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海軍革新

帝國的外交部門,是同時承認上述三國,並派遣相關的外交官員,建立領事館。

而且對這三國,帝國都是保持扶持態度,同時對這三家出售軍械產品,尤其是戰艦這些大宗軍艦,基本賣給德川幕府一艘戰艦,肯定就會出售給北海國或者明知政府一艘軍艦。

目前來說,德川幕府的實力依舊是最強大的,北海國地小人寡,不過由於是真正的島國,所以他們是傾盡全力發展海軍,在短短四年時間裡就已經建立了一支規模不小的海軍。

明治政府則是並進發展,陸軍和海軍規模都有,不過陸軍規模不如德川幕府,海軍也是不如。

整體上而言,明治政府是和北海國達成了一個口頭上的默契同盟關係,以共同對抗實力比較強大的德川幕府。

日本的三國之勢,也是宣告着帝國在日本經營多年的外交政策獲得了成功,日本想要重回統一基本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帝國衰敗之前是不可能的。

而分裂的日本也就很難再給帝國造成實際上的威脅。

不過日本這邊的事務雖然林哲有所關注,但是也知道,現在的日本並不是帝國的目標,甚至都不值得帝國爲此進行防備。

帝國從立國之處,對大的帝國只有兩個,一個是俄國,一個是英國。

俄國那邊是因爲兩國有着漫長的邊境線,以及俄羅斯人對領土的天然貪婪。

英國則是因爲他有着強大的海軍,隨時都能夠威脅帝國漫長的海岸線。

一支東印度艦隊。就已經足以讓帝國海軍上下爲之戒備多年,爲了對抗東印度艦隊。爲了對抗英國皇家海軍對帝國的海岸線威脅,這些年來帝國是投資了重資發展海軍。

如此巨量的投入也是讓帝國海軍得到了可觀的發展!

自從在1870年帝國服役了第一艘戰列艦蚩尤號後。1871年帝國又是服役了一艘戰列艦,是爲風伯號。

而進入1872年後,帝國又將服役兩艘大型戰艦,即戰列艦‘應龍號’以及裝甲巡洋艦嫦娥號。

其應龍號乃是蚩尤級戰列艦的三號艦,也是該級艦的最後一艘,該艦的性能參數和蚩尤級大體相同,不過在細節上有所改進。

在應龍號之後,目前帝國在建的乃是帝國的第二種戰列艦舜帝級戰列艦,該艦在蚩尤級上改進而來。不過區別比較大。

主要的改進集中在動力系統以及裝甲上,其裝甲採用了鋼面鐵甲,其性能比以往的鍛鐵裝甲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動力系統採用了最先進的倒缸式蒸汽機,比以往的老式蒸汽機在性能上也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

裝甲性能的提高,則是讓戰艦的防護性能越強大,而動力系統的系統,也是讓戰艦的速度更快,其最高航速可是達到了十五節,比蚩尤級的十四點五節要快。

舜帝號目前正在進行緊張施工中。按照工期來看,明年年底就能夠投入現役,其二號艦也在1870年動工,目前同樣在施工中。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夠在1874年年底服役,最遲則是1875年初。

也就是說。到了1875年的時候,帝國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結束的時候。帝國海軍將會擁有五艘現役戰列艦。

除了戰列艦外,帝國海軍到1875年的時候。至少還會有三艘裝甲巡洋艦服役。

裝甲巡洋艦在帝國海軍裡發展比較晚,作爲一種全新的艦種,都在沒有外國戰艦可以參考的情況下,裝甲巡洋艦的設計是摸着石頭過河,第一款裝甲巡洋艦嫦娥級,首艦是在1868年動工。

經過長達四年的施工後,嫦娥號預計會在今年秋季正式服役,成爲帝國海軍第一艘現役的裝甲巡洋艦。

其姐妹艦也預計會在今年的冬天服役。

不過在嫦娥級之後,帝國海軍受限於船塢數量的影響,並沒有能夠繼續建造大噸位的裝甲巡洋艦,而是一直等到了1871年的時候,才動工了第三艘裝甲巡洋艦,由於建造時間比較晚,該艦也是吸取了更多的先進技術,它採用和舜帝級戰列艦一樣的裝甲以及動力系統,性能自然是更加卓越。

這艘被命名爲青龍號的裝甲巡洋艦,其排水量爲驚人的七千八百噸,幾乎已經是逼近了當代二等鐵甲艦的噸位極限,這個噸位的青龍號,配屬了高達七千匹馬力的動力系統,滂湃的動力加上裝甲巡洋艦的船型本來就是是從巡洋艦改進而來,長寬比比較大,相對戰列艦比較是和高航航行。

所以青龍號的航速也是相當之快,其最大航速達到了十七節,比以往的嫦娥號高了一節,比舜帝號戰列艦高了兩節。

這艘青龍號預計要到1875年左右才能夠服役。

該艦如果順利服役,等到1875年的時候,帝國海軍就會擁有三艘裝甲巡洋艦。

上述五艘戰列艦以及三艘裝甲巡洋艦,就是帝國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的核心目標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帝國海軍除了這些主力戰艦外,就沒有其他戰艦了,實際上,目前帝國擁有最多的還是以往的二等鐵甲艦。

