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留有後招

沈俊臣的性子,不到關鍵時候不會下狠招,這是他的“多情”,對大姨娘吳小草便是如此,要不是大姨娘的事鬧得太大,不馬上收拾就會驚動兩國邦交,他也不會當即下令杖斃大姨娘攖。

但這件事,到底是寒了幾位妻妾的心。

沈俊臣明明個心狠之人,卻要裝出一副深情模樣,直瞧得韋氏心裡生出兩分厭惡之心。

韋氏道:“我問姑母道,老爺是個重情義的,定是不會如此做。姑母又說,如果不能休棄,便降位分、送往庵堂靜修思過。”

“降何位分?”

“貴妾!”

哪家的主母有兩個,韋氏即便沒有害人心,也不想有人與她平起平坐,甚至於還壓她一頭,藉着這機會,最好把潘氏踩下去。對於沈俊臣的用意,韋氏多少也猜到幾分,只裝作看不懂。

沈俊臣面容有些難看,當初他娶潘氏,人家貌美如花,又是官家嫡女,而他只能給潘氏平妻之位,雖然做錯了事,一下子降爲貴妾,他還是恨不下心來。

“送往庵堂靜修,以思己過,多少時間爲限?”

“這要看老爺的意思。”

沈俊臣定定心神,“三年如何?”他頓了一下,“不要降她爲妾,她到底生了一雙兒女,也曾是真心待我,就讓她去庵堂住上三年。三年後,若她反思到自己的過錯,便接她回府。償”

那時,韋氏在府裡的地位便已牢固了。

潘氏做錯了事,害了嫡妻,不能不處罰。

沈俊臣一面對石氏有愧,一面又想維護潘氏。

韋氏恍若夢中:這就是他愛的男人麼?他一面心軟扮多情,卻又是這世上最無情的男人,言語之間,下令打殺大姨娘。大姨娘一死,他連一個憐惜的眼神都沒給。他到底是涼薄亦或是有情義?她瞧不明白。

如果韋氏能悟透沈俊臣扶她做嫡妻是爲仕途謀劃,這心就更要寒透了。但她以爲,這是他不得已而爲之。

韋氏道:“老爺做主罷!”

“妮兒,你可得幫我,我們夫妻得風雨共擔,當年潘氏要害石氏,我確實不曉實情,若我知道,定會阻止。”

那時他正與潘氏和美快活,將石氏拋於腦後,如果不是他的忽視,怎會有潘氏的膽大妄爲。

韋氏問道:“老爺要我如何幫你?”

“你改日去崔相府走動,將沈府已罰潘氏之事告訴你姑母。”

是要韋家承沈俊臣的情,也是變相的讓崔家替他說話求情,免於御史的彈劾。

韋氏道:“好,我應了。”

婦人們之間說話傳遞一下訊息,其實也是沈俊臣告訴崔家關於自己的態度。

沈容這次回府,立時就在沈家攪出了一場風雨。

沈俊臣還真沒想到,沈容這麼愛惹事。

*

上元佳節早上,沈俊臣再次開了祠堂,將兩房的主子召到祠堂,公佈了對潘氏的處罰,將潘氏降爲平妻,扶韋氏爲嫡妻,並下令將潘氏送往無慾庵靜修三年,三年後視其反省程度再接回沈府。

潘氏想到沈俊臣許會這樣做,但沒想到,來得這樣快,就說降位分就降了,她身子一搖,爲了嫡妻之位,她不惜動了殺害石氏之心,最後卻讓韋氏撿了個便宜。韋氏又比石氏強不了多少,不過是韋氏族裡出了一個皇后、丞相夫人、肅王妃罷了。現下,石氏還想壓她一頭,早前她是姐姐,可現在比她年幼好幾歲的韋氏卻成了嫡妻姐姐。

潘氏不恨、不怨,這是不可能的。

沈宏垂首不語。

沈宜氣鼓鼓地大問:“爹,爲什麼?就因爲先頭太太,你就要降我孃的位分,還要趕她去無慾庵!”

