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

/

以當代的電報通訊水平,哪怕相隔萬里,信息溝通也不會成爲阻礙,至於運輸的話,去朝鮮如果用海運可是便利的很,如果以後開通遼陽到朝鮮的鐵路,說是朝發夕至興許是過了,但是也用不了幾天,比去浩罕省近多了。

說朝鮮貧瘠,要來沒啥用的話,西伯利亞更貧瘠,新東省就是一片凍土,同樣要啥沒啥,更加不用說阿拉斯加了,但是帝國依舊花大力氣去爭奪。

而朝鮮的話,好歹也是氣溫比較適合生存,而且還有不少礦產資源。

說朝鮮人不服王化,難以治理也是個僞命題。

中亞那地方同樣是異族人,現在還不是已經成爲了帝國的領土。

如何對待異族的反抗,如何擴張領土,老祖宗幾千年前就給了我們一套成熟的解決辦法殺一批,融合一批。

只要帝國願意花一定的代價,那麼很多軍方的將領們就有把握在數十年後,不會存在朝鮮這個民族,朝鮮半島將會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現在的帝國國內,還是有不少人是想要征服朝鮮的,讓朝鮮半島成爲帝國領土。

而袁保恆就是其中的一個人。

只不過他的出發點自然不是說爲了什麼中華帝國的榮光,也不是爲了什麼民族生存空間之類的,他的出發點要更簡單而純粹一些。

如果能夠推動此事,這得多大的功勞了,朝鮮說大不小,但是說小也不小了,足足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呢。

而且就在帝國邊上,如果能夠吞併朝鮮的話。那麼整個北方地區,那麼就全部是帝國領土了,不會存在陸地上的可能威脅。就不會出現歷史上日本以朝鮮爲跳板,然後全面侵華的事。

只要吞併朝鮮。那麼帝國後續在北方的威脅就只剩下俄羅斯,而東北方向,則是以海防威脅爲主,加上日本已經被肢解,那麼後續的北方太平洋沿岸,帝國就不會存在太大的外部威脅了。

如此也是袁保恆對此事動心的原因,只要能夠做到,一個貴族爵位那是手到擒來的。

最近這些年。獲封貴族爵位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只要是和開疆擴土沾邊的將領和官員,那麼一個爵位就可以輕易到手。

而和開疆擴土聯繫比較多的文官裡,也就是外交官比較多了。

所以在文官派系的貴族裡頭,外交官出身的貴族可不在少數。

李博倉,宋關前,周索泉這三個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其中的李博倉在擔任帝國駐日公使期間,成功的使用了外交手段。並在軍方的配合下,把日本愣是給肢解成爲了三個國家,憑藉這個巨大的功勞。李博倉的爵位是一升再升,目前已經是被伯爵頭銜,儘管依舊是個沒有封號的伯爵,但是這已經是帝國國內少有的數十名之多高級貴族了。

也是帝國自從大賞開國功臣之後,僅有的新封的五個伯爵以上爵位的貴族。

新封的五個高級貴族,陸軍兩人,海軍一人,文官裡兩個人。

陸軍的是兩個老資格將領,海軍的則是當初率領海軍打贏珠江口海戰。現任海軍部總長的沈同登。

而文官系統裡,一個是實施並主持了紡織業改革。大力推進棉紡業的前工商部協辦大臣黃明晁,他還是在致仕前獲封的伯爵爵位。

而剩下的一個人就是李博倉了。

現在的李博倉依舊常年待在日本。只不過自從日本分裂成爲三國後,爲了表明帝國不願意重見日本統一的態度,因此撤銷了帝國駐日公使的職務,取而設立了駐北海國領事、駐江戶領事、駐長洲領事、駐薩摩領事、駐京都領事等。

不過李博倉雖然沒有擔任駐日公使,但是依舊以外務部東亞司副司長、欽命日本諸國事務全權大臣的名義長期在日本活動,各個領事館的領事們也是聽從李博倉的安排。

李博倉的成功,可以說是給帝國的外交官們指出了一條博取爵位高官的捷徑。

這些年來,不少帝國的外交官都是試圖複製李博倉的成功,進而升官加爵,當年的駐寧王國公使郝木柏、駐美公使施業志等人都是這麼做過,雖然結果沒有李博倉這麼成功,但是一個個也是受到嘉獎了。

現在的袁保恆自然也是希望能夠和李博倉等前輩一樣,在朝鮮做出一番事業來。

只是要想獲得成功,並引起上面人的注意,僅僅是平息的動亂是不夠的,袁保恆需要的是更大的功勞。

而在朝鮮公使這個職務上,再也沒有比把整個朝鮮給吞併了更大的功勞了。

到了朝鮮後,袁保恆就是就謀劃此事了,只不過他也知道這種事短時間內辦不成,甚至一年兩年都是遠遠不夠的。

因爲沒有特殊情況下,比如朝鮮舉旗公開反抗帝國這種大事的情況下,帝國的高層是不會考慮直接出兵朝下的。

直接武力吞併朝鮮,這並不是帝國的最佳選擇,很多高層要員對此是不感興趣的,帝國的軍政高層裡雖然不少人想要吞併朝鮮,但是和元朝王約有着一樣想法的人同樣不少,而且支持吞併朝鮮的多是軍方將領,希望保持現狀的則是以文官爲主。

因此對於袁保恆來說,直接動用手段,然後用武力征服朝鮮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爲那樣的話,就算最後征服了朝鮮,功勞也都跑到軍方將領那邊去了,和他袁保恆沒有什麼關係。

袁保恆要做的是,儘可能的避免武力吞併的手段,用和平演變,最好是讓朝鮮人主動選擇加入帝國,這樣纔是最佳的選擇。

而要怎麼才能夠做到朝鮮人主動要求合併到帝國版圖裡呢?

