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

當然了,輿論戰爭並不僅僅只是在道德法統上,還有在雙方的國力差距對比上。

老百姓可是很現實的,他們纔不會管你什麼合法不合法,正統不正統,那些都是王公貴族和高高在上的朝堂公卿們應該擔心的,他們更關心的是能不能吃飽肚子,哪邊的生活過得更好。

很明顯,在這上面大漢有優勢,優勢還挺明顯。

現在的大漢不斷地加大開墾力度,也不斷的引誘北方流民南下,只要是南下的流民,經過政府的統籌安排,會分到土地進行耕作,至少比在北方的原野上流浪來得好。

這也是宇文憲無奈的地方。

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淮北、中原等地,宇文憲是不敢開墾的。

中原尤其是青州一帶好歹還算在腹心之中,但是諸如淮北以及洛陽周邊這些良田沃土,宇文憲只能任由其荒廢。並不是宇文憲就這麼大方,而是因爲宇文憲擔心戰爭一旦爆發,這些地方的開墾屯田會白白的便宜大漢。

的確,自家的糧食有的時候種植的太靠近前線了,不見得對自家也是好事。當初三國的時候,諸葛亮屢次北伐都要兵出祁山,寧肯繞路西北也不直撲關中,所爲的正是隴上的糧食,隴上糧食充足了,諸葛亮纔有進一步進攻的勇氣。

當初南陳拿下來淮南之後,同樣也是本着這樣的想法,淮南這邊用兵所消耗的糧食,都是從江南辛辛苦苦一點點轉運過來的,這也導致吳明徹看着淮北也只能無能爲力。

而之後李藎忱視察淮南的時候,見到淮南的大片荒地,果斷的下令開墾,這不僅僅是因爲他相信吳惠覺,更因爲大漢的主力軍隊已經陳列在洛陽南側和西側,牽動着淮北的王軌根本就不可能大舉南下。

一旦王軌突入淮南,漢軍轉而進攻洛陽的話,王軌只能灰溜溜的回去支援洛陽,所以現在王軌的兵力佈置也是側重於更靠近洛陽和中原地區的淮西,並且是擺出在淮北堅守並且隨時準備支援洛陽戰事的姿態,因此其對淮南的威脅應該不算大。

現在大漢的手中有足夠多的荒地,甚至還不乏淮南這樣的肥沃土地,對於北方的流民自然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南方發達的商貿、教育等等,也讓這些北方的百姓對南方心嚮往之。

另外,李藎忱點出白袍,主要還是因爲在北方的事務之中,白袍並沒有置身事外或者單純的作爲一個消息蒐集來源。在之前大漢的南征之戰中,白袍煽動林邑百姓在大漢軍隊登陸前先發動暴亂,最終爲大漢軍隊成功突入象林立下了汗馬功勞,白袍也從其中嚐到了甜頭,所以這一次北上自然是打算故技重施。

大漢南征之戰持續的時間並不算長,而且又遠在天南,南北往來消息絕對不算順暢。

所以民間以及北方對於這一戰的具體細節實際上並不瞭解,因此白袍並非沒有機會。尤其是北方的民衆,多是漢人,自然也更容易從白袍那裡獲得共同語言,通過不斷的向他們灌輸南方的好和北方的壞,自然能夠煽動他們在戰爭開始之後引領南方軍隊北上而或者阻撓北方軍隊順利南下。

這也是爲什麼李藎忱那麼看重輿論之戰,因爲輿論之戰搶奪的不僅僅是南北人才,還有民間洶涌的民意,人心向背,很有可能導致一場大戰的勝負。

“北地百姓,皆我族類,”李藎忱的聲音低沉幾分,“朕年幼之時同是北地流民,艱難求生之餘,未嘗不曾幻想有日能有溫飽,未嘗不曾幻想王師北定中原、還天下一份太平。今日朕位在九五,志懷天下,自當救萬民於水火,予萬民以和平,若是百姓能夠沿途響應王師,王師自然也會護他們周全,若是百姓愚昧不知,恐怕難免會有傷亡。所以勸導北地百姓、引領人心之事,切莫鬆懈!”

“臣等遵旨!”楊素等人不敢怠慢。

李藎忱這段話,等於明確地表示,這一次大漢出兵,是打着王師的旗號,以仁義爲本,儘可能的自然也要減少殺戮,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戰而屈人之兵,說得好聽,實際上卻也是兵法上很難做到的。

漢軍北上,必然要經歷惡戰,可是如何才能快速的賺取北方人心,甚至在大戰開始之前就先把輿論和人心都掌握在手中,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即使是楊素,此時也不由得皺了皺眉。

“啓稟陛下,臣以爲大軍先行,當以南方之貨跟隨於後,戰事起後,戰火劫掠之地必然缺少糧食以及日常吃穿用度,若是朝廷能夠及時補足,自然能夠收攏民心,同時能夠降低柴米油鹽之價,讓百姓知曉王師之仁義,不外乎此。”商部尚書唐正良站出來說道,打破了朝堂上的安靜。

衆臣同時瞥過來。

這話說的確實有道理。

什麼大義名分,對百姓自然是沒有啥用的,真正能夠收攏民心的,還是這些柴米油鹽的東西,不能活下去,大義有什麼用?

不過大家也不得不吐槽一句,雖然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現在直接這麼說出來,的確是讓人覺得有些俗啊。

可是作爲商部尚書的唐正良,滿身銅臭味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

“此言不假。”李藎忱沉聲說道。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能夠讓王師的士氣大振,反過來,王師簞食壺漿以安慰百姓,自然也能夠讓百姓振作,並且對大漢充滿好感。

只要有好感又能吃得飽肚子,那麼大漢之後的政策推行就會順理成章了,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會變成大漢之民。

“現在建康府內外,又有那麼多財貨麼?”李藎忱緊接着問道。

用財貨收買人心固然最直接最可行,但是古往今來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卻很難做到,就是因爲白手起家的梟雄人物,誰不是窮的兜裡空蕩蕩?

所以能夠動刀子的,還是動刀子吧。

李藎忱當然也擔心這個問題。

大漢現在的國庫可不充裕,哪裡有那麼多財貨讓自己這麼揮霍?

“這個陛下放心。”唐正良微微一笑。

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五十章 冷潭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五百章 天降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二章 溫飽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
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五十章 冷潭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五百章 天降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二章 溫飽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