到底是他們的親孃,沈宜必須替潘氏說話。

潘氏搖頭,降她位分,她的兒女就要比韋氏所出的兩個兒郎矮上半頭,她不甘心,嫡妻之位於她很重要,“老爺,我沒害先頭太太,你不能冤枉我。”

沈俊臣“啪啦”一聲,丟出一枚金釵,“潘氏,你還狡辯?這支金釵是你的嫁妝之一,裡面是鏤空的,你用這支金釵裝了毒藥,令人送入石臺縣。而這支金釵是……是沈府的人送入當鋪死當,你是否要對照你的嫁妝簿子?是否要看當票?”

潘氏看着這眼熟的金釵,擡眸望向老太太。

老太太心下發緊,這金釵是她當掉的,昔日爲救沈賓,她將值錢的首飾都給死當湊錢,“金釵是從哪裡來的?”不會出現的金釵,現下卻出現在沈俊臣手裡。

“正月初七,大理寺耿大人送來的。他收到了趙國碩王妃的信,說這是潘氏毒害原配太太的證物。當鋪那邊可有沈府人留下的印鑑,就連大理寺還有抄錄了幾頁的嫁妝清單,且大理寺還有江南姑蘇城杏林藥鋪的學徒證詞,這小二現下是杏林藥鋪的坐堂郎中,證明潘氏當年從杏林藥鋪買了一份七日絕命散。而這金釵更是請宮中太醫瞧看過,證實裡還殘留有七日絕命散的藥粉……”

大姑奶奶沈宛,又是她!

這東西其實是沈容尋來的,但她不能出面,只能請沈宛出面懲治潘氏。

沈宏揖手道:“父親,天下間相似的金釵何其多,怎麼能證明這是我娘之物?”

“潘家的老僕,在大理寺可是認出金釵是你孃的。”

大理寺的人只說得了一件金釵,不知主人是誰,便請了潘家老僕來認,瞧看之後,便一口說是潘氏的,大理寺卿問“你怎如此肯定?”那老僕道:“金釵之內刻有極小的字,上面主人之名——潘三娘。潘氏嫁女,會替自家姑娘打上三套特有的首飾,首飾會打上姓氏與序齒,以示疼愛。”

大理寺的人早前並沒有注意那幾個小字,後來一瞧,果然有字。

僅是沈容的鬧騰,不足以讓沈俊臣懲處潘氏,但有證據能證明潘氏與石氏的死脫不了開系,而且趙國那邊過了大周大理寺,他不得不重視,也不得不嚴懲。

潘氏跪在中央,“老爺,真正的主謀不是妾身,是老夫人。若老爺不信,妾身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她不能去庵堂,一旦去了,沈宜就會受到牽連,她還沒替沈宜訂親。若離開,待她三年後歸來,沈宜的親事許就要誤了,還有沈宏絕不能有一個毒害原配的母親。

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認下這罪名。

老太太大聲道:“來人,還不將她送往庵堂!”

不能再追究下去,大房怎麼鬧,老太太都可以不管。

昔日,老太太原去了二房度日,可柳氏把持着二房不撒手,她原想訓斥,沈俊來就與她爭辯,直說老太太行事太過霸道,將她妻子柳氏欺得好生可憐,爲此,母子倆還大吵了一頓。老太太當年能欺石氏,卻在柳氏吃了幾次大虧,一看到柳氏那勾\人的樣兒,心裡就恨得緊,索性離了二房,回到沈府長住。

老太太回來了,沈寶自然也跟着回沈府。

只是,沈寶再沒了體面的小院,就是與老太太一道住在佛堂。

潘氏站起了身,“老太太,你敢作不敢當?當年是你讓二叔寫信求我,說先頭太太如何刁鑽,在沈家獨攬大權,揮耗無度,對你怎般忤逆。你向我求藥,要置先前太太於死地。那封信,我可一直留着。所有人都說我是毒害先頭太太的主謀,可真正的主謀是誰,老太太比誰都明白!”

