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

從英法聯軍派遣三千兵力進攻第六師陣地開始,前後時間不過半個小時而已,但是戰場上的形勢已經連續變化。

一開始是英法聯軍並沒有和中華軍的高層將領們預料的那樣:進攻第六師的那三千士兵只是引誘兵力,而是真正的發起了進攻。

隨後就當邴曲松等人以爲英法聯軍是要對第六師所防守的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時,卻又發現後方的英法聯軍主力直奔第二軍的方向而去。

這一連串的變化可以說是出乎邴曲松等人的預料之外的!

不過不管局勢如何變化,實際上對於死守防禦陣地的中華軍而言影響不大,因爲即便英法聯軍改變了主攻方向,那麼中華軍方面也能夠隨時調整防線,並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主要得益於中華軍需要防守的陣地正面寬度比較小,第二軍和第七軍一起,他們構築了一道正面大約六公里的防線。

而兩個軍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經是達到了三萬多人,三萬多人防守六公里的防線,不管聯軍進攻那一個點,實際上都會遭到中華軍方面的頑強抵抗。

唯一不同的是就是距離吳淞炮臺、江邊越遠,雙方得到的火力支援就越小。

比如現在英法聯軍的主力沒有去第七軍第六師的陣地,反而是去了第二軍那邊,他們縱然不會受到來自吳淞炮臺方面的密集炮擊,但是他們自身也無法得到艦炮的支援。

因此在雙方距離江邊超過四公里的方向交戰時,雙方的戰鬥就完全脫離了艦炮、炮臺的影響,變成了一場純粹的陸軍對決!

隨着英法聯軍主動方向的改變,雙方超過萬人的士兵是迅速跑動了起來,英法聯軍那邊是前往第二軍的陣地,而中華軍方面的第七師則是迅速趕往第二軍那邊進行戰略支援。

而就當雙方進行着大範圍的戰術機動時,第二軍陣地上,徐言青和往常一樣穿着他的將官常服,披着呢料大衣行走着滿是泥漿的壕溝裡頭。他正在率領第二軍的高層軍官們進行最後的戰場巡視,鼓勵士兵的士氣。

儘管英法聯軍已經朝着第二軍的陣地過來了,但考慮到他們是徒步前進,加上他們也不可能在好幾公里外就全力跑動而消耗體力。所以快步行軍的狀態下他們要越過這大約三公里的距離至少也得二十分鐘。

趁着這個時間,徐言青快速巡視着己方的陣地!

踩着滿是泥漿的壕溝,徐言青不由得心中埋怨那些施工人員,那些來施工的民夫們一開始爲了節約工時對戰壕的排水系統構築的非常簡陋。

加上現在是春季,昨晚下了一場小雨。這小雨對於整片大地來說不算什麼,大部分的戰壕也是依舊保持了乾燥,但是一些低窪底端的戰壕卻是排水不良,導致出現積水的情況。

儘管這些少許的積水和泥漿不會太過影響作戰,但是踩上去總是讓人心情不好的。

還不等他巡視完,第二軍的野戰炮兵部隊已經是對接近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英法聯軍主力部隊進行密集的炮擊!

第二軍的火炮雖然不多,其主力只有五個十二磅的炮兵連,大約三十門十二磅前裝滑膛炮,但是炮擊效果卻是要比第六師那邊大的多。

第六師的陣地,因爲靠近吳淞炮臺。可以得到來自炮臺的部分火炮支援,同時第七軍的火炮部署也比較靠近,不僅僅有第六師自身的火炮,同時也會得到第七師的部分部分火炮支援,必要時候可以抽調超過五十門十二磅以上的火炮。

但是進攻第六師的那三千名英法聯軍士兵卻是採用了極爲大膽的散兵隊形,同時支援第六師作戰的火炮部隊也會受到英法聯軍的艦炮火力威脅,炮擊的同時會承受一部分的傷亡,不能全心全力的進行炮擊。

然而第二軍這邊就不同了,他們的火炮雖然少,但是他們卻是可以不受干擾的盡情炮擊。同時英法聯軍進攻第二軍的時候並沒有採用什麼散兵隊形,而且用了傳統的線列或者縱隊隊形。

實際上他們要想搞什麼散兵隊形也搞不了,這上萬人扎堆在寬度不到兩千米的地方,這再散也散不到那裡去。

這種情況下也就讓第二軍的炮擊效果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不會和第六師那邊一樣炮彈打出去幾百幾千發,只取得寥寥無幾的戰果。

現在第二軍的炮擊,一顆炮彈命中的話,往往就能夠造成英法聯軍數人甚至十餘人的傷亡!

不過炮擊效果雖然不小了,但是受限於火炮過少,對於上萬人的聯軍來說。這些因爲炮擊受到的些許傷亡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所以他們沒有停下步伐,而是繼續前進着!

