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四國條約

?在這場中英美法四國談判中,中國和英國自然是主角,而美國因爲在夏威夷問題上的因素,暫時了配角的地位,至於法國,純粹是來打醬油的,因爲香港問題和夏威夷問題實際上和法國都關係不大。

而經過四國外交人員的一番扯皮後,同時也是受到了外部環境的刺激,比如歐洲爆發的普奧戰爭,美國國內要求裁軍,發展民生的呼聲,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是抽調了至少兩艘大型鐵甲艦增援東印度艦隊,並動員了超過十萬陸軍兵臨部署於印度北部,下緬甸以及新加坡等要地。

這些外部因素穿c交織,並對四國的上海談判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這些影響之下,四國談判也終於是達成了初步協議,並簽訂相關條約。

首先是中英之間關於香港乃至緬甸、印度、西`藏等問題的協議!

該條約有以下多點主要內容,首先是帝國將會出資三十萬英鎊向英國贖回香港島的剩餘租借年限以及補償之前英國在香港島上的一些基礎建設投資,英國將會正式把香港島歸回給中國。

同時帝國保證香港島將會繼續作爲通商港口存在,和廣州,上海等沿海城市一樣可以讓各國商人進行通商居住。

帝國保證現有居住在香港島上的各國公民的人生以及財產安全,不得限制願意離開的各國公民。

同時英國和帝國將會限制雙方在下緬甸、雲南地區的駐軍數量,印度和浩罕省、新疆等交界地區的駐軍數量,具體數額在是在條約的附件中詳細規定。

帝國將會條約簽訂後的三天內,無條件釋放所有英軍俘虜。

上述都是帝國和英國之間在東亞地區的一些相關協議,同樣的還有帝國和法國的相關協議,帝國和法國的條約則是對不久前兩國簽訂的越南諒解協議的一個正式補充,規定法國不得派兵入侵越南北圻地區,而帝國則是不得出兵越南南圻,帝國將會保證在越南北圻、中部等地區的駐兵不超過一萬人。

除了東亞地區的協議外,作爲引起最近半年中英法美四國衝突的夏威夷。也是在這條約裡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四國條約規定,夏威夷王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爲此,英國。法國,美國以及帝國都需要承諾放棄對夏威夷王國的主權要求,包括宗主權要求。

爲了讓帝國放棄對夏威夷王國的宗主權要求,英美法三國也是做出了一定讓步,比如他們承認了夏威夷新國王。並承認了帝國和新夏威夷王國簽訂的部分條約,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他們承認了帝國租界珍珠港的條約。

當然了作爲應對,英國和法國以及美國也是取得了夏威夷王國火奴魯魯港的軍事通行權以及在夏威夷王國獲得一塊租借地的的利益。

對於夏威夷問題的處理,各國是採取了放棄爭端,然後聯手瓜分夏威夷的方式,帝國爲此佔據了珍珠港,其餘三國獲得了火奴魯魯港的軍事通行權以及相對應的陸地租界。

至於在戰爭上所造成的損失,自然是不好再提,因爲在這之前,雖然交戰的都是四隊。但實際上雙方都打着夏威夷內戰的旗號。

шшш ●ttκa n ●℃O

因此沒有所謂的賠款之類的!

對於夏威夷問題的處理,實際上林哲對此是並不滿意的,他要的是整個夏威夷,但是奈何其餘三國態度過於強硬,尤其是美國人的態度非常強硬,甚至表示哪怕英國和法國都退出了,但是美國人依舊會繼續派遣艦隊來維護美國在夏威夷的利益。

同時夏威夷問題和香港以及整個東亞問在這場談判中都是聯繫並掛鉤在一起的,不能拋開來單獨談,爲了能夠獲得英國人在香港等問題上做出讓步,帝國也是不得不在夏威夷問題上做出讓步。把目前已經大部分控制的夏威夷王國交出去大半,只留下一個珍珠港。

上述的一系列協議分爲‘夏威夷和平條約’‘中英東亞友好條約’‘中法東亞友好條約’三份,也可統稱爲‘四國條約’

從上述條約來看,帝國是賺大了。美國也是賺了,法國依舊打醬油,然而英國卻是虧大了。

不過英國人爲什麼會簽下這份條約,這自然是有着另外的理由!

那就是帝國將會向英國承諾,在未來五年內,逐步開放更多的區域允許讓英國公民進行通商。居住,甚至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帝國將會完全取消目前針對外國公民的一些限制性政策。

而這代表這什麼?代表着帝國將會完全的開放國內市場,徹底加入到國際貿易體系中來。

這纔是英國人最看重,最想要的!

帝國近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作爲一個新興的工業市場,帝國對海外的一些工業原料,工業設備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而目前來說,帝國進口的絕大部分的工業原料以及機器設備都是來自英國。

僅僅是這一塊,就足以爲英國帶來每年上千萬英鎊的利益,如果帝國繼續開放市場,那麼後續將有可能帶來數千萬甚至上億英鎊的利益。

要知道中國可是有着好幾億人口啊,那些英國商人是這麼扳着手指頭算的,就算這些中國人一個人消費一英鎊,那麼就是好幾億英鎊啊,如果一個人消費十英鎊,那就是幾十億英鎊的龐大市場啊。

這是一個比印度,比整個美洲都要龐大的多的市場。

而這幾年,英國人和帝國的外交關係其實一直都是圍繞着如何開放更多的市場而進行。

而這裡頭有一個很關鍵的,那就是其實帝國,準確的說應該是林哲並不排斥加入國際市場,甚至是以主動的態度去融入國際市場,但是就和天生y`蕩,喜歡被人乾的一樣,縱然是喜歡,但是她也得收錢啊。

帝國縱然以主動的態度進行開放,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是把開放當成了籌碼和英國人進行談判。

而考慮到中國在明清兩朝的閉關鎖國的態度,已經是給外界一種普遍的固有觀念,那就是中國是排斥西方人的,排斥加入國際貿易的。

所以爲了爭取中國開放更多的通商港口,英國人可是花費了不少功夫。

對於林哲制定的一系列帝國發展戰略而言,全面開放是必然的,因爲現在的各種通商港口模式其實已經是比較大的限制了國內的工業發展。

而對林哲的這種開放態度,英國人毫無疑問是保持最大歡迎態度的!

而作爲開放的直接證據,帝國中央銀行宣佈調低外資、中外合資銀行的存款保證金比例,而中資股份佔據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合資銀行,將會擁有和純中資銀行一樣的比例。

同時宣佈,帝國將會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對目前中國沿海各地比較混亂的貨幣流通狀況進行清理和整頓。

而此舉雖然一開始是因爲對外通商的需求,但是很快就成爲了帝國財務部進行金融改革的號角,由此掀開了金融改革的浪潮!。

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632章 帝大系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34章 危機!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4章 自籌軍費第149章 董離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4章 危機!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520章 夏威夷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74章 應對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668章 布拉鎮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173章 馮寶才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636章 風波起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97章 城頭激戰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43章 慘勝第520章 夏威夷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559章 句容馬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69章 江海關
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632章 帝大系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34章 危機!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4章 自籌軍費第149章 董離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4章 危機!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520章 夏威夷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74章 應對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668章 布拉鎮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173章 馮寶才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636章 風波起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97章 城頭激戰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43章 慘勝第520章 夏威夷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559章 句容馬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69章 江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