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電報

電報哪怕是在西方國家,也是屬於新鮮事務,但卻是發展的非常快速,遠遠要比鐵路的發展快得多。

早幾年前,洋人就已經把遠洋電報線路修到了香港,不過國內的電報發展在1858年之前都是屬於空白。

1858年的時候,由於中國和英法在戰爭結束後進行了密集的談判,英法等國不停的往來上海和香港,就是爲了跑到香港去發電報回歐洲。

但是英法就建議中國允許他們把電報線路從香港延伸到上海來,不過當時談着停戰之類更重要的事,所以也只是隨口提了一提。

不過那個時候林哲卻是把電報記在了心上,所以等中國和英法的談判結束後,就是指示外務部以及皇室產業那邊看着能不能搞條電報。

由於對於當代的中國人來說,連電磁是什麼玩意都沒幾個人知道,更別說電報技術的應用了,所以和鐵路什麼的一樣,都得先找外國人。

那些洋人聽說中國要修電報線路,自然是舉手歡迎的,不過後來雙方在一些合作上有所分歧,那些洋人想要電報路線的經營權。

對此中國方面自然是不允許的,開什麼玩笑,這電報線路乃是軍國重器,怎麼能被外人掌控。

所以後來雙方經過談判,改由皇室產業以及外資聯合投資的上海電報公司,由皇室產業出大部分資金,電報沿線的地皮等佔據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並掌管經營權。而外資則是以技術,原材料,工程人員以及部分資金入股。

但是外資提出,除了前兩年外,第三年開始就必須獲得分紅,並且分紅必須逐漸上漲,如果皇室產業經營不善導致利潤不足的話,要麼皇室產業出資墊付外資的分紅。要麼用投資額的三倍回購外資股份。

雖然條款苛刻了些,但是誰讓自己沒技術呢,而且還關係到遠洋線路連接的問題,人家的越洋電報線不帶你玩的話。難不成你還能重新鋪一條中國到歐洲的海底電纜不成。

達成相關協議後,上海電報公司就是鋪設了香港到上海的海底電纜,並與1859年底建成,讓上海可以直接和歐洲倫敦進行電報信息交流。

今年開始,皇室產業再度發力。甚至自己挖自己的牆角,從上海電報公司挖來了不少人,然後組建了由皇室產業全資控股的皇家電報公司,逐步開始全國電報網的建設。

其第一條國內電報線路就是上海到當塗的電報線路。

不過修電報的時候出了不少問題,最關鍵的是電報路線沿途的民衆們經常把電線杆和電報線偷走,甚至有時候電報公司剛鋪設幾公里的線路,但是剛完工呢就被當地民衆給偷了,氣的皇家電報公司的工作人員哇哇大叫。

最後還是宮務廳出面,請求沿線軍方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

軍方的配合意義有限,當地的守備部隊頂多就是重點看一看沿途的電報站房。但是部隊有自己的駐地,和平時期不可能天天跑外頭巡邏,所以這方面的配合主要還是要靠當地政府,準確的說是靠當地的巡警們。

爲了遏制民衆偷電線杆,電報線的行爲,沿線的地方官員都是得到了一紙宮務廳的公文,要求他們嚴肅管理治下民衆,同時宮務廳還找到了司法部那邊,讓司法部的人在刑法裡頭專門加入了一條破壞通信相關設施罪,該罪的罪名可是很嚴重的。判刑三年起,上不封頂。

如果是戰爭等特別時期,破壞通行設施則是直接以叛國罪論處,百分百是個死字!

嚴厲打擊了好幾個月。那些地方官員們三天兩頭下鄉宣傳,前後抓捕三百多人,超過百人被認定是故意破壞、盜竊進而被判刑三年到二十年不等。

而這些被判刑的人和之前的那些戰俘、或者罪犯們都會被送進各大礦山或者鐵路施工段,最近幾年帝國越來越喜歡把判刑的罪犯當苦力用,基本上很多地方的監獄都是空蕩蕩的沒有在押犯人。

如此嚴厲整治了後,纔算是初步遏制了大規模偷盜電線、電線杆子之類的行爲。上海到當塗的電報線纔算是能夠得以順利施工。

如今已經電報線已經是多段施工,預計等1860年結束之際,當塗和上海就能夠進行直接電報交流,南京作爲首都,甚至也有着電報房。

爲了讓各種行政命名廣泛傳遞,林哲還在皇宮、統帥部、內閣總理府等政府機構設立專門的電報房,現在的電報線路雖然只限於當塗到上海,其他地方暫時無法抵達,但是電報的投資要比鐵路小的多,而且修建所需的時間較短,也不怎麼需要基礎工業能力的支撐,反正現在連電報機,電線都是直接進口的,國內一時無法自產也無妨。

皇家電報公司是打算三年內建成多條主幹線電報,分別是上海到天津的海底電報線,沿長江西進,連通上海、南京、九江、武昌、重慶、成都的東西主幹線。

然後是廣州爲起點,連接西江沿岸城市然後一直進入雲南地區。

天津爲起點,接入北平一直到蒙古地區。

還有黃河沿岸等。

以這些主幹線爲基點,然後再分別連接一些重大城市。

整個電報網要比規劃中的鐵路網規模大,而且密集得多!

