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奇襲歷下

“滅齊!滅齊!”

陡然間,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怒吼聲,秦軍銳士個個眼中戰意高熾,恨不得立時殺入齊國,把齊國給滅了。

秦軍此次東進,不損一兵一卒而滅掉魏國,這固然是天大的喜事,也是開天闢地以來的奇蹟。然而,秦軍沒有經過沙場搏殺,這令秦軍的戰意無處渲泄,此時要滅齊了,他們能不歡喜?能不“聞戰則喜”?

“進軍!”王翦手中的秦劍對着齊國所在的東方猛的劈下,如同驚雷閃電。

一拍馬背,王翦一馬當先,對着齊境衝去。

“隆隆!”秦軍緊接着跟來,爆發出驚天動地的聲響,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歷下(相當於現在的濟南),是齊國東邊的重地,是齊國都城臨淄的東大門,城高垣厚,佔地數十里,極爲熱鬧,進進出出的人不知幾多。

齊國得到漁鹽之民,齊人富足不在秦國之下,日子過得不錯,尤其是歷下這等重地的齊人,不說安居樂業,至少有飯吃。

再加上歷下是齊國的東大門,要想不熱鬧繁華都不成。

歷下的地理位置極爲重要,是齊國西進的必經之地,前來齊國買鹽的商賈來去都要通過歷下,可以說是,歷下是齊國與韓燕趙魏秦五國通商的重要樞紐。

晨曦初上,晨光初露,歷下已是熱鬧非凡,進進出出的商賈不知幾多。

“走不走啊?不走就讓開,我還要趕路呢。”

“你沒看見啊?前面堵上了。人這麼多,能走得通才怪。”

行人商賈們爭相吆喝,叫嚷聲響成一片,跟雷鳴似的。

造成這種擁堵現象是因爲當時的鹽十之八九產自齊國。又有十之八九運往韓燕魏趙秦之地,只有少部分從南方運往楚國,要想不擁堵都不成。

“隆隆!”就在這時,只聽前面傳來一陣如同悶雷似的聲響,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這聲太過響亮了,太有震憾力了,商賈不再叫嚷,無不是睜大眼睛,死盯着西方。想要弄個鬧白。

“這是什麼聲響?如此響亮,如此驚人,跟打雷似的。”

“打雷?虧你想得出來,這絕不是打雷,你也不瞧瞧。天光如此明媚,萬里無雲,這是一個大晴天呀。”

“沒錯,這肯定不是打雷。那會是什麼聲響呢?要鬧出如此大的動靜,絕不等閒呀。”

“倒象是千軍萬馬在行進。”

“千軍萬馬?虧你想得出來。此時的齊國大軍都調到楚國邊境去了,哪有千軍萬馬?就是整個歷下城裡,也不過數千人在鎮守呢。”

齊國上了秦國的大當。真以爲秦國要出兵伐楚,把能調動的軍隊都調走了,就是歷下這樣的重地,也不過數千守軍罷了。

“沒錯。這就是千軍萬馬,肯定是千軍萬馬。你們仔細聽着,這聲音錯落有致,並不凌亂。這不僅是千軍萬馬在行進,還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這些商賈裡不乏機敏之人。從聲音就判斷出這是千軍萬馬在行進。

“真的呢。真的是千軍萬馬在行進,還是訓練有素的精銳。如此精銳,會是哪支軍隊呢?”

“這還用說嗎?一定是齊國的精銳,他們趕去楚境,準備滅楚呢。齊國有如此精銳,楚國要想不滅都不成。”

正說間,只見西面出現一朵巨大的烏雲,連天接地,給人沉重的壓抑感。

而且,這朵烏雲速度極快,快速朝歷下飄來。

“天啊,這是馬蹄濺起的泥土灰塵匯成的烏雲,這太不可思議了。”

“如此威勢,那得幾多軍隊呀?五萬吧?”

“五萬?你太不能想了,少說這是十萬大軍呀。”

“十萬?不止這個數目,依我看,至少是二十萬。”

這些商賈把這朵巨大的烏雲看在眼裡,猜測紛紛。

一條黑色的水線出現在烏雲下方,優美流暢,快速涌來。不用想也知道,這就是鬧出如此大動靜的軍隊,一衆商賈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死命的打量,想要弄個明白。

可惜的是,距離太遠,看不清楚,不知是哪支軍隊。

很快的,就見一片黑色的浪潮洶涌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商賈們看得清楚,這片黑色的浪潮是由黑色的軍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幟組成。

整個天下間,尚黑的只有秦國一家,別無分號,一衆商賈立時大驚失色:“天啊!是秦軍,是秦軍!”