五艘盤古級鐵甲艦、三艘炎帝級鐵甲艦、兩艘夸父號鐵甲艦、天吳號鐵甲艦,依舊是目前帝國海軍的絕對主力。

而這些鐵甲艦雖然都是一些二等鐵甲艦或者是三等鐵甲艦,但是就性能來說並沒有落後多少,其中的天吳號、夸父級兩艘放在七十年代,依舊是絕對的主力戰艦。

至於盤古級和炎帝級,這兩個級別的戰艦進入七十年代後,已經難堪大用,性能對比一些新銳的戰艦已經比較勉強。

其中一些服役時間比較久的戰艦,比如開創帝國遠洋鐵甲艦先河的盤古號,該艦可是1861年的設計了,1863年服役,距離已經足足九年了。

九年時間,已經足以讓一款戰艦足以徹底的退出一線,淪爲二線了。

不過這兩款鐵甲艦裡後續的幾艘都是服役時間比較晚的,比如盤古級的最後一艘句芒號,炎帝級的三號艦黃帝號,都是1867年才服役的,現在滿打滿算也才五年時間而已。

所以這兩個款戰艦雖然性能上已經難以抵抗新銳戰艦,但是帝國海軍自然不可能把他們都給丟掉,花費數十上百萬巨資打造出來的鐵甲艦,怎麼可能用幾年就扔掉呢。

現在盤古級以及炎帝級的鐵甲艦,已經服役在第一艦隊種,不過已經不在承擔主力位置。

“等到明年舜帝號服役後,我們就着手逐步把盤古級鐵甲艦轉移到各支海防艦隊!”剛接任海軍部總長的沈同登海軍上將,如此對林哲講述着艦隊的發展計劃。

“我們計劃,等到第一期發展計劃後,將第一艦隊中的五艘盤古級鐵甲艦全數移交給各個海防艦隊,後續該戰列艦隊將會配屬更先進的戰列艦!”

沈同登在珠江口海戰後,已經成爲了海軍內僅次於林達標的海軍將領,而林達標也不可能一直霸佔着海軍部總長的位置。

所以在去年的時候,沈同登就是接替了林達標擔任海軍部總長,不過暫時還沒有接替林達標的海軍大臣職務,林哲打算給他們一個過渡的時間,不過一切順利的話,林哲預計是在今年下半年撤銷林達標的海軍大臣,進而把這個頭銜授予沈同登,並代替林達標進入統帥部委員會。

進而完成海軍大臣的接任。

沈同登口中的第一戰列艦隊以及海防艦隊,源於珠江口海戰後的帝國海軍編制改革。帝國海軍在珠江口海戰後,成立了第一到第五海防艦隊,同時還編成了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三艦隊。

其中的第一艦隊是主力決戰艦隊,第二艦隊是二線兵力,第三艦隊則是後備訓練艦隊。

同時又成立了諸多小編制的分艦隊,比如第一戰列艦分隊、第二戰列艦分隊、第一巡洋艦分隊、第一護衛艦分隊。

基本原則是以兩艘到五艘同級別或者類似性能的戰艦組成一個單獨的分艦隊,並作爲最基本的分艦隊,參加海戰。

這個理念,是從以往的縱隊轉化過來的,不過帝國海軍把珠江口海戰時期的縱隊進一步縮小了。

現在帝國轄有四個戰列艦分隊,分別是第一戰列艦分隊的五艘盤古級鐵甲艦、第二戰列艦分隊的三艘炎帝級鐵甲艦、第三戰列艦分隊的天吳號鐵甲艦以及兩艘夸父級鐵甲艦、第四戰列艦分隊則是帝國裡最新銳,最強大的三艘蚩尤級鐵甲艦。

此外轄有三個巡洋艦隊,分別是第一巡洋艦分隊的三艘新式快速巡洋艦,第二巡洋艦分隊的兩艘舊式快速巡洋艦、第三巡洋艦分隊則是帝國的首艘裝甲巡洋艦嫦娥號以及後續型號。

上述戰艦並不包括帝國海軍的所有戰艦,但是上述戰艦分隊卻是帝國海軍進行決戰的所有主力艦了,不管是鐵甲艦還是戰列艦又或者是巡洋艦,基本都是按照決戰進行配置的。

尋常的巡洋艦,不管是有沒有防護的,或者是近海鐵甲艦等,小型鐵甲艦等船隻,哪怕是三千多噸的崑崙級巡洋艦,都是沒被編入巡洋艦分隊裡,因爲這種常規的巡洋艦並不適合參加艦隊決戰,其太低的速度無法爲主力艦隊提供偵查能力,過於的防護無法參加激烈的炮戰。

這種常規的巡洋艦,只能是用在護航,巡弋等低強度的任務裡。(。

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9章 江海關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348章 對策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233章 中華門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632章 帝大系第46章 他敢打嗎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36章 追擊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591章 元宵國宴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章 擴張護院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1章 三衝敵陣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779章 立儲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03章 傾銷地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7章 募兵買槍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318章 面聖
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9章 江海關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348章 對策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233章 中華門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632章 帝大系第46章 他敢打嗎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36章 追擊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591章 元宵國宴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章 擴張護院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1章 三衝敵陣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779章 立儲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03章 傾銷地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7章 募兵買槍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318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