她絕不會就這樣認罪。

否則,她的一雙兒女姻緣、前程全毀。

潘氏當年留下證據,就是怕有朝一日事情敗露,就可以替自己洗清罪名。

沈容暗想:如果潘氏所說是真,爲何早前她用問心石沒瞧出真相,現在這一出又是怎麼回事。她眯了眯眼,似要透過潘氏窺破真相,難不成真有那麼一封信。再調頭看老太太,可她顯然不知道那封信的存在。待她再瞧沈俊來時,嚇了一跳,這信確實是沈俊來寫的,是他用老太太的名義給潘氏寫的。

這其間,真正的主謀居然是沈俊來。

他挑駁是非,想除去石氏,在拿到毒藥時,卻扮作下不了手……

這樣一個對親子狠毒無情,對原配漠然待之的人,怎麼可能下不了手,那只是他的僞裝,沈俊來纔是一箇中山狼,就如大姨娘欺騙了所有人,沈俊來也欺騙了所有人。

老太太大呼:“你……你胡說,我幾時給你寫過這樣的信?”

潘氏苦笑:“你是我婆母,你向我求藥,我能不應?李嬸子,去我孃家大太太那兒,請我兄弟事實帶上我留在大太太那兒的紫花錦盒。”

沈俊來心下一慌,潘氏這是要請孃家人做靠山。

潘氏道:“說我失德,長輩令,晚輩遵,我若不照着辦就是不孝。這是老太太寫信逼我的,我雖然猜到她要害的是先頭太太,可到底只是猜測,並不是實情。如果我有錯,老太太便是主謀,而二叔亦有知情不報的大錯。”

老太太並沒有寫信給潘氏,但潘氏去說得振振有詞,她看向沈俊來:一定是他自作主張,他居然寫了信給潘氏,當年她還奇怪,怎麼潘氏就了曉了自己的意思,而李氏更以爲拿住了潘氏的把柄,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個陰謀。

潘氏手裡有證據,當年寫給她的信,她一直保留着。只要有證據,在哪兒都不能說潘氏是主謀,若論起罪責,她的罪還不如沈俊來的重。

沈俊來低垂着頭:不過一封家書,潘氏竟然能保留至今,這分明一早就有防備。

柳氏亦從中瞧出了端倪。

韋氏在猜測:老太太害人留下了證據?怎麼可以留下這樣明顯的證據?以她對老太太的瞭解,老太太雖然識字不多,可也不是如此蠢笨之人。

說到蠢笨,在這家裡,最蠢最笨的當屬沈俊來,這就是一個自私自利,行事只憑自己喜好的男人。

老太太似乎根本不知道這封信的事。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是沈俊來冒了老太太之名向潘氏求取毒藥。

沈俊來爲了家業毒害長嫂,這可是殺頭的罪名。

潘家那邊,聽說沈俊臣要降潘氏的位分,又聞要送潘氏去庵堂,兄弟三人帶着三位太太都到了沈家,三房都是有姑娘的,一旦潘氏的罪名落實,連潘家未出閣的姑娘都要受連累。

到了沈家祠堂,潘氏取出鑰匙,“大哥,你打開盒子,裡面有一封數年前老太太寫給我的信,是沈二老爺的筆跡,署名是老太太的名諱。我沒有毒害石氏,但我不否認,石氏的死與我有些關聯,可我是被逼的,我早前不曉他們要害誰?直到石氏仙逝,聽聞她從病倒到離逝不過七日,我才知曉,七日絕命散是他們給石氏預備的。”

沈容可不認爲潘氏無辜,她早就猜到老太太要害石氏,卻幫着尋了毒藥,藏入金釵捎回石臺縣。

潘大老爺取出信,朗聲讀了起來。

祠堂裡,靜寂無音。

沈容死死地拽着衣袖,三頁紙,有一頁半都是說石氏如何專橫,怎樣把持銀錢,這語氣着實像極了老太太素日說話的腔調。

潘大老爺道:“沈俊臣,你要降我妹妹位分,送她去庵堂,這封信足可證明她是被逼的,便是到了大理寺公堂,我們潘家也不會失禮。沈老太太是婆母,她逼自己的兒媳預備毒藥,我妹妹能拒絕?何況,這封信雖指出她想害石氏之心,也只是猜測,我妹妹之過,卻不及沈老太太的十之二三。這真正該被世人指責、辱罵的,是她這個婆母,因不容兒媳動了殺人害命之心。”

老太太是沈俊臣的母親,他總不能嚴懲自己的母親。

這一回,怕是他當真要被御史彈劾了。

如果潘氏認罪,反倒容易。

這殺他原本的主謀是老太太,他要如何辦?