“沒錯,是秦軍!只有秦國尚黑呀,秦軍纔是黑色的。”

“不對,你們莫要亂嚷嚷,就算天下間只有秦國尚黑,也不一定就是秦軍呀。你們也不想想,這是齊國的歷下,秦軍怎會來到歷下呢?”

這話有道理,商賈們不敢再肯定了,遲疑着道:“不是秦軍的話,又該是哪支軍隊呢?天下間,除了秦軍外還有哪支軍隊是尚黑的呢?”

在戰國時代,崇尚陰陽五行學說,各國有各自的色彩,秦國就是黑色。

這問題還真把一衆商賈給考住了,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快看,快看,那是旗幟,上面寫着‘秦’字。這下不用猜了,是秦軍無疑了!是秦軍!”

有人眼尖,已經看清了黑色旗幟上的“秦”字,這是秦軍的旗號無疑了。

“真的呢!真的呢!”一衆商賈連聲驚呼。

緊接着,一衆商賈就疑惑不解了,議論紛紛:“秦軍怎會來到歷下呢?難道秦國不是要滅楚,而是要滅齊?”

“應該是,要不然的話,秦軍怎會突然出現在歷下呢?”

“秦國不愧是虎狼之國呀,如此狼子野心,竟然欺騙兄弟之邦齊國。明明要滅齊,卻是說要滅楚,狼子野心若斯,千古未之聞也!”

“你休要胡說。你也不想想,齊國做了什麼?秦國聯合齊國伐楚,這事兒還沒有行動,消息就泄露了,聽說齊王和丞相後勝四處宣揚,泄露了秦國的機密。秦國能饒過齊國嗎?秦軍這是前來問罪的。”

這倒好,商賈們把秦國出兵的籍口都找好了。

這話還是在理的,立時引來一片附和聲。

“滅國之事,是何等的機密,齊國君臣把不住嘴。早早泄露了秦國的機密,秦國要是不問罪,那就不是秦國了。”

“哎!齊王也是的,堂堂一國之君,連嘴都管不住,他不知道事以密成嗎?如此國君,齊國豈能不亡?”

“依我看。秦國伐楚之事被泄露了,秦國這纔出兵攻齊,欲要討個說法,這是應該的。”

這些商賈不僅不罵秦國是虎狼。反倒是贊成秦國此舉,實在是齊王建和後勝早早泄露機密令人無語。

“讓開!快讓開!”秦軍已經衝到近前了,緊握着秦劍,大聲叫嚷起來。

“快讓開!”望着如同潑風般衝來的秦軍銳士。商賈們哪敢不依,齊聲叫嚷。忙着把車輛朝邊上趕,給秦軍讓出一條道來。

“你們說,秦軍會不會殺我們?”有商賈心驚膽跳,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秦國是虎狼之國,秦軍是虎狼之師,在山東人的眼裡,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要這些商賈不驚懼都不成。

對於這問題,誰也說不準,一衆商賈滿臉的驚恐,彷彿世界末日到來似的。

只見秦軍潑風般衝來,殺氣騰騰,商賈們看在眼裡,如同見到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似的,個個驚駭欲絕,恨不得立時逃走。

有人嚇得牙關相擊,有人嚇得雙腿打抖,有人嚇得站立不穩,有人嚇得差點尿了……一片恐慌在商賈中蔓延。

“你們莫要驚慌,大秦此來是前來問罪的,與你們無干。你們該什麼就去幹什麼。”就在此時,只見秦軍中一個將領一拉馬繮,脫離隊伍,來到道旁,安慰這些驚恐不安的商賈。

這話對於驚恐萬端的商賈們來說,無異於天音仙樂,歡喜難言,個個大喜過望,齊聲歡呼:“謝秦軍!謝秦軍!”

“秦軍真是好樣的,軍紀嚴明,不殺無辜,這纔不愧是王師!”

