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

“老鄉,今年的收成怎麼樣?”站在田埂上,一身便裝的李藎忱大聲對着田裡喊道。

小麥的分佈在華夏九州之內還是很廣泛的,向南覆蓋荊湖和贛州,尤其是現在還是小冰河期,氣溫要比後世低,南方也沒有那麼熱,顯然更有利於小麥的生長,所以生長邊界還要向南。

荊湖這裡也算是小麥的產區之一了。

在田裡忙碌着收割的農夫擡起頭來,看田埂上驟然站着這麼多人,雖然都是便衣,但是隻是看容貌就知道是上官微服,急忙起身說道:“好着呢!”

“來,能不能讓某割一下?”李藎忱饒有興致的喊道。

“陛下!”陪同的楊素等人急忙想要阻攔。

那農夫也聽見了田埂上的聲音。

陛下?

其餘的農夫們也都擡起頭來,緊接着同時跪倒在地,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象徵着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竟然會出現在這個地方,也不會想到皇帝陛下竟然會如此的年輕,而且看上去除了衣冠華貴一些,似乎和鄰家少年郎沒有什麼區別:“草民參見陛下。”

李藎忱笑着伸手攙扶起來當先年紀最大的那個農夫,接過來鐮刀比劃了比劃,實際上李藎忱還真的沒有幹過割麥子這種事,他嘗試着抓起來麥子的莖,對着根部就是一鐮刀下去。

這鐮刀很快,直接把麥子割斷。

而李藎忱也來了興致,直接脫掉外衣:“老人家,你看朕這樣對也不對?”

或許是因爲李藎忱的笑容至少看上去非常的親和,老漢鼓起勇氣說道:“陛下應該如此,這樣才能更快一些,否則的話這麼多麥子,還不知道要割到什麼時候呢。”

李藎忱點了點頭,看着老漢的動作有樣學樣,而他身後楊素等人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也沒得選了,陛下都已經親自上手,他們這些人哪裡還能愣着?一羣人也都幫着割起來,雖然速度不快,但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李藎忱的親衛之中不少也都是出身農家,對此還是頗有幾分心得的,所以這一片麥田很快就收割乾淨了。

“陛下,多謝陛下啊。”老漢看着已經汗流浹背的李藎忱,連連說道,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會有機會和皇帝陛下一起收割。

李藎忱隨意的用袖子抹了一把汗水,旁邊的幾個年輕人已經遞上來了涼茶。李平擔心的看過去,而李藎忱擺了擺手,徑直接過來涼茶一飲而盡,這不過是茶梗衝開的茶水,又用井水浸過,並沒有什麼令人回味的地方,就是單純的解渴。

而後面的官員們也都有樣學樣,陛下都已經喝了,那他們還有什麼好講究的,更何況這頂着大太陽忙乎了半天,每個人都出了不少汗,正好藉着喝茶的功夫喘口氣。

不管陛下是想要收攏民心還是隻是一時間起了玩興,大家奉陪就是了。

“老人家是本地人麼?”李藎忱岔開腿一屁股坐在路邊的石頭上,這裡正好是一棵大樹的陰涼,當然了,侍衛們早就已經沿着這裡向道路兩側搭起來了涼棚,好把所有人都遮進去,否則陛下當面,若是中暑了幾個人,少不得引起混亂。

“回陛下,小老兒祖輩是從中原遷徙過來的,”老漢急忙說道,“到小老兒這一輩纔算這襄陽人。”

“中原戰亂久矣,南遷之人絡繹不絕啊。”李藎忱不由得感慨一聲,一句民族融合的背後,焉知有多少血淚,“現在我大漢已經兵臨長安,收復關中和中原指日可待,老人家可想回故土看看?”

老漢搖了搖頭:“小老兒的家已經在這裡了,子孫已然開枝散葉,那故土回不去也就回不去了吧。”

李藎忱一時默然。

亂世之中,對於這些根本沒有辦法掌控自己命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隨波逐流的確是最好也是唯一的辦法,他們背井離鄉、他們顛沛流離,但是他們依然頑強的開拓、頑強的生存。或許也正是因爲這種開拓進取的精神,才讓這個民族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潮流之中倖存下來,甚至一度站在世界之巔。

但是這也意味着李藎忱在之後繼續向前走的時候,很有可能將會面臨更多的障礙。一旦百姓們已經失去了北還的想法,那麼這種想法自然而然的也就會牽扯到和他們息息相關的地主階級,而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自然就是各個世家。

因此世家們有的時候在北伐上表現的不是很積極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北上往往就意味着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也意味着自己將會失去佃戶的支持。本身地主和佃戶之間就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讓地主丟掉佃戶獨自北上,他們也很難闖出一番天地。

這也是爲什麼李藎忱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要扶植工商行業,因爲工商行業更習慣也更擅長於白手起家,這纔是李藎忱未來北上到更遠的地方的根基所在。

老漢似乎察覺到了皇帝陛下似乎有些不悅,急忙說道:“小老兒的三個兒子之中兩個都在驃騎將軍麾下征戰關中。說不定他們之後也就留在關中了。”

“無論是在襄陽還是在關中,都是我大漢的子民,只要忠誠於大漢,朕都會庇護你們的。”李藎忱也察覺到了老漢的緊張,微笑着說道,“天色也不早了,多謝老人家款待。”

“草民不敢。”老漢急忙行禮。

而李藎忱放眼看向還有很多沒有收割的麥田,沉聲說道:“這些麥子就是我大漢的生命,無論是王朝的興衰還是大軍的征伐,都和這糧食息息相關,無論是浴血廝殺還是耕種好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朕都不會忘記你們做出的貢獻。你們是爲了自己的生存,而你們生存,大漢就有源源不斷的血,就能繼續向前走,所以務必要耕種好這裡的土地。”

幾個農夫靜靜的看着李藎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敢想象自己只是耕種一片土地,養活自己的家人,也有這麼重要的意義。

而李藎忱已經大步離開。

“聖人,當真是聖人啊。”老漢的手微微顫抖,捧起來剛纔李藎忱留下的茶碗,直直的看着李藎忱的背影。

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六章 陷阱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五章 山路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
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六章 陷阱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五章 山路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