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千古積弊

上書房中,秦異人跪坐在短案上,正在處置公務。而面前的短案上堆滿了竹簡,等着秦異人處置。

一陣沉重的腳步聲響起,在尉繚的指揮下,幾個鐵鷹銳士又擡着幾大捆竹簡進來了。

秦異人一瞧就是一陣頭大,這天下一統之後,事務多如牛毛,各地的奏章言事者不知幾多,秦異人忙得沒有時間吃飯,沒有時間睡覺了。

“放下吧。”秦異人揮手。

鐵鷹銳士放下竹簡,見禮告退。

“進來。”尉繚衝門下吩咐一聲,只見十幾個讀書人快步進來,衝秦異人見禮,道:“見過君上。”

“你們是……”秦異人把這十幾個讀書人一打量,沒有一個認識的。

“君上,他們是飽學之士,能識多種文字。”尉繚撫着額頭,頗有些頭疼,道:“眼下收到的奏章中,有不少是趙文齊文楚文魏文韓文燕文寫的,臣恐君上不識得,找了他們來,君上但有疑惑,可以向他們問詢。”

秦異人想說上幾句,卻是不知從何起來,右手重重拍在自己額頭上,道:“尉繚,你做得很好。”

秦異人站起身,把剛剛送進來的竹簡一陣翻找,眼珠子差點掉在地上了。

正如尉繚所說,這些竹簡來自全國各地,所用的文字五花八門,齊文、魏文、趙文、楚文、韓文、燕文,無不應有盡有。

“一國之中,竟然有如此多的文字,真是天大的笑話!”秦異人撫着額頭,倍覺頭疼。

“君上,天下剛剛一統,各地的文字依然在實行。比如說一個‘馬’字,就有近十種寫法,一個‘敢’字就有二十餘種寫法。”一個讀書人上前一步,衝秦異人一禮,頗爲感慨。

“你叫什麼名字?”秦異人把這個讀書人一打量,只見這人中等個頭,卻是很精神。

“臣叫周青臣。”此人忙回答,甚是榮耀,昂頭挺胸。

秦異人第一個就問他的名字。他很是自豪。

“周青臣?”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打量着他,暗道:“引來焚書坑儒之人?他在後世揹負了罵名,實際上他說的是實話,很有眼光。”

“是的”。周青臣忙道。

“一個‘馬’字就有近十種寫法。一個‘敢’字有二十餘種寫法,駭人聽聞啊,這文字必須要統一。”秦異人眉頭一軒,沉聲道。

造成文字如此混亂,不用說,當然是天下不一,諸侯力征的必然產物。往昔裡。與諸侯較着勁,倒還不覺得,如今,天下一統了。把這些由各種文字寫成的奏章擺在一起,方知其不方便如斯。

這僅僅是秦異人遇到的積弊之一,隨着王翦他們的歸來,秦異人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哪一件不是千古積弊?

王翦、李牧、司馬尚、李斯、黃石公、王綰、范增、鄭國、李冰他們先後趕到咸陽,秦異人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商議。

“在你們往回趕的這段時間。寡人這裡的政務增加了十倍都不止,隨着治理的鋪開,這政務會更多。”秦異人撫着額頭,輕笑道:“不一天下,不知事務是如此之呀。”

原本秦異人已經把治理的事務想得夠多的了,臨到事兒來了的時候,方知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再多也得撐着。”範睢揉揉發紅的眼睛,很是睏乏。

範睢是個精力旺盛的人,入秦這麼多年來,就少有見他睏乏的時候,如今他都累成這樣了,由此可知政務之繁重。

“幸好你們都趕回來了,可以分擔一些了。”秦異人把李斯他們一打量道。

李斯、黃石公、王綰、范增政纔不凡,有他們幫忙,相信會好上很多。

“接下來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干係着一統偉業能否存續的大事,絕不能掉以輕心。爲此,寡人特命各地官員趕來咸陽,參與大朝會,共商大事。”秦異人的眉頭一挑,道:“然,在舉行大朝會以前,我們得先好好商議商議,拿出個章程來。”