這就是困擾着袁保恆的問題。

現在的袁保恆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現在的他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能夠和平演變是最好的,如果不能的話,大不了到時候搞出點事來。直接迫使國內的保守派出兵朝鮮,到時候功勞雖然小了些,但是總比沒有好。

而做這些的前提。則是朝鮮首先要亂起來。

如果是一片平靜的話,不管是帝國還是他袁保恆自己。可都沒有機會下嘴啊!

現在的閔妃爲首的外戚掀起的對外開放、引進英法勢力,再加上還有一個被趕下臺,失去了權力的李昰應,這就構成了朝鮮亂局的源頭。

李昰應回去了後,很快就是開始了聯絡舊部,李昰應擔任攝政多年,早已經在朝鮮朝堂上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閔妃爲首的外戚剛上臺。雖然已經開始清理李昰應的勢力,但是時間太短,一時間裡閔妃還是沒能徹底掌控朝政大權。

作爲站在背後的陰謀策劃者,袁保恆也是開始了行動,他幫李昰應進行聯絡,很快就是給李昰應送去了一批軍援,雖然都是一些老式的1858年型步槍之類的,但是朝鮮國內的軍隊裝備本來就差,很多都還在用着弓箭、刀槍呢,這1858年型林德步槍就已經很夠用了。這要是給他們1864年型林德步槍,那也是浪費。

至於打算按照新式軍隊編練的‘別技軍’,現在閔妃等人只是剛提出來。要想編成還沒影呢。

獲得了帝國方面的支持後,李昰應的行動是非常的迅速,部分忠於他的軍隊很快就是以欠餉的名義發動了叛亂。

一時間漢城城內就是陷入了徹底的混亂之中!

忠於李昰應的軍隊和忠於閔妃外戚的軍隊在漢城城內發生了猛烈的交戰,儘管交戰的程度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不過也是打的非常的慘烈。

這種情況下,作爲當初的承諾之一,袁保恆也是做出了他的決定!

駐紮在使館的兩百多帝國陸軍士兵以保護帝國商人的生命和財產爲理由,迅速出兵控制了領事館附近的城區諸多重要據點。

當然了,帝國的軍人們是絕對不會說這是針對閔妃等外戚的。更不會說是干涉朝鮮內政,他們只是爲了保護帝國的商人以及財產。

當然了行動的過程中。不小心擊潰了兩千多人效忠於閔妃的軍隊,那純粹是意外。誰讓他們試圖衝擊華商居住的區域來着。

李昰應作爲一個掌控了朝鮮多年權勢的強勢人物,其手段還是有的,只用了兩天時間,他的部隊就是殺進了景福宮,然後軟禁了他的親生兒子李熙。

同時以婦人干政,殘害大臣等名義廢黜了閔妃,隨後被賜白綾一條懸樑而死,當時閔妃已經有孕在身,她懷着的正式後世的朝鮮純宗李坧。

至於閔妃爲首的其他外戚大臣也是被先後抓捕,然後是該殺的殺,該坐牢的坐牢。

三天時間不到,李昰應就是成功宣告已經重新掌控了朝鮮王國的權力,逼親生兒子李熙重新委任他爲攝政王。

不過這還沒有完!

緊接着李昰應在帝國駐朝鮮公使袁保恆的主持下,以享樂,放縱婦人干政等罪名,廢黜了李熙,隨後立李熙唯一的兒子李墡爲新王。

這個李墡不過是個五歲幼童而已!

此舉自然是李昰應試圖長期把控朝鮮大權的重要舉措,一個幼童的孫子總比一個成年的兒子更容易掌控。

而帝國方面,帝國高層對朝鮮本來就有些無視,見李昰應後,繼續採取靠攏帝國,並取締和英法等西方國家的交流,再加上帝國駐朝鮮公使袁保恆的支持,所以也就默許了李昰應的行動。

半個月後,就有帝國的使臣抵達朝鮮,並冊封李墡爲朝鮮國王。

而隨後,李昰應代表朝鮮王國和袁保恆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由此掀開了帝國全面滲透朝鮮的浪潮。。

ps今天兒童節呢,雨天我過節去了,唉,八歲真煩人,好想快點長大!";";;";

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34章 危機!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7章 遭襲第69章 江海關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51章 團練大臣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85章 大婚第316章 國宴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46章 他敢打嗎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337章 繼承人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520章 夏威夷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9章 主動追擊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84章 死守不出
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34章 危機!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7章 遭襲第69章 江海關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51章 團練大臣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85章 大婚第316章 國宴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46章 他敢打嗎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337章 繼承人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520章 夏威夷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9章 主動追擊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84章 死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