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阿諛者,當罪!

只見秦昭王大袖飄飄而來,整個人容光煥發,走起路來如同在飄似的。

要知道,今歲的冬日大朝會與以往大爲不同。如今,秦國東進的道路已經打通,山東之地已經無力抵擋秦軍,只需要秦國大舉東進,不說一統天下,至少打下半璧江山不是問題了。

這是百年戰國頭一遭,是秦國奮鬥的目標,秦昭王能不歡喜嗎?

範睢、司馬梗,大田令、廷尉這些重臣跟着秦昭王而來,個個臉上泛着喜色,他們很是清楚如今秦國所處的有利位置,正是建功立業的良機,由不得他們不喜。

“嗯。”秦異人發現贏煇也跟在秦昭王身後,衝秦異人一揚下巴兒,彷彿在說瞧見沒有,我比你更得君上歡心呢。

“一個膚淺之輩。”秦異人在心裡嘀咕一句,沒有理睬他。

秦異人對贏煇的印象很壞,這是一個膚淺之輩,而又有野心,想要染指秦王寶座,不過是志大才疏罷了。

“嗯。”秦昭王眼睛在羣臣身上一掃,落在白起身上,雪白的眉毛一挑,立時停了下來,問道:“白起,你病好了?”

“稟君上,臣之病大有好轉。”白起忙回答。

“好!好!好!”秦昭王一連用了三個“好”字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白起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只要他能出征,來年大舉東進就更有成算了。儘管秦昭王已經知道白起的病情有所好轉,此時也是一陣陣歡喜。

贊過之後,秦昭王這才接着朝他的寶座走去,來到寶座前,先是站定,然後就座。

範睢、司馬梗、廷尉、大田令和贏煇一共數十重臣。個個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

贏煇坐下來,又是衝秦異人挑釁的一揚下巴兒,得意的笑了。

秦異人坐的是末位,而贏煇的座位雖然不是很靠前,也不靠後,在中間,比起秦異人的末位要高得多了,由不得他不歡喜。

“你以爲你的座次比我高,就比我更有份量?你錯了!錯得離譜!”秦異人當然明白秦昭王爲何要他坐末位的原因了。

一是因爲秦異人還沒有官職。能讓秦異人坐在這末座,已經是破格了。

二是因爲秦異人是晚輩,得尊敬長輩。能坐到重臣位置的大臣,有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的老臣呢?要是秦異人坐在他們前面的話,那就是失禮了。

秦異人沒有理睬。定睛一瞧,發現還有四個座位是空的,心下有些狐疑:“這是誰的?”

“太子還沒來。”秦異人發現贏柱不在。

冬日大朝會太重要了,即使贏柱的身子骨太差,也要參加的,秦異人又有些好奇的想:“他做什麼去了?”

“參見君上!”羣臣衝秦昭王見禮。

數千人見禮,聲音洪大。如同洪鐘大呂,震人耳膜,差點把殿頂都掀飛了。

“免了。”秦昭王揮揮手。

“謝君上。”羣臣謝過,坐了下來。眼巴巴的望着秦昭王,等候他的訓示。

然而,秦昭王卻是沒有訓示,而是一雙眼睛盯着殿門口。彷彿在等什麼人似的。羣臣又有些好奇,扭頭望去。只見殿門口空蕩蕩的,鬼影也沒有一個。

不過,羣臣沒有說話,只是靜等。在秦國朝堂上,沒人敢說廢話,因爲秦國朝堂整肅。

沒過多久,只見太子贏柱出現在殿門口,氣喘噓噓的,額頭上直冒汗。

隨着太子贏柱而來的還有三個人,秦異人一瞧,全是老熟人:荀子、公孫龍子和徐夫人!

“荀子!”

“公孫龍子!”

“徐夫人!”

羣臣一片驚呼聲響起,個個一臉的驚訝。

荀子、公孫龍子二人是學術界的領袖,是學術界的兩面旗幟,名動天下,二人出現在這裡,還真是讓羣臣想不到,要不驚訝都不成。

徐夫人是當時最著名的鑄劍大師,想要見他一面的人不知幾多,能見到徐夫人,這是莫大的榮幸,羣臣能不震驚?