大朝會主要目的是給各地的官員統一認識,明確如何治理一事。在大朝會之前,秦異人他們這些高層就要達成共識,拿出如何治理的綱領,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積弊。”秦異人眉頭一挑,很是頭疼,道:“這些積弊可不得了,很多是千年積弊,存在上千年呢。你們從各地趕來,遇到什麼問題,都說說吧。”

“君上,臣率軍東進,先是徵韓,後是滅魏齊,再滅楚,深入江東之地,足跡遍佈華夏各地,感慨最深的當數交通不便了。”王翦撫着額頭,第一個發言,一臉的感慨,道:“交通之不便不僅僅是地形各異,還在道路難行,寬窄不一。從咸陽去臨淄,要經過韓地、魏地,韓地通行的車輛不能適宜魏地道路,魏地道路不適宜於齊地道路,太難行了,太難行了。”

華夏分裂,諸侯力征,各自有各自的道路標準,要是好走了就成了怪事。

“沒錯,上將軍之言深獲我心。”一片附和聲響起,出自衆人之口。

“寡人也是爲此事感慨萬端呀。”秦異人深知戰國時代的道路是如何的難行了,不僅僅是自然環境,更多的是人爲。

“還有,關卡多如牛毛。”王綰一臉的感慨,扳着手指頭,細數起來道:“臣在韓地時,隨便找個方向出行,不要走太遠,就走百八十里,就會遇到三五個關卡不等。若是走上千裡地,遇到的關卡竟然多達四五十個。”

“哎!”一片嘆息聲響起,一衆人大搖其頭,一臉的感慨。

上千裡之地就有四五十個關卡,平均算下來就是二三十里就有一道關卡。

關卡如此之多,就在於韓地實行的是分封制度,韓王要分封他的大臣,大臣還要分封家臣,家臣還有家臣……層層分封下來,每多一次分封就多了一道關卡,人人都有權力在自己的封地上設關卡收稅。

“韓地還算是好的,楚地更加令人震驚。”尉繚搖頭,道:“在大世家的封地上,還算好的。大世家的封地大,關卡數目要少些。在那些小世家的封地上,那才叫一個令人震驚,我曾經看見十里之地就四道關卡,細算下來,三兩裡地就有一道關卡。”

“這些關卡不能留,一定要廢。”秦異人親眼見過山東的關卡是如何的恐怖。

“臣在魏地數載,親眼所見世家豪強是何等的猖狂。”李斯搖着頭,大是氣憤,道:“世家豪強在山東之地根深蒂固,雖然推行秦法後有所收斂,卻仍是不容小覷。那些世家大族大養門客,少則三五人,多則數百上千,爲他們爪牙,多行不法之事。”

戰國時代,養門客成風。所謂的門客,其實就是遊手好閒之輩,依附有錢有勢之家,爲虎作倀,欺壓良善,巧取豪奪。

養門客最有名的便是有着“戰國四公子”之稱的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這四人有着豐厚的身家,所養門客多達數千,爲他們奔走吹噓,把四人吹得跟花兒一樣,“賢名”滿天下。

其實,這四人背地裡盡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和一個“賢”字挨不着邊,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罷了。

春申君竟然幹起了篡國的勾當,這能當得一個“賢”字?

在山東之地推行秦法,這些豪強之家雖然有所收斂,卻是根基仍在,時不時就會做出壞法之事。

要知道,在戰國大爭之事,俠客多如狗,刺客滿地走,一言不合便要拔劍而起,殺人泄憤,要想在短時間內根除這些豪強,那是不現實的,是以,儘管韓魏齊三地已下數年,豪強仍是很猖狂。

“六國舊貴族、世家、豪強必須連根拔起,不然的話,山東不寧,國人庶民難有好日子過。”秦異人與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多次交手,深知這些人有多麼猖狂。

以前,天下未一,秦國還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們,眼下是該懲治這些人的時候了。

“貨幣不一,不便商賈貿易。”范增道。

七大戰國各有各的貨幣,齊刀趙幣各行其地,秦國忙着一統天下,還未整頓經濟秩序,眼下各大戰國的貨幣仍在流通。要是不進行整頓的話,不便經濟的發展,經濟不發展的話,國人庶民難有好日子過。