而且越靠近,他們的速度就是越快,一開始的時候英法聯軍還是用正常步行的速度,然後是快步行進,等到了一千多米後就是變成了小跑,而當他們抵近五百米後就是開始了全速跑步前進。

而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並沒有說在數百米的距離停下來列隊然後進行射擊之類的,而是和廣州之戰一樣,直接就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衝了上來。

這倒不是人家英法聯軍不想和中華軍進行堂堂正正的線列對射,而是中華軍採取死守不出,躲在戰壕裡頭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面對躲在胸牆之後或者壕溝裡的敵人,人家英法聯軍也不會傻乎乎的在原地和敵人進行對射,對此近代軍隊有着非常成熟的應對體系,那就是直接發起刺刀衝鋒!

別以爲近代軍隊就是天天打線列對射這種排隊槍斃的戰鬥了,實際上可以堂堂正正打線列對射的機會並不多,多是發生在野地遭遇戰的時候,但是一場戰爭裡,野地裡的遭遇戰還是不多,大部分的還是這種攻防戰。

面對敵人的防禦工事,不管是近代還是往後數十年的一戰,最有效,同時也是唯一辦法就是衝上去肉搏,站在原地和躲在胸牆、壕溝裡頭的敵軍進行對射,這種傻事就沒幾個將領會去幹。

這也是爲什麼近代軍隊極端重視刺刀肉搏的原因,因爲經常需要用!

兩次廣州戰役裡,英法聯軍根本就沒有和中華軍打過什麼線列對射,相互之間的炮擊最多,唯一的一次大規模步兵之間的戰鬥還是刺刀肉搏。

籠統來說,包括兩次廣州之戰、如今的吳淞之戰,都是一種‘壕溝防禦式’的戰鬥模式,而這也是米尼步槍大規模普及後戰爭模式的必然發展。

目前的中華帝國對抗英法聯軍是這種壕溝防禦式,實際上在歷史上的美國南北戰爭,雙方的主要戰鬥大多也是‘以壕溝防禦式’爲主。

而傳統的大規模線列對射,儘管尚未完全消失,但是已經即將進入生命的盡頭。

此時此刻,從天空俯視的話,就會發現大約一萬人的英法聯軍形成了大概三道陣型,正面進攻寬度大約一千米,衆多騎着馬的軍官們圍繞在列隊進攻的步兵,炮彈不斷的在他們身邊落下並爆炸。

一個英軍少校騎着一匹純血馬,指揮着他麾下的部隊穩步前進,但是隨着一個榴散彈在他的頭頂上爆炸後,他整個人一聲不吭的就是從馬匹上栽倒。

一個英軍步兵連的士兵們在鼓點聲從小跑着前進,當一枚榴彈落在人羣中爆炸後,當成就有四五個士兵被掀翻倒地不知死活,但是其他的士兵們卻是看都沒有看一眼,繼續悶頭上前。

整個戰場上的英軍都是這樣,儘管不時有人倒下,但是卻沒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已經回到後方觀察臺的徐言青看着這些朝着己方陣地衝過來的英軍士兵,看着他們在連續遭受炮擊傷亡也在繼續發起進攻時,他有些擔心了。

扭頭看看東邊,那邊的第七師還在跑動着,但是要想抵達估計還要一段時間呢。

這也就意味着需要第二軍自身單獨對抗英軍的前期進攻。

隨着英軍士兵的距離越來越近,第二步兵師的軍官們也已經一個個是抽出了指揮刀,士兵們早已經裝備好了彈藥,就等着軍官們的口令開槍了!

不過在他們開槍之前,各個步兵營的四磅步兵炮卻是首先開火,這些四磅步兵炮沒有前置,而是都安置在各段戰壕,同樣也有着掩護,只見這些步兵炮們直接發射了散彈,橫掃着越來越近的英軍士兵。

當就四磅步兵炮開炮後不久,第二步兵師的軍官們也是不約而同的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清脆而密集的槍聲持續響起,很快一道明顯的白煙就是從第二步兵師的陣地上掀起,毫無疑問,衝鋒路上的英軍士兵,尤其是前排的士兵們倒下了不少人。

但是他們依舊繼續前進着!

三百米,兩百米,一百五十米!

“開火”第二步兵師打出了第二輪的齊射。

毫無疑問這一輪的齊射效果比第一輪齊射要更好一些,至少造成了對面六七百人的傷亡,但是很顯然,這沒能阻擋英法聯軍的衝鋒、

他們還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踩着戰友的屍體往前衝了上來!。

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03章 傾銷地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668章 布拉鎮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19章 主動追擊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38章 身陷危機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91章 攻城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59章 炮擊上海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617章 出巡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15章 公然敲詐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5章 輕鬆勝利第76章 亂世重典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274章 應對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341章 辦學難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14章 方德嬪第274章 應對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94章 狂傲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16章 賊軍來襲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2章 土匪危機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425章 提親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
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03章 傾銷地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668章 布拉鎮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19章 主動追擊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38章 身陷危機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91章 攻城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59章 炮擊上海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617章 出巡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15章 公然敲詐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5章 輕鬆勝利第76章 亂世重典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274章 應對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341章 辦學難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14章 方德嬪第274章 應對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94章 狂傲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16章 賊軍來襲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2章 土匪危機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425章 提親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