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25天文曆法

秋意寒涼,梧桐落葉。

蘭池宮上下忙忙碌碌,都在準備着搬遷事宜。

秦時處理公務之餘,看到赤女跟烏籽正團團轉處理着侍從們回稟而來的種種瑣碎事項,心頭不禁生出一抹歡喜來。

做王后真好啊。

遷宮只需擡擡腿。

既不需要跟裝修設計師工人們扯皮吵架,也不需要整理行李到半夜,搬過去後還要一一整理。

她停下筆來:“烏籽,臨近過年時搬家,宮中上下必然忙碌不休——跟侍從們說一聲,歲除日,蘭池宮上下皆有賞。”

歲除便是除夕,只如今秦國並不如此稱呼。而烏籽聽罷這話,又看了眼宮中其餘服侍的衆人,不由笑了起來:

“謝王后!”

雖大家面上不顯,但等下了值,還不知個個要如何歡喜呢!

烏籽心道:王后,當真好受歡迎啊!

臨近中午,秦時終於處理完今日呈上來的宮務,此刻便吩咐道:

“去道宮看看吧。”

看看如今方士們煉丹,用的是什麼丹鼎技藝。

誰知馬車方纔備好,宮外便有黃門傳訊:

“王后,太史令求見。”

秦時頓時好奇:“太史令?”

……

太史令袁忻也是心中發苦。

自打今年大王西巡迴宮,他整個人便如一隻陀螺,轉啊轉的沒停過。

先是夜觀星象不好,熒惑守心,大凶之兆。但大王還在西巡途中,無人可說,因而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好不容易大王西巡迴宮,大凶之兆已破。然而再一擡頭,又有東郡墜星……

老實說,那時太史令自己也想搖搖欲墜了。

他年紀大啦!真真折騰不起了。

未曾想大王西巡途中帶回來的貴人,竟有如此膽魄,三言兩語,便讓大王由怒轉喜,格外開懷。

他喘了口氣。

而後燕將軍薨逝,大王又命他堪輿封墓,測算時辰,一路奔波……苦也!

回到咸陽宮纔剛喘口氣,第二日就聽說大王要冊王后了……

此時秦國上下尤重天時星象曆法,他這太史令,此前不過每逢大事卜一卜。

到如今,卻是一卜再卜,壓根沒停過。

又得知王后這樣神奇的身份,如今宮人們都傳她乃是崑崙仙使。

太史令斟酌來去——2000多年後的秦國人,這又怎麼不算仙使呢?

更何況有此王后,天幕中紫微垣中一片大吉,他因此終於享受了些許閒暇時光。

雖也眼饞王后所說的那些金丹秘法,但這老邁身軀可不能顯得太閒了,因而還是年後再使人抄錄去吧。

誰知人在觀星臺,一大早擁被才醒,卻又被大王傳召!

太史令深覺命苦!

於是洗漱整理,又匆匆前去。

彼時大王才從演武場出來,略梳洗後,便遣人將他召至殿前,而後問道:

“王后何時可爲我秦國誕下太子?”

太史令:???!

大王,你才成婚兩個月呀!

大約是他眼中的震驚太明顯,姬衡眉頭一蹙,便又問道:“太史令夜觀星象,竟未能得算嗎?”

袁忻痛苦搖頭:“人主煌煌氣運,老臣只能看既定之事,卻不能輕易卜算將來。”

“倘若人人得看此事……”

那此前大臣們還糾結什麼?

只需暗自請託他算一算,宮中兩位王子有沒有繼承之資便好了。

若他真有這本事,當初大王西巡出發前,他便該喜滋滋催促大王快去,路上有咱們秦國的王后吶!

姬衡眉頭緊蹙。

他並非不明白。

只是,就像醫明暗地裡的擔憂一般,待過了新年,他便三十有七。

這偌大一個秦國,國君在這個年歲卻還未有太子,國祚恐將不穩。

西巡途中,他命懸一線之事雖嚴密封鎖,但難保時日久後不會被人翻出來,六國遺民若配合作亂……

太子……太子!

