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出巡

1870年四月十六號,上海火車站。

往日裡熱鬧無比的上海火車站今天卻是看不見來往的旅客,自從滬寧鐵路通車後,這條鐵路就和長江一起,成爲了江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每天都有大量的旅客乘坐火車來往各地,鐵路沿線的貨物也是通過鐵路運往各地。

但是今天這條繁忙的鐵路線卻是停止了喧譁,偌大的上海火車站前的廣場看不見來往的旅客,看不見那些擺攤叫賣的小商販,也是看不見那些等候旅客的馬車以及最近一兩年剛出現在上海街頭的人力黃包車。

偌大的上海火車站沒有旅客和商販等,但是即便沒有這些人,今天的上海火車站卻並不是說冷清而空曠了。

代替那些來往旅客以及商販的是大量士兵們,外圍的廣場上,士兵三米一人,直接組成了人牆和火車站和外圍的人羣給間隔了開來。

這些乃是獨立於陸軍和海軍之外的近衛軍。

這些近衛軍的士兵的穿着和人們日常看見的陸軍或者海軍士兵不太一樣,雖然他們和尋常的陸軍士兵們一樣,穿着的軍服主體顏色都是深藍色,但是他們的袖口卻是繡有金邊,前胸皆佩戴着一枚龍紋徽章。

甚至軍銜的標誌也是不一樣的,他們並沒有和陸軍或者海軍們那樣直接用金星加橫槓的方式,而是採用豎條加龍紋扣的形式。

如果說近衛軍士兵和陸軍士兵的穿着區別不大的話,那麼軍官之間的差別就是比較大了,首先是軍官們的軍銜標誌,採用的是龍紋扣加豎條的模式,有的佩戴銀質龍紋扣,有的軍官佩戴着金質龍紋扣。

其次,今天的在場的軍官們沒有穿着常服,而是清一色的禮服。

陸軍軍官的禮服,其顏色依舊是深藍色,海軍將領的禮服顏色則是爲白色。然而這些近衛軍的禮服顏色,卻是清一色的黑色。

同時近衛軍的軍官禮服,其上衣雖然還是典型的雙排扣樣式,但是下襬要略長一些。

今天上海火車站這裡出現這麼多近衛軍的士兵和軍官們。自然是不同尋常的是,要知道近衛軍可是常年駐紮在南京以及周邊地區。

雖然爲了保持近衛軍的戰鬥力,近衛軍每年都會派遣至少一個混成團的兵力前往中亞或者北方等地,不過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基本上是看不見近衛軍的蹤跡。哪怕是上海也同樣如此。

但是今天,上海這裡卻是出現了近衛軍,而且看上去數量還不少的樣子,那些不知道詳情的人是摸不着頭腦。

但是也有些人卻是知道,這些近衛軍的出現,意味着皇帝陛下的專列已經是即將抵達上海火車站了。

林哲要在1870年的四月份來上海視察,並舉行蚩尤號戰列艦的服役儀式,這事從去年就開始籌備了。

這些準備工作中國,海軍方面尤爲積極,因爲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素。林哲可以每年都在南京附近視察,檢閱陸軍部隊,但是要檢閱海軍的戰艦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爲首都南京是一個內陸城市,長江下游雖然廣闊,但是也無法讓蚩尤號這種龐大的戰列艦開進去。

所以這幾年,雖然海軍方面也是想了些辦法,但是也頂多是派出一支小艦隊讓林哲檢閱。

而這種事對於海軍發展來說相當不利。

海軍想要提高政治地位,獲得更多的軍費,那麼陛下的重視就是必須的。尤其是在帝國還在堅定不移的執行大陸軍基本國防策略的時候,海軍要想獲得儘可能多的軍費,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事。

這一次趁着蚩尤號戰列艦的服役,海軍方面是極力的推動了讓林哲來是上海蔘加服役儀式。同時海軍爲了向林哲彰顯近年來海軍發展成果,將會舉行一場海上閱艦式。

海軍想要林哲來參加閱艦式,而上海市地方政府也是希望皇帝陛下能夠再來一次上海進行視察。

這多方推動下,也就讓原本困難重重的林哲出行一事變的比較簡單起來。

由宮務廳、內閣以及軍方還有江蘇、上海、浙江三地地方政府官員等諸多軍政要員組成的巡視委員會迅速敲定了相關的細節。

首先是爲了彰顯近幾年帝國的工業,尤其是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內閣方面尤其是交通部提議讓皇上乘坐火車出行。

