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

儘管齊琳不是第一次來這上海行宮,以往她父親擔任商貿區區長的時候,就是在這裡辦公,當時她可是來過不少次,不過後來齊宣浩調任松江知府,如今又任蘇鬆太道道員,她也沒有來過這裡了。

不過今天的行宮和以往不太一樣,行宮內外有着大量的人四處行走呢,走入一樓大廳,就可以看見樓頂上的那盞吊頂是換過了,其他的一些裝飾也大多換過,沒有了以往作爲官府衙門的嚴肅感,但卻是充滿了皇家特有的奢華。

齊琳剛進大廳,就是看見了其他幾個同樣跟着父兄前來赴宴的閨中姐妹,低聲和父親說了聲後,她就是走了過去,然而這幾個女人就是聚在一起說起話來。

這些女人和大廳裡的那些男人們不同,男人們的談話大多都是軍國大事,齊瑄雲就是和幾個同僚們說着一些經濟事務,而齊琳這邊的幾個女孩子,說的卻是一些八卦瑣碎的事。

“聽說你家那位從日`本回來了,後頭是回京師進部裡工作還是到上海這邊啊!”一個穿着西式裙裝的女子走了過來,然後對着另外一個也就十八九歲的少女如此說着。

那少女聽別人說起自己的未婚夫,雖然臉上帶有一絲羞澀,但是女人聚在一起談未婚夫談丈夫也是常事,所以當即道:④,..“我也不太清楚,不過聽我爹爹說,他應該會調到上海這邊來!”

她的未婚夫是一名外交官,此前在帝國駐日使館任職,如今被調回了國內。而國內這邊的外交官任職地點有三個,一個是直接進入京師的外務部工作。另外就是嫡屬於外務部的外務部上海辦事處,廣州辦事處。

因爲上海和廣州是帝國對外交流的最重要窗口。在上海這邊彙集了大量外國人,同樣也就包括了諸多外國的外交官。

英法等國雖然普遍在南京設立了公使館,不過在上海也都還有領事館,同樣部分國家沒有在帝國京師,也就是南京設立公使館,只是在上海有一個領事館,或者領事館都沒有,只有一個簡單的辦事處,或者乾脆是連辦公機構都沒有。只有一個特使,或者讓那些來華商人代理。

因此儘管南京纔是中華帝國的政治中心,但是外交中心卻不是在南京,而是在上海。

由於上海以及廣州里的外交事務比較多,爲了即使處理諸國的外交事務,所以外務部特地在上海以及廣州設立了辦事處,並長期派駐重要外交官員任職,比如現任外務部上海辦事處的處長,他就是現任外務部協辦大臣左從典。

這問起了少女的未婚夫。這幾個女人自然而然也就說起了各自的父兄或者丈夫,未婚者。

說了半響後,剛纔的那少女突然擡頭問齊琳:“聽說前些是蘇州李家有人去了你們家裡?”

這 一直聽着別人說的齊琳聽到別人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當即臉上不由得微露尷尬。蘇州李家上門來提親,她們是怎麼知道的。

不過女孩子家對這種事卻是非常在意的,當即就是辯解道:“哪有的事!”

一想起蘇州李家的那位二公子那一副被酒色掏空身子。而且還裝模作樣的拿着摺扇當風流才子的猥瑣模樣,她就忍不住露出一絲厭惡之色。

別說她自己了。就連他父親見到那位李家二公子後,直接就是婉拒了他的提親。

不過齊瑄雲雖然拒絕了蘇州李家的聯姻。但是不代表着他會一直放任齊琳這麼下去。

要知道他這個寶貝女人今年已經十九歲了,在這個年代裡可是名副其實的老姑娘了,雖然齊瑄雲是一個商人出身的新派官員,一些做法和思想都比較開放,也允許並支持自己的兩個女兒新新式女校,並經常帶着這兩個女兒出門,去年他和外務部的人去南洋的幾個殖民城市,比如新加坡去考察的時候,就是把這兩個女兒給帶上了。

他也知道自己女兒不喜歡什麼所謂的書生才子,想着自己的女兒既然喜歡自由自在的玩,也就任着她了。

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現在都十九歲了,明年就是二十了,這還沒嫁出去可就不太好了,而且越拖越久也就也不好成親。

後世裡三十歲的女人才能被稱爲剩女,但是這個時代,二十歲就是剩女了,而這個歲數還是說在上海這些新型成立是,如果是在農村地區,十六歲還沒定好親的話,那可就是老姑娘了。

現在的女人,在一些較爲開放的城市家庭裡,女孩子一般是十六歲之前定下婚事,後續什麼時候成婚得分情況,普通是十六七歲,不超過十八歲,不過如果遇上要守孝這些事情的話,往往會拖到二十歲左右。

至於在農村地區,那就更早了,往往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已經是抱着一個孩子至於還懷着一個孩子了。

齊琳自己倒是覺得還好,關鍵是家裡人現在已經是有些着急了!

不過齊琳和當代的普通女人不同,儘管帝國已經成立好多年了,在工商教育等各方面都是進行了幾乎翻天覆地式的改革,但是畢竟大規模的改革時間只有五六年,而且較大規模的變化一般只侷限於大型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這些商貿活動比較活躍的城市。

在廣大內陸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基本上還保持了前清時代的舊貌,一些風俗習慣都還保持着。

比如說對待女子教育上!

