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

張掖城。

或許張掖爲數不多的幾個本地漢人家族族長在短短一個月前都不會想到,張掖竟然會從吐谷渾的後勤基地搖身一變變成現在整個戰場萬衆矚目之處,無疑,也是風暴的核心所在。

而宇文忻在走出武威城的那一刻應該就已經料到了這一點。

因此看着城下滾滾而來的吐谷渾兵馬,宇文忻明顯更加淡定。

吐谷渾人進攻武威無果,而漢軍援兵又抵達武威帶來好消息,武威守軍更是士氣大陣,無奈之下慕容世伏也只能和上次一樣又放棄武威,率軍直撲張掖。

武威只是一枚釘子,如鯁在喉。

而張掖就是一隻手,直接扼住了吐谷渾的咽喉。

堵得慌就堵得慌吧,總比死了好。

宇文忻在走出武威的那一刻,抱定的就是必死的決心。他之所以願意這麼做,一來是因爲之前和高勱的傾談讓他對於當下的局勢以及當下的思潮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認知,我們現在既然已經是漢人,自然守土有責,哪怕是犧牲在此,後世也會牢記姓名。二來自然還是有感於陛下的知遇之恩,陛下能夠不計前嫌,依舊把西北邊防的重要任務交給自己,宇文忻對此本來就是感激莫名的,因此就算是陛下真的讓他爲了大漢犧牲,他也心甘情願,畢竟自己有現在這個機會,也是拜陛下所賜,不然的話默默無聞,此生恐怕就這樣了。

身爲一名將領,所追求的當然不是寂寂無名,他們寧肯選擇光榮而壯烈的戰死在沙場,至少那一刻綻放出的璀璨光彩足夠他們的名字被後人銘記。

不過話說回來,宇文忻是抱定的必死之心,可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是如此。至少站在宇文忻身邊的這幾個張掖本地世家的家主,手腳都在打哆嗦。

看看城下洶涌而來的敵人,換做一個尋常人在這裡,手腳不打哆嗦的纔是少數吧,要不是武威將士們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對這樣的場面習以爲常,恐怕此時也是軍心震動。

張掖這些本地世家,雖然名義上是漢人,但是對於大漢當然沒有一星半點兒的認同感。他們世居於此,通過河西走廊的商貿賺取大量的利益,並且以這些利益左右結交吐谷渾以及突厥等等周邊勢力,作爲自保的手段。而吐谷渾人還有突厥人等等顯然都不是做生意、往來溝通的好手,因此有這些世家居中調節甚至還能夠幫忙建立雙方的貿易往來,當然是好事。

畢竟打仗歸打仗,賺錢歸賺錢,大家雖然平日裡多有齟齬,高層更是恨不得把對方一口吞併,但是日子總歸是要過的。當初的突厥也好、吐谷渾以及西域各國也罷,各自守着並不富裕的土地,當然也只能儘可能的用自己這裡的產出去和別人的產出做交換,不然的話大家都得餓死。

張掖以及周邊其餘州郡的世家便是扮演着這樣左右逢源的角色,因此雖然無論是在突厥還是吐谷渾的統治下,他們的身份地位都不怎麼高,但是倒也還有生身立命的依憑,不管是誰統治這一畝三分地,總歸還是需要他們這些地頭蛇配合的。

一旦配合,就有利益,一旦有利益,家族就能延續。

因此數百年在夾縫之中生存的這些世家,當真是把如何當牆頭草和如何唯利是圖演變到了極致。吐谷渾率軍進攻武威,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

河西走廊的商貿,多年來都控制在他們的手中,但是大漢拿下武威之後,西北世家紛紛開始組建商隊,從原來的商貿線路一端搖身一變也變成了中間商,而且他們有很豐厚的本錢、有大漢的武力支持,無論是商隊的規模還是信用等等,自然都勝過了張掖世家。

換句話說,大漢完全可以通過西北世家的商隊直接實現和西域之間的貿易,沒有中間商,也就是張掖、沙州等地的世家,居中賺差價,實際上大漢和西域各國都賺得更多,自然也就更加期望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

作爲中間商的各地世家沒錢賺,自然吐谷渾也就少了一個主要的財政來源——在高山上放羊來的錢如何能夠比得上扼住河西走廊這條商貿咽喉呢?

往遠處說,吐谷渾進攻西北是因爲北周滅亡之後脣亡齒寒,覺得大漢接下來肯定要對自己開刀,所以不如先發制人;而往近處說,吐谷渾人真正想要的實際上就是武威一城之地,只有拿下了武威,才能掌控整個河西走廊,向東震懾大漢之西北、向西震懾西域諸國,從而繼續充當能夠大肆賺差價的中間商。

這也是爲什麼慕容世伏一開始實際上就可以繞開武威撤退到張掖,但是依舊咬牙進攻武威的原因。

拿不下西北,至少要全有河西。

只可惜他還是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現在只能把突圍的希望以及連連受挫的怒火都傾瀉在張掖上。要不是張掖這個後勤基地被突襲導致吐谷渾軍隊的各種補給頻頻告急,慕容世伏完全不用這麼慌張的撤退,甚至還有些狼狽。

而對於張掖世家們來說,大漢佔有張掖,當然也不是什麼好事。

原來突厥人和吐谷渾人統治張掖的時候,稅收雖然很重、壓迫也是時常有之,但是歸根結底他們的目的也只是爲了多賺點錢罷了,他們自己清楚本族沒有什麼經商頭腦,要是自己上陣的話恐怕什麼錢都賺不到,因此只能依託於漢人,換句話說,只要漢人能夠及時的繳納稅款,那麼吐谷渾和突厥都不會把他們怎麼樣。

能吐錢的財神爺,一直留着不好麼,一刀砍了誰來賺錢?

所以張掖世家的日子雖然過的也不是很暢快——時不時有人來剝削的感覺當然不怎麼樣,連點兒家底都積攢不下來,每一代人都得努力再努力才能求生——但是至少他們還是有錢賺的,至少他們還是不可替代的。

吐谷渾人手再多,也找不到能夠取代他們位置的人。

但是大漢就不一樣了,西北的商賈們之前就已經和他們有很多正面衝突,因此此時當然都是磨刀霍霍,頗有把他們一口吞併的意思。

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三章 鄰里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二章 溫飽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尾聲 江山如畫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
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三章 鄰里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二章 溫飽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尾聲 江山如畫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