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迂政亡燕

九原,郡所,李牧的中軍帳所在地。

屋裡站滿了人,李牧、司馬尚都在。

一衆將領個個摩拳擦掌,一臉的期待,打量着李牧。

“將軍,您能不能給君上上奏,讓我們滅一個戰國呢?”有將領終於忍不住,衝李牧道。

“是呀。”一片附和聲響起。

“中原打得那麼熱鬧,韓魏齊楚被滅了,我們卻在九原看戲,自己冷清他人熱鬧,這也太折磨人了。”

“這是自周室失德,不能制諸侯時起,數百年來的第一次大一統,我們卻只能看戲,不能參與,比起饞貓枕着鹹魚睡覺還要難受。”

衆將叫嚷紛紛,一個勁的吆喝,一臉的不甘。

自從周室失德,不能制諸侯時起,天下就在盼着一統,先有魏齊楚秦趙五國被人寄予厚望,以爲可以一統天下。到了眼下,只有秦國獨強,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而且,秦異人把這種厚望變成了事實,韓魏齊楚四國先後被滅。

中原打得如此熱鬧,而九原的秦軍只能看戲,誰能甘心?

李牧臉上泛着笑容,右手一擺,阻止衆將再說下去,道:“好了,莫要再說了。你們的心情我能明白,我也着急呀。雖說君上讓我們駐守九原,是爲了防備大漠中的異動,然,看着上將軍打得順風順水,我也想披掛上陣呢。可是,君上的旨意,我不能違背呀。”

“將軍,沒讓你抗旨。只是請給君上上旨。”一片叫嚷聲響起。

“這事可難辦了。”李牧雙手一攤。不斷搖頭。

“咦。將軍今兒怎生了?臉上竟然泛着笑容了呢。你們甚時間見過將軍笑過?”有細心的將領發現了李牧的異樣。

李牧爲人嚴謹,少有笑鬧的時候,臉上竟然泛起了笑容,還真是不多見,衆將立時發現了異常,無不是大奇。

“今兒把你們召集在這裡,是有一件喜事要告訴你們。君上傳來旨意,要我們起兵滅燕。”李牧臉上的笑容更多了。笑得更加開心了。

山東六國已滅其五,秦異人把最後一國燕國交給李牧他們,這事兒太令人歡喜了,一片狼嗥似的歡呼聲響起:“哈哈!太好了!君上沒有忘記我們!我們終於可以滅國了。”

“將軍,末將願打頭陣。”

“將軍,願將願出征。”

緊接着,衆將就是你叫我嚷的,紛紛請戰,個個摩拳擦掌,嗥嗥叫着。乍一聽還以爲是狼羣來了。

李牧雙手下壓,好不容易纔阻止衆將的嗥叫。道:“滅燕固然是美事,然,九原也需人鎮守……”

原先還在嗥嗥叫的衆將個個低垂着頭顱,緊抿着嘴脣,一語不發,生怕攤上這事似的。

“這次滅燕就出動十五萬大軍,留下五萬鎮守九原。”李牧掃視衆將,緩緩開口,道:“尋常的訓練最不差的五萬留下。”

“哈哈!我的訓練一向不錯,終於可以去滅燕了。”

“憑什麼?我們不就是差一點點麼?”

李牧的話還未落音,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叫嚷開了,訓練優異者大爲開心,終於可以滅燕了。訓練不優者只能叫苦連天。

“我李牧統軍就是這樣,唯有最優者能上戰場。”李牧右手一揮,就這麼定下了。

“這些兔崽子,我要狠狠練他們,往死裡練。”那些沒能參與滅燕的將領咬牙切齒,惡狠狠的吼道。

李牧立時分派任務了,道:“君上特的叮囑,應當先切斷燕國逃往遼東的退路,不使一人一馬逃去遼東。是以,我決定,滅國這事可以兵分兩路,一路五萬由司馬將軍率領,切斷燕國逃往遼東的退路。一路十萬,由我率領,直下薊城。”

對這分派,沒人有異議。

“記住,要偃旗息鼓,輕裝疾進,能不打者就不要打,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薊城。”李牧聲調轉高,道:“說不定,我們趕到之時,燕王僖還未察覺,還在痛飲呢。”

