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聯軍總攻

在近代軍隊越來越猛烈的火炮下,古代的城牆已經無法承擔起城防系統的重任,不管是在中華軍歷次進攻太平軍或者清軍,他們的城牆都不能有效的抵抗中華軍的步伐,甚至城牆的作用還不如那些壕溝管用。

而這種情況反過來在中華軍身上也同樣得到了印證,隨着城牆被陸續轟塌,被當成防禦主體的城牆已經失去了戰略作用,尤其是隨着英法聯軍開始向城頭髮射大量榴彈以及榴散彈後,以至於在城頭防禦作戰的士兵死傷頗多,最後不得不退下城牆。

而隨着城牆的效用逐漸失去作用,中華軍接下來所下來所依靠的防禦工事卻是換成了那些不起眼的壕溝。

這些壕溝在城牆外圍挖掘,壕溝外還有諸多木欄、倒刺等障礙物,在壕溝的後方則是一條條彎彎曲曲向後方延伸的交通壕溝。

如果只是看這些壕溝的話,那麼很容易讓人誤會爲似乎是穿越到了日俄戰爭甚至一戰時期。

但是如果仔細的看,就會發現這些壕溝和後世的戰壕其實是兩碼事,首先這些壕溝普遍有將一米五左右的寬度,有些寬敞的地方甚至有兩米的寬度。

底部距離地面大約一百三十釐米左右,這個高度就是當代諸多胸牆的高度,可以讓士兵站立裝填並射擊,同時又可以有效掩護胸部以下的部分。

不過普通的胸牆遇上敵軍的實心炮彈的話,戰場上臨時構築的胸牆根本擋不住,試想下厚重的城牆都擋不住火炮的轟擊,這區區胸牆就更不用說了,當年林成庭爲了抵消中華軍的火力,一開始也是用矮牆之類的。但是很快發現這些矮牆面臨實心球炮擊實在太脆弱,所以乾脆就是挖起了壕溝。

一米三左右的深度如果士兵彎下腰的話,完全可以整個人都躲進裡面。

壕溝外數十米甚至百米外則是一些直接插在地上的木欄甚至竹片之類的障礙物。這是用來阻礙以及打亂敵軍隊形的。

戰壕這種防禦體系在中國戰場上雖然出現得不久,但是在近代戰爭裡卻已經是早就廣泛應用了。尤其是構築胸牆進行防禦作戰更是每一支近代軍隊都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在一些要塞裡,也會有戰壕的應用。

歷史上的美國南北戰爭就是對戰壕以及胸牆應用的非常普遍,只是人們在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描述的時候,大多喜歡描述野地裡的正面對決,所以一說起近代戰爭往往就是會想起線列作戰模式,也就是排隊槍斃。

但在實戰中,這種線列對決。尤其是大規模的線列對決其實是很少發生的,中華軍成軍好多年了,嚴格上說起來只打了兩次的線列對決而已,一次是和都興阿的練軍,一次是和李鴻章的江淮新軍,而這兩次戰鬥都是在野外的遭遇戰,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攻防戰。

在實戰中,其實最多的還是現在第三軍面對的攻防戰,而攻防戰裡也不是雙方傻乎乎的到城外進行線列對決,而是利用各種辦法儘可能的消滅敵人或者守住城市。

額爾金伯爵抽調超過百門火炮進行炮擊。而曲攀雲利用壕溝進行防禦都是這個時代典型的進攻或者防禦戰術。

面對中華軍放棄城牆,反而是直接利用壕溝進行防禦作戰,對此額爾金伯爵也是感到有些頭痛。

眼前的這些中華軍在訓練或者戰術上雖然只能說很一般。前幾天的佈防中在額爾金的嚴重充滿了漏洞,但是額爾金之所以用‘很一般’去評價,而沒有用很差去評價,那麼就已經代表着在額爾金伯爵的眼中,這些中華軍雖然差了點,但已經算是一支近代軍隊了,不可一對待非洲野蠻人的目光去看待。

因此這幾天裡他指揮作戰的時候是非常謹慎,除了攻城第二天在外城遭到了一次小規模失敗而損失了近百人外,其他時候雖然也遭到了零星的傷亡但是始終沒有出現大規模傷亡的情況了。

戰鬥進行到現在這個程度。額爾金伯爵的指揮已經算得上是上佳水平,僅僅是依靠炮擊。他就讓中華軍的死傷了超過三百名士兵,其中半數都是一直奮戰在最前線的炮兵。至於協防軍以及民壯則是死傷的更多了。三個協防師加在一起已經累計死傷將近一千人。

而民壯的話因爲要冒着洋人的炮擊繼續構築工事,填補城牆等所以也是死傷慘重,目前至少已經死傷超過三千人。

然而城外的這些英法聯軍的總傷亡人數絕對不會超過三百人。

額爾金利用衆多的火炮佔盡了優勢,迫使第三軍在承受巨大傷亡的同時,也是不得不完全放棄外城,最後連內城的城牆都是被放棄,從而選擇了直接利用壕溝迎戰的辦法。

看着已經破破爛爛的廣州城牆,額爾金伯爵面帶着微笑下達了命令:“讓小夥子們開始吧,爭取進城吃晚飯!”

