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

宇文憲如果是真的想要投降,那降了對大漢當然是好事。

可是宇文憲假如只是等待機會,那還是算了吧。

即使是文官們也不會介意多掏錢斬草除根。

尤其是陳叔慎等江南出身的文官,當年禍害整個江南的侯景之亂,他們就算沒有親自經歷過,也沒有少聽祖父輩們說起。就是因爲梁武帝接受了侯景的投降,才引發了後來一系列的動亂,好好地南樑說完蛋就完蛋了。

鬼知道宇文憲會不會也來上這麼一下。

而最能體現宇文憲態度的,自然就是宇文憲關於和談的條件。

這是信件上沒有詳細開列出來的,宇文憲也不可能列出來。

因此大家都在等待着許善心給出的準確答覆。

許善心沉聲說道:“宇文憲的想法是向陛下稱臣,保留封地和封地護衛士卒至少萬人,另外可以開牙建府,無論是在鄴城還是燕郡都可以。”

“鄴城當然是不能給他的。”陳叔慎徑直說道。

鄴城這是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現在能夠和長安、建康府相抗衡的重鎮,從魏武帝營建鄴城再到南北朝時期北朝衆多朝代建都鄴城,鄴城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水漲船高。把鄴城留給宇文憲,對於大漢來說甚至根本不能算取得了全勝,只能說是和宇文憲簽訂了城下之盟罷了。

蕭世廉輕輕咳嗽一聲,還沒有說打算接受宇文憲的投降呢,陳叔慎這話說得好像就跟大家已經開始商量投降條款了一樣。他看了一眼張須陀,張須陀會意,反駁道:

“陳尚書此言差矣。鄴城不可以,難道燕郡就可以麼?之後我大漢出兵塞外和高句麗,都需要以燕郡爲跳板,因此燕郡亦是不行。晉陽同樣連通平城和河東,自然也說不過去。”

陛下對高句麗有意思,這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陛下可是派出了規模龐大的海軍船隊沿着遼東海岸線向北、向東搜索,所謂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之後進攻高句麗做準備?

而對於大漢軍方來說,這當然不是什麼壞事,高句麗所佔據的很大一部分土地,本來就是兩漢時期安東四郡的土地,現在寫作高句麗的這支遼東部族,原名叫做高句驪,而高句驪就是安東四郡之中玄菟郡的首府,高句麗立國之後也是佔據了玄菟郡的土地,並且一路向南佔據樂浪郡,使得安東四郡之中的玄菟郡和樂浪郡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個遼東郡苦苦支撐,現在也已經在多年的戰亂之中灰飛煙滅。

即使是幽州等地的百姓都已經寥寥無幾,遼東更是可想而知,高句麗的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而沒有了燕郡和幽州作爲支撐,只憑借海軍可是遠遠不夠的。

陳叔慎一時無言,自從入大漢爲官之中,他的眼界自然也不再拘泥於曾經的江南尺寸之地,根據白袍零零散散的情報,遼東沃野千里、礦產豐富,雖然現在天氣寒冷可能並不適宜於居住,但是擁有大量豐厚的資源,一旦能夠開採,將會極大的振興國內的經濟。

現在大漢內部的工業等等都在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制約工業發展的已經不再是技術,而是資源,缺少足夠的鐵礦石和煤炭,無疑導致大漢的冶煉工業就像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樣,怎麼吃都吃不夠,而冶鐵的發展無疑關乎着整個大漢工業的發展,工業發展,才能解決就業,帶動經濟發展。

自從嘗過了工業帶來的甜頭,戶部當然不再指望通過耕作來賺錢,更何況耕作已經不是戶部的事了,那是農部的。

遼東應該是有鐵礦和煤炭的,這從北周專門於幽州設立工坊並且海軍能夠抓住從碣石一帶南下的遼東商隊就可見一斑。

因此對遼東,武將們渴望開疆拓土,文官們渴望獲得更多的資源之後振興經濟,燕郡,自然也不能給!

陳叔慎和蕭世廉一時大眼瞪小眼。

鄴城也不行,燕郡也不行,那就只能另外選擇地方了?可是還有哪裡能夠容得下宇文憲,尤其是現在雙方還沒有完全分出來勝負,宇文憲手裡依舊還有魚死網破的籌碼,因此宇文憲提出的保留一部分兵馬以及自己開府的權力,大漢不可能完全剝奪,因此又得把宇文憲安置在一個風吹草動都能被大漢盡收眼底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顯然是沒有的。放在大漢的腹心之地不安全,放在大漢的邊塞之處不放心。

蕭世廉已經想通了此間關節,所以神情驟然變得輕鬆,甚至這個傢伙還挑釁式的朝着陳叔慎眨了眨眼,賤兮兮的惹得陳叔慎很想打他。不過大漢的國舅和駙馬打架,應該是很丟臉的事,想想還是算了。

陳叔慎一時無言,從現在的錢財花費角度來講,和談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從長遠來說,和談對大漢並沒有多少好處,尤其是在如何安置宇文憲上,除非宇文憲乖乖的成爲一個手無實權的虛銜王爺,可是可能麼?

就連陳叔慎自己都不相信。

李藎忱淡淡說道:“陳叔寶不死,朕能容之,宇文贇不死,朕亦能容之,蓋因二者皆爲昏君也,且二者登基日短,爲禍皆在宮闈之內,其罪尚不至死。蕭氏一族能活,因其本爲周人之傀儡,且蘭陵蕭氏,文采之家,稱皇稱帝本非其長處,使其聲主持書院、教書育人,便也無虞,但是宇文憲與前者各不相同,此人征伐出身,威名赫赫,即使是朕與其對陣,有火器、船隻以及將士奮命之優勢,猶然不敢輕敵,養狼以鞭策後代或是良策,但此狼當爲塞外之狼,不可爲心腹之狼。”

衆人皆是沉默。

陛下不殺陳叔寶和宇文贇都是能夠理解的,這兩個傢伙就是兩個廢物,就算是有心存復辟之人,都不會把主意打到他們的身上。

這種傀儡笨一些、蠢一些、憨厚一些,這都是好事,但是太荒唐了、沒有什麼口碑聲譽可就不是好事了。百姓一聽你們造反還擁簇着這麼一號人物,那還是算了吧。

至於蕭琮以及隱藏身份的蕭巋,也不算什麼,這一對父子就是一對北周的傀儡罷了。

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九章 秘密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十五章 凌遲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六六五章 戰情如火
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九章 秘密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十五章 凌遲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六六五章 戰情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