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

李藎忱應了一聲沉聲說道:“只要你們軍中對此沒有意見,那便按照這樣推行下去,軍隊,一定要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裴子烈怔了一下,急忙拱手應是,而在李藎忱的話中,他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了殺氣。

這位從江南一路殺到西北,現在又殺回來了的君王,心中是否已經選定了下一個目標?

“今天是中秋節,大士你忙完了之後也快些回家吧,你們父子應該也有很長時間沒有這樣團聚了吧?”李藎忱的語氣放緩。

裴子烈點頭答應,入建康府以來,裴猗忙着文官那邊,裴子烈忙着武將這邊,父子兩人實際上也是聚少離多。

“明天就要登基大典了,某等會兒還得和顧公他們再確認一下,”李藎忱微笑着說道,“大士你若是沒有什麼事的話也留下來吧。今天要確定年號。”

裴子烈微微頷首,現在武將多數都征戰在外,在建康府中能夠代表他們的意志的也就是裴子烈了,既然李藎忱新制定的政治制度之中武將和文官有着平起平坐的身份,那麼自然就不能缺席這些事情。至少要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而說曹操曹操到,宮外顧野王等文官大臣已經在請求覲見了。

雖然新的政治制度還沒有完全頒佈下去,但是大部分的官員實際上都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不過既然李藎忱還沒有下聖旨,那麼官員們還是按照既有的稱呼和職位。

文官領頭的自然是顧野王,而他之後跟着的還有前朝的都官尚書裴忌,裴忌也並不是李藎忱的敵人,長期以來都站在東宮這一邊,尤其是當初李藎忱對付陳叔陵的時候,裴忌曾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隨着之後江總和孔範等人上位,裴忌也就被架空了。

新朝建立,自然也少不得尋求這些老臣的支持,在顧野王等人的請求下,裴忌也並沒有推辭——江南裴氏有出息的人本來就不多,作爲裴家的掌門人,裴忌也不可能真的賦閒在家。

除此之外,走在裴忌身側的還有另外一個李藎忱的熟人——周確。自從沈君高和傅縡被貶之後,周確這個東宮老人也無心朝堂,告老還鄉。這一次李藎忱自然也不會忘記這個老人,只不過周確顯然也已經不想參與到太多的朝堂紛爭之中,所以李藎忱也承諾主要是讓他前來協助辦一下禮儀和律法的事情,另外編著國史、書籍等等也離不開這個老學究。

老爺子對此倒是欣然往之。

制定年號這種事情也是禮數上很重要的一環,他自然不會缺席。

而周確之後還有裴猗、孔範等江南降臣,另外呂忠肅和姚思廉作爲早期投靠李藎忱的代表也在其中。這實際上遠遠不是李藎忱手下完整的文官班底,只不過唐亦舜、唐正良和駱牙等人還在荊湘一帶穩定民情,而嶺南的沈君高和傅縡也跟着蕭世廉先接收城池,所以現在有空直接來到建康府的也就只有這些人了。

不過至少憑藉此搭建起來一個朝廷的架子還是足夠的。

“啓稟陛下,臣等此次前來是想要和陛下商議年號之事,現在朝中的官職安排已經差不多,但是年號的事情還是儘快定下來,等到明日登基之後就可以在大朝會上宣佈。”顧野王拱手說道。

李藎忱微微頷首:“那諸位卿家覺得哪個年號比較合適?”

“陛下開新帝業,臣以爲應當以開皇爲年號。”顧野王沉聲說道。

李藎忱怔了一下,臉色變了變:“還有別的麼?”

“臣以爲陛下重開一統天下之基業,或許大業更爲合適。”裴猗這個時候也斟酌說道。

李藎忱頓時哭笑不得,我說你們不要這樣詛咒我。

而這個時候周確微笑着說道:“陛下志在爲華夏開新天,或許用開元更加合適。”

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而一道道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臣子們多少都有些詫異。這位皇帝陛下不就是想着能夠一統天下麼,這些年號無論是開新的紀元還是建立大業似乎都沒有問題,但是爲什麼陛下看上去一副厭煩至極的樣子。

而李藎忱良久之後,掙扎着說道:“既然是開新的基業,便用新元吧,諸位臣工以爲如何?”

“善,當日漢武帝以年號約束國家,便以建元爲初始之年號,這新元與之遙相呼應,正如我大漢之國號一般,我大漢繼承天下一統之漢王朝的遺願,自當重開大漢天。”顧野王當即頷首。

其餘人也紛紛稱讚,這個年號本來就和之前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差不多,陛下只是找了一個近義詞罷了,或許只是認爲不應該挑選哪一個人的建議,顯示過多的榮寵,所以乾脆自己決定吧。

李藎忱怔了一下,還真是佩服你們,竟然連這種理由都能夠想出來。實際上他只是單純的覺得老楊家的那兩個年號並不怎麼吉利罷了。而開元······歷史上開元之後可就是天寶了,雖然有開元盛世,卻是整個大唐國運由盛轉衰的中間點,所以也不怎麼合適罷了。

實際上今天需要李藎忱定奪的也就只剩下一個年號的問題了,國號等等早就已經確定下來,所以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今日又是中秋佳節,最後一件事安排好,大家自然都着急着想要回家過節。而李藎忱也一揮手多加賞賜。

雖然陳朝皇宮內外一向是勤儉節約爲重,但是一些賞賜用的金銀珠寶還是拿得出手的,在此李藎忱也是要感謝陳叔寶這個大舅子的“友情贊助”,畢竟內庫之中很多珠寶器物都是陳叔寶登基之後方纔增加的,對此李藎忱也不禁感慨。

陳叔寶在皇位上屁股還沒有坐熱呢,金銀珠寶的收集數量就已經勝過陳頊。

等到羣臣告退之後,李藎忱伸了一個懶腰,心中卻是暗暗嘆息一聲。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也已經有幾年了,也不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的父母怎麼樣,也不知道已經歸入黃泉之下的李成是不是找到了他曾經追隨着的將軍,也不知道······

“殿下,娘娘派人過來問您晚上準備吃什麼?”李平這個時候低聲問道。

李藎忱微微錯愕,浮現出笑容。

不過至少,自己也算是有了一個家。

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
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