事情陷入了僵局。

沈俊臣不能再罰潘氏,潘家人一旦真惱了,是不怕把事鬧大,那時,沈家將會顏面全失,就連他也會受人質疑。

潘大老爺道:“你要降我妹妹的位分,我們潘家不同意,除非你先問沈老太太之過,否則,就不許罰我妹妹!”

沈俊臣一臉痛楚,不還石氏以公道,沈宛不會答應;可治罪老太太,便是他不孝;現下又證實,最大的主謀是老太太,潘氏最多就是預備了毒藥。

沈容道:“我瞧之前老太太的樣子,似乎不知道這封信的事。是不是有人冒了老太太之名寫了這封信!”

老太太大呼一聲,“是我讓二老爺寫的信!”她必須認下,否則就是沈俊來毒殺長嫂,一旦傳出去,沈俊來不僅會丟官位,還會被問罪,只有她認才能保住沈俊來。

沈俊臣不會不管她這個親孃的,以沈俊臣的孝順,定會將這件事做好。

老太太想着:唯有她牽連進來,沈俊臣纔會出手保她,保全了她,就是保住了沈俊來。她當年還在奇怪,潘氏是如何猜到她的心思,只當是潘氏想除石氏,沒想其間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人跟潘氏寫信求毒。

沈俊來揖手道:“這封信是我奉母親之令寫的,誰讓石氏行事跋扈,把持家務……”

“二老爺,老太太想掌我孃的嫁妝,我娘不答應,這就叫跋扈,哪家的婆婆想霸佔兒媳嫁妝?又是哪家的小叔子想奪長嫂嫁妝的?你說這樣的話,還真是不寒臊。”

沈俊來大喝一聲:“你一個姑娘,怎就說出這樣的話?”

沈容冷冷一笑,“你既敢做,就不敢認?”她要離開沈家,佔了人家女兒的身體,自然就要替親孃討個公道。

以前的沈俊來,看着膽小怕事,沒想膽兒大時能讓人嚇一跳。

“這信就是我奉老太太之令寫的,我怎就不認了。”

“不是你揹着老太太寫的?否則早前,老太太聽說這封信,怎會如此意外?”

老太太道:“我以爲這封信早就不存在了,大太太突然提到,我纔會如此意外。這封信着實是我讓二老爺寫的。”

這可是一條人命,雖不能馬上令人斃命的毒藥,卻是在幾日後再毒發身亡,這是沈俊來的意思。那些日子,老太太總是對李氏、沈俊來夫婦二人抱怨,說石氏怎般行事刁鑽,怎般霸道不肯交出府中打理權,沈俊來聽得多了,也覺石氏該死。

在沈俊來看來,石氏偌大的家業就該是沈家,既然是沈家的,就當有他一份。家裡的富裕日子,讓沈俊來與李氏早就生出不該有的貪婪,便是老太太也有貪心。

“好!很好!”沈容驀地轉身。

沈俊臣不會再罰潘氏,甚至不會罰老太太,他爲了美名,寧可承受老太太毒害長媳的罪名,也會保住老太太。這是孝道,以她對沈俊臣的瞭解,這事就不是治家不嚴,而是惡婆母與刁兒媳之爭。

韋氏喚了聲“五姑娘”。

沈容放緩了腳步:“小娘,我回儀方院。”

