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

也就是說,這就是軍方、白袍以及陛下早就已經打算好的計劃,現在只不過是在演戲罷了。

以唐亦舜爲首的官員們不得不承認,陛下和陳禹他們的演技還是非常不錯的,只可惜事情進展的實在是太順利了,順利到文官們甚至都沒有回過神來,事情就已經完全敲定下來了。

只要有一點政治嗅覺的人,自然就能夠意識到事情肯定不對勁,這完全就是一個圈套。但是事已至此,就算明知道是圈套,也只能咬着牙認了,更何況軍方也並不是沒有一點兒爲文官們考慮,至少是給了他們好處的,滿足了他們對安南的短期內的需求。

當然了,如果軍方什麼都不爲文官考慮的話,不用文官說話,李藎忱肯定也會不滿意。

軍方也不能表現出來的太強大,這會引起李藎忱的警覺,李藎忱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在短時間內、尤其是在北方戰事還沒有結束之前,能夠短暫的對文官佔據上風的軍方,因爲這樣才能在北方戰事再度爆發的時候憑藉着軍方在朝堂上微弱優勢快速做出反應,但是這並不代表着李藎忱會坐視軍方坐大。

盛唐爲何而亡,軍閥割據也。

李藎忱至少自己不會重蹈覆轍,至於後人,兒孫自有兒孫福。

文官們齊齊表示同意,李藎忱呼了一口氣,至少現在有自己在,朝堂上不會出現撕破臉皮的事情。

李藎忱對文武官員之間的矛盾還是有些擔憂的,因爲現在的大漢剛剛完成從世家世襲制度向普通的官僚選拔制度的轉變,這也是整個大漢的朝堂最脆弱的時候,通過科舉制和書院選拔支撐起來的新制度還不完善,甚至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現在大漢朝堂上的高級官員主要還都是當初九品中正制選拔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出現一些差錯。歷史上的唐朝就曾經出現武將弄權的事情,而緊接着在宋代,對於武人的防範又導致文官手握重權,最終導致宋代文弱爲歷朝之冠,實際上一直到明清時期,隨着科舉制度的完全完善和固化,文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才逐漸變得沒有那麼直接和激烈。

文武之間的平衡必須需要小心維持,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敏感時期。

隋煬帝當初可就是因爲太過自信,結果玩火自焚。

李藎忱戰勝了隋文帝楊堅,可不想讓自己成爲歷史上的隋煬帝,那就實在是太過滑稽了。

至於安南這邊港口選擇的事情,李藎忱當然早就已經得到了裴子烈和陳禹等人的通風,甚至工部的吳憑、商部的唐正良這些人,事先多多少少的也都收到了一點兒風聲。

工部需要知道這件事,是因爲選擇港口的事甚至還需要諮詢工部的意見,而且工部一向和軍方穿一條褲子,自然有知情權。

軍方提出這樣的構象,當然也不是平地起高樓,按照工部之前作出的勘探——作爲大漢未來在南洋上最重要的踏板,在拿下象林之後,工部隨軍工匠就已經在海軍船隻的護送下分別向南和向北對海岸線進行完整的勘探——在象林以南的一個巨大河流入海口的地方,有天然的港口和平原,這幾乎是建造一座大型城市所必備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這裡更加向南,更加深入南方的海洋。

對於大漢來說,盧容也好、象林也罷,甚至包括更北面的九真等地,有一個缺點就是距離朱崖太近了一些,用海軍大船從朱崖橫渡,也用不了幾天。

現在大漢已經開始對朱崖進行開發建設,以此作爲南洋來往船隻的避風港,以及前往番禺和直接前往象郡、鬱林郡一帶的中轉站,本來朱崖相較於番禺,距離就已經有點兒近,不過朱崖勝在地方大、物產又豐富,所以當做避風港和中轉站並無什麼大問題。

相比之下,象林和盧容所在的地方都有各自的缺陷。

或是地方狹窄,比如象林外海有懸出海面的山峰阻攔,導致這裡雖然是一個避風港,但是能夠停泊的船隻數量實際上並不是非常多不說,對於船上舵手的操作也有一定的要求,在這之前就有不少船隻因爲撞上了海上的明暗礁石乃至於兩船相撞的沉沒。

又或是地方大,但是海上條件不好,比如盧容外海海水淺,大型船隻很難進出,這一次海軍進攻盧容碼頭,就是在外海用小船來往運人的,所以纔出現了孤軍懸在碼頭上這種危險的事情,要不是杜伏威他們很堅定,恐怕上岸的陸軍早就被象兵給攆下海了。

所以這兩個有缺陷、又距離朱崖比較近的地方並不完全適合作爲通商的商埠,只不過在這之前,象林已經是華夏曾經抵達過的最南端,而林邑又根本沒有完整的基層制度,所使用的城池也都是之前遺留下來的,南方雖然還有更加優良的港口,林邑也用不了。

以林邑的國力和財力、物力,想要維持住現在的國土和統治就已經很不錯了,向南建造一座新的城池,就算是範梵志有這個野心,林邑也沒有這個力量。

但是大漢不同,平地起高樓的本事,林邑沒有,大漢有。

只要財政物力到了,大漢的確可以做到平地起高樓,尤其是這又是促進商貿發展的重要環節。

按照軍方的構想,外圍海域比較狹窄,但是隱蔽性更好的象林,當然更適合作爲軍隊的軍港,而新發現的這一處深水良港自然更適合作爲大漢在南方的商埠,當然了北方的盧容、交趾等地也可以起到環環相扣、相互支援的作用。

李藎忱對此並不反對,根據工部報告的描述,他已經知道新發現的這個港口應該就是後世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所在的位置了,歷史上的這裡就是整個安南地區最爲繁華的地方,一來是藉助河口的地理優勢,二來也是藉助這裡面向南洋的優越地理位置,最終成爲連接東南內部地區和南洋外界乃至於整個亞洲的關鍵點。

河口三角洲並不是修建港口的最佳之地,但是河口再往上游,河面寬闊,水流平緩,是絕佳的內河港口選擇。

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
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