“寡人知道了。”

他揮手,太史令便迅速退下了。

但退下並不代表這件事完結。太史令思來想去,還是打算來蘭池宮觀一觀王后的面相——

萬一有所得呢?

如今黃門引他進得殿內,秦時不知道這老臣心中的爲難,只是好奇道:

“太史令今日怎麼有閒暇到蘭池宮來?”

袁忻有話卻不好直言,此刻看着王后腕間露出的那支兩千年後的腕錶,便含笑道:

“臣聽說王后有圭表一支,如銅晷刻漏,分毫不差……”

“這個麼,時日久了也有誤差,倒算不上分毫不差。”秦時褪下腕錶。

這支造價高昂的腕錶姬衡只略賞了一番,便又徑自將此物還她,日常也並不顯得好奇。

秦時還當如今秦國人對這等【奇淫技巧】的東西半點不感興趣呢。

如今太史令有眼光,她也頗覺歡喜,侍女在旁捧着托盤,將其轉呈到太史令手邊。

太史令恭敬道謝,半點看不出這是他臨時想出的藉口,而將此物捧在掌中,他卻發現這果然是枚寶物!

且不說這寶光璀璨的藍寶石切面,只這沉甸甸又光滑如鏡的不知名金屬,便顯得寶氣縱橫。

再看上頭不斷走動的指針,長中短一共三支,他只略微一看便明白過來:

“我大秦這十二時辰……”

上頭有12個點,指針指在其中一處,推算下來,恰是如今時辰……秦時知道,他想說的是兩千年後的秦國,還是這十二時辰。

但宮中人多口雜,不便如此,因而便又笑着解釋道:

“這12時辰在我家鄉化作24小時,每一刻度便是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一晝夜,短指針走兩圈便是……”

而這錶盤中下方,則還有一片不知名字符。

“敢問王后,這又是何意?”

秦時看了看,便笑道:“按照陰陽和合曆法,上頭所示,正是今日——九月二十五日。”

小老頭兒喜形於色,秦時看了也歡喜,此刻便教他如何調整時辰,切換日期。

太史令擰着弦,沉迷於此,顯然是覺得這小小妙物已巧奪天工。

眼看着上頭不知名字符一個一個跳動,他在心中大約對應着日期和文字,也頗有成就感。

然而那文字從規律的數字字符跳動,驟然又轉成了另外兩個筆畫複雜的字。

他不禁疑惑的又重新調整,再看一遍:

“敢問王后,爲何此時多顯出來字符?”

簡體字的數字筆畫十分好認,他多看兩遍就能對應的來。偏偏在【九月初三】這日,旁邊會多出文字來。

左右再切換,九月初四與初二都並無異常。

秦時看了看,笑得很是隨意:“二十四節氣麼,九月初三對應節氣乃是霜降,因而上頭會有提醒。”

“所謂霜降前後,種麥不愁——我秦國如今種麥的人不多,這習俗諺語就只聽聽便好。”

太史令沉默下來。

片刻後,他將腕錶恭敬放回一旁的托盤,而後問道:

“老臣斗膽,對此寶頗有興趣,不知可否賞老臣鑽研些許時日?”

“這有何難?”

秦時等的就是這句話。

姬衡說的沒錯,圭表在秦國並非無有替代。

身爲上位者,她若非習慣了,日常連自己看時辰的需求都沒有,自有下屬會時刻回稟。

太史令便是將此物拿回去拆了,她也覺得值。

眼看着對方歡喜又激動地抱着匣子迅速出了殿門,彷彿此次前來,就只爲了這枚腕錶,秦時不由失笑:

“待下午,太史令不會又想起他未完成的事,還要再來求見吧?”

