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

宮內秘書處的地位一直都是相當特殊的,內部的普通科員們都是從每年國家僱員考試裡挑選出來最優秀的年輕人才,各科室的官員們清一色是帝國裡最優秀的中層官員。

而宮內秘書處處長以及幾個副處長,更是被稱之爲‘內相’,其權勢之大某些程度上是可以內閣的閣臣的。

這樣的一個機構,幾乎是受到了帝國上下的關注,尤其是那些年輕官員們,幾乎都是擠破頭了想要進入其中。

然而正是因爲宮內秘書處的重要,所以林哲對李平桐的行徑才更加的反感甚至是憤怒!

你李平桐雖然不是閣臣,但是權勢之大卻是不遜於閣臣,乃是帝國政壇裡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樣的人竟然是偷偷摸摸聯絡後宮,插足立儲事務。

你要是和江道泉這樣態度公開、明確的話,也也沒有什麼,只要別是公開上摺子的話,那麼林哲基本是不搭理的。

但是你竟然是偷偷摸摸的聯絡後宮,試圖通過陰謀的方式來左右立儲事務,爲此還引起了內閣的波動,進而影響帝國政壇的穩定。

那麼這就是林哲所無法忍受的。

很快,關於李平桐的詳細調查報告就是由宮內情報處送到了林哲的手中,讓林哲有些意外的是,李平桐表面上和太后林老太太沒什麼聯繫,但是卻和方家聯繫密切。

而且宮內情報處也是獲知了一些流言,說是李平桐的次子將會和方家長房的嫡孫女聯姻,雖然沒有正式公開,但是據傳已經是進入了接觸階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估計一年內就會正式聯姻了。

看來。這個李平桐是和太后的外戚方家聯繫非常密切了。

看到這裡,林哲就更不打算留着李平桐了。

而當林哲決定某一件事,那麼他就不會拖泥帶水。

很快就是向幾個臣子透露了風聲。不需要他明說,很快就是有人上了摺子彈劾李平桐。其中的罪名自然不是勾結外戚或者是參與立儲事務,而是官員非常容易犯下的經濟問題。

不管是什麼時代的官員,十個官員九個都會有各種問題,不可能都是完人,在林哲存心找找他問題的時候,就算李平桐是一個清官也是絕對會被找出諸多問題的。

一開始彈劾李平桐的摺子只有幾份而已,林哲對這些彈劾摺子按照慣例都是留中不發。

這種留中不發,通常有着兩種意思。一種是皇帝不打算處理,所以壓了下來,而另外一種就是皇帝覺得還不夠,你們繼續彈劾。

這兩種意思是截然不同的,而臣子們怎麼分辨那就得看他們的本事了。

而這一次,很多臣子們是彷佛了嗅到了血腥味,尤其是那些以清流自詡,想要通過彈劾大臣而獲得進身之階的中底層官員們,更是加大了馬力彈劾,彈劾摺子如同雪片一樣飛進了新華殿。

更讓人意外的是。督察院裡的幾個資深督察官,更是聯名對李平桐的各項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督察院是獨立機構,不向內閣負責。督察院除了少數幾個高級官員,比如那些閣臣以及秘書處等一些非常敏感的高級官員外,其他官員基本都不被他們放在眼裡,基本是想立案調查就調查。

就算是督察院要立案調查內閣的閣臣和李平桐這種級別的官員,也是有着權限的,只不過這種事政治影響太大,他們一般都是會仔細考慮風險和得失,沒有絕對的把握不會輕易下手。

但是如果得到了皇帝准許的話,那麼可就不同了。

而促使讓他們正式立案的因素也比較複雜。一方面是宮內情報處秘密向他們傳遞了李平桐的一些情報,他們已經是掌握了李平桐貪腐受賄的明確證據。

除了這個外。去年十一月份他們試圖對江道泉立案調查的時候,可是抱有極大的信心的。很多督察官都是指望着擊敗一名內閣大佬,進而確定督察院的權威以及他們自身的政治資本。

但是最後卻是失敗了,這讓督察院那邊可是丟了好大的臉面,不少資深督察官們都是想着扳回一城,現在李平桐案件送上門來,他們自然不會放過,督察官們決定要立案,就算是督察院院長來了都沒用。

督察院裡的體制和內閣這種行政機構不同,督察院並不是說以下屬的科室、廳處等機構爲核心,而是以各個督察官爲核心。

督察院施行的是非常獨特的督察官負責制!

