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異人新政(下)

這問題正是衆人所想,無不是打量着王翦,靜等他說話。

“山東六國,趙國已滅,強趙不存,然大秦要一天下,仍有一番艱難的征戰。”王翦開始剖析了,道:“齊燕魏韓四國皆不難滅,難滅者,唯楚國也。”

“這……”秦昭王頗有些驚奇,道:“楚國雖大,卻是少敢戰之士,與大秦打了上百年,是屢戰屢敗,爲何楚又最難滅?”

山東之地最大的就是楚國了,人口多,土地廣,物產豐饒。然而,楚國又是最爲保守的戰國,到了戰國末期,還在沿用春秋時的車戰,遠遠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正是因爲如此,楚國被秦國壓着打了上百年,丟土失地不知幾多。

秦國如今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就是奪取楚國的,比如黔中之地、漢江平原,都是從楚國手裡奪得的。

在秦昭王的印象中,楚國就是軟柿子,壓根兒就不放在心上,王翦卻說楚國最難滅,秦昭王還真的不太相信。

山東六國中,秦昭王最爲重視的是趙國,因爲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成功,趙國有一支能征善戰的勁卒,可與秦國叫板。正是因爲這樣,方纔有長平大戰。就連趙國這樣強勁的對手都被滅了,還在乎一個區區楚國?

“是呀。”秦昭王的話剛落音,就是一片附和聲響起。

這次就連範睢、白起這兩人也不大相信了。

範睢是盤盤大才,智計高千古,然而,他不善軍事;而白起正好相反,征戰是一流,卻不善政治。而王翦的結論,卻正好是把這兩人的長處結合在一起得出的結論,要他們兩人不驚奇都不行。

“楚之難滅者,並非楚國土地最爲廣闊,口衆最多,物產最爲豐饒,而是因爲楚國隱藏的實力難以估量。”王翦接着剖析,道:“衆所周知,楚國是由世家大族把持,整個楚國除了王族外,屈、景、昭、黃、項五大世家勢力最大。這些大世家,不僅有土地城池,還有子弟兵。這些世家爲了把持朝政,爲了奪得更多的土地城池,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是內鬥,哪怕是令楚國吃敗仗……”

“嗯。”秦昭王若有所悟,重重點頭。

範睢也是贊成這話,微微頷首。

楚國的實力是最爲強大的,之所以沒有在對外戰爭中體現出來,不是楚國沒有實力,而是因爲楚國內耗太厲害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內鬥他們是一把好手,你整我,我整你,花樣百出。可是,一旦遇到秦國這個強大的對手,就是束手無策了。

“……大秦往昔對楚雖是屢戰屢勝,那是因爲大秦進行的是爭霸之戰,只是奪取一部分土地城池,並不是要滅亡楚國。”王翦的剖析越來越深入,道:“而大秦要一統天下,要滅掉楚國,有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楚國若滅,這些世家必然不能存,爲了自己的土地城池,這些世家勢必會聯合起來,共同抗秦。”

衆所周知,秦始皇發動的統一戰爭,打得很是順利,即使強趙這樣的對手,還有李牧這樣的天才統帥,都沒有奈何得了秦軍。然而,秦國偏偏在楚國吃了一場大敗仗,二十萬秦軍被項燕殺得大敗,爲何如此?

就在於秦始皇輕敵了。秦國與楚國打了上百年,屢戰屢勝,秦始皇並未把楚國放在眼裡。直到李信大敗,秦始皇這才猛然醒悟,楚國原來不可輕視,不得不重新啓用王翦,並且給了王翦六十萬大軍。

事實證明,王翦的判斷完全正確。楚國一共出動了四十萬大軍抗秦,兩軍相持一年多。

楚國的四十萬大軍並非楚國的全部軍隊,楚國還有不少軍隊,那就是世家的子弟兵,還隱藏在各自的封地裡。這四十萬大軍,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各大世家,他們知道秦國這是要滅楚國,若是楚國被滅了,他們也就完了,雖然他們不願意,卻不得不拿出子弟兵共同抗秦。