更讓羣臣吃驚的是,只見秦昭王站起身,降階相迎,滿臉的笑容,道:“贏稷見過三位。”

他沒有稱自“寡人”,而是自呼己名,這是對三人的器重。

荀子和公孫龍子是學術界的泰斗,徐夫人是著名的鑄劍大師,也當得起他如此禮遇。

“這……”荀子和、公孫龍子和徐夫人三人明顯沒有想到秦昭王會以如此隆重的禮儀迎接他們,先是一愣,繼而就是激動,忙道:“見過秦王。”執禮極恭。

秦昭王是當時天下間權力最大的國君,他跺跺腳,就會地動山搖,他如此禮遇自己,荀子他們當然不能失禮。

“三位先生,請!”秦昭王側身相邀。

“秦王,請!”荀子三人忙道。

三人在秦昭王的引領下,來到四個空着的座位旁,秦昭王道:“三位,請入座。”

荀子、公孫龍子和徐夫人三人徑直走三個空位前,把最上面的空位留出來。這是上首之位,理應留給太子贏柱。

秦昭王卻是攔住了,道:“荀子,請坐此。”指着首位。

“這……不敢當。”荀子忙推脫。

荀子是名動天下大的學術大家,他知書識禮,當然不會做坐在上首這等失禮的事兒。

“三位能入秦,贏稷萬分榮幸,三位理應坐在太子之上。”秦昭王不由分說,扶着荀子坐在上首之位。然後扶着公孫龍子坐在荀子之次,再扶着徐夫人緊挨着公孫龍子坐下。

三人的座次竟然在太子贏柱之上,還是秦昭王親手相扶,這讓三人既是自豪,又是激動。他們雖然能抗王侯,能得到諸侯的禮遇,也沒有如此隆重的禮遇。這是他們平生頭一遭如此被禮遇,要不激動都不成。

“太子,你坐這裡,陪三位先生。”秦昭王吩咐一句。

“諾!”贏柱畢恭畢敬,應一聲,忙坐了下來,陪着荀子三人。

秦昭王這才轉過身,朝自己的寶座走去。來到寶座前,並沒有立時就座。目光在秦異人身上停留了一下,臉上泛着笑容,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能邀請荀子、公孫龍子和徐夫人入秦,是秦異人之功。

這三人人人名動天下。想邀請他們的人不知幾多,就是不能成功。其中,對於秦國最重要的是徐夫人,秦昭王曾經派人前去邀請,被他拒絕了,秦異人卻是把他請到秦國來了,要秦昭王對秦異人不讚賞都不成。

秦昭王坐了下來。道:“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冬日大朝會,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暢所欲言。可以有分岐,可以有不同見解。卻不能有異心,一定要同心!”

秦國政治清明,遇到問題,可以暢所欲言。可以有分岐,可以有不同見解。卻決不能允許有異心,就是“同心不同謀”。

這些官員有不少山東人,他們入秦有些年頭了,深知秦國的政風,一聞是言,就是躍躍欲試,想要發言。

秦昭王右手一揮,阻止羣臣說話,接着道:“在此,先要立條規矩:就事說事,不能有廢話!更不能阿諛奉承,就是奉承寡人亦不行!你們要記住:阿諛者,當罪!廷尉,你監督!”

“諾!”廷尉當即領命。

“好!”荀子、公孫龍子和徐夫人先是一臉的詫異,緊接着就是讚歎不已,雙手輕擊。同時,他們又是振奮。

荀子、公孫龍子和徐夫人走南闖北,見識極廣,見識過不少山東之地的政風,就未有如秦國如此清明者,連阿諛奉承都不行。

在山東之地,阿諛成風,要是不阿諛奉承莫想升官,莫想得爵,莫想立功。在秦國,阿諛奉承竟然要治罪,還有比這更讓人感慨的嗎?還有比這更讓人振奮的嗎?

秦國不聽阿諛之詞,秦國能不強嗎?

一衆官員中,有人沒有反應,有人很是意外。他們中,有些是今歲第一次參加冬日大朝會,不知冬日大朝會的規矩,阿諛者當罪這事讓他們很是驚訝。

那些已經參加過冬日大朝會的大臣,他們一點也不驚奇。

秦異人也是有些意外,緊接着就是歡喜,暗讚道:“這是杜絕奸佞之輩的妙招!好!”

