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國運之戰

只見他手持指揮棒,在一副巨大的南海等周邊海域的海圖上指指點點道:“英國人的艦隊如果要從新加坡直接北上的話,他們中的諸多大型主力戰艦固然是有足夠的儲備煤炭直接來香港,但是他們的艦隊中不可能只有主力戰艦,必然還會有諸多中小型的船隻,甚至還會有諸多運輸艦,這樣的話,他們很有可能不會直接從新加坡北上而不停留來香港。他們既有可能會前往越南西貢進行一次中途的補給。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在西貢附近海域派遣船隻進行偵查,儘快摸清楚他們的艦隊實力!

一旦掌握了他們的實際情況,那麼我們就不能有任何猶豫,必須主動出擊,在珠江口外攔住他們!”

“爲了在最後的決戰階段創造有利條件,我們可以在西貢港口外對敵艦隊進行小規模的襲擊,同時在他們北上的時候,進行晚間的小規模襲擊,疲敵之餘,進一步摸清敵艦隊的陣型以及其他詳細情況!”

此人名爲林同書,浙江寧波府人的一個沿海小漁村,貧寒出身的他在中華軍其實算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因爲中華軍的軍官們普遍都是書香門第子弟,真正的貧寒子弟其實並不算多,,不過貧寒的出身並沒能遮擋他的驚人才華,他在1855年僅十五歲就考中前清秀才,不過隨後就是報考了海軍軍官學校,乃是海軍軍官學校駕駛班的第一期學生。

1857年帝國向英國首批派遣留學生,其中有海軍獲得了兩名留學名額。林同書因爲就學期間成績名列前茅,多次考覈均名列首名。因此他在正式畢業之前就被選爲首批留英海軍軍官。

留英之前,他就被破格授予了海軍上尉軍銜。

他在英國留學三年後。於1860年回國,剛一回國就是成爲了海軍近代化的實際主導者,鐵甲艦的訓練以及戰術都是他一手製定,初擔任海軍作戰司的作戰參謀,併兼任海軍軍官學校教官。

當年,他被晉升爲海軍少校!

次年,他被調任海軍軍官學校教務處副處長,開始實際負責海軍軍官學校的教學工作!

由於教務處是實際負責海軍軍官學校教學任務的機構,由此可以看得出來。林同書在海軍內部是多麼受重視。

1864年,他升任教務處處長,同時軍銜被晉升爲海軍中校,全權負責海軍軍官學校的所有教學任務,向學生們傳遞他在英國所學習到的所有內容。

同時他還兼任海軍戰略局的局長一職,負責統籌制定現代海軍的諸多戰術以及發展等,在中華帝國海軍的鐵甲艦發展過程中,儘管表面上負責的是林達標等海軍大佬,但實際上主導這些事務的卻是林同書等年輕一代的軍官。

不久前。由於夏威夷、香港等問題事態嚴峻,海軍方面面臨的壓力極大,於是開始抽調精銳的年輕軍官組成參謀團負責制定詳細的戰術。

爲此,林達標特地成立了‘聯合艦隊特設參謀組’。而聯合艦隊,即用於香港方向,備戰英國海軍的臨時艦隊。包含三個分艦隊。

而該特設參謀組將會直接負責制定上述三個分艦隊的作戰計劃!

林同書被林達標親自點名,進而擔任該組的組長。全權負責後續對英艦隊的作戰計劃。

而這一年,林同書才二十六歲。軍銜不過是海軍中校而已。

在林同書身邊,是幾個同樣年輕的海軍校官,這五六人清一色都是留英出身,年齡在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都是校官。

實際上這一場戰略會議,如其說是林達標帶着一大羣海軍大佬在開會,實際上倒不如說是林同書和自己的參謀們開會討論,林達標等人不過是旁聽而已。

這種情況放在其他國家的話海軍裡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在帝國陸軍裡就更不可能發生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海軍高層的綜合素質普遍低下,這些海軍高層,包括林達標在內都是早年從陸軍轉行的,指揮幾艘炮艦支援陸軍進行內河作戰還勉強可行,但是如果讓他們去指揮一直龐大的鐵甲艦艦隊和強大的英國海軍進行決戰,他們是絕對沒這個能力的。

對於這一點,海軍部總長林達標自己非常清楚,所以今天的會議裡,他只帶了耳朵,但是從頭到尾就沒有參加過詳細的討論。

一場會議過後,當天下午,林同書帶着最終制定的作戰計劃書來到了林達標的辦公室!

林達標雖然看不太懂這計劃書,但是依舊很認真的看了將近半個小時,並把一些疑問提出來讓林同書解答。

最後,他拿起了桌上的鋼筆,在簽下自己的名字正式批准這份作戰計劃前,他看着林同書:“中校,此戰關乎帝國百年國運,你可瞭解?”

林同書站直了身子:“同書很清楚此戰對帝國的意義,閣下請放心,此計劃已經經過我參謀組諸位同僚的反覆推演,我對我們的計劃有着絕對的信心!”

