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

說句實話,裴子烈並不認爲羌人能夠走到那一步,畢竟湟水谷地和洮水谷地雖然是羌人長期以來盤踞之地,但是大漢對此並非全無瞭解,甚至可以說早就有所掌握。

實際上大漢的金城郡就已經在湟水下游,屬於湟水流域中的城池了,這些年大漢通過在金城郡等地開闢的榷場,和羌人也多有商貿上的往來,當然也趁機蒐集了羌人的很多情報,對羌人內部的佈防、兵力等等情報都有蒐集和彙總,只是之前受不受重視的原因。

李藎忱設立白袍這麼久,當然不是讓白袍只把注意力放在現在的敵人身上的,在政治上、在國與國之間,從來沒有真正的敵人,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脣齒相依、共抗強敵的時候,自然就是朋友;搶奪資源和土地的時候,自然就是敵人,有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有所轉化,一切都很自然就可以從朋友過渡到敵人,或者從敵人變成朋友。

因此白袍蒐集情報的範圍除了中原宿敵之外,周圍部落、國度都沒有放過。吐谷渾當初名義上是大漢的盟友,而白袍也是藉着雙方的通商,逐漸在吐谷渾內部埋下了很多釘子,現在這些釘子都已經被激活,並且源源不斷的提供情報。

可惜羌人這邊不太好下手,自從鮮卑人佔據中原、羌人退回故土之後,就一直以來都保持着本族羣居並且內部通婚的習俗,儘可能的減少和外界的往來,白袍自然很難在其中安插人手,而收買羌族本地人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反而有可能會被羌人來一波雙面間諜,到時候兵敗都不知道是怎麼敗得。

不過之前白袍蒐集的和羌人有關的情報也已經足夠多了,沒有了內部的配合,漢軍大不了強攻就是了,再加上漢軍火器的強大,羌人十有八九是撐不住的。

因此羌人那邊的戰鬥很有可能很快就會結束。

整個西北戰局最麻煩的,還是慕容世伏率領的吐谷渾主力。

不得不說慕容世伏也的確是一個有魄力的統帥,率兵越過武威、直撲安定,顯然賭的就是漢軍援兵尚且都在路上,猝不及防下只能倉促接戰,只可惜慕容世伏還是低估了漢軍前來的速度以及漢軍早就已經拉開的情報網絡,可以說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漢軍的嚴密監控下。

擋或許擋不住你,但是至少你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慕容世伏率軍南下,自然也就意味着放棄了對武威的進攻,武威現在雖然是一座孤城,但是隻要城中糧草之類的不告急,那反倒是安全的。

裴子烈真正要擔心的,是接下來自己應該在什麼地方和慕容世伏決戰。

敵人既然氣勢洶洶的殺進來了,那決戰自然是在所難免。

而且裴子烈本身也傾向於通過一場決戰解決掉吐谷渾的主力,不然的話放虎歸山,鬼知道還會生出來什麼變數。

“敵人兩日之內便可渡過大河,我軍前鋒雖已抵達大河沿岸,但是恐怕很難阻擋。”站在裴子烈身邊的李詢沉聲說道,身爲鎮林軍和鞏漢軍的統帥,此次作戰主力全都是他的麾下,“可是一旦讓敵人渡過大河,那麼戰局恐怕就有些難以拿捏了。”

過了大河之後,沿着大道繼續向前就是六盤山,此時漢軍主力就屯駐在六盤山,而過了六盤山即是安定。但是慕容世伏完全可以率兵向北進攻平高郡或者折而向西南進攻金城郡,假如這樣的話,漢軍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讓敵人拿下平高郡,則敵人可以繼續進攻靈武郡並且從六盤山或者賀蘭山的其餘山坳之中殺出,直撲安定,也直接切斷漢軍的後路,實現而今的戰略目標,當然也可以沿着湟水一路殺奔金城郡,給進攻羌人領地的漢軍以迎頭痛擊。

漢軍殺入羌人領地的兩路兵馬雖然氣勢洶洶,但是畢竟是偏師、又是勞師遠征,對上人數佔絕對優勢的吐谷渾主力,恐怕也只能避其鋒芒,到時候腹背受敵的金城郡都有可能守不住。

一旦慕容世伏選擇這麼做,那麼麻煩反過來就落在裴子烈頭上了。

漢軍主力守株待兔,敵人卻四處流竄、打亂了整個戰局,試問是誰的過錯?

“正言(李詢表字)覺得應該挺進大河?”裴子烈眉毛一挑。

話說回來,向着大河南岸挺進,固然是主動尋求和吐谷渾決戰,但是也意味着漢軍要主動放棄六盤山天險,轉而在平原上甚至有可能在吐谷渾主力已經佔據主要險要之地的情況下與其決戰。

大漢兵馬遠道而來,人倦馬疲,裴子烈本身實際上也沒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在這種不佔據地利的情況下戰勝吐谷渾。

慕容世伏既然殺入西北腹地,肯定是做好了死戰的準備,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敵人,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挺進大河之後,我軍可以配合平高、靈武等地守軍切斷大河北側渡口,然後沿着大河並依託六盤山山勢,逼迫慕容世伏面向西北防守,一旦我軍得勝,則可以壓迫慕容世伏主動沿着湟水向羌人所在撤退,到時候我軍偏師應該已經基本解決羌人的叛亂,自然可以組成防線,在大河南岸形成對慕容世伏的包圍。”李詢徑直說道。

“那假如戰敗呢?”裴子烈也沒有猶豫。

李詢顯然早就想好了答案,從容說道:“到時候我軍可以依託六盤山防守,並以主力向平高、靈武一帶撤退,引誘慕容世伏北上追擊,一來減輕湟水一帶的壓力,二來也可以拖延戰局、爲後續援兵抵達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那假如慕容世伏不追擊於我而轉攻六盤山呢?”裴子烈挪動沙盤上象徵着雙方軍隊的小旗子和木塊。

李詢伸手一指:“國公且看,到時候慕容世伏的側翼,可還誘人?”

裴子烈不由得大笑:“妙也!之前楊處道就曾經告知於某,說正言乃是帥才,可放心任用,今日聽爾一席話,可知楊處道非說大話也!正言所說,頗有道理,某已經派人巡探沿途適合安營紮寨之處,應該很快就有消息傳回,屆時且共引兵,向西北挺進,同那慕容世伏好好較量較量!”

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十八章 佈置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
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十八章 佈置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