商賈們不僅謝秦軍,還要讚揚秦軍。

秦軍此來是爲滅國,不是報復,不能多殺戮。因爲,只要滅了列國,這些商賈就會是秦國的子民。

秦軍如同狂飆般疾馳而去,對着城門衝去。

“快,關上城門!關上城門!”鎮守此處的齊軍總算是反應過來了,大聲叫嚷,手忙腳亂的,想要關上城門。

“關城門?你們不覺得太晚了?”秦軍銳士爆發出一陣譏嘲聲,彎弓搭箭,箭如雨下,對着城門口的齊軍就射了過去。

秦軍的箭術極爲了得,一射一個準,在如同雨點般的箭矢中,齊軍紛紛中箭,死傷不少。

“虎狼秦虎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頭,快逃啊!”齊軍倉皇應戰,哪是秦軍對手,轉眼間就崩潰了,捨棄城門,逃之夭夭。

就這樣,秦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城門。

城門一佔領,一隊秦軍衝進城裡,立時警戒。緊接而來的秦軍如同潮水般,衝進了歷下。

衝進城裡的秦軍立時分散開來,開始肅清齊軍。

事起突然,變起倉促,齊軍壓根兒就沒有想到秦軍會突然殺來,沒有絲毫抵擋之力,秦軍並沒有費幾多時間,就佔領了整個歷下。

更讓人吃驚的是,鎮守此處的齊國將領還與幾個漂亮的妻妾正在滾大榻,直到秦軍把他從榻上揪下來時,這才知道秦軍已經攻佔了歷下。

歷下,是齊國的東大門,秦軍攻佔了歷下,無異於把利劍對準了臨淄。

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1章 反目成仇第44章 《鳳求凰》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24章 針鋒相對第40章 宏偉藍第25章 毛遂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0章 修改秦法第15章 鬥朱亥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88章 異人定計第25章 父子之情第23章 博浪沙第5章 散合縱(二)第28章 尉繚獻計第64章 通告天下第20章 秦軍擋道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3章 蓋聶(中)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54章 折辯廉頗第64章 魏軍來襲第50章 攻心第14章 拜上將軍第5章 散合縱(四)第6章 門庭若市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34章 雷厲風行第42章 鬥信陵君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43章 公子蟜?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7章 拐騙趙姬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9章 救?不救?(上)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51章 駕臨前線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9章 奉旨監國第36章 戰神王翦第42章 都江堰成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42章 鬥信陵君第30章 大戰開始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50章 攻心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27章 信陵君第50章 遷九鼎第10章 呂不韋(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7章 逃!逃!逃!(上)第23章 博浪沙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12章 母子情深第28章 大軍壓境第54章 楚王之怒第7章 和氏璧第77章 走馬上任第46章 與佳人有約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2章 趙姬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4章 處處碰壁第13章 兩軍對壘第64章 通告天下第9章 打劫第82章 秦王決斷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1章 毛筆第80章 調教郭開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64章 通告天下第60章 深謀遠慮第53章 滅羌?第77章 走馬上任第14章 明珠蒙塵
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1章 反目成仇第44章 《鳳求凰》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24章 針鋒相對第40章 宏偉藍第25章 毛遂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0章 修改秦法第15章 鬥朱亥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88章 異人定計第25章 父子之情第23章 博浪沙第5章 散合縱(二)第28章 尉繚獻計第64章 通告天下第20章 秦軍擋道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3章 蓋聶(中)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54章 折辯廉頗第64章 魏軍來襲第50章 攻心第14章 拜上將軍第5章 散合縱(四)第6章 門庭若市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34章 雷厲風行第42章 鬥信陵君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43章 公子蟜?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7章 拐騙趙姬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9章 救?不救?(上)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51章 駕臨前線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9章 奉旨監國第36章 戰神王翦第42章 都江堰成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42章 鬥信陵君第30章 大戰開始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50章 攻心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27章 信陵君第50章 遷九鼎第10章 呂不韋(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7章 逃!逃!逃!(上)第23章 博浪沙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12章 母子情深第28章 大軍壓境第54章 楚王之怒第7章 和氏璧第77章 走馬上任第46章 與佳人有約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2章 趙姬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4章 處處碰壁第13章 兩軍對壘第64章 通告天下第9章 打劫第82章 秦王決斷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1章 毛筆第80章 調教郭開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64章 通告天下第60章 深謀遠慮第53章 滅羌?第77章 走馬上任第14章 明珠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