畢竟電報線的建設成本和鐵路建設成本沒法比,修建鐵路得開山架橋,還得鋪設枕木鐵軌,工程量是非常大的。

而電報線的話,間隔幾十甚至上百米立一個電線杆子,甚至都不用水泥柱的那種,直接用木柱就行了,然後用電線連接起來就能完事了。

所以哪怕是電線和電報機都需要進口,但是整體花費也不用太多,而且辦電報可是很賺錢的。

現在的發電報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算錢,價格貴得很。

把電報修起來後,收回成本的時間會比較快!

這也是爲什麼皇家電報公司敢說三年內完成基本主幹線,五年內全國主要城市覆蓋,十年內全國每一個州府都通電報的底氣所在。

其實林哲還對有線電報不太喜歡,如果不是現在的技術發展不到位。國外都沒有無線電報的話,他都直接用無線電報了,那玩意多方便,直接搞一些無線電報機就能夠全國通信。比建設有線電報網更快更方便,也更廉價。

可惜的是,現在無線電報還沒影子呢。

不管是鐵路還是電報,都算得上是林哲給這個時代的中國所帶來的明顯變化標誌了。

伴隨着國內的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林哲所期待的全國通鐵路。通電報終歸是能完成的。

就當1860年的下半年帝國各方面掀起一片建設高氵朝的時候,雖然受到軍費大規模削減的影響,但是軍方的行動卻是沒有停下來。

1860年夏天,中華軍攻克成都之後,繼續圍剿太平天國殘部!

九月份,中華軍在四川雅州府圍殲了最後一股太平軍主力部隊四萬餘人,擊斃了包括陳玉成在內的多名太平天國重要權貴將領。

十月,同樣是在雅州府,中華軍包圍了洪秀全和石達開殘部最後數千人,一番激戰後。石達開戰敗身亡,見無法逃出去後,洪秀全服毒自殺。

自此,在過去十年裡把整個中國攪動得天翻地覆,並直接導致了林哲崛起建立中華帝國的太平天國正式覆滅。

隨着太平天國的覆滅,四川全境被中華軍收入囊中,後續第五軍繼續在四川以及鄰近各地進行清剿太平軍殘餘勢力,土匪,各類民間武裝等,以確保軍方停止大規模行動後。帝國的能夠對四川進行全境的行政統治。

在西北方向,邊成勳的第六軍雖然進展比較緩慢,但是勝在穩步推進!

今年上半年,第六軍從新疆哈密地區殺進新疆。並在哈密地區和阿古柏的軍隊展開了首場戰役,這一次入新首戰,第六軍以準備充分、兵力衆多的優勢,包圍並殲滅了盤踞在哈密地區的兩千餘名阿古柏所部。

不過在五月份的時候,俄羅斯那邊以防止阿古柏進一步北侵爲由,不顧帝國的強烈反對強行派兵搶佔了塔爾巴、伊犁等新疆西北部地區。由於那個時候新疆依舊被阿古柏大部控制,和俄羅斯人之間還隔了一個阿古柏,所以中華軍對俄羅斯人搶佔伊犁的舉動無能爲力。

不過作爲迴應,帝國的第十四步兵師在外興安嶺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行動,在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地區和俄軍爆發了多次千人規模的武裝衝突,從俄軍手中奪取了超過十五個移民、軍事據點,並從直隸地區調遣了大量漢民移民前往,進一步增加對外興安嶺地區的有效控制。

同時海軍把在活動在黑龍江流域以及沿海的內河、近海作戰船隻編成了第四炮艦支隊,負責黑龍江流域的作戰事務,對俄軍在黑龍江流域僅有的少量作戰船隻進行摧毀打擊,初步控制了黑龍江流域的通航安全。

然而帝國在外興安嶺地區的行動就算能夠打擊到俄國,但是也不可能讓俄國人白白的把伊犁給吐出來,所以要想已經混雜了英國、俄國、阿古柏等多方勢力的新疆,除了讓第六軍打進去外沒有其他辦法。

因此在1860年下半年開始,帝國開始提高了對第六軍的支持力度,並向第六軍增援了五餘人的新兵,用以補充第六軍的人員損失。

使得第六軍的兵力恢復到了以往的滿編制,包括了第八師、第九師。

除了上述步兵部隊外,另外還有以第三騎兵團爲骨幹,輔以第十三騎兵團組建的第二騎兵旅、四個在陝甘地區就地招募,歸屬陝西和甘肅守備司令部所轄的騎兵營。

得到了後方的大量支援後,邊成勳繼續率領第六軍深入新疆腹地,七月收復吐魯番,八月份上旬收復古城。

九月份,第六軍的將近兩萬餘人進抵迪化城外!

而對面則是阿古柏麾下的三萬主力部隊嚴正以待!

一場雙方主力的大決戰是即將展開!(。)

第34章 危機!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41章 辦學難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61章 爆破攻城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414章 方德嬪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654章 火藥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5章 公然敲詐第30章 救援長興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0章 傷亡懸殊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97章 城頭激戰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46章 他敢打嗎第232章 奏摺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37章 遭襲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604章 北海國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471章 窮教育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章 土匪危機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30章 救援長興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16章 賊軍來襲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307章 騎兵出擊
第34章 危機!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41章 辦學難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61章 爆破攻城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414章 方德嬪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654章 火藥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5章 公然敲詐第30章 救援長興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0章 傷亡懸殊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97章 城頭激戰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46章 他敢打嗎第232章 奏摺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37章 遭襲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604章 北海國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471章 窮教育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章 土匪危機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30章 救援長興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16章 賊軍來襲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307章 騎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