韋氏輕籲一口氣,石氏的被害真相真是峰迴路轉,百折千回,沈容能瞧出的事,韋氏與二三姨娘也都瞧出來了,甚至連柳氏也都看出端倪。

柳氏則在疑惑:她一直覺得沈俊來是個窩囊廢,現在瞧來,她自己了曉的沈俊來也只是冰山一角。當遇上狠的,你就得比他更狠。

*

沈容回到儀方院,硯了墨,給沈宛寫信,講了石氏被害的真相,又在信中寫道“長姐,我真不該太過急切,選擇在除夕夜與他們鬧,但我不悔,只是這個家讓我越發寒心……”

一個時辰後,沈容就聽畫蘭來報祠堂那邊的結果。

“潘家不同意大老爺降大太太的位分,可小太太的位分必須得擡,最後商定——並妻。”

伍婆子問道:“並妻?”

畫蘭道:“就是學鹹城榮國公府三房,兩頭大,一個左太太、一個右太太,不分尊卑大小,潘氏稱左太太,韋氏稱右太太。”

沈俊臣弄出個“並妻”一是拉攏韋家,二是寬慰潘家息怒。沈容不得不說,沈俊臣這一招,着實連兩家都給收服了。

韋氏早前是平妻,不在乎再成爲一個並妻的右太太。

伍婆子道:“誰主持中饋、打理府邸?”

“依舊由右太太打理。大老爺說,雖然潘氏不是謀害先頭太太的主謀,但難辭其咎,再則左太太打理府邸時各處出現了錯漏,不能再讓她主持中饋。左太太說願意由右太太打理府邸……”

沈容心下悲嗆而笑。因石氏之死的真相,老太太、沈俊來、潘氏互相包庇,彼此護佑,就算得曉了真相,沈俊臣也不能拿他們如何,而他們還活得這樣的平安、榮華。沈容握緊了拳頭,這是氣的,更是惱的。

沐雲問道:“姑娘,潘氏爲什麼早前不說出真相,今日才讓潘家拿出那封信?”

沈容苦笑,“潘氏防着老太太、大老爺。早前不拿出來,說不準是怕證據被毀,她就會承擔罵名。可現在由潘家人拿出,可以威脅老太太、大老爺,對潘氏母子多了一重保護。”

沈宏、沈宜與潘氏送走潘家三房的人,那封信被鎖到一個鐵盒子裡後,交由潘大老爺保管。

臨離開時,潘家三房的老爺衝沈俊臣笑得意味深長。

“沈大人,你有今日,我潘家可是扶持過你,切莫再做傷害我妹妹的事,否則我們潘家可不是軟柿子,能任人拿捏。”

這是軟軟的要脅!潘家握着沈家這麼個把柄在,就算潘氏真的做出了錯事,沈俊臣也不能拿她如何。

沈俊臣更沒想到,做了十幾年的夫妻,潘氏居然會防他,有這一封信老太太便是害死石氏的真兇,主意是她出的,毒是她下的,按照大周律例,殺人者償命,老太太就該被打入大獄。

沈俊臣心情繁複地轉身離去。

沈宏揖手問道:“娘,你既一早有這封信,早前爲什麼不拿出來?”

潘氏道:“如果一早拿出,那麼背上謀害原配嫡妻罪名的就定然是我,潘氏與你們兄妹也要因此背上罵名。”

潘家給了她生命,生她、養她,她怎能連累孃家。一雙兒女是她活下去最大的依仗,她更不會累了一雙兒女的姻緣前程。

潘氏在沈俊臣對大姨娘的事上,就有些寒心,關鍵時候,沈俊臣會犧牲他人,而她是絕不會給機會讓沈俊臣來犧牲掉的。

她不是害石氏的主謀,老太太是主謀。

老太太一直不喜石氏留下的兒女,大抵也是因爲心下有惡的原因,害怕石氏的兒女有朝一日給石氏報仇。

沈宜不解地道:“娘,一早說清楚,你就不會失去府中打理權。”