“是極!是極!”秦昭王輕輕擊掌,大是讚歎。

“好!採!”白起一邊擊掌,一邊大聲叫好喝采。

“聽王將軍一席話,範睢幡然醒悟,楚國難滅也!”範睢感慨無已。

衆人皆是讚歎不已。

“王翦,你以爲要滅楚需兵幾多?”秦昭王問道。

“六十萬!”秦異人知道王翦出兵滅楚的軍隊數目,在心裡暗道。

“七十萬!”王翦卻是想也沒有想,就報出一個讓人震驚的數字。

“七十萬?”秦昭王、白起、範睢、司馬梗他們齊聲驚呼,嘴巴張得老大。

就是秦異人也是驚訝不已,心中暗道:“王翦,你鬧什麼玄虛?歷史上你滅楚不是六十萬嗎?怎生又成了七十萬?”

念頭轉動之際,秦異人已經明白了,心中暗道:“原來如此。的確是要七十萬!眼下的楚國比起秦始皇時期的楚國還要強大,因爲李園並未把楚國弄亂。嗯,是該把李園扶持起來,讓他把楚國弄亂。”

的確是這樣,眼下的楚國比起秦始皇時期的楚國更加強大。即使春申君很自私,把不少土地城池劃到自己的名下,卻與李園對楚國的危害要小很多。若眼下秦國出兵滅楚的話,着實需要七十萬大軍。

“爲何要這麼多?”秦昭王滿臉的震驚:“就是長平大戰,也不過出動五十八萬大軍呀。”

著名的長平大戰,秦國出兵也不過五十八萬大軍,滅楚就要七十,這着實太驚人了。

“君上,長平之戰大秦最初只是想打敗趙國,並未想過要滅趙。”王翦一針見血的剖析,道:“而這是滅國之戰,不僅要戰場決勝,還要把楚國的勢力連根拔起,不留任何後患。若僅僅是戰場決勝,不需七十萬,有四十萬便可。可是,若是軍隊不夠,不能遮絕楚國的退路,一旦楚國退到百越之地,就是後患無窮。”

百越之地就是現在的福建廣東廣西浙江一部分,在當時屬於苦寒不毛之地,而且,百越之地在名義上屬於楚國。若是秦國大軍壓境,楚國打不過的話,很可能退到百越之地,楚國再以此爲依託對秦國進行滋擾,那真的是後患無窮了。

歷史上,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滅楚,這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數字,就是秦始皇也是心驚肉跳。不過,王翦卻是做得很好,把楚國的勢力連根拔起,沒有讓楚國逃到百越之地去。

“是極!是極!”秦昭王恍然,大聲讚賞。

“沒錯。滅楚之戰首要就是防止楚國逃到百越去。”範睢大聲贊同。

“有理,有理。”白起也是重重點頭,很是讚賞的打量着王翦,一臉的欣慰,道:“君上,王翦盤盤大才,足堪重任,大秦有此良將,何愁天下不一!”

“哈哈!”這話秦昭王愛聽,大聲暢笑。

“君上,臣之意王翦就暫任藍田將軍,練兵一事就交給他。”白起衝秦昭王道。

“好!”秦昭王當即決定,把練兵這等重任交給王翦。

秦異人也是這麼打算的,就是白起不舉薦王翦來練兵,秦異人也會舉薦。

“王翦所說要練兵五十萬,如今看來,還有些少。”秦昭王略一沉吟,道:“掃滅列國後,還要駐守,這就需要不少軍隊,寡人之意,以三年爲期,先練兵三十萬。然後,再一一訓練,如此方能不傷國本。”

若是一次性練兵五十萬的話,秦國眼下就得大規模徵召,這會傷國本。分批進行,就可以解決這問題了。

“諾。”這是最好的處置之道,衆人不會有異議。

“異人,你還有話要說嗎?”生息練兵之事都有了着落,秦昭王對今天這議事極爲滿意。

“有。”秦異人點點頭,道:“我認爲,大秦當趁此機會大力辦學。”

“辦學?”秦昭王的白眉一挑,頗有些意外。

範睢、白起、司馬梗他們都是不解。

“我說的辦學,不是指區區一座學館,而是要在秦國辦很多學館。”秦異人知道他們的疑問,道:“自商君變法以來,大秦越戰越強,爲何如此?因爲大秦能招來人才,能用好人才。自商君以後的歷代丞相,如張儀、甘茂、穰侯、範丞相,皆爲山東之人,卻能大用於秦,這就是說大秦能做到人盡用,不會埋沒人才。”

