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分兵而逃

雪地小道內,一隊穿着中華軍特有的深綠色軍服的百餘名騎士正在馳馬飛奔,戰馬奔跑發出的隆隆聲一直能夠傳出數裡外。

只見爲首的是一個穿着中校軍服的騎兵軍官,此人年約三十五歲,騎在馬上的並不顯得多高大,此時的他表情剛毅,眼神中帶着興奮和期盼。

但願卓傑晨能夠拖住前頭的清軍,只要拖住一時半會等自己感到後,他就有信心把前頭的那支清軍給留下來,興許那支清軍裡頭還有着咸豐呢。

這些中華軍騎兵們預料的沒錯,此時咸豐正待在着這支隊伍中,此時面露恐慌的問穆陰:“現在怎麼辦,怎麼速度變慢了?”

穆陰也是大冷天裡額頭露出了汗珠:“現在快不了,敵騎雖然數量不多,但是福琪中校認爲如果放任敵軍騷襲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那他的意思是?”穆陰口中的福琪中校之前乃是第一鎮第三標統帶,和大部分清軍新軍軍官一樣,出身於官宦世家,並從將弁學堂畢業後到新軍任職,因爲樂善決意親自率領部隊斷後,只留下一個營繼續護送咸豐東逃,爲此,他特地把麾下頗受重視,同時也是新軍裡難得的幾個滿人中高級軍官之一的福琪挑了出來,讓他統帥護送咸豐的那個步兵營。

值得注意的是,滿清的新軍部隊裡,除了極少數高級將領,比如都興阿,納德,樂善等人是滿蒙將領外,其他的基本上以漢人爲主,尤其是士兵,除了第一鎮外。其他六鎮以及各省練軍的士兵清一色是漢人。

軍官裡頭,尤其是將弁學堂裡培養出來的軍官也是以漢人爲主,滿蒙軍官是相當少的。

這護送咸豐去盛京的事樂善自然是不太放心讓一個漢人軍官全權負責。所以特地選了福琪來。

於是乎,現在僅僅是大清陸軍中校軍銜的福琪就成爲了這支逃亡部隊的最高軍事統帥。

“現在只能是保持現在的警戒陣型。防止他們再一次進行突襲,雖然速度慢一些,但是卻是可以確保安全!”面對咸豐這個皇帝,福琪雖然也是面帶惶恐但是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

一個小時前,後方突然冒出來一支二十多人的逆軍騎兵,這支小規模的騎兵竟然是趁着清軍在行軍狀態下沒有防備,直接揮刀殺了過來,最後雖然成功攔住了他們。總算沒讓他們衝過來,但是福琪麾下的士兵死傷超過三十多人。

更關鍵的是,卓傑晨率領的騎兵小隊看見清軍穩住陣型後,也是沒有繼續強衝,砍殺一陣後就是快速離去,清軍能夠留下來的中華軍騎兵只有區區兩人而已。

如今那支騎兵小隊就如同影子一樣,大搖大擺的遊走在這支清軍隊伍的右後方,距離只有五六百米而已,在這個距離上如果清軍稍微鬆懈,他們就能夠重新殺過來。

這種情況下。福琪不由得埋怨起樂善來,如果自己麾下有一支騎兵部隊,不用多。哪怕是隻有三五十人也能夠把這支中華軍騎兵小隊給驅逐,然而現實情況是他沒有。

清軍從北平逃離的時候,實際上是有着將近千人的專業騎兵部隊,其中還有着四百餘騎第一鎮裡的新軍騎兵,但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逃亡後,如今第一鎮都已經是完蛋了,這些騎兵也早已經是逐漸消耗完畢。

樂善根本就無法給福琪湊出騎兵來!

這種情況下,福琪不得已之下,甚至是從隨行的人裡頭徵召了將近五十個懂得騎術的護衛、士兵。然後騎上馬匹進行作戰,但是這種臨時拼湊起來的騎兵根本就不算是騎兵。

他們也就是會騎馬而已。根本就不懂的專門的馬上作戰,這來回交鋒一次後。不用幾分鐘時間就是被人家中華軍的二十多名騎兵殺了個一乾二淨。

這年頭的近代騎兵和古代騎兵差距相當大,清軍裡的傳統騎兵遇上中華軍的近代騎兵都是打不過,更別說是這些臨時拼湊起來,只會騎馬不會作戰的‘騎兵’了。

最後沒辦法,福琪只能是讓部隊繼續保持目前的警戒陣型,而這樣一來雖然部隊依舊可以繼續前進,但是前進速度是慢到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

近代部隊,別說是裝備了米尼步槍或者後裝步槍以後的步兵了,就算是裝備了前裝滑膛槍的步兵們,只要保持警戒,然後面對騎兵衝鋒的時候保持密集隊形,必要時候形成空心方陣的話,騎兵們是拿步兵一點辦法都沒有。

除非絕對的必要,否則任何一個騎兵將領都不會輕易帶着自己的騎兵強行衝擊敵軍步兵的正面防線,哪怕率領的是披甲重騎也不會衝擊人家步兵的正面防線,一般都是從敵軍的側後位置發起衝鋒的,至於衝擊敵軍步兵的正面防線,這種行爲和英勇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一種極度傻叉的行爲!

