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騎兵出擊

“撤退到第二道戰壕”徐言青知道已經沒有第三輪齊射的機會了,因爲留下來繼續裝填的話,等他們裝填完進行第三輪齊射後,估計人家也就跳入戰壕裡和己方直接進行肉搏了。

而現在己方處於劣勢情況下,和敵軍進行大規模的肉搏並不理智,他要堅持到第七步兵師的到來

шшш● ttk an● c o

好在當初修築要塞的時候就考慮過這種情況,防守用的壕溝並不是兩道,而是有着兩道,這一道壕溝失守了並不代表全線崩潰了。

當第二輪齊射後,第二步兵師的士兵們快速跑回了百米後的第二道壕溝,然後再一次進行最後的裝填

那些英軍士兵越過木樁等諸多障礙物後,就是輕鬆佔領了被放棄的中華軍壕溝,不過他們並沒有第一時間翻過壕溝繼續前進,而是彎下腰略微休整一二。

長時間的跑動讓他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戰壕都是對外的,爲了方便反衝鋒所以有着向外的坡道,但是向內的話只有交通戰壕,而這種交通戰壕不用說都是被嚴密把守的,英軍如果想要從窄小的交通戰壕衝到第二道戰壕,你得派幾輛坦克在前頭帶頭衝鋒,要不然的話幾十幾百人衝過來人家一發四磅的散彈打過來就得全軍覆沒。

不過英軍士兵的休息並沒有持續太久,僅僅是大約十分鐘後,就聽見對面再一次響起了鼓聲,同時還夾着尖銳的銅哨聲,無數的英軍士兵翻過剛佔領的壕溝,然後繼續向前衝去。

就當他們剛翻出戰壕的那一瞬間,第二步兵師的陣地上,諸多軍官也是同一時間揮下了手中的指揮刀:“射擊”

那些剛爬出戰壕的英軍士兵頓時人仰馬翻

在進行了這一輪射擊後,徐言青面露着急,他看到第七步兵師還有段距離,要過來的話至少還要幾分鐘,但是現在別說幾分鐘了。就是一分鐘他也沒有了。

當即他就是沉聲道:“上刺刀,反衝鋒”

面對敵人的大規模刺刀衝鋒,這躲在戰壕裡開槍頂多只能是前期的辦法,等到敵軍衝到了百米內的距離後。根本就沒有繼續裝填開槍的機會,因爲等你打完最後一輪後,人家也已經是衝到了你戰壕上頭,接下來敵軍士兵就會居高臨下,一刺刀下來就一個準。

因此在最後階段。是不能繼續躲在戰壕裡頭的,那樣是等死,必須在最後階段直接發起反衝鋒,衝出戰壕進行肉搏。

這也是當代前裝槍部隊使用戰壕戰術的一個劣勢,因爲射速太慢很難徹底擋住敵軍的衝鋒,等到敵軍衝上來後就必須主動爬出戰壕發起反衝鋒,不然的話在戰壕裡和居高臨下的敵人進行刺刀肉搏非常吃虧。

相對而言,平地上的胸牆或者城牆類的工事要更適合前裝槍時代的防禦作戰,敵軍就算衝過來也有胸牆阻擋,然後就會變成雙方士兵隔着胸牆用刺刀對刺。但是胸牆也有不好,那就是面對敵軍的火炮抵禦力實在太差,除非你構築好幾米厚的胸牆,要不然的話一顆實心球炮彈過來,這胸牆就得被轟爛,尤其是現在的火炮威力越來越大,命中精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胸牆已經是越來越難抵禦火炮的轟擊了。

壕溝防禦火炮壕溝效果不錯,不過最後的肉搏階段就得出動反衝鋒,或者乾脆是繼續撤退。總之是不能等在壕溝裡被人居高臨下的打。

胸牆和壕溝,兩種防禦工事各有優劣。

吳淞炮臺等防禦工事,主要目的還是爲了防禦英法聯軍的龐大火炮實力,因此在胸牆和壕溝上。中華軍方面選擇了壕溝。

而壕溝也的確讓英法聯軍的火炮作用大大降低,只是現在面對英法聯軍的主力部隊刺刀衝鋒,中華軍的士兵就必須離開壕溝,然後主動衝出去和敵人肉搏。

隨着中華軍的軍官們發出反衝鋒的命令,剛打完一輪齊射的中華軍士兵們把刺刀裝上了步槍,然後快速爬出了戰壕。叫嚷着各種口號衝了上去。

第二軍的主力第二步兵師以及第十一步兵師的一個步兵團,總數大約八千人的兵力端上了刺刀發起了反衝鋒。

下一瞬間,就見兩支大軍在兩道戰壕之間猛烈地撞擊到了一起,吶喊聲中鮮血不斷的飛灑向半空,聲中不斷有生命流逝。

在這一瞬間了,天地已經黯然失色,隆隆炮聲彷佛消停了一樣,在這片天地裡,只有雙方的士兵們用着最原始的方式進行廝殺,幾乎每一秒中都有衆多的生命消失。

在這裡,軍官和士兵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一刀一槍的廝殺着,往日裡高傲的軍官們不是被士兵們的刺刀挑落下馬,任由鮮血浸染身下的土地然後慢慢的閉上眼睛。

看着前方的將士們一個接着一個倒下,傷亡速度之快讓徐言青握緊了拳頭,這麼打下去最後縱然是勝了,但是他的第二師恐怕也是要徹底打殘了。

“讓第二騎兵團出擊”徐言青的語氣已經是忍不住的越來越高昂:“還有讓第七師快點過來增援,我們支持不了多久”

隨着徐言青的命令下達,第二軍所屬的第二騎兵團將近八百騎從左翼呼嘯而出,不過他們剛躍出山頭,就是遭到了來自英軍的猛烈炮擊。

不過他們沒有停下,隱約間聽見騎兵軍官們大喊着:“散開,都散開”

面對猛烈的炮擊,一個接着一個騎兵從高速奔馳的馬匹上跌落,但是剩下的那些騎兵們依舊揮舞着馬刀向前呼嘯衝了過去。

然而就當他們以爲能夠衝到敵軍步兵的側翼,進而支援步兵作戰的時候,只見前方一支穿着鮮豔的騎兵也是高速奔馳而來,他們的目的正是第二騎兵團。

來不及思考,告訴奔馳的戰馬根本就沒有讓雙方太多的考慮時間,只是數十息後這兩支揮舞着馬刀的騎兵就是對衝到了一起,爆發出了比步兵之間的肉搏更爲慘烈的交鋒

雙方騎兵接觸的那一瞬間,前排的騎兵就是齊刷刷的倒下一大片,進而淹沒在雙方的混戰當中

徐言青看到自家的騎兵被對面的騎兵阻擋住,他再一次扭頭看向第七師的方向,視線中第七師的士兵們正在小跑着前進,距離戰爭已經大約只有千米距離,這千米距離在平時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在現在這種狀況,這短短的千米距離卻是成爲了雙方勝負的關鍵。。

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85章 大婚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700章 戰爭,起!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71章 擴軍五千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24章 婆羅洲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233章 中華門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艦隊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
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85章 大婚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700章 戰爭,起!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71章 擴軍五千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24章 婆羅洲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233章 中華門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艦隊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