“哈哈。”衆將發出一陣暢笑聲。

就這樣,李牧一聲令下,十五萬秦軍從九原出發,一路五萬由司馬尚率領,往東行軍,準備切斷燕國逃往遼東的退路。

另一路爲數十萬的秦軍在李牧的率領下,輕裝疾進,偃旗息鼓,直奔燕國都城薊城而去。

從九原到燕國都城薊城這地形屬於大漠的邊緣地帶,空曠無垠,很少有難以行軍處,便於行軍,秦軍沒過幾多時間,就進入了燕國境內。

此時的燕國把注意力放在南方,因爲秦異人命令秦軍佯動,擺出一副要從趙地進攻燕國的架勢,以此來迷惑燕國。是以,燕國沒有絲毫覺察,直到李牧大軍到達薊城時,燕國都沒有覺察。

燕國之所以沒能覺察,除了秦異人的迷惑以外,還在於李牧統領的這十萬秦軍特別善於快速行軍,前進的速度極快。

在大漠中作戰與中原作戰完全不同,大漠中地勢開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就要求軍隊要能快速機動。而駐守九原的秦軍在李牧的訓練下,早就能夠神速進軍了,這一次的進軍完美的闡述了什麼叫快速機動,從九原趕到薊城不過十三天時間。

如此快速的行速,堪稱空前絕後了。

李牧趕到薊城時一瞧,好不詫異,只見薊城一如往昔,人進人出,沒有絲毫驚慌之狀,壓根兒就沒有一點兒兵臨城下的驚恐。

“咦,哪裡來的軍隊?怎麼看怎麼象秦軍呢?”行人一發現秦軍,不由得大是詫異,個個瞪圓了眼睛,一臉的難以置信。

“黑色的軍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幟。這是秦軍呀。沒錯。就是秦軍,你沒看旗幟上寫着一個‘秦’字嗎?”

“你休要胡說。難道就不是大燕軍隊打敗了秦軍,繳獲了秦軍的軍服盔甲旗幟來眩耀?”

秦軍來得太快了,這些行人明明看見了秦軍,卻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還以爲是燕軍得到秦軍的軍服盔甲和旗幟在眩耀。

“喂,你們是秦軍,還是燕軍?”有人更是扯起嗓子大聲問道。

“哈哈!”這一問不打緊。引來秦軍一片暢笑聲。

“這些燕人也真是的,明明看見大秦的銳士卻是不相信,他們也太糊塗了吧?”

“見過糊塗的,就沒見過這麼糊塗的!”

秦軍銳士大爲鄙夷。

就這樣,秦軍在行人的猜測中大搖大擺的開進了薊城。

守衛城門的燕軍的行動更是一奇,他們站在城頭上,衝秦軍豎大拇指,一個勁的讚歎:“兄弟,你們真有種!連秦軍都能打敗,還能繳了他們的軍服盔甲旗幟來眩耀。你們是哪部分的?你們還有沒有多餘的,讓給我點。我也抖抖威風。”

直到秦軍進了城,佔領了城門,把秦劍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這才相信這並是燕軍假扮的,而是真正的秦軍,可惜已經晚了。

佔領了城門後,秦軍在李牧的率領下,直奔王宮而去。

李牧心想,王宮肯定有一戰,然而,一向料事準確的李牧這次失算了。

“哇哦!兄弟,你們真是了得,竟然能打敗虎狼秦軍,扒了虎狼秦軍的軍服盔甲裝扮成虎狼秦軍,你們太他孃的能想了,我也要,給我點,讓我威風威風。”守衛王宮的燕軍大叫大嚷,更有人衝上來,想要脫秦軍身上的軍服盔甲當收藏品。

燕國弱小,哪敢招惹秦國,是以,在燕軍眼裡,秦軍的裝備那是稀罕物,誰都想弄上一身來威風威風。

回答他們的當然是秦軍的利劍,直到秦軍把這些燕軍制住了,佔領了王宮,他們這才清醒過來,這是真正的秦軍,就是爲時已晚。

秦軍就這樣,兵不血刃就佔領了薊城,佔領了王宮。

李牧率軍前去捉拿燕王僖。

此時的燕王僖倒沒有象往常那般在飲宴,而是與羣臣商議,是不是該逃走了。

山東六國只剩下燕國了,秦國滅燕是必然之事了。燕國必然打不過秦國,逃走是必然的,只是什麼時間逃的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燕國君臣爭論不休,難有結論,有人說應當立時逃走,也有人說等到秦軍進攻時再逃走也來得及。要不然的話,早早趕去遼東這苦寒不毛之地受罪,那也太折磨人。

就這樣,雙方爭執一詞,互不相讓,一連爭了多日,竟然沒有結果。

正爭論間,只見李牧率領秦軍進來,燕王僖眼睛一亮,一拍額頭,衝李牧一招手,道:“過來,把你身上的軍服盔甲脫了,寡人穿上這一身行頭,就算遇到秦軍阻攔,也能假扮秦軍混過去。”

“君上英明。”一片讚頌聲響起,出自羣臣之口。

李牧一聽這話,差點一頭栽倒在地上,翻着白眼道:“見過做白日夢的,就未見過如此做夢的!”