“貨幣必須要一統。”秦異人重重點頭。

貨幣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誰都能明白,此事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臣路上所見所聞,國人庶民多爲尺度不一,衡器不一而苦惱。更有那些不良豪強世家,以此做欺詐之事。”李牧右手緊握成拳,一臉的氣憤。

戰國時代,天下大亂,度量衡多如牛毛,一個國家有一種甚至數種度量衡,亂得一塌糊塗,不法商賈、豪強世家從中漁利,牟取暴利。

有些國家的度量衡可以達到十數甚至數十種。這點,楚國最爲明顯。因爲楚國實行的是分治,世家林立,世家的勢力很大,就是楚王都難以控制,他們是爲所欲爲,度量衡如何制訂,還不是他們一句話的功夫?

“度量衡必須一統。”秦異人當然知道度量衡混亂的可怕後果。

就這樣,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所說無一不是千古積弊。

第1章 名士風采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46章 北方告急第74章 秦國增兵第1章 秦異人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15章 平原君第46章 雷霆萬鈞第1章 冒頓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19章 晉升太子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4章 停戰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7章 趙括之母第33章 學館成(續)第7章 困獸之鬥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21章 廢異人?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19章 大破東胡第47章 項燕掛帥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50章 蘇代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19章 大破東胡第67章 邯鄲解圍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10章 玉天清第15章 尉繚歸來第48章 欲除白起第25章 蠢蠢欲動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6章 圖窮匕現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21章 在劫難逃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6章 楚國大亂第25章 罪惡累累第60章 朱亥神威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52章 異人出手第11章 巧取豪奪第12章 灰頭土腦第8章 攻心之戰第50章 遷九鼎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54章 楚王之怒第47章 項燕掛帥第47章 出兵西征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17章 鐵腕平叛第27章 再間朱亥第7章 和氏璧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1章 天下歸一第62章 袖中金錘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6章 門庭若市第41章 收拾民心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45章 周室滅亡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8章 造紙術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56章 楚國大亂第89章 嚇破膽第33章 學館成(續)第36章 出兵滅周第29章 逼債第62章 袖中金錘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8章 狠狠敲詐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70章 拜訪樂毅第96章 孟子學生第25章 罪惡累累第15章 陰謀敗露第1章 轟傳天下第21章 在劫難逃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88章 無恥之尤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33章 搶人第15章 尉繚歸來第3章 合縱回光第54章 折辯廉頗
第1章 名士風采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46章 北方告急第74章 秦國增兵第1章 秦異人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15章 平原君第46章 雷霆萬鈞第1章 冒頓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19章 晉升太子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4章 停戰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7章 趙括之母第33章 學館成(續)第7章 困獸之鬥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21章 廢異人?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19章 大破東胡第47章 項燕掛帥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50章 蘇代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19章 大破東胡第67章 邯鄲解圍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10章 玉天清第15章 尉繚歸來第48章 欲除白起第25章 蠢蠢欲動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6章 圖窮匕現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21章 在劫難逃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6章 楚國大亂第25章 罪惡累累第60章 朱亥神威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52章 異人出手第11章 巧取豪奪第12章 灰頭土腦第8章 攻心之戰第50章 遷九鼎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54章 楚王之怒第47章 項燕掛帥第47章 出兵西征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17章 鐵腕平叛第27章 再間朱亥第7章 和氏璧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1章 天下歸一第62章 袖中金錘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6章 門庭若市第41章 收拾民心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45章 周室滅亡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8章 造紙術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56章 楚國大亂第89章 嚇破膽第33章 學館成(續)第36章 出兵滅周第29章 逼債第62章 袖中金錘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8章 狠狠敲詐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70章 拜訪樂毅第96章 孟子學生第25章 罪惡累累第15章 陰謀敗露第1章 轟傳天下第21章 在劫難逃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88章 無恥之尤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33章 搶人第15章 尉繚歸來第3章 合縱回光第54章 折辯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