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傢俱陳設擺件全部歸置好後,遷宮,便正式開始了。
先由太史令選定良辰吉日,而後點香設祭壇,敬奉仙神、祖宗。
王后金冊不光於極廟供奉,早在冊封之時,就已快馬送入祖地雍城。如今祭祀犧牲,一應流程結束,秦時方纔被引領着,正式踏入甘泉宮。
準確來說,踏入甘泉宮正殿。
整個秦國的建築,都延續了上下一統的審美。
不管是欣賞男女,還是欣賞器物,先要碩大,然後纔要求美麗。
比如此時的甘泉宮,哪怕沒有漢代擇地重建的 2.78平方公里的甘泉宮那樣廣闊,也足有 1000畝。
秦時此前短暫居住過的南宮,只不過是其小小一個偏殿。
整個甘泉宮的面積,相當於一整個故宮。
如此遼闊,哪怕排除楚夫人鄭夫人的偏殿居所,剩餘地方,都夠秦時安排鐵官工坊、琉璃工坊以及道宮……
但偏偏這三樣又都有些戰略意及危險性,因而仍是在安排在咸陽宮不遠處的渭水南岸。
秦時擡腳邁入重新修整的正殿。
此時,價比金珠的胡椒還未被西域的駝鈴傳送,但殿內已取了來自巴蜀的花椒和泥,以做椒牆。
因其多子芳香,取其溫而芳,乃是昇陽之仙藥,因而王后居所是絕少不了的。
秦時對這等寓意是無所謂的,但椒泥能夠驅蟲防蛀,冬日火牆生起還有淡淡暖香擴散,對於木結構居多的宮殿來說,很有必要。
更何況,殿內不經意的豪奢也不僅止於此。
以姬衡的性格,又加上林木資源豐茂,此刻參天樑柱拔地而起,巨木雕金嵌寶,樑上有環佩與紗幔一同垂下。
絲絛縷縷,蘭香陣陣,侍女們身着素衣靜候在一旁,權利頂端的氣息令人熏熏欲醉。
玻璃窗櫺中灑落而來的明亮光暈,令這座寬闊的宮殿都明亮又夢幻起來。
秦時再回憶自己於故宮那參觀遊覽的半日時光……
幸好大王如今不在宋或清。
否則只看那狹窄逼仄的宮殿,聽聽殿外一牆之隔的叫賣聲,忍受偶爾的汴梁家豬衝撞宮禁……
這每一種可能加諸在姬衡身上,恐怕都要令他破防。
秦時一邊聯想一邊暗自發笑,但不得不說,甘泉宮的陳設格外用心,跟蘭池又有不同的感覺,她很是喜歡。
而穿過正殿沿着迴廊繞行一段,就能看到一片精心打理過的深秋草塘。
鋪地的草芽黃中帶着微青,枯萎的生命還未曾向稚嫩的幼芽傳遞深秋的氣息,因而兩種色澤交錯,另有一股勃勃生機。
池塘邊還有大叢蘆葦,如今蘆花還未曾飛揚,只能見到深黃中帶着些微綠意的蘆葦正隨風搖曳。
草叢中簌簌作響,有巡值的禁衛持着戈矛從裡頭走出,而後又跟出了野鴨兩隻。
這讓秦時無比理解了姬衡的審美。
畢竟,能住這樣生機勃勃的地方,誰愛那種逼仄的連棵樹都不敢種下的囚籠天地呀。
那池塘不過10畝左右,如今深秋,略乾枯的水面上只剩些許殘荷,如今陽光燦燦照耀,也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烏籽在旁解釋道:“待來年春夏,這處草塘又將有王后愛吃的菱角,再過些時日,底下的蓮藕也能採挖出來。”
“池塘內還有諸多魚蝦,也是就近能供應一些的。只是數量不多,品質也不如上林苑處精心篩選過的。”
秦時已經很是滿意了:“很喜歡,你們費心了。”
如今這樣的池塘,各處宮中都有一二處:
一是爲了就近取水方便。
二麼,也是最主要的功能:防止咸陽宮失火。
畢竟這大片綿延的木頭建築,除夯土地基與石磚牆體外,其餘處卻是易燃易燒的。
因而秦國打從咸陽宮修建開始,就已做了四處準備。
秦時便吩咐道:“不必等深秋,今日便先撈一兩節藕出來,晚間爲我與大王,上一道醋拌藕片吧。”
深秋氣燥,正適合吃這些涼津津的,清爽開胃。
繞着甘泉宮慢慢走動,又見前方角落也有偏僻宮羣,但是在甘泉宮的外頭:
“這是哪處宮殿?”