儘管帝國這些年大力進行教育改革,建立了衆多的新式學校,培養了大量的新式學子,但是這些學子其實也就是以前那些讀四書五經的學子們。

不管是帝國僅有的幾所大學還是說那些高等中學以及初等中學,甚至就算是高等小學以及官方註冊承擔的初等小說,他們所針對的都是男學生。

目前國內的男女同校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而專門的女子學校非常的少,整個江南地區只有兩所比較大規模的女子學校。分別是京師女子學校以及上海的女子學校,另外就是有幾所那些外國牧師們創立的教會女子學校。也不也只限於廣州,天津,上海這些比較開放的大型城市。

同時這些女子學校也沒有和那些官方註冊的新式學校那樣擁有完善的學制和學科,甚至連教學內容都不同。

比如規模最大,創辦時間比較久的上海女子學校,招募的女學生從十歲左右一直到十八歲不等,基本就和古代的書院一樣,從頭教到尾,而教學的內容也不是什麼四書五經這些傳統經學或者是物理化學這些新式學科。上海女子學校的主要課程有傳統的有新式的,比如會學習傳統普通書香門第家女子學習的那些書籍,包括女論語,女誡,內訓之類的。

除了這些培養傳統女子品德的書籍課程外,還會教授其他的一些雜文,諸子百家,一些詩詞文章。

此外琴棋書畫也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上述這些內容都是屬於傳統女子的教學範圍。

另外還開設有禮儀課,一些手工課程。也可以選修外語,英文,法語之類的,甚至還可以選修外國的一些文學史之類的。

嗯。簡單的新式學科裡的物理化學,天文地理這些也會有教授,不過不會太注重這些。

其實這些女子學校的意圖並不是培養出可以去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學子。而是試圖培養擁有足夠涵養,利益的上流社會的夫人。

因爲能夠來上學的這些女子普通都是官員或富商家庭的女兒。她們現在的父兄,未來的丈夫兒子不是當官就是經商。比如說你嫁的是外交官,這外交官很多時候都是駐紮在國外,並且經常出席外交場合的酒會之類的,而政治圈裡有一個所謂的夫人政治,要是一個外交官娶了個傳統女子,帶出去參加酒會的話,連外交標準語言法語都不會說的話,怎麼和其他國家的外交官們的夫人交談?

齊琳早些年也是這麼培養出來的,不過她和那些女子又有些不同,那就是她父親喜歡帶着他到處跑,在南洋各地方都是轉了一圈,國內很多地方都去過。

這齊琳去過的地方,比後世99%以上的女子都要多。

這去的地方多了,接觸的人多了,眼界開闊了,這內心裡的很多想法自然也就會改變。

如今的她看那些上門求其的公子哥們,就跟後世八十年代的海歸看國內其他人差不多,一眼看過去都是一些土包子,多眼一眼都覺得眼髒。

眼光高了,這能夠入她眼的男人自然也就沒有幾個了,而少數幾個她能欣賞的男子,莫不是政壇新貴,而且年齡普遍偏大,但是這些男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早就被其他女人給搶走了。

潛力股可不是那麼好遇上的!

一邊心中哀嘆着這世界上咋就給自己剩下一個沒好男人,一邊也是隨口應付這麼身邊幾個閨中好友的八卦。

閒談了一番後,她就是看見自己的父親齊瑄雲走了過來,然後低聲道:“快開場了!”

隨後她就是重新回到了父親的身邊!

不多時,就是聽門外傳來一聲高唱:“皇上駕到!”

她仗着個子高,略微仰頭向裡頭看去,只見前方的人羣一陣騷動,然後人羣開始自動的分出了一道通道來。

又是數息後,只見一個穿着龍紋中華裝,年約三十的男子走了進來,這個男子臉上帶着淡淡的微笑,剛走進大廳門口,就是略微停步然後環視了場內一圈,目光彷佛注視着每個人,齊琳覺得剛纔有那麼一瞬間,那個男子就是看向了自己的眼睛,彷佛兩人的目光發生了對視一般。

不過視線再稍微偏移,她看向前方的目光卻是不由自主的黯淡了下來,那個男子的身邊跟着一個同樣穿着華貴的女人。

這一男一女,正是林哲和方德嬪!(。)

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632章 帝大系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38章 身陷危機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50章 勸進表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85章 大婚第232章 奏摺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84章 水師初成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289章 慘勝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48章 厘金初顯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48章 厘金初顯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8章 營制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425章 提親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章 縣令相邀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668章 布拉鎮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80章 扶持軍工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82章 組建水師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4章 上任設衙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74章 圍殲俄軍
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632章 帝大系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38章 身陷危機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50章 勸進表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85章 大婚第232章 奏摺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84章 水師初成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289章 慘勝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48章 厘金初顯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48章 厘金初顯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8章 營制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425章 提親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章 縣令相邀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668章 布拉鎮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80章 扶持軍工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82章 組建水師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4章 上任設衙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74章 圍殲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