督察院內由一個個資深的高級督察官領導的辦公室組成,督察院內部的諸多機構,大多都是後勤服務機構,但是並沒有權力去插手各個督察官們手中的案子,也不負責查案,提起公訴什麼的。

督察院的核心,乃是這些督察官們,他們願意調查什麼案子就調查什麼案子,而且督察院的院長都沒權力插手。

那些資深的高級督察官,那可是內閣諸多高級官員見了都繞着走的角色,他們興許表面權力遠不如這些重臣,但是人家要是和你較上勁查你的話,就算查不出什麼問題來,但是三天兩頭就傳訊你的話,你也受不了啊!

不過督察院通常也不會插手政治這種事,因爲插手了一旦成功的話,那就好說,名望什麼的都來了,但是不成功的話,也是很容易惹得一身騷的。

不過就算失敗了,但是丟官去職這種事也是不用擔心,就算是他們要查內閣總理大臣,最後還失敗了,但是內閣總理大臣也沒這個能力革職他們。

督察院裡的普通官員,其人事關係是由督察院內閣的人事部門負責,但是督察官的任免,其權限在於督察院內部的‘督察官委員會’,你要免職一名督察官,你得拉攏一大票的督察院投票決定才行。

除非這人惹了衆怒。不然的話很難以爲內閣的施壓就被罷免的,因爲督察院裡的督察官們乾的就是得罪人的事,不說大部分。但是那些資深督察官們,一個個的手上都是沾滿了官員的血。

他們之所以能夠升上來。積累到今天的名望,大部分都是通過調查、公訴那些官員們起家的,被他們送進監獄的官員那是數也數不過來。

這得罪官員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如此也就導致了這些督察官們自身非常抱團,很少會因爲官員的施壓就把同僚革除的,因爲這樣的話,明天倒臺的就是他自己了。

督察院的多名資深督察官聯合對李平桐提起立案,並公訴。一方面是得到了宮內情報處的情報,而且也是會猜到了林哲的一些暗示,所以纔會這麼幹的。

至於其中的風險自然是有的,不過他們並不在乎,大不了就是白忙乎一場而已,十一月份的時候他們就幹過一次了,當時江道泉案就是沒有結果,倒是最後就算江道泉對督察院的督察官恨的牙癢癢,但當初調查江道泉的督察官照樣活的滋潤無比。

所以他們是無所畏懼!

當督察官帶着人要求自己去配合問訊的時候,李平桐起初還沒有擔心什麼。督察官對高級官員進行調查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真正因爲督察官的調查而倒臺的高級官員卻是沒有幾個。

然而他依舊這就是江道泉事件的重演時,督察官們卻是拿出了他以爲沒有人可以查出來的證據。

能夠當上秘書處處長的李平桐看着那些文件證據。他的臉上是充滿了絕望。

他是絕對不相信督察官能夠自行調查出來這些隱秘事務,甚至就算是聯合調查局或者反貪局也是查不出來,因爲這些事非常隱秘,而且參與的人員級別都非常高。

縱觀國內有能力挖出自己的這些把柄,除了宮內情報處外,再無他人。

而一旦宮內情報處插手,那就代表這此事有是直接來自於天子的旨意。

他是個聰明人,只看這些確鑿的證據,他就是一下子猜到了自己今天爲什麼會坐在這裡。

他沉默了。久久都沒有說話!