倒是赤女在一旁微笑:

“王后曾對着腕錶說節氣調整,以及曆法,如今將腕錶交由太史令,是有意令他鑽研嗎?”

秦時看她一眼。

天文曆法一事,關乎王權正統,在她有若干關於民生的諫言要說之前,並不好拿這個再去跟姬衡直說。

但若是負責天文曆法的太史令主動察覺呢?

霜降啊……

她還有24節氣種植歌呢,雖然要種植的許多東西,如今秦國都還沒有,但漢朝有二十四節氣,有太初曆,有絲綢之路,秦國也遲早會有的。

天文曆法對於國家來說,是對農時的校正。

對於農民來說,能讓文化貧瘠的他們能更準確的把握天時,增產增收。

太史令大人可千萬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啊!

畢竟十月初一過新年,她着實是不適應。

而後下意識擡擡手腕,發覺其上空空,便又失笑道:

“走吧,去道宮看看。”

……

太史令果然是行至半途,才突然發覺自己並未來得及觀察王后面相。

那大王的太子一問,若改日再提,他總不能還拿今日這話搪塞吧?

可是……

他猶猶豫豫,看看茫茫青天,又看看懷中捧着的匣子,想那上頭奇怪字符以及王后說出的二十四節氣……

九月初三,霜降日。

好似農時記錄中,霜降確實就在這日前後!

這樣的陰陽和合曆法如此精準,莫非比如今的顓頊歷,要更加能對應天時嗎?

而如今秦國立法節氣,不過是二分二至與四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有經驗的老農們根據這8個天時,便能大約估算出種地收割的時日。

但這需要積年經驗,也要時刻觀測土地墒情,若無人傳承指點,便容易有差錯。

在這個生產力薄弱的時代中,農時若有誤差,是會耽誤全年收穫的。

他越想越是心動,此刻便不由又心痛嘆惋起來:

大王真是的,着急問什麼太子啊!

與王后日日相處,都未曾觀摩此等寶物嗎?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在播種與秋收啊!

