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

改革是必須的,否則李藎忱不想讓巴蜀拖着臃腫的身軀去征服天下,而且很多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果現在不解決的話,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大,等到李藎忱真正坐擁天下的時候可能就爲時晚矣。

所以李藎忱雖然不能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一些明顯落後於時代的制度還是要有所改變的。可是想要改革就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尤其是有着足夠經驗以及革新思想的人才,這是現在巴蜀最缺少的。整個巴蜀的文官現在都已經在忙得團團轉,誰還有心思去考慮應該如何改革,因此李藎忱必須需要更多的人。

徐陵一向是開門見山的性格:“聽說殿下準備興建學院?”

李藎忱微微頷首:“成都學院正在籌備中,另外漢中和巴郡也會有相應的建設,這是除了春耕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漢中那邊準備的如火如荼,老夫已經看過了。”徐陵淡淡說道,他就是從襄陽轉漢中前來的成都,一路上也算是丈量了李藎忱的土地,“殿下這麼着急想要見到我這個老頭子,肯定是因爲這件事吧。”

“沒錯,”李藎忱並不和徐陵彎彎繞,“還請孝穆公就任成都學院山長一職,招收人才、教育子弟。”

徐陵和姚察倒是都有些驚訝,在他們認爲,李藎忱應該是想要讓徐陵重新入朝執掌教育這一塊,沒有想到李藎忱竟然只是將山長的位置交給了徐陵。

這讓姚察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對了徐陵的脾氣,要知道徐陵告老還鄉之後就不打算擔任任何朝職的,這山長的職務看上去是官府任命的,但是學院本身就超脫官府之外,山長自然也不在官府官員的行列之中。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徐陵的小心思,如果直接在李藎忱的朝堂上擔任職務的話,史書上還不知道會怎麼寫他呢,但是這教書育人可就不一樣了,古往今來從來沒有誰會指責一個一心一意主持教育的人。

徐陵沉聲說道:“單單以成都學院爲例子,學院草創,還缺少先生不說,學童也沒有開始招收,如果從蒙學開始,那麼想要培養出來合格的人才至少需要十年。”

“十年太久了,而且我們也沒有必要全部從頭開始。”李藎忱擺了擺手,“在招生的時候我們要做一定的水平測試,這個測試應該包括對《倉頡篇》和《千字文》這樣蒙學教材的熟悉、對詩詞歌賦的熟悉,甚至年長一些的還應該考校他們對於當今時政、經濟、軍事以及文化的個人見解。”

徐陵和姚察詫異的對視一眼,他們沒有想到李藎忱竟然已經考慮到了這些方面,可是單單從這個時代的現實情況來說,有很多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亂世之中,能識字的實際上也就是一些世家子弟,如果按照李藎忱這個招收辦法的話,恐怕也就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夠進入學院之中學習了。

而李藎忱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學院之中,我們還要增設面向整個社會所有百姓的識字課程,要派人走出去,而不是侷限在學院之中。現在巴蜀已經趨於安寧,而且又是在農閒時節,如果我們動作快的話,在春耕之前就可以將這件事情落實。”

徐陵瞪大眼睛,只覺得一股熱血直竄上胸膛。

大樹下、田野裡、鬧市中,各處都是趁着空閒時間讀書認字的人,這是怎樣壯觀而令人心馳神往的畫面!

不過徐陵也沒有天真到什麼都不管不顧的地步,作爲一個曾經走遍江南山山水水採集詩歌的人,他很清楚遏制民間學習和教育的並不僅僅是缺錢和戰亂,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現在的九品中正制官僚制度已經將“出將入相”的機會限制在了世家和寒門之中,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抽時間去努力學習還不如想想怎麼種好自己腳下的一畝三分地。

既然李藎忱提出了這樣的設想,那麼就說明他肯定也考慮到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一旦成都、巴郡和漢中三處的學院開辦成功,下面各地官府就會同樣開設學院。各地學院之中的學生通過考試和實習可以得到進入這三個更高一級學院的機會,然後官府每年都會從中選擇足夠數量的人才。”李藎忱緊接着說道。

科舉制度在李藎忱看來應該是中國古代發明的比較公平的選拔人才制度了,即使是後世的考試製度實際上不也是從科舉演化過來的麼,科舉或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最能夠保證公平公正的選拔人才制度。

尤其是在科舉還沒有僵化的唐宋時期,可以說這個制度爲這兩個朝代的人才輩出做了突出的貢獻。

但是至少現階段李藎忱還沒有一步落實科舉制度的能力,他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和東南士族、巴蜀世家以及關隴集團的鼎力支持有脫不開的關係,而如果貿然施行科舉制度,無疑就會從根本上挑戰了世家的存在。

實際上科舉制度在一開始對於世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因爲亂世之中也就只有世家還能夠保持對子弟的教育,所以隋唐剛剛實行科舉制度的時候,真正出類拔萃的實際上還是關隴世家、山東世家這些老牌世家團體之中的子弟。

但是隨着社會逐漸安寧,寒門子弟甚至是普通的黔首百姓也開始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就是世家沒落的時候,畢竟世家沒有辦法保證每一代人都是出類拔萃的天才,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紈絝佔得比例比較高,因此“富不過三代”,到了唐末以及宋代之後,世家也就自然而然的淡出了歷史。

李藎忱可不會天真的以爲徐陵、楊素這種人精也似的人物看不出來這其中的端倪,所以一切都得徐徐圖之,而從學院這裡入手,先通過這種辦法給下面的普通百姓一個晉身之道,自然能夠在增強世家的危機感同時,也不會引起他們太多的反感。

這不過是溫水煮青蛙的道理。

徐陵當然明白李藎忱交代的這個任務的艱鉅,當然瞭如果辦好了那可就真的是千古流芳。

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二二九九章 接皇后下班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屬狗,打仗就慫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序章 白袍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
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二二九九章 接皇后下班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屬狗,打仗就慫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序章 白袍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