而城牆上,曲攀雲看着那些一直待在城外沒動過的洋人士兵一個個都是扛着步槍上前,然後列出一個個整齊的方陣靠近時。

他皺起了眉頭:“終於要來了!”

“傳令第三十團做好一切準備,情況一旦有變立即增援戰場!”曲攀雲看見對面的英法聯軍終於出動了大規模的步兵上前,立即就是下達了相應的命令。

“讓第二十七協防師和第三十三協防師的火槍團立即進入戰場,分別增援第二十八團和第二十九團,加強火力!”

“肉搏部隊立即進入預定陣位!”

隨着曲攀雲的一個個命令下達,第三軍的數萬人是迅速行動了起來,也許這說的不對,應該是說第十步兵師的兩個步兵團以及兩個協防軍的火槍團動了起來。

第三軍防守偌大一個廣州,自然不可能把所有部隊都集中到某一點上,比如說作爲主力的第十步兵師,他們在內城東城牆的壕溝裡部署有兩個步兵團以及大部分的炮兵火力,而在內城區的南部,也就是面向外城牆方向也有一個步兵團和少量炮兵。

是那個協防師中,第八協防師在南城牆,而第二十七以及第三十三協防師則是在東城牆上。

現在洋人從東面發動大規模進攻,曲攀雲自然是要讓南面的第三十步兵團做好準備,萬一東城門這邊守不住的話,第三十步兵團就得及時增援了。

第三軍在東城門的部隊迅速行動了起來,然而外面的那些洋人士兵也是動作逐漸加快,這個額爾金興許是爲了減少部隊在一千米左右範圍內的進軍傷亡,所以沒有使用英軍常用的橫隊進入戰場的模式,而是使用了縱隊前進。

隨着英法聯軍超過三千名士兵發起進攻,城頭上中華軍炮兵也是一改之前間隔十幾分鍾甚至一個小時才偶爾開一炮的策略,而是開始了迅速炮擊,射速直接提高了每分鐘三分左右。

而針對英法聯軍的縱隊隊列,除了繼續使用榴彈和榴散彈外,中華軍的炮兵也是頻繁使用實心炮彈。

雖然說縱隊進入戰場可以有效降低被命中的機率,但是有利有弊,那就是一旦被實心球炮彈命中後,那造成的傷亡可就不是幾個人幾個人,而是幾十上百人了。

線列時代裡,一門十二磅火炮發射的實心球炮彈可以輕鬆的在六百米到一千米的距離上貫穿整個步兵連的縱隊。

這說的可是縱隊,而不是橫隊,也就是一旦命中,這顆實心球炮彈有可能把這個步兵連從到打到尾,一炮下去整個步兵連都是被徹底廢掉了。

當然了,這說的是最理想的情況,儘管大家都知道縱隊一旦被實心炮彈命中會死傷慘重,但是這個時代的諸多將領之所以還是喜歡用縱隊進入戰場,就是因爲這年頭的火炮命中率是在不咋地,你要是倒黴到只有兩米不到的雙人縱隊被人一炮打過來,從到死到尾,那也不甭打仗了,直接猛喝水把自己嗆死算了。

現在的中華軍炮兵雖然已經開啓了戰鬥速射,火炮開始頻繁發射,但是命中率卻是比較有限,諸多榴彈落在空地爆炸,而一些實心彈更是落在空地裡跳滾,倒是有部分的榴散彈在敵軍方陣的上空爆炸,然後取得不俗的殺傷效果。

不過中華軍的炮兵拼命開炮,試圖阻攔英法聯軍的步兵靠近時,人家英法聯軍的炮兵也沒有閒着,同樣也是進行了密集的戰鬥射速,他們一方面是試圖壓制城頭上的中華軍火炮陣地,另外一方面也是對城外的中華軍壕溝進行了猛烈的炮擊。

尤其是那些從戰艦上搬下來的大口徑三十二磅、甚至六十四磅臼炮更是朝着戰壕發射着一顆顆榴彈。

但是如果中華軍依靠的只是簡單的一面胸牆的話,那麼面臨敵軍如此猛烈的炮擊有可能會死傷慘重,但是現在依靠的卻是戰壕。

但是隻依靠戰壕能夠抵抗住英法聯軍那超過百門火炮的炮擊嗎?

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69章 江海關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47章 皇子所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9章 江海關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89章 慘勝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96章 沉默衝鋒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03章 傾銷地第13章 見黃宗漢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348章 對策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647章 皇子所第616章 蚩尤號戰列艦服役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43章 慘勝第92章 抽十殺一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4章 擴張護院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531章 兩敗俱傷
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69章 江海關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47章 皇子所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9章 江海關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89章 慘勝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96章 沉默衝鋒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03章 傾銷地第13章 見黃宗漢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348章 對策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647章 皇子所第616章 蚩尤號戰列艦服役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43章 慘勝第92章 抽十殺一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4章 擴張護院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531章 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