“來啊,向君上報捷,就說活捉了姬僖以及羣臣,燕國滅亡了!”李牧把燕王僖那副不解的樣兒看在眼裡,沒有爲他解釋的打算,立時宣告燕國的滅亡。

燕國是周武王之弟召公的封地,本來並不大,是個小諸侯。到了春秋時期,燕國屢次遭到胡人孤竹國的侵擾,苦不堪言,不得不向齊桓公求援。

齊桓公和管仲一道,率領三萬齊軍北上,把孤竹國給滅了,得地千里。齊桓公把這千里之地送給了燕國,燕國由是成爲一個大諸侯,位列七大戰國之列。

縱觀七大戰國,楚國是最爲落後的了,到了戰國時期還要使用春秋時的車戰之道。燕國,又是七大戰國中最爲迂腐的,迂腐到何種程度呢?

到了戰國時代,列國都在變法圖強,燕國還在謹守“祖宗之法”,還在採用周公那一套。要不是燕昭王要報齊,啓用樂毅進行了一些改革的話,這個最爲迂腐的諸侯還不會什麼改變。樂毅離燕後,燕國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奉行“迂政”是燕國滅亡的原委所在。

ps:寫到這裡,可以完結了。但有些虎頭蛇尾,因爲疆域的一統僅僅是開始,還要治理,還要對付異族,本書還有兩卷,共計十來萬字。預計下月結束,請朋友們接着支持。(未完待續。。)

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2章 扁鵲遺方第45章 踊躍從軍第40章 活捉單于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88章 無恥之尤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61章 你求我啊!第52章 荊軻第10章 大舉出塞第26章 重用李牧第16章 大禍臨頭第4章 下馬威第97章 兵之大家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20章 樂毅來了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3章 千古積弊第40章 將相失和第56章 楚國大亂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5章 散合縱(二)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2章 九鼎之重第69章 剎羽而歸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26章 重用李牧第12章 白起服了第49章 開始對峙第27章 雷霆手段第29章 加冠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30章 渭風商社第4章 賣人第41章 高踞上位第36章 活捉齊王第61章 晉鄙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6章 大漠雲動第36章 大漠雲動第8章 王太孫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章 名士風采第16章 大禍臨頭第64章 分治亡楚第27章 匈奴第38章 偏安亡齊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49章 開始對峙第5章 散合縱(二)第43章 隳龍城(上)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44章 逐客?第11章 太子丹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26章 重用李牧第12章 母子情深第36章 活捉齊王第28章 秦王之路第32章 成功欺騙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44章 《鳳求凰》第17章 寡人有錯第50章 西域第56章 兵精糧足第33章 學館成(續)第24章 魯句踐第34章 奇襲歷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43章 公子蟜?第95章 財源滾滾第49章 蘇秦故居第55章 相見歡第27章 首戰告捷第75章 王綰第24章 翻臉(上)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70章 西域臣服第29章 斬盡殺絕第16章 聲討秦王
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2章 扁鵲遺方第45章 踊躍從軍第40章 活捉單于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88章 無恥之尤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61章 你求我啊!第52章 荊軻第10章 大舉出塞第26章 重用李牧第16章 大禍臨頭第4章 下馬威第97章 兵之大家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20章 樂毅來了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3章 千古積弊第40章 將相失和第56章 楚國大亂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5章 散合縱(二)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2章 九鼎之重第69章 剎羽而歸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26章 重用李牧第12章 白起服了第49章 開始對峙第27章 雷霆手段第29章 加冠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30章 渭風商社第4章 賣人第41章 高踞上位第36章 活捉齊王第61章 晉鄙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6章 大漠雲動第36章 大漠雲動第8章 王太孫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章 名士風采第16章 大禍臨頭第64章 分治亡楚第27章 匈奴第38章 偏安亡齊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49章 開始對峙第5章 散合縱(二)第43章 隳龍城(上)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44章 逐客?第11章 太子丹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26章 重用李牧第12章 母子情深第36章 活捉齊王第28章 秦王之路第32章 成功欺騙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44章 《鳳求凰》第17章 寡人有錯第50章 西域第56章 兵精糧足第33章 學館成(續)第24章 魯句踐第34章 奇襲歷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43章 公子蟜?第95章 財源滾滾第49章 蘇秦故居第55章 相見歡第27章 首戰告捷第75章 王綰第24章 翻臉(上)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70章 西域臣服第29章 斬盡殺絕第16章 聲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