看起來當真偏僻,再繞過兩處宮牆,彷彿就要出了咸陽宮的範圍了。
烏籽解釋道:“這是七子丹與飛青的住所,王后歷來從前方行走,並不從甘泉宮過,所以纔沒察覺。”
她回稟道:“奴婢見王后頗關注這些民生事,因而此處與後宮諸位夫人的宮殿都有相通之所。”
又補充:“雖門戶通達,但中郎將在此安排了重重守衛,宮禁森嚴,王后若要召見,卻便捷許多。”
偌大宮殿,看起來安防很難做到位。
但實際上各國紛戰多年,想要刺秦,卻只有想法子面見君王,纔有機會。
畢竟池塘邊的蘆葦叢,每日都有三四人隨時進入巡檢呢。
而那池塘重地,雖夏季有荷葉菱角遮蓋,但岸邊也是有重重軍士把守。縱使真有人藏身其中,十天半個月恐怕都找不到機會露出頭來,又有什麼用呢? 秦時對此很是放心。
她在甘泉宮一一行走,從王后私庫、侍從居所,到宮廚所在,值班休憩,以及火牆維護之處……
都一一記下方位。
還有她的寢宮。
如今還未到寒冷之時,宮中火牆自然也未燒起。但一應陳設擺件,皆是萬分順手順意。
還有那巴夫人所獻上的琉璃寶樹,秦時是看不上的。但琉璃工坊的匠人們卻要爲王后爭一口氣,因而重新進獻了一尊枝形更優美,樹形更高大,寶石更璀璨的。
如今就被赤女安排放在寢殿一角,權做裝飾搭配了。
她看了自己的高牀軟枕,這才又問道:
“你們的住處呢?還有那些黃門侍從以及侍衛們的取暖之處,都安排好了?”
赤女低聲回稟:“都安排好了。”
“王后仁善,宮中上下皆知,現今不光奴婢等人,便是新入宮的奴婢侍從休憩之所,也有連綿火炕。”
若在以前,因爲柴炭供應有限的緣故,很可能溫度只是微溫。
但如今秦國上下有露天煤礦開採,還未入冬,咸陽宮已入了一車又一車。
這些宮女侍從們,今年大約能過個暖冬了。
秦時也微笑起來:“那就好。”
又見寢宮旁側還有兩三處空曠宮殿,修整的同樣精美華麗,這讓她不由好奇: “此處預備做什麼?”
便是宴飲之處,也在前殿有了安排。而這幾處宮殿看起來維護的很是精心,並不像閒置之處。
赤女與烏籽一同笑了起來。
“王后如今久居甘泉宮,那未來的王子公主,總也要有近處安置才行。”
簡而言之,兒童房。
秦時搖了搖頭:“難爲你們未雨綢繆。”
不過,做的挺好,她很滿意。
因而再度笑道:“賞。”
秦朝太短了,資料也很少,所以其實整個咸陽宮的宮殿名字都沒弄清楚,寫出來就會雜亂。
所以我把甘泉宮當做王后或者太后宮殿,方便區分。(參考宣太后居住的甘泉宮和常寧宮),具體位置在渭河南岸,也稱咸陽南宮。
【並不是銜接了甘泉山的甘泉宮(那個是漢朝的,地址有變),請大家諒解(查的頭禿!)】
在秦國,宮殿是“政、軍、祭、居”功能合一的。既是帝王生活的場所,也是國家戰略與禮儀活動的重要載體。
所以整個咸陽宮羣龐大無比,歷史又短,就不能像故宮那樣,一個殿一個殿的記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