來啦!秦國現在用的顓頊歷,漢代改成太初曆。現如今調整來的農曆,陰曆,全稱其實是陰陽和合曆法。

我們這邊農村到現在過生日還是按農曆走,以至於我長到很大才得知同學們是過陽曆生日,深覺詫異。

這就是地域習俗不同了。

11.咸陽宮城第225章 224鹽稅覲見第133章 132絲絨玫瑰【求月票】第135章 134刑德二柄第50章 49沐發進言第76章 75百鍊鋼法24.麥餅柘糖第91章 90銳意進取第77章 76乘輿六璽第132章 131斬衰緦麻第86章 85貴人秦君16.秦王寶庫第138章 137百越甘蕉第183章 182阿房宮名27.楚地細腰第166章 165卻之不恭26.醫令糖餅第196章 195火浣織女第209章 208部曲制度第212章 211巴氏推廣第55章 54丹心汗青第212章 211巴氏推廣第174章 173百代秦法第115章 114梟起聞蟬第191章 190奢侈琉璃第160章 159秦愛紛奢第117章 116天時地利第199章 198巴氏糾葛第226章 225天文曆法第92章 91商人市籍第97章 96高爐材料第123章 122助產之物第58章 57偏心若此第92章 91商人市籍第111章 110轀輬車駕第136章 135嫁娶規劃第147章 146魏武卒事14.洗漱朝食21.鐵鍋野草第124章 123驛亭閒談第137章 136目下無塵第204章 203銅鏡信號第96章 95鍛化退火第162章 161花拳繡腿第120章 119青史荻花第169章 168烏姓商人14.洗漱朝食第208章 207雞鴨安排第74章 73國之石民第53章 52銅鏡彩妝第113章 112御史大夫第155章 154荔枝龍眼第180章 179辛墨進度24.麥餅柘糖27.楚地細腰4.秦王姬衡第226章 225天文曆法第204章 203銅鏡信號第224章 223鹽稅改革第225章 224鹽稅覲見第99章 98翻水之車第109章 108見龍在田第48章 47四時神冠第214章 213玉人安排第36章 35天賦異稟四月總結第89章 88乾坤之卦第170章 169丹砂礦脈第182章 181親密接觸第56章 55韋編三絕第70章 69天下無雙第48章 47四時神冠第43章 42服彩光輝第99章 98翻水之車第192章 191太微天市第152章 151頻陽柿樹第124章 123驛亭閒談第161章 160上林苑事第54章 53典雅嫺靜第213章 212將軍燕琅第89章 88乾坤之卦第57章 56廚工藿賞第168章 167沸水之功17.夜明珠光第54章 53典雅嫺靜第141章 140天覆萬物7.姓氏之分第53章 52銅鏡彩妝第205章 204崑崙聖地第146章 145守正不撓第35章 34紫檀鐵鍋第119章 118江家女兒第185章 184太牢犧牲第123章 122助產之物第215章 214路間見聞第149章 148只爭朝夕第115章 114梟起聞蟬第210章 209放棄遼東第139章 138櫟陽驛亭
11.咸陽宮城第225章 224鹽稅覲見第133章 132絲絨玫瑰【求月票】第135章 134刑德二柄第50章 49沐發進言第76章 75百鍊鋼法24.麥餅柘糖第91章 90銳意進取第77章 76乘輿六璽第132章 131斬衰緦麻第86章 85貴人秦君16.秦王寶庫第138章 137百越甘蕉第183章 182阿房宮名27.楚地細腰第166章 165卻之不恭26.醫令糖餅第196章 195火浣織女第209章 208部曲制度第212章 211巴氏推廣第55章 54丹心汗青第212章 211巴氏推廣第174章 173百代秦法第115章 114梟起聞蟬第191章 190奢侈琉璃第160章 159秦愛紛奢第117章 116天時地利第199章 198巴氏糾葛第226章 225天文曆法第92章 91商人市籍第97章 96高爐材料第123章 122助產之物第58章 57偏心若此第92章 91商人市籍第111章 110轀輬車駕第136章 135嫁娶規劃第147章 146魏武卒事14.洗漱朝食21.鐵鍋野草第124章 123驛亭閒談第137章 136目下無塵第204章 203銅鏡信號第96章 95鍛化退火第162章 161花拳繡腿第120章 119青史荻花第169章 168烏姓商人14.洗漱朝食第208章 207雞鴨安排第74章 73國之石民第53章 52銅鏡彩妝第113章 112御史大夫第155章 154荔枝龍眼第180章 179辛墨進度24.麥餅柘糖27.楚地細腰4.秦王姬衡第226章 225天文曆法第204章 203銅鏡信號第224章 223鹽稅改革第225章 224鹽稅覲見第99章 98翻水之車第109章 108見龍在田第48章 47四時神冠第214章 213玉人安排第36章 35天賦異稟四月總結第89章 88乾坤之卦第170章 169丹砂礦脈第182章 181親密接觸第56章 55韋編三絕第70章 69天下無雙第48章 47四時神冠第43章 42服彩光輝第99章 98翻水之車第192章 191太微天市第152章 151頻陽柿樹第124章 123驛亭閒談第161章 160上林苑事第54章 53典雅嫺靜第213章 212將軍燕琅第89章 88乾坤之卦第57章 56廚工藿賞第168章 167沸水之功17.夜明珠光第54章 53典雅嫺靜第141章 140天覆萬物7.姓氏之分第53章 52銅鏡彩妝第205章 204崑崙聖地第146章 145守正不撓第35章 34紫檀鐵鍋第119章 118江家女兒第185章 184太牢犧牲第123章 122助產之物第215章 214路間見聞第149章 148只爭朝夕第115章 114梟起聞蟬第210章 209放棄遼東第139章 138櫟陽驛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