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

就算現在抵達齊子嶺東側山腳下的只是漢軍的輕騎,那也足夠代表漢軍完成了對河內通往齊子嶺所有道路的阻截,這些輕騎動或者不動,都足夠對齊子嶺的守軍形成心理上的壓制,而對另外一邊隨時可能發動進攻的漢軍更是鼓舞。

孤軍死守,縱然是天險,也難啊。

若干鳳心裡嘆息一聲,當漢軍打算東西夾擊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任何勝算了。

接下來應該就是漫長的死守了。唯一能夠讓若干鳳放心的,應該是營寨中的將士以鮮卑本族人爲主,忠誠度還是比較高的,至少他不用擔心會被身邊人綁了直接去投降。

“轟!”火炮的聲音驟然響起。

一發炮彈準確的擊中了寨牆一側的哨樓,直接把哨樓的頂端掀飛,哨樓上的幾名弓弩手驚慌失措,紛紛從上面翻下來。

若干鳳剛想要說什麼,下面山路上就傳來“咚咚”鼓聲,一面面盾牌豎起來,向前推進,而盾牌的後面,居高臨下甚至能夠看到火槍手列隊。

進攻,竟然這就開始了。

若干鳳沒有想到蕭世略的動作竟然來的這麼快。

“擊鼓!”他朗聲喊道,“檑木滾石!”

“轟!”火炮再一次開火,這次打的更準了,直接砸在寨牆後面的箭樓上,將箭樓洞穿。

漢軍的盾牌手還在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他們的步伐並不快,一點一點的向前接近北周牀子弩的射程。

漢軍是從山下向山上發動進攻,雖然漢軍的牀子弩單純論性能和威力要比北周軍隊的好一點,但是地形地勢的劣勢擺在這裡,這點兒優勢當然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漢軍的牀子弩想要夠得到北周營寨,就必須要主動進入到周人牀子弩的射程之中,而且牀子弩那麼大的傢伙很有可能直接被檑木滾石砸中導致報廢,因此蕭世略乾脆就不把這些傢伙搬上來了,可能沒發揮出來什麼作用,倒是不少添亂。

雖然只有一門火炮,但是火炮打的遠,威力也不小,湊合着用吧。

此時要是蕭世略的手裡有十門火炮,他真的敢就這麼轟上幾個時辰,然後帶着人直接衝上去收屍。

想要直接拿下齊子嶺這樣的要衝之地,浪費點炮彈總比用人命直接去填來得好。

要不是蕭世略已經收到了河內的消息,知道現在河內的漢軍也準備從東側對齊子嶺發動進攻,他纔不會傻乎乎的向前推進呢。現在他所處的這個位置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位置,要是自己遲遲不發動進攻的話,回過神來、意識到東側漢軍暫時還沒有辦法直接進攻營寨的若干鳳,肯定會先集中兵力從山上向下一波衝鋒,這種情況下蕭世略還真不一定擋得住。

只不過現在蕭世略擺出來就要進攻營寨的架勢,若干鳳就不敢衝動了,蕭世略有了援兵,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不過若干鳳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援兵,既然蕭世略敢大張旗鼓的發動進攻,那就說明援兵的數量不在少數。

與其說這是一場實力的硬碰硬,倒不如說是一場雙方主將的心理博弈。

兩邊都承受着壓力,也都在儘可能地迷惑對手,讓對方在戰局的判斷上出現失誤,這樣才能夠抓住機會,一擊致命。

因此現在蕭世略不敢貿然直接率軍往上衝,若干鳳也不敢帶着人衝下來,一時間曲折山路的兩端,雙方嚴陣以待,卻只有那孤零零的一門火炮在開火。

炮彈每隔一段時間纔會砸過來,砸過來也不一定就能夠打中關鍵的地方,就算是打中了關鍵的地方,比如箭樓,也就是穿出來一個窟窿罷了,根本不足以影響到箭樓的穩定性,甚至在下一發炮彈打過來之前,北周士卒都來得及修好箭樓。

單調的炮聲,成爲整個戰場上除了腳步聲之外唯一的聲音。

但是若干鳳很清楚,火炮看上去沒有對山寨造成太大的破壞,可是那隆隆的炮聲如鼓錘一樣狠狠敲擊着每一名北周將士的心,在告訴他們,現在是漢軍在出手,而他們只能被動挨打。

若干鳳環顧周圍,幾名將領已經躍躍欲試。

蕭世略既然不主動發動進攻,那麼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因爲他在等待着另外一邊的漢軍配合,還有一種可能自然就是這個傢伙在虛張聲勢。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麼得儘快收拾他,不然兩面夾擊會很難受,而如果是後者的話,那更得抓緊收拾他,若是能夠繳獲那門火炮的話,對於北周軍隊防守營寨將是很大的臂助。

這麼有用的傢伙,要說不眼饞那是不可能的。

若干鳳咬了咬牙,正下定決心,山下鼓聲再一次響起。漢軍將士快速向前推進。

“來真的?”若干鳳頓時嚇了一跳,“弓弩手,檑木滾石!”

——————————

此時齊子嶺的另外一個方向上,大隊的漢軍步卒正快速向前推進,與此同時,人擡肩扛,搬着一門門沉重的火炮一點點沿着山路向上,遇到山路崎嶇的地方,甚至還得有人先跑到上面去用繩索把火炮給吊上去。

天氣雖然不熱,但是大家都已經累得滿頭大汗。

爲了搬運這幾個鐵疙瘩,半條命都快搭上去了。

在步卒抵達齊子嶺之前,周芃就已經派遣所屬輕騎把前面的北周哨所和營寨都打掃乾淨,其目的就是爲了給運送火炮的隊伍開路,不能讓北周軍隊對火炮的運輸產生任何的威脅。

之前蕭世略的戰報上就曾經明確指出,沒有火炮這種攻堅利器,單憑士卒的血肉之軀就想拿下山寨,沒有那麼容易。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