阿諛者當罪,這的確是杜絕奸佞者的妙招,那些想靠鑽營奉承取高位的人沒有一點兒機會。

“哦,這事不是從大父起,而是從惠文王時起。”秦異人想到了這事的由來。

山東之地罵秦國不近情理,爲何如此罵?其中一條理由就是秦國不聽好話,連說你好都不行,這還近情理嗎?

這事說起來,就有一段歷史了。在秦惠文王時,有人想要通過鑽營來謀取高位,大肆奉承秦惠文王,說他如何如何英明神武,超邁三代之君……怎麼好聽怎麼吹噓。一開始,秦惠文王沒有理睬,這人就變本加厲,吹噓得越來越厲害,有不少人跟着他一起吹噓。

依這人想來,如此聲勢浩大的吹噓,秦惠文王一定會歡喜,一定會賞他高官厚爵。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秦惠文王卻是直接下令,把他抓起來,殺了。

然後,秦惠文王就訂了一條規矩:阿諛者,當罪!

到了秦昭王時,又有人做了類似的事情,秦昭王還是把這人給殺了。自此以後,秦國朝堂肅然,沒人敢阿諛。

而這事傳到山東之地,山東之人就大罵秦國不近人情,人家說好話,奉承你,你還把人家殺了,有你這樣的人嗎?(這事史有所載,卻是太過隱約,語焉不詳,我無法寫得更翔實。)

第40章 不勞而獲第40章 宏偉藍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0章 稱帝第40章 樂毅辭世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25章 父子之情第16章 大禍臨頭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2章 學館成(上)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26章 重用李牧第4章 下馬威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55章 目標:西海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65章 信?不信?第32章 學館成(上)第4章 百越震恐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6章 兵臨韓都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9章 異人之怒第28章 虎狼之威第94章 拍賣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37章 齊國滅亡第77章 走馬上任第48章 魏國出兵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112章 一之道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32章 玉夫人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6章 大漠雲動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86章 敵變我變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8章 革新舉措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3章 蓋聶(中)第76章 怨氣沖天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3章 兩軍對壘第67章 邯鄲解圍第51章 駕臨前線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6章 秦軍出動第10章 意外驚喜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4章 《鳳求凰》第58章 羌滅第1章 名士風采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1章 秦異人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98章 欲合縱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60章 楚軍覆滅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31章 范增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53章 東窗事發第17章 逃!逃!逃!(下)第65章 迂政亡燕第28章 尉繚獻計第10章 白起辭世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11章 登基第9章 打劫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43章 隳龍城(下)第52章 異人掛帥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65章 信?不信?第11章 夏姬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3章 千古積弊第26章 義釋馮亭第14章 匈奴瘋了(下)第16章 大禍臨頭第27章 定計滅齊第17章 趙括之母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42章 趙姬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18章 匈奴來了第9章 韓國滅亡
第40章 不勞而獲第40章 宏偉藍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0章 稱帝第40章 樂毅辭世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25章 父子之情第16章 大禍臨頭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2章 學館成(上)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26章 重用李牧第4章 下馬威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55章 目標:西海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65章 信?不信?第32章 學館成(上)第4章 百越震恐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6章 兵臨韓都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9章 異人之怒第28章 虎狼之威第94章 拍賣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37章 齊國滅亡第77章 走馬上任第48章 魏國出兵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112章 一之道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32章 玉夫人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6章 大漠雲動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86章 敵變我變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8章 革新舉措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3章 蓋聶(中)第76章 怨氣沖天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3章 兩軍對壘第67章 邯鄲解圍第51章 駕臨前線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6章 秦軍出動第10章 意外驚喜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4章 《鳳求凰》第58章 羌滅第1章 名士風采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1章 秦異人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98章 欲合縱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60章 楚軍覆滅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31章 范增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53章 東窗事發第17章 逃!逃!逃!(下)第65章 迂政亡燕第28章 尉繚獻計第10章 白起辭世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11章 登基第9章 打劫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43章 隳龍城(下)第52章 異人掛帥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65章 信?不信?第11章 夏姬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3章 千古積弊第26章 義釋馮亭第14章 匈奴瘋了(下)第16章 大禍臨頭第27章 定計滅齊第17章 趙括之母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42章 趙姬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18章 匈奴來了第9章 韓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