下。

柳氏滿心忐忑,生怕章家給自己惹來麻煩。

沈容笑微微地道:“章六娘這孩子,本宮瞧着極喜歡,近來本宮也悶得緊,不如留下陪本宮解解悶。”

她溫柔地望向正統帝,目光相接,正統帝有欣喜,有感動。

沈容會意一笑。

章大/奶奶此次領着兩位章家姑娘入京,一是想替嫡幼姑子謀門親事,着實是地方任上沒有更好的,章家還想回京呢,沒個幫襯的姻親,如何能回京?又帶了一個美貌庶女,原就是想獻京城權貴,早前還想,把這庶女送給沈俊臣,沒想沈俊臣近幾月才得了四個如花美妾。

正愁無法安頓章六娘,就得到皇后召見的懿旨,這不是正打瞌睡便有人送枕頭。

章大/奶奶忙道:“六娘,此乃皇后娘娘厚恩,還不謝恩!”又衝章六娘使了使眼色,正統帝二十多歲,也算是風華正茂,身上流露着一代帝王的霸道、張揚氣度,氣宇軒昂,也是少見的美男子,只一眼,就瞧得章六娘心花怒放。

紫嫣不緊不慢地道:“當天夜裡,章六娘在鳳儀宮偏殿侍寢正統帝。次晨,沈五娘就封其寶林之位,賜庭院,賞布帛首飾。”

蒲老太太李三花是個人精,一瞧這般,回到沈府就與綿州寫信,讓長子把家中最漂亮的姑娘送入京,在她看來,自家的庶孫女不比章六娘差,章六娘能入宮做娘娘,她的孫女也可以。

沈家的事說畢,二人都是一陣沉默,一側的匠人還在設置機關,更在入口處搭建了木製梯子,木梯是一早就做好的,匠人做得很用心。

沐容微微凝眉,“南宮昶奪位失敗,被貶庶人,流放嶺南,終身不得返京。被株連的臣子都有哪些?”

“衛國公樑政首當其衝,正統帝尚未登基,下令射殺樑政,滅梁氏一族……”

沐容一早就對未名宗下令,設法營救樑政一家,誰想樑政在助九皇子相爭之時,被正統帝下令亂箭射殺,樑政死後,其屍首被懸掛在衛國公府大門外的大柏樹下,不允任何人收埋。其後,御林軍指揮使領一千御林軍衝入衛國公府,查抄樑府,若遇反抗者當場斬殺,一夜之間,衛國公府哭聲震天,血流成河。

柳飛煙與分堂弟子從密道進入,成功將樑家二房樑二老爺、樑宗均等人救走。大房因離密道入口太遠,來不及撤退。衛國公世子一脈,除樑宗卿以外,死的死,被抓的被抓。

早前數日,樑政原就做好了準備,將大房、二房、三房等嫡系太太、奶奶與重孫輩的孩子撤離京城,幾房只有一位奶奶帶着孩子離去,爲恐亂了人心,其他人都留守在京城。

“大難來臨,最無辜的婦孺,樑五娘原也是才貌雙全的閨秀。正統帝早聞其豔名,將其充入掖庭,從大周皇宮傳回消息,樑五娘易名笙歌,做了韋賢妃身邊的宮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如二房一脈,能盡數得到營救的畢竟是少數。

沐容道:“可有樑宗卿的消息?”

紫嫣搖頭,“還不曾聯繫上。大周朝廷聽聞樑家二房逃脫,已發海捕文書,副宗主做的主,安頓樑家去了西涼,給樑宗均、樑宗鐸兄弟安排了差使,樑二老爺一家知曉救他們的人是未名宗的弟子,很是感激。樑二老爺求副宗主幫忙搭救其他的梁氏族人。”

那晚,柳飛煙帶着未名宗弟子從密道救走樑家二房衆人。

樑二老爺面露疑色,揖手問道:“不知幾位大俠是……”

柳飛煙一襲幹練的女俠打扮,抱拳道:“我等乃是未名宗的弟子,我家宗主一早下令,若你樑家難,當傾力營救。真是抱歉,原是想救衛國公府上下,可前府離此地太遠,現在已經來不及了。你們且隨我們去!”

樑二老爺、樑宗均父子幾人謝過柳飛煙。

他們在朝堂,也聽人提過未名宗,是一江湖門派,傳說此門派雲集了無數奇人異士,行動詭異,財力雄厚。

當然,這只是傳說,具體如何,卻無人能答出來。

未名宗的宗主,有個雅號“溶月公子”,有人說,那是一個如清風明月的美男子,還有人說,那其實是一個老頭兒,說法不一,就此事,未名宗從未出面澄清過。

樑宗均疏了一口氣,“父親,二奶奶、三奶奶母子與伯母、母親還在莊子,她們……”

柳飛煙心下一沉,定睛細瞧,方纔發現,除了二房的幾個姑娘、姨娘,還有年輕的奶奶,“她們在何處,我令弟子前往營救,只是沒有信物,樑家的太太、奶奶未名肯與我們弟子走。”

樑宗均揖手道:“在下願隨女俠走一趟郊外莊子。”

出得密道,已至城外一處不知名的山野客棧後院。

衆人一時錯愕。

柳飛煙道:“吉祥客棧的掌櫃是我未名宗弟子,各位在此放心小憩。”柳飛煙安排了弟子安頓樑家二房衆人,騎馬與樑宗均前往樑家鄉下莊子,因有樑宗均幫忙,衆人簡單拾掇一番,只帶了值錢的細軟,乘上馬車從莊子後門而去,行到林間,突地聽到一陣驚呼。

驀地回首,卻見樑家莊子上空飛舞着如雨的箭火,不到一刻功夫,整個莊子就化成了一片火海,婦人的慘叫聲,孩子的哭喊聲,還有無助的求救聲交雜一處。

好險,再晚半炷香,他們亦都葬身火海。

柳飛煙望着遠方,“走罷!”