第47章 財迷第65章 設局第183章 落胎第304章 贈醉蓮第242章 途中第327章 渡仙第266章 沈宛親舅第86章貴女訓練第297章宿命蓮第177章 風雲起第126章 神蹟第245章 清理門派第72章 琴技奪魁第268章 從尊爲卑第20章 逛街第298章 尋寶第6章 病癒第173章 鬼醫動情第22章 成衣鋪第252章 雄心不改第158章 潘多拉盒子第77章誣陷第241章設計第175章誣蕭策第345章 禁仙術第49章 賣身還債第8章 道長設局第189章 神秘的馮氏第298章 尋寶第78章 長姐心計(8000+)第131章 意料內外第245章 清理門派第286章 錯失之痛第290章 遺物現第375章天河龍宮第29章 公道第313章 戰天帝第235章談判第301章 惹出亂子第43章 賺錢第85章 聯姻傻子第131章 意料內外第299章 尋草藥第92章霸道第239章 走偏了第47章 財迷第23章 發家史第331章再不能愛第341章 珍稀藥材第206章 尊卑第186章功高震主第274章 失物是火族聖殿第92章 霸道第57章 挑駁第304章 贈醉蓮第328章 人才第139章 入寺靜修第331章再不能愛第104章 心動第94章 牽紅線(10000+)第344章 冰神的陰謀第44章 欣賞第210章 母愛第354章 結良緣第44章 欣賞第241章設計第73章 〔下〕猜謎第一第60章 殘牆斷壁第249章 真相2第281章 分魂第69章 皇親坐莊第91章 詩社第179章 籠中金絲鳥第147章 留有後招第290章 遺物現第49章 賣身還債第304章 贈醉蓮第32章 壽宴第14章 才女第87章盒子噴火第241章設計第154章 刁難第52章 沈府第184章 爭逐第337章相識相戀第224章 陪奩第129章 十二花座第175章誣蕭策第118章 潑辣二姨娘第24章 沐浴第88章 最真的謊言(7000+)第211章 化字的煙第187章風波起第200章贖家產第311章 情傷人第151章 浴火鳳凰第178章 禍起第335章 溫馨過往第201章分宗第14章 才女
第47章 財迷第65章 設局第183章 落胎第304章 贈醉蓮第242章 途中第327章 渡仙第266章 沈宛親舅第86章貴女訓練第297章宿命蓮第177章 風雲起第126章 神蹟第245章 清理門派第72章 琴技奪魁第268章 從尊爲卑第20章 逛街第298章 尋寶第6章 病癒第173章 鬼醫動情第22章 成衣鋪第252章 雄心不改第158章 潘多拉盒子第77章誣陷第241章設計第175章誣蕭策第345章 禁仙術第49章 賣身還債第8章 道長設局第189章 神秘的馮氏第298章 尋寶第78章 長姐心計(8000+)第131章 意料內外第245章 清理門派第286章 錯失之痛第290章 遺物現第375章天河龍宮第29章 公道第313章 戰天帝第235章談判第301章 惹出亂子第43章 賺錢第85章 聯姻傻子第131章 意料內外第299章 尋草藥第92章霸道第239章 走偏了第47章 財迷第23章 發家史第331章再不能愛第341章 珍稀藥材第206章 尊卑第186章功高震主第274章 失物是火族聖殿第92章 霸道第57章 挑駁第304章 贈醉蓮第328章 人才第139章 入寺靜修第331章再不能愛第104章 心動第94章 牽紅線(10000+)第344章 冰神的陰謀第44章 欣賞第210章 母愛第354章 結良緣第44章 欣賞第241章設計第73章 〔下〕猜謎第一第60章 殘牆斷壁第249章 真相2第281章 分魂第69章 皇親坐莊第91章 詩社第179章 籠中金絲鳥第147章 留有後招第290章 遺物現第49章 賣身還債第304章 贈醉蓮第32章 壽宴第14章 才女第87章盒子噴火第241章設計第154章 刁難第52章 沈府第184章 爭逐第337章相識相戀第224章 陪奩第129章 十二花座第175章誣蕭策第118章 潑辣二姨娘第24章 沐浴第88章 最真的謊言(7000+)第211章 化字的煙第187章風波起第200章贖家產第311章 情傷人第151章 浴火鳳凰第178章 禍起第335章 溫馨過往第201章分宗第14章 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