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

以沈婺華對李藎忱的瞭解,當腿兒相靠,手兒相握的時候,差不多也是要履行周公之禮的時候了。

可是陛下竟然在發愣?

不對勁啊。

“辛苦沈姊姊了。”李藎忱回過神來,笑道。

實際上他只是感慨,如此貼心的好姑娘,倒是便宜自己了。

沈婺華還想說什麼,李藎忱已經拽起她的手,含笑說道:

“夜深了。”

“嗯。”沈婺華低頭,應了一聲,“呀!”

李藎忱已經把她抱了起來,今天的陛下,看上去格外的興奮。

沈婺華不知道爲什麼,但是她本身就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只要自家夫君高興,那也沒有必要問爲什麼,夫君願意說,則自己會好好聆聽,分享喜悅。

而夫君不願意說的話,自己就靜靜的靠着他,感受着他的呼吸和心跳,似乎也能夠感受到這份高興。

李藎忱的人已經壓了上來。

沈婺華突然想到了什麼,遲疑片刻,還是按住他的胸口:“陛下還沒有沐浴更衣吧?”

李藎忱怔了一下。

額,剛纔思想已經天南海北的飄啊飄,早就已經忘了這一茬了。

今天在外面跑了一天,甚至還往地裡紮了一通······

應該是有味道的,沈婺華沒有嫌棄自己,不代表味道不存在。

尤其是沈姊姊本來就是愛乾淨的人,和尉遲貞、陳宣華這些自己都經常一手墨水就往陛下身上蹭的髒丫頭們不一樣。

此時,不遠處的御書房中,尉遲貞一邊整理奏章,一邊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小丫頭吸了吸鼻子,拉緊衣襟。

天寒了,要加衣服了。

而這邊,李藎忱訕訕一笑:“要不,一起?”

沈婺華似乎早就料到他有此一招:“臣妾剛纔已經沐浴過了。”

“咱們又摟又抱的,需要重新洗一遍。”李藎忱果斷說道,同時張開手,大有你不自己去,那朕就只能勉爲其難幫幫你了的意思在。

“怎麼這麼無賴!”沈婺華憤憤說道。

李藎忱整好以暇的說道:“正人君子,如何坐的了江山,對付得了形形色色天下英雄,又如何······”

陛下的目光直勾勾盯着她,看的沈婺華心神一陣恍惚盪漾。

“如,如何?”她下意識的問道。

“如何贏得美人心?”李藎忱哈哈大笑,拉着她的手。

沈婺華到底還是有些拘謹,不過李藎忱補充一句:“給朕搓搓背,這個總可以勝任吧?”

這一次,沒有拒絕,也無法拒絕。

沈婺華任由他拉着,看着眼前這道身影。

彷彿自己已經着了魔。

就算是着了魔,又何妨?遇到他,本來就是這不幸而昏暗的一生中最大的幸運,最明亮的光。

至於到底是不是隻是搓搓背,她自己已經無從分辨,也懶得分辨。

——————————————-

吐谷渾,伏俟城。

當東方已經沉浸在黑暗之中,伏俟城實際上才只是黃昏入夜時分。

“轟!”火炮的轟鳴聲已經從早晨持續到了現在。

天下雖已太平,但是依然有大漢軍隊可以縱橫之處。

河西平定後,漢軍在經過短暫的休整,便從張掖、武威、金城等地出動,穿過祁連山直接進攻吐谷渾圍繞青海建立的各處城塞。

所謂的城塞,實際上多半都是一些簡陋的村寨罷了。要不是在這荒原上,土要比樹木來的更多,有可能漢軍需要面對的都不是土城,而是木頭搭建的村寨。

真正能夠給漢軍帶來挑戰的,也就是一個伏俟城。

主持吐谷渾這最後戰事的吐谷渾將領們都很清楚,所以他們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在青海外圍或者祁連山下和大漢糾纏。畢竟在那個位置上,大漢的補給線可以保持暢通,光是用火炮砸,就足夠砸的吐谷渾人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所以還不如主動放棄外圍的防線,堅壁清野,儘可能拉長漢軍的補給線呢。

藉助高原特殊的地形地勢以及那似乎無處不在的“瘴氣”,吐谷渾人還有點兒信心。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周圍的地勢早就已經被前來伏俟城做生意的漢人商隊給摸排清楚,隊伍中不知道混着多少白袍,可不是吃乾飯的。這就是通商的代價。

至於那似乎是老天賜下來保佑他們的“瘴氣”,漢軍內部早就已經有過科普,不過是空氣稀薄罷了。所以大家只要減少劇烈運動,嘗試多多依賴於火器、把敵人解決在肉搏戰之外,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就算是真的要打白刃戰也不怕,空氣稀薄的問題,困擾着漢軍,也在困擾着吐谷渾人,只不過他們長年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所以適應性更好罷了,而這點兒適應性,是完全可以用戰鬥經驗還有兵刃以及人數等等來彌補的。

經過張掖城下的大潰敗,吐谷渾現在可動用的兵馬可不多。

而相比之下,漢軍旗下還有樑屈蔥所部這些原本從屬於慕容氏的部落,同樣生長在高原上的他們,可也很適應高原作戰。

此消彼長,吐谷渾人最後的優勢實際上也已經不突出。

關鍵在於,漢軍將士們現在心裡有數,而吐谷渾那邊渾然不覺。

當漢軍一路向前直撲到伏俟城下的時候,吐谷渾人甚至還有點兒想發笑,當真以爲伏俟城和張掖一樣,是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麼?我們現在堅壁清野、嚴陣以待,就算是消耗也能夠把你們消耗的七七八八。

在瘴氣的庇護下,冒險攻城和找死也沒有什麼區別。

可是很快漢軍的舉動就讓這些吐谷渾人很無奈,一輪輪火炮轟擊,那炮彈就跟不要錢也似,也不知道他們怎麼運送來的這麼多物資。

實際上吐谷渾人不知道的是,此時大漢已經沿着湟水谷地開墾,同時積極聯繫高原上的大小部落,有樑屈蔥背書,大漢還是收穫了不少信任的。

隨着商貿的展開,大漢自然而然掌握了從湟水、從祁連山等地直接通往伏俟城的道路,因此別看只是從張掖出發的這一支漢軍抵達了伏俟城下,但是實際上背後卻是多個後勤系統在連軸轉。

這也是李藎忱和太尉府很早之前就已經定下的計策。

爲了確保能夠一戰拿下伏俟城、減少漢軍在野外拖延消耗的時間,必須要儘可能的保證漢軍的物資後勤補給。

用炮彈,用錢,砸塌伏俟城!

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十五章 凌遲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章 千年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二二七章 樹幹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章 溫飽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
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十五章 凌遲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章 千年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二二七章 樹幹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章 溫飽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