爲此。交通部鐵路司和帝國鐵路公司是專門打造了一輛天子專列。

爲了保護天子專列的出行安全,陸軍將會抽調部隊,直接在鐵路沿線安排士兵執勤,以確保專列的通行安全。

不過天子專列的主要安全工作也不是由陸軍承擔,而是由近衛軍負責,近衛軍將會提前派遣部隊前往上海、鎮江、江陰、蘇州等沿途城市臨時駐防,並接管當地火車站以及沿途重要地點的防務。

另外近衛軍的一個混成團將會乘坐火車和天子專列隨行,一個近衛軍的騎兵團,即第三近衛騎兵團將會跟隨專列一起機動。

陪同天子出行的還有一羣高官、貴族等權貴們,以及秘書處等辦公人員。

這是林哲在多年前的北巡後,第二次出巡,因此自然不可能說是單純去看一眼蚩尤號的服役儀式,趁着這一次的出巡,林哲將會在沿途的多個城市都進行視察。

比如說鎮江、常州、蘇州、上海、最後還會去杭州、寧波,這些沿途城市他都會停留並視察。

在抵達上海之前,林哲的專列已經是陸續經過了杭州等地,如今正朝着上海而來,爲此,上海方面也是早早的做好了準備,匆匆今天凌晨開始,整個火車站都已經被清空,近衛軍接管了火車站以及周邊地區的防務。

上海當地的軍政要員們也是一大早就等候在上海火車站。

這些人一直等到了下午兩點左右,纔是等到了今天的第一趟列車,不過這一趟列車並不是天子的專列,這列看似普通的列車裡,走出來的是部分軍官和官員,他們之中,還有宮務廳侍從室的官員。

這些官員抵達火車站後,先是和當地等候的官員們進行交談,隨同過來的一個近衛軍少將以及侍從室的官員們和提前一步抵達的近衛軍部隊的軍官們又是進行了數次會談。

這些人是提前過來,以確保天子專列安全的。

又是等候了一個小時後,纔是看見了第二輛列車的抵達,不過這輛列車卻是一輛軍列,上頭走下來諸多近衛軍的士兵們。

這輛軍列之後,人們纔是看見了天子專列緩緩的駛進上海火車站的站臺。

不過首先出來的並不是皇帝林哲,而是數十名侍從室的護衛們,他們下車後,對火車站進行了最後一輪安全檢查後,在這個過程中,天子的專列上的蒸汽機始終都保持着開啓的狀態,一有意外發生,隨時都能夠啓動走人。

等安全檢查完畢後,纔是看見了林哲在一羣軍政要員的陪同下走下火車。

這個時候,在火車站等候的一羣當地軍政官員纔是迎了上去!

雖然在火車站的前夕排場很大,但是林哲並沒有在火車站停留多久,很快就是在近衛軍的護送下,上了馬車,然後直接離開火車站,然後前往上海行宮而去,也就是以往的稱帝前的大元帥府,現在的皇室別院。

林哲以及其他皇室成員前往上海的時候,一般都是住在這棟皇室別院裡。

當天晚間,林哲按照慣例接見了上海市的高級官員,不過並沒有舉行什麼晚宴之類的。

次日一大早,林哲就是坐上了前往淞滬海軍基地的馬車。

等他抵達淞滬海軍基地後,第一眼就是看見了停泊在碼頭上的那艘萬噸鉅艦蚩尤號。(。)

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44章 傷亡名單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341章 辦學難第32章 大戰前夕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438章 電報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289章 慘勝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80章 扶持軍工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73章 設卡收稅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30章 救援長興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31章 謹慎東進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92章 抽十殺一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217章 北上迎敵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76章 絲襪艦隊
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44章 傷亡名單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341章 辦學難第32章 大戰前夕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438章 電報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289章 慘勝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80章 扶持軍工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73章 設卡收稅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30章 救援長興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31章 謹慎東進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92章 抽十殺一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217章 北上迎敵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76章 絲襪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