當天,負責該案件的多名資深督察官就是興沖沖的宣佈。他們已經掌控了明確的證據,已經是向大法院神情了逮捕令。隨後他們將會對李平桐提起正式的公訴。

當林爾茂秘密的來到督察院的安全屋,看見李平桐的時候,李平桐依舊是失去了往日高官的風采,整個人就和落魄的老頭子一樣,神情充滿了絕望。

看見林爾茂後,他整個人的神情都是變了,不過他卻是沒有說露出什麼憤怒,說林爾茂陷害他之類的,儘管他心裡很清楚,督察院獲得的證據都是宮內情報處送去的。

“林處長救我!”李平桐沒有動怒,反而是進行了求饒!

林爾茂卻是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道:“我今天來只是勸告你,有些不該說的事,就不要說!”

李平桐先是一愣,但是他半晌後就是醒悟了過來,然後整個人癱在了地上:“你們都知道了?”

林爾茂點了點頭:“不管多麼隱秘的事,它總是會露出馬腳來的不是!”

“我就知道,這事遲早會要敗露的,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李平桐嘆氣着。

林爾茂走近了兩步:“不過我們還是有些不清楚,你到底爲什麼要參與此事?你也不是不知道事情輕重緩急的事!”

李平桐這個時候苦笑一聲:“我這也是爲了救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

而後李平桐簡短的說了起來,他之所以插足到立儲事務,到不是爲了他自己,到他這個地位上基本上很難再有什麼進步了,但是和所有的軍政要員一樣,他後頭也有子孫,而且還是屬於坑爹的子孫。

他的長子同樣進入了仕途,現在正在廣東那邊任職,但是惠州府的知府,而早年他的長子沒有忍住貪慾,利用職權之便在香港的國防工程建設裡撈了不少。

但是很快就是被人給發現了,發現之人就是方家之人,他們藉此威脅李平桐配合他們的立儲行動。

李平桐根本就沒有選擇。

李平桐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真正進入仕途的兒子就只有一個長子,這長子乃是未來李家後幾十年富貴的保障,要是長子倒下來了,等李平桐退下來後,李家也就重新歸於二流了,當然了,這長子如果沒了也就沒了。

而更關鍵的是,這李平桐的長子貪腐的還不是普通的工程,還是軍方的海軍國防工程,這要是讓軍方知道了,他的兒子固然要完蛋,他李平桐到時候要是能夠順利退休都是得燒高香,說不定就是被軍方逼得下獄。

到時候,別說他李平桐了,就算是全內閣的大佬們一起出手,都保不住自己的官帽子。

軍方雖然平日裡低調,但是一旦發怒的話,別說是李平桐自己,甚至整個內閣加起來都是擋不住的,如果內閣敢保着李平桐,海軍大臣林達標就敢直接用艦炮直接炮轟薛煥的官邸!

聽到這裡,林爾茂不由的感嘆一聲,還好自己的家族後輩沒人進入政界!

然後又是不得不佩服李平桐的這個兒子,這膽子可真夠大,軍方的好處也敢撈,貪誰的錢,也別貪軍方的錢啊,這不找死嘛!這是屬於典型的害死自己不算,也害死老子的行爲啊。

林哲得知此事後,不由得想起兩個字:坑爹!(。)

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8章 營制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73章 設卡收稅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94章 狂傲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62章 破城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24章 婆羅洲第79章 主政一方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18章 閱艦式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57章 一路橫掃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89章 湖州之危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17章 出巡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97章 城頭激戰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83章 添船夠炮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9章 炮擊上海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章 擴張護院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441章 鐵甲艦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
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8章 營制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73章 設卡收稅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94章 狂傲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62章 破城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24章 婆羅洲第79章 主政一方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18章 閱艦式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57章 一路橫掃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89章 湖州之危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17章 出巡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97章 城頭激戰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83章 添船夠炮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9章 炮擊上海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章 擴張護院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441章 鐵甲艦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