但是爲什麼騎兵一直到坦克、機槍等先進武器出現以前,一直被各國軍事強國視爲戰略力量呢,那是因爲騎兵的戰術機動能力要遠遠超過步兵。

現在中華軍騎兵和清軍步兵之間的對抗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卓傑晨的騎兵數量少,固然是不敢直接衝擊清軍的正面防線,但是他卻是可以一直跟着,只要清軍露出破綻之後他立馬就能夠帶着騎兵衝過去,五六百米的距離對於騎兵而言就是一瞬間而已。

而如此就導致了清軍雖然人數衆多,但是面對中華軍的騎兵他們是追也追不上,趕也趕不走,逃也逃不了,最後只能是被動防守。

當代騎兵和步兵之所以有了差距,區別就在於主動和被動。

所以哪怕是明明知道這種狀態會等來更多的敵軍部隊,但是福琪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就算是福琪想要帶着所部六百名將士朝着中華軍的騎兵發起進攻,進而掩護咸豐等人逃離,但是這也是不可能的事。

爲什麼?

因爲兩條腿是跑不過四條腿的,人家的騎兵不是你們想要纏住就能夠纏住的,一旦咸豐和福琪所部分離後,他們完全可以繞過福琪的步兵然後追上去。

而且這裡還得考慮一個問題,如果說咸豐和這些部隊分開後,就算中華軍都不去追擊他們,但是皇室一行人能不能在這深山雪林裡活下來還不知道呢。

而且關鍵的是,現在雙方的距離實在太近,人家就在五六百米之外一步不離的盯着你,你咸豐要想離開,人家立即就能夠知道。

但是即便這種事成功機率很小,但是咸豐總不能留在這裡等死不成,很快在穆陰等幾個核心大臣的建議下,咸豐就是和一個隨行的太監換上了衣服,這一次咸豐連那些妃子、載淳、榮安等皇室成員都沒帶,只有他,然後還有穆陰以及福琪安排的十多名隨從。

這一次咸豐是終於沒有坐上馬車了,而是翻身上了一匹原本用於拉車的馬匹,其他人也是全部翻身上馬。

不過在他們出發之前,一行人卻是先行離開了隊伍,這隊伍有二十餘人騎着馬,中間還有一輛馬車快速的奔馳着。

外圍監視的卓傑晨看見這些情況,眉宇一皺,不過他並沒有直接自己帶着人追上去,而是冷哼一聲道:“李上士,你帶着本部追上去,能夠攔就攔下他們!”

當即,那李上士就是帶着另外四名騎兵疾馳而出,追上了那支逃離了清軍大軍的隊伍。

而不久後,又有一隊二十餘人離開了清軍隊伍!

這個時候,卓傑晨面露冷哼之色:“故佈疑陣嗎,我倒是要看看你咸豐能不能逃出我的手心!”

“趙中士,你帶三個人追上去!”

此時的卓傑晨還不知道,咸豐就是混雜在第二支清軍的出逃隊伍中。

由於卓傑晨一時間也是搞不清楚咸豐到底在那支隊伍裡頭,所以只能是三支隊伍都監視着。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又是一個小時後,卓傑晨突然聽見了後方傳來一陣隆隆馬蹄聲,不多時他就是看見一座低矮的山頭後出現了一大隊的騎兵,那些騎兵穿着的是中華軍特有的深藍色軍服,看見友軍增援抵達,卓傑晨面露狂喜,這來的至少有一百名騎兵,應該是自家連長親自帶着第一師師屬騎兵連主力抵達了。

很快,他就是見到了第一師師屬騎兵連的連長錢秋實中校,當錢秋實聽到了卓傑晨的追擊以及面對清軍分兵逃離的處理方式後,點了點頭:“你處理掉不錯!”

當即,他就是傳令身後的一個軍官:“李上尉,你立即帶上二十騎去追擊第一支敵軍!”然後對卓傑晨道:“你帶領所屬本部去追第二支敵軍!”

說罷後又是轉身對其他人道:“其他人準備好,準備隨我殺敵!”

卓傑晨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本部剩下的十八名騎兵朝着東北方向追擊而去。

而此時,清軍隊伍內,福琪看着中華軍的援兵抵達,而且分別派人去追擊的時候,終於是坐不住了當即就是傳令備戰。

他不能坐視讓中華軍的騎兵繞過他們追上咸豐,他必須把他們攔下來!

下一瞬間,福琪率領的六百多名清軍士兵就是和錢秋實率領的騎兵們打了起來。

鮮血再一次把這片雪白的大地染紅!(。)

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559章 句容馬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59章 句容馬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98章 都是瘋子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8章 身陷危機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68章 十萬兩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425章 提親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540章 敵蹤初顯
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559章 句容馬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59章 句容馬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98章 都是瘋子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8章 身陷危機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68章 十萬兩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425章 提親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540章 敵蹤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