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

而西突厥則一路向西一直到今天的裡海,是現在東歐和西亞很多國家的根源之一。

兩支突厥的矛盾很多,但是至少在現在因爲有阿爾泰山這一座大家心中的“神山”作爲分隔,並沒有太大的衝突,不過民族文化上的分歧已經出現。

西突厥的官制逐漸波斯化,而東突厥則恪守原本的十等官制,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拓展爲二十八等官制。這所謂的二十八等,實際上就是突厥可汗之下的二十八個部落的首領,依據部落的大小進行排序。在這其中,吐屯排列第七。

突厥雖然是一個草原民族,但是上下尊卑等級制度還是很苛刻的,若不是吐屯本身出現,必然是不會出現吐屯的旗幟的,也就是說追殺侯秘和於璽的已經是一個吐屯了。

一個吐屯必然不可能只有兩千兵馬,也必然還有大量兵力在後面跟着,只不過現在還沒有上來罷了。

於翼和曹忠等人的神情都凝重起來,他們雖然對突厥人有所瞭解,但是基本上都沒有和突厥人交過手,所以突厥人到底有多少戰力也無從判斷,不過至少他們都清楚,一個吐屯必然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突厥人這一次舉族西來,我們不能讓一個吐屯在距離靈武這麼近的地方遊弋,必須要趁着突厥大軍還沒有抵達一口吃掉他。”曹忠果斷的說道。

“如果在山谷之中設埋伏,突厥人上當的可能恐怕不會很大,”徐德言緊跟着點了點,“我們總不能在原野上和突厥騎兵作戰吧?”

“這倒不至於,”於翼微笑着說道,“以老夫看來,這個地方比較適合我大軍展開,又能夠佔據優勢。”

順着於翼手指的方向一看,曹忠和徐德言交換一個眼神。

於翼選擇的地方實際上就在山谷出口處,那裡有兩道緩坡,的確可以讓漢家將士從容展開列陣,而且敵人的騎兵驟然從山谷之中衝出來,恐怕也很難直接頂着箭矢和軍陣重新結陣。

但是畢竟這也是要應對突厥人很有可能非常迅猛的衝擊,意味着大家剛到靈武郡,就少不得是一場惡戰。不過話說回來,也就只有惡戰才能讓他們衡量一下突厥人的實力,也看看這兩支大軍是不是真的同心同德,若是連一個吐屯都應對不了,那麼又如何應對接下來的突厥大軍?

“但是至少從現在看來,突厥的這個吐屯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若是他根本就不進入山谷,那我們的這些安排也無從談起。”徐德言有些擔憂。

“這就需要有人誘敵了。”曹忠淡淡說道,目光旋即轉回到旁邊實際上已經躍躍欲試的侯秘和於璽身上。

誘敵最好的選擇肯定還是騎兵,這兩個傢伙帶着這個吐屯跑了一路子,雙方都有不少的怨氣,讓他們去誘敵肯定更容易達成目標。

“末將請命!”兩人幾乎同時單膝跪地拱手。

——————————-

風中已經夾帶着雪花,山谷外的荒野上,荒草隨風拂動,地上已經點綴了點點白色。可想而知在這更往北的地方,將會更加的寒冷。

勒住戰馬,阿史那金看着前方的山谷,微微皺眉。

他是突厥的吐屯,也是突厥的勇士,在突厥人的心中象徵着祖先和歷史的“金山”就是他的名字由來,雖然不過三十餘歲,但是阿史那金已經是突厥有名的勇士了,他的麾下有數萬的部衆。

此時跟在阿史那金身邊的卻只有兩千騎兵,這讓阿史那金也有些猶豫,自己是不是要衝入這一條山谷。

突厥人並不喜歡大兵團硬碰硬的戰鬥,他們喜歡像草原上的狼羣那樣四處遊獵,尋找到獵物之後就撲上去狠狠的給他們一口。而現在突厥的這種狀態讓阿史那金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感。

突厥人長期以來實際上和北周維持着非常“友好”的關係,尤其是宇文泰剛剛開國的時候,在北部邊境問題上對突厥人多有退讓,以換來突厥人的支持,可是好景不長,隨着北周戰勝北齊,宇文邕一反原來對突厥人的忍讓,五路北上,聲勢浩大,逼迫突厥一退再退。

好在宇文邕駕崩,突厥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北周的北部邊境也再一次變得任由他們來往,甚至就連靈武郡這樣的內地城池都已經被劫掠一空。不過陷於內鬥的宇文憲和楊堅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鬆快的劫掠生活讓突厥人也放鬆了警惕,原本他們都是劫掠了之後再躲入草原,以防止漢人報復,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帶着整個部落南下,頗有南下“就食”的感覺,這也讓原本來去如風的突厥騎兵有了一個巨大的軟肋——他們不可能再和之前那樣打了就跑,因爲整個部落都在他們的身後。

更重要的是隨着北地被突厥人劫掠的差不多,突厥要是再想要獲得更多的食物和奴隸,就只能繼續南下,這就導致了這一次被楊堅和宇文憲抓住機會。

在前鋒兵馬猝不及防中損失慘重的情況下,突厥人只能選擇撤退。

而且他們也很難退入北方草原和大漠,此時北方早就已經天寒地凍不說,若是這些部衆亂糟糟的再回去,保不齊要凍死餓死很多,這對於大汗以降這些突厥部落首領的威望打擊是致命的。

所以突厥人就只能一路西行,以求能夠從西北叩關進入中原,直接包抄周人的後路。

這樣的想法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歷史上突厥人從北地南下,遭到了唐朝的頑強抵抗,最終只能繞道西北,結果誰曾想到這裡是薄弱之處,最後真的讓他們一路殺到長安城外。好在一代雄主唐太宗渭橋退敵,不過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也讓唐太宗將其視爲奇恥大辱,短短几年之內就帶着恢復國力的大唐殺入草原。

而現在只不過是把歷史上四十年後發生得事情提前上演罷了,突厥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只不過事情卻並沒有阿史那金想象中的那麼順利,一上來作爲前鋒的幾個小部落就沒有了消息,無奈之下阿史那金只能丟下自己的大部落,帶着一隊精銳輕騎前來探查,正好讓他抓住了罪魁禍首。

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章節修改情況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
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章節修改情況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