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緬甸局勢

初夏的南京正值梅子熟透了的季節,十天半個月都是見不到一絲陽光。

林哲看着豆大的雨點打在窗外的梧桐樹上,心中卻是沒有絲毫那些文人墨客對延綿細雨的那種感嘆。

這場雨下的有些大,有些久了!

而這對於南京周邊的農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持續的大規模降雨已經讓江湖的水面高速上升,極有可能造成洪澇災害!

昨天農林部的人就遞上了報告,說三天前蘇北淮河一帶有河道決堤,淹沒了大片農田,如今內閣那邊正在籌劃着如何賑災呢!

真正讓林哲擔心的還不是這些小規模的水災,讓他真正擔心的還是長江中游段,也就是皖南地區持續的大規模降雨,九江的潘陽湖地區已經是進入危險水位,一旦洪水抵達長江下游,可能會對長江沿河流域造成大規模的洪澇。

爲此,半個月前就察覺到今年的降水特別多的農林部已經是提前通知各地方,要做好防洪澇的工作。

今天的暴雨之中,恐怕依舊有無數人帶着雨衣斗笠堅守在河壩之上吧,不知道多少農民在提心吊膽,生怕老天爺毀了他們一年的收成。

在這個時代,對旱災,水災這些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實在是太低了,今年的降雨雖然規模大了些,但是也不至於到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情況,頂多也就是三五年一遇而已,然而即便是如此也是足以讓人提心吊膽的了。

看來後續幾年要加大對水利設施的投入了,總不能隨便下場雨就讓沿河流域發生洪澇災害啊!

當林哲對着窗外的雨想着如何加強河工方面的投入,該從那裡擠出資金來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

少時,一個秘書輕步走了進來:“皇上。外務部宋大臣求見!”

林哲回身,然後道:“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宋關前就是穩步走進了林哲的辦公室!

此時。林哲已經是把心思從今天的這場暴雨收了回來,擡步上前自顧自的在沙發上坐下後輕輕擡手指了指對面的沙發:“坐吧。那些英國人怎麼說?”

“謝皇上賜座!”恭敬道了聲後,宋關前纔在對面的沙發上小心的座了下來,和所有臣子們面對賜座的時候一樣,屁股只沾了點沙發的邊,斷然是沒膽子大搖大擺坐實的。

“啓稟皇上,微臣日前和英國公使進行了多次會談,英國人現在的態度還是很強硬的,他們說我軍如果進入緬甸。將會對緬甸局勢造成重大影響,並會嚴重影響到他們在英屬緬甸(下緬甸)以及印度的安全!”宋關前如此道:“他們依舊是堅決不承認帝國對緬甸的宗主權,另外他們還透露,英國人已經在下緬甸地區彙集足夠的兵力,預防事態惡化!”

聽到宋關前這麼說,林哲皺起眉頭,這些英國佬還真把緬甸當成是他們的盤中餐了,而且說什麼預防事態惡化,不就是明擺着一旦中華軍出兵緬甸的話,他們就會直接北上和中華軍來一場戰爭嘛!

林哲道:“那貢榜王朝那邊怎麼說?”

宋關前道:“他們還能怎麼說。左右不過是跟在英國人的後面!上個月還邀請我們出兵圍剿林成庭所部呢,但是現在已經是堅決不允許帝國大軍進入了,同時也是表示日後不會來朝貢!”

“看來這些緬甸人已經是被英國人徹底控制了!”林哲說了這麼一句後。彷佛自言自語道:“看來這緬甸的宗主權是保不住了,既然這樣那麼就應該換一種方法了,總不能讓英國人直接屯兵緬甸,然後陳兵與帝國邊境!”

英國人對緬甸的野心是世人皆知的,但是很可惜的是,在這個時代裡緬甸人自己是無能爲力,之前的兩次英緬之戰,緬甸是輸的一塌糊塗,連整個緬甸的南部沿海地區都是割讓給了英國。成爲了英屬緬甸的一部分,即傳統意義上的下緬甸。

如今的緬甸貢榜王朝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如果沒有外勢力的影響,過上十幾二十年就會被英國徹底吞併。

然而這種事是林哲很難接受的!

