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

這也怪不得尉遲迥,漢軍只要突破了這座新的、幾乎沒有什麼縱深和高牆壁壘的函谷關,接下來的戰場就是北邙山了。

戰爭進行到北邙,那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整個洛陽已經失去了其作爲中樞的作用,所謂中樞,自然就是說北周從北方南下的糧食、器械和兵馬都經由洛陽分開運送到不同的區域。

一旦漢軍殺到洛陽城下,糧食、器械等等自然也就不能再往外運送,這樣甚至很有可能會導致洛陽南側一直到許昌再到山東青州沿線的戰局崩塌,畢竟甚至包括淮北的一部分錢糧器械都是通過洛陽轉運過去的。

作爲曾經參加過北周和北齊洛陽爭奪戰的老將,尉遲迥當然很清楚洛陽的重要性,當初北周一直把戰線推進到邙山腳下,壓迫着洛陽城,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北周很少有直接攻擊洛陽的機會,但是洛陽已經因爲長期處於敵人兵鋒下而失去了其作爲一個城市的行政作用,根本沒有辦法作爲戰時一切物質調度的中轉中心。

爲了應對北周軍隊的進攻,北齊軍隊也只能不斷地從鄴城、青州等後方集結,再前往洛陽,錢糧和器械自然也是如此,換句話說,進攻到北邙,就意味着洛陽這座城就廢了。

因此尉遲迥雖然明知道南方許昌一帶的戰局也很緊張,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他也只能先把軍隊從洛陽和函谷關拉出來,儘可能的嘗試能不能擋得住漢軍。

此時的蕭世廉有些緊張,因爲這還是他第一次真的和尉遲迥面對面,上一次大漢能夠戰勝尉遲迥,那是因爲有李藎忱在背後,而這一次,需要蕭世廉自己來完成。

將領們已經齊齊把目光投向蕭世廉,就等待着最後的命令。

“火炮繼續向前推進十丈,騎兵準備出擊!”蕭世廉斟酌下令。

原本翹首以待的將領們頓時有些泄氣。

很明顯大將軍也在試探,不敢直接全面進攻,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上尉遲迥,小心爲上,在場的將領之中也不缺少經驗豐富的,比如魯廣達,但是要是易地而處,把自己也放在此時蕭世廉這個統兵主帥的位置上,他們自問也不敢貿然前進。

這倒不是因爲大家畏懼於尉遲迥的名氣,而是因爲擔心於尉遲迥的經驗。縱觀尉遲迥一生戎馬倥傯,基本上征戰的地方就是洛陽以及他一戰成名的巴蜀,當初北周派遣尉遲迥進入巴蜀,也有藉助於他的經驗的考慮。而大多數時間裡,尉遲迥都是在洛陽附近作戰,無論是以北周將領的身份進攻北齊還是後來以宇文憲部下的身份抵擋楊堅的進攻,更或者後來和大漢對峙於潼關。

可以說從潼關到邙山這一片山山水水,尉遲迥早就已經不知道走過多少遍,說是瞭如指掌也沒有什麼問題,不說別的,單單是這桃林塞內外發生得戰鬥,尉遲迥幾乎一場都沒有落下過。

相比之下,即使是有白袍事先蒐集了大量的資料,漢軍也終究只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對於地形地勢最多隻是在沙盤上看到過罷了,心裡沒底那是必然的,鬼知道尉遲迥是不是知道哪裡有可以包抄漢軍後路的地方,然後給漢軍來一個大驚喜。

哪怕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蕭世廉,心裡也得掂量掂量。

用火炮前頂來試探敵人是不是有足夠的膽量還是會選擇後退,然後用騎兵隨時準備進行騷擾性進攻,顯然是最穩妥的辦法。

如此一來,也就只有統帶騎兵的侯秘有了任務,他鄭重一拱手,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了。之前的潼關之戰,騎兵只能窩在後面看着,甚至還跑到蒲阪阻攔敵人援軍,完全就是邊緣敲敲打打的任務,自然讓這些騎兵們也很憋屈,因此蕭世廉倒是沒有忘記給他們個機會。

“其餘各將,返回所部,等待命令。”蕭世廉緊接着說道。

戰場狀況瞬息萬變,他可不能讓這些將領們長久在中軍盤桓,隨時都得做好全線進攻的準備。

等衆人應諾離開,蕭世廉把目光投向遠方。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現在知道周人的安排佈置,卻不知道對方的統帥到底在想什麼,是高興、緊張還是擔憂?

尉遲迥,征戰一生的你,到底在想什麼?

蕭世廉甚至能夠感受到,此時的尉遲迥,也在看向自己。

的確,蕭世廉的猜測不算錯誤。

此時站在巢車上的尉遲迥,是在俯瞰整個戰場,當然也在打量着漢軍中軍所在的位置,這一次自己的對手依舊很難年輕,這些年尉遲迥發現自己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年輕,從李藎忱到蕭世廉,這些年輕人結束了持續三百年的亂世,真的建立起來一個從西北到東南的龐大王朝,而此時自己站在這個地方,反倒是站在了這滾滾新潮流面前,成爲了一個阻礙者。

這讓尉遲迥很難受。

人活得越老了,越是討厭死亡,或許是因爲自己距離死亡已經越來越近的緣故,越是討厭死亡,就越是讓人覺得和平是那麼的來之不易。而今這一場戰爭,北周的勝算有幾何,尉遲迥心裡很清楚,兩三成還是有的,再多就不可能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老天保佑,也不能期望着昆陽之戰、淝水之戰這樣的奇蹟能夠在歷史上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既然如此,那如果自己想要更多的人活着,那最好是直接放下武器,萬事大吉,而如果自己還想要打下去,成全自己的忠義,那就意味着將會有更多的人會因爲自己的一意孤行而喪命。

是順應天意還是順應道義,這真的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這些天在瞭解到淮北同樣告急之後,尉遲迥就陷入了這樣的矛盾中,只不過作爲一名被宇文憲寄予厚望的老將,在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前,他依舊會履行自己的職責,所以尉遲迥出現在了這裡。

看着桃林塞,看着崤山,尉遲迥心情無比複雜。

上一次站在這裡指揮戰鬥,是和楊堅的決戰,那一戰兩敗俱傷,但是楊堅終究還是佔據了上風,一度壓迫着宇文憲和尉遲迥收兵洛陽,不過最終還是又被尉遲迥打回了潼關。

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
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