秦國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秦國能用好人才,不會埋沒人才。在秦國,不愁你才幹,就怕你纔不高。若是在山東之地,才高才會招忌,會被埋沒,象範睢差點送命,這在秦國絕不會發生。

“如今,大秦的官員十之三四來自山東之地,吏員十之七八來自山東之地,這固然是喜事,也是堪憂之事。”秦異人的眉頭一挑,道:“人才,土裡不長,地裡不生,光靠招攬還不夠,還要着手培養。”

“有理,有理。”秦國是七大戰國中最爲重視人才的,正是因爲秦國得到了很多人才,這才越戰越強,秦異人這話說到衆人心坎上了,無不點頭贊同。

“異人,這要如何培養?”秦昭王的脖子伸得老長,一臉的期盼。

對於人才的重要性,秦昭王最是清楚了,若無範睢相幫,說不定他至今還是一個虛位秦王,秦國實權很可能還把持在他的舅舅穰侯手裡。

“公子是要通過辦學來培養人才?”範睢已經想到了。

“沒錯,正是如此。”秦異人點點頭,道:“一統,不僅僅是戰場決勝,還在於要治理,若不能治理好,仗就白打了。要治理好天下,就需要大量的人才,這就需要大秦提前準備。”

(未完待續)

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1章 范增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73章 使者大出第8章 王太孫第71章 廣邀名士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3章 蓋聶(中)第45章 奔赴軍中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46章 李牧升官第28章 尉繚獻計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3章 學館成(續)第11章 登基第3章 迎九鼎第37章 烏合之衆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7章 困獸之鬥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92章 名士之重第8章 造紙術第1章 華夏聖地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章 千古積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3章 蓋聶(下)第2章 扁鵲遺方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88章 異人定計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0章 玉天清第7章 和氏璧第4章 賣人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8章 狠狠敲詐第16章 秦軍出動第53章 滅羌?第46章 雷霆萬鈞第41章 天下震恐第18章 嬴柱即位第29章 同仇敵愾第18章 匈奴來了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6章 吐納術第6章 拒王命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29章 諸部動向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52章 異人出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36章 戰神王翦第43章 公子蟜?第7章 培養太子第38章 圍困(上)第42章 趙姬第45章 周室滅亡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51章 異人定計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19章 大破東胡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8章 造紙術第35章 出爾反爾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39章 異人新政第86章 敵變我變第23章 韓非哭韓第49章 開始對峙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8章 圍困(中)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0章 蘇代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31章 齊國中計第44章 停戰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9章 救?不救?(下)第23章 一個狠人第16章 圖窮匕現第37章 士俠第25章 魏國滅亡
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1章 范增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73章 使者大出第8章 王太孫第71章 廣邀名士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3章 蓋聶(中)第45章 奔赴軍中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46章 李牧升官第28章 尉繚獻計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3章 學館成(續)第11章 登基第3章 迎九鼎第37章 烏合之衆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7章 困獸之鬥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92章 名士之重第8章 造紙術第1章 華夏聖地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章 千古積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3章 蓋聶(下)第2章 扁鵲遺方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88章 異人定計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0章 玉天清第7章 和氏璧第4章 賣人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8章 狠狠敲詐第16章 秦軍出動第53章 滅羌?第46章 雷霆萬鈞第41章 天下震恐第18章 嬴柱即位第29章 同仇敵愾第18章 匈奴來了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6章 吐納術第6章 拒王命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29章 諸部動向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52章 異人出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36章 戰神王翦第43章 公子蟜?第7章 培養太子第38章 圍困(上)第42章 趙姬第45章 周室滅亡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51章 異人定計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19章 大破東胡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8章 造紙術第35章 出爾反爾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39章 異人新政第86章 敵變我變第23章 韓非哭韓第49章 開始對峙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8章 圍困(中)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0章 蘇代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31章 齊國中計第44章 停戰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9章 救?不救?(下)第23章 一個狠人第16章 圖窮匕現第37章 士俠第25章 魏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