如果英國之佔領了下緬甸的話。那麼英屬緬甸、印度和中國雲南邊境還隔了一個貢榜王朝控制的上緬甸地區,有了這個緩衝地帶後就可以避免和英國人發生直接衝突。

然而一旦讓英國吞併了上緬甸,把整個緬甸收入囊中的話話,那麼未來中國就得和英國殖民地直接接壤。

到時候西南地區就會面臨重大的威脅。

歷史上所謂中國保持了對緬甸的宗主權之類的話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人家貢榜王朝在十八世紀末的時候還是東南亞的小霸主呢,只不過來朝貢了幾次而已,而過去幾十年裡英國幾乎把緬甸徹底滲透,對貢榜王朝的控制力度是非常強的。

所以現在中國要想以什麼宗主國之類的名義控制緬甸,甚至在貢榜王朝裡施加影響力的可能性都是可以直接忽略不計的。

現在帝國之所以一口咬定帝國是緬甸的宗主國,只不過是爲了找個理由和藉口而已,必要時候這種藉口就是出兵緬甸的最佳理由。

然而爲了一個緬甸和英國人開戰,而且還是帝國尚未統一,新疆那邊還被阿古柏沾着呢,同時在北方和俄羅斯人也是矛盾重重,現在帝國還在黑龍江以北地區和俄軍頻繁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呢,此外在外蒙古地區王呂雲的騎兵部隊依舊在和那些叛亂的蒙古王公們打着。

而這些叛亂的蒙古王公背後是誰?不就是俄國人嘛,要知在外蒙古地區作戰的中華軍敵兵們都已經發現蒙古王公的部隊裡存在少量哥薩克騎兵的身影。

同時國內如今也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爲了恢復民生,發展工商、教育等,今年也就是1860年的財政支出預算中,軍費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四十,比去年的百分之七十五下降了近半之多。

預計1860年的軍費總額大概是八千萬圓左右,這些軍費不單單要維持帝國在新疆、蒙古、黑龍江以內地區的持續戰鬥,同時還得維持部隊在國內大規模的清剿行動,更重要的還得維持部隊的持續換裝以及整編。

1860年的軍方整編計劃中,陸軍計劃籌備三十個皇家陸軍步兵師,三個皇室近衛師,此外還有至少十個以上的獨立騎兵團,兩個重炮旅。

除了這些野戰部隊外,還有各省大量的地方守備部隊,依照一個省編成大約五千人到一萬人不等的守備部隊,那麼中國這麼多省份,至少也得十五萬的守備部隊。

整編擴軍計劃的壓力是相當大,這種情況下如果和英國人保持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那麼對於帝國的軍費壓力會相當龐大,甚至會嚴重影響到預計今年開始執行的一系列水利,農業,工商、教育等內政的發展計劃。

一個國家總不能一直在打仗,中華帝國在成立之前就已經在打仗了,餘勝軍時代不說了,只說1856年以後,到現在也是整整持續了四年的大規模戰爭啊,過去數年來,軍費的支出一直都是佔據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七十、八十甚至九十以上。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下去的話,不用幾年功夫林哲就得把帝國給玩殘了。

在現在這種百廢待興的時間段了,爲了區區一個緬甸就和英國來一場大規模戰爭是划不來的。

畢竟說實話,緬甸那地方對於帝國來說暫時也沒有什麼作用,不是什麼經濟工業發達的地區,也不是什麼軍事戰略的必佔之地。

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如果佔據緬甸的話,能夠讓帝國多一個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但這個出海口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有用?

半毛錢用處都沒有,如今帝國海軍弱小到不能再弱了,如今帝國海軍的整體戰略依舊是處於控衛海疆上,而且海軍將領們規劃的諸多戰略戰術上,一旦和英國這個海上強國發生戰爭,那麼帝國海軍除了龜縮港口依靠岸防炮自保外,那麼也只能是在江陰或者其他江河入海口沉江堵塞航道了。

現在帝國海軍連自家海岸線都保護不了,就別提去印度洋了。

再說了,現在中國也沒有什麼海外殖民地利益需要保護,去印度洋幹嘛?閒得蛋疼去印度洋挑戰英國人很有意思?

這個時候和英國人開戰是極其不理智的,林哲也沒有打算過爲了一個緬甸就和英國人開戰,要知道他現在連香港問題都還忍着呢,要是和英國人開戰的話肯定也是爲了香港而不是因爲緬甸啊。

不過也不能眼睜睜看着緬甸落入英國人的手裡頭,貢榜王朝是抵擋不住英國人的吞併了,尤其是林成庭入緬之後,估計貢榜王朝會比歷史上覆滅的更快,用不了多久英國人就會直接出兵上緬甸了。

這種情況下,林哲覺得有必要改變自己對待林成庭,對待緬甸的一些策略了。(。

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559章 句容馬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25章 提親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11章 山陰陳家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20章 夏威夷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520章 夏威夷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48章 厘金初顯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150章 勸進表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779章 立儲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441章 鐵甲艦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635章 李平桐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13章 見黃宗漢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76章 亂世重典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0章 救援長興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57章 一路橫掃
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559章 句容馬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25章 提親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11章 山陰陳家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20章 夏威夷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520章 夏威夷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48章 厘金初顯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150章 勸進表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779章 立儲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441章 鐵甲艦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635章 李平桐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13章 見黃宗漢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76章 亂世重典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0章 救援長興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57章 一路橫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