她的平靜,樑宗均等人的翻天覆地。

衛國公樑家沒了!

梁氏一族也在一夕之間變成了階下囚,揹負上“謀逆”的罪名,從此後,樑家成了大周的欽犯、罪人。

看似他們的得救,卻不曉這是未名宗弟子的爭分奪秒。

第285章 永恆傳說第208章 人選第77章誣陷第293章 修本命笛第178章 禍起第223章 搶婿第224章 陪奩第105章 猜疑第255章奇計問世第78章 長姐心計(8000+)第126章 神蹟第237章 給面子坑死你第323章 渡魂第299章 尋草藥第41章 下注第119章 管用好招第70章 裝財迷第79章 真相第95章 訂情物第14章 才女第348章敗家丫頭第302章 是鳳凰的樹魔第238章 治臉第179章 籠中金絲鳥第96章 賠禮如聘禮第129章 十二花座第376章 糊弄第173章 鬼醫動情第168章 懷疑第94章夜訪第229章 她是鳳九第147章 留有後招第9章 戒行第333章 不是手足第20章 逛街第251章 一貶再貶第105章 猜疑第221章緣錯第143章 風波起第3章 報復第197章 求醫第91章 詩社第156章求知若渴第166章解毒聖丹第322章師命第248章 真相1第96章 賠禮如聘禮第63章 刷存在感第319章 真相第52章 沈府第285章 永恆傳說第74章 〔下〕怦然情動第203章 崛起第62章 輔國論第59章 閨閣第117章 分珠寶第294章 佛冥帝第225章 爲兒而謀第307章被放逐的神第376章 糊弄第111章 拒作媵妾第54章 長姐厲害第51章 假賬簿第30章 潑天榮寵第38章 被發現第265章 聚魂陣第287章 石頭換仙玉第192章 奪財第260章 託夢留言第300章 搶丹師第254章 條件第4章 貴女歸來第358章 嫁給我第22章 成衣鋪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362章 贖妖第233章 遇永樂第31章 淑妃第116章 掉下個舅舅第80章 毒母第298章 尋寶第122章 話本子第135章未過門先鬥第54章 長姐厲害第339章 偏鳳九第61章 口不對心第271章 通界神針第69章 皇親坐莊第325章 回擊第86章 貴女訓練第84章仕途夢第149章 狠毒的算計第224章 陪奩第97章瘋抽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26章 絕妙妝容第23章 發家史第19章 露餡第186章功高震主第2章 真相
第285章 永恆傳說第208章 人選第77章誣陷第293章 修本命笛第178章 禍起第223章 搶婿第224章 陪奩第105章 猜疑第255章奇計問世第78章 長姐心計(8000+)第126章 神蹟第237章 給面子坑死你第323章 渡魂第299章 尋草藥第41章 下注第119章 管用好招第70章 裝財迷第79章 真相第95章 訂情物第14章 才女第348章敗家丫頭第302章 是鳳凰的樹魔第238章 治臉第179章 籠中金絲鳥第96章 賠禮如聘禮第129章 十二花座第376章 糊弄第173章 鬼醫動情第168章 懷疑第94章夜訪第229章 她是鳳九第147章 留有後招第9章 戒行第333章 不是手足第20章 逛街第251章 一貶再貶第105章 猜疑第221章緣錯第143章 風波起第3章 報復第197章 求醫第91章 詩社第156章求知若渴第166章解毒聖丹第322章師命第248章 真相1第96章 賠禮如聘禮第63章 刷存在感第319章 真相第52章 沈府第285章 永恆傳說第74章 〔下〕怦然情動第203章 崛起第62章 輔國論第59章 閨閣第117章 分珠寶第294章 佛冥帝第225章 爲兒而謀第307章被放逐的神第376章 糊弄第111章 拒作媵妾第54章 長姐厲害第51章 假賬簿第30章 潑天榮寵第38章 被發現第265章 聚魂陣第287章 石頭換仙玉第192章 奪財第260章 託夢留言第300章 搶丹師第254章 條件第4章 貴女歸來第358章 嫁給我第22章 成衣鋪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362章 贖妖第233章 遇永樂第31章 淑妃第116章 掉下個舅舅第80章 毒母第298章 尋寶第122章 話本子第135章未過門先鬥第54章 長姐厲害第339章 偏鳳九第61章 口不對心第271章 通界神針第69章 皇親坐莊第325章 回擊第86章 貴女訓練第84章仕途夢第149章 狠毒的算計第224章 陪奩第97章瘋抽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26章 絕妙妝容第23章 發家史第19章 露餡第186章功高震主第2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