林達標深吸了口氣後,不再說話,而是在計劃書上大筆一揮,正式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隨着林同書帶着已經簽訂的計劃書出去,林達標站起身來走到窗前,從窗前看去,是停泊在碼頭上的一艘又一艘戰艦。

左上位置的乃至帝國目前在役的最大戰艦,炎帝號,其右側方向,乃是它的姐妹艦少昊號。

再過來則是盤古級的四艘戰艦以及三艘木製巡洋艦。

上述六艘鐵甲艦,三艘木製巡洋艦,乃是第一艦隊的所有主力艦了,他們再加上歸屬還在香港支援陸軍作戰的兩艘女蝸級鐵甲艦,三艘鎮廣級小型鐵甲艦,就是組成了帝國海軍迎戰英國海軍的所有力量。

按照作戰計劃,上述戰艦將會在英國人的艦隊抵達後,組成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然後在近海迎戰英艦隊,之所以不出動到南洋甚至到馬六甲等方向出擊,是因爲女蝸級以及鎮廣級都是屬於近海炮艦,如果要跑遠海作戰的話很難發揮出戰鬥力來。

而帝國海軍的主力艦本來就不多,迎戰英國海軍的話就自然不可能放棄兩艘女蝸級鐵甲艦以及三艘鎮廣級鐵甲艦,因此以逸待勞在近海迎戰英國海軍纔是最理想的部署。

按照英國人艦隊的休整和補給速度,他們估計會在,新加坡停留數天以上,然後估計英國人還得等待援軍,因此英國人的大規模主力艦隊抵達香港的時間最少也在十天以後,如果英國人拖延一些的話,有可能是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以後。

而在英國人到來之前,林達標能夠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的過程中,帝國海軍的展開了密集的戰前集訓,艦長們以及作戰參謀們整天都是在推演各種戰術,而炮手們不斷的進行炮術的訓練。

以至於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帝國海軍打出去的訓練彈藥超過了以往一年的份量。

帝國聯合艦隊做着準備的時候,諸多各種各樣的偵查船隻是活躍在整個南海的航線上,至於新加坡那邊,更是有無數海軍直屬,或者乾脆就是心憂國內局勢的華商們關注着,每當港口有船隻進出的時候,都是會被這些探子們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僞裝成爲普通的商業電報傳遞到國內。

而新加坡港口外,則是有着兩艘帝國海軍的僞裝漁船一直在那裡,這些漁船都是僞裝的,偵查到敵艦隊消息後,立馬就能夠開動蒸汽機,然後跑上十幾節把消息傳遞回去。

帝國海軍爲了能夠在英國艦隊來襲的時候掌握詳細情報,甚至動員了廣東沿海的諸多民間船隻,要求他們發現大規模的艦隊後,立即回港彙報。

這種等待讓人足以煩躁!

甚至林哲都是按耐不住心中的煩躁,已經兩次發電詢問海軍情況如何,對此,林達標都是回覆,海軍上下已經做好全面準備,只要英國艦隊一來,那麼帝國海軍就會立即出海,和敵艦隊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艦隊決戰。

就當帝國海軍等待着英國人的艦隊抵達的時候,香港島上的英國守軍也是等待着增援艦隊的抵達!

過去的幾天裡,香港島上的英軍情況非常不妙,雖然英軍集合了駐防陸軍以及海軍水手,集結了約兩千人的正規軍,同時還動員了香港島上的洋人,短時間內召集了約一千五百人的民兵。

但是這總數三千五百人的兵力卻是依舊無法抵擋中華軍的進攻!

自從中華軍的第二十一師主力部隊等岸後,僅僅是花了兩天時間就攻克了島上的炮臺一座然後快速向島上的城區發起進攻。

在作戰中,中華軍應該是首次大規模運用了散兵戰術,中華軍的士兵在進攻的時候,沒有和線列時代那樣排列着整齊的隊形發起進攻,反而是以數人爲一組的散兵隊形發起進攻,這種打法和以往的正規交戰極爲不同,讓英軍抵抗的非常不適應。

三天後,英軍的大量主要陣地就是宣告失守,現在,英軍已經是不得不退守僅剩下的街區進行死守。

這種情況下,香港島上的英軍司令已經是連續給新加坡那邊拍發了多封,稱他們已經無法堅持多久,請求新加坡方面立即派遣艦隊增援!(。)

ps:

晚些還有一章

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2章 破城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61章 爆破攻城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603章 傾銷地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37章 遭襲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7章 協防上海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24章 婆羅洲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47章 入城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55章 輕鬆勝利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441章 鐵甲艦第29章 林成庭來襲
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2章 破城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61章 爆破攻城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603章 傾銷地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37章 遭襲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7章 協防上海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24章 婆羅洲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47章 入城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55章 輕鬆勝利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441章 鐵甲艦第29章 林成庭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