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

宗元饒站出來反對陛下所說,那可不行。

江總當即說道:“殿試之後,這些考生終究要入朝堂或者外放,這些問題是他們很快就要面臨的問題,一縣之地往往難以施展,一郡之地正好可以讓其發揮,更何況陛下以此題目,考量的實際上並不是考生們治理郡縣的能力,他們固然沒有什麼經驗,但是也應該有個人的一些想法,縱然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頓了一下,江總又補充道:“若是墨守成規,那麼大漢永遠不可能向前進,因此陛下所考量的,實際上還是他們敢不敢想,只有敢想,纔敢做,連這些想法都沒有,而或者想法都凌亂不成一體,那麼又如何能夠指望他們可以下定決心去做乃至於成功?”

這話說出來,宗元饒倒是一怔。

李藎忱也露出一抹笑容,這個江總,倒是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了,要說體察聖心,這個傢伙的確是有幾分本事。

的確,如果這些人連想一想都不敢想的話,那之後讓他們進入地方,豈不是意味着他們更是連做的勇氣都沒有麼?

江總所說的,並非沒有可能。

宗元饒沉思片刻,終究還是微微頷首:“陛下所言,臣以爲善。”

不管怎麼說,這也都是陛下的功勞,和你江總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就算是有我們也不承認。

對此,江總只是撇了撇嘴,有沒有關係他並不在乎,對於現在自己的身份地位,他還是心裡有點數的,想要繼續往上走是肯定不可能了,就算是李藎忱同意,別的朝臣也絕對不會同意,所以還不如就這麼守住自己現在的位置,坐穩這個位置,不需要自己再有什麼大的功勞,只要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就可以了。

你一個馬上就要告老的老傢伙了,再怎麼冷嘲熱諷,某不在乎,你又能把某怎麼樣?大家都是六部尚書,可不見得你就能壓我一頭。

李藎忱徑直看向唐亦舜:“唐愛卿覺得此事不妥麼?”

唐亦舜急忙說道:“臣同以爲善,但是臣以爲單純只是這個題目的話,或許有些偏頗,畢竟朝廷選賢舉能,賢能之人不僅僅是要下放郡縣,肯定還有朝中朝外也各有需求,因此這樣類似的題目,臣以爲應該再增設兩個,以考察考生應對不同問題的能力不說,還能夠從中判斷出來,考生到底更適合於解決哪部分問題,這樣到時候我們分派官職的時候,自然就能夠以此作爲依憑。”

李藎忱登時撫掌笑道:“如此最好!”

“臣等附議!”宗元饒和江總當然也不傻,抓緊說道,同時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此時卻忍不住對視一眼。

沒想到倒是讓唐亦舜最後出了個風頭,這傢伙不但這麼麻溜的表示贊同,竟然還直接就給陛下來了個“擴展選項”,要真的論察言觀色和把握時機,我兩個可比不上啊。

要不人家是都官尚書,而我們只是六部尚書嘞。

對於朝臣們之間的小心思,李藎忱看在眼裡,卻並不多說。

爭名奪利,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這種事情都要提點一番反倒是顯得李藎忱這個上司心思狹隘不會御下了。

“切忌殿試之題,可切時政,研討時病,但不可空談。”李藎忱徑直說道,他更在意的,是殿試。

————————————

科舉對於大漢來說的確是一個新鮮事物,但是實際上在之前就已經有那麼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寒門子弟爲了打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舊有制度而奔走呼號,希望能夠給寒門和世家子弟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才爲朝廷所用。

但是這種奔走在當時的政治大環境下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九品中正制就算是衆所周知的存在那麼多弊端,卻也是世家立命的根本,只要世家還在把持朝政,就絕對不會大公無私的將爲官的機會拱手讓給別人。

所以這些奔走呼號也很快就淹沒在濤濤歷史長河之中。

如今李藎忱已經把世家的力量根基,也就是鄉土人脈連根拔起,推行科舉制度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

世家之所以爲世家,並不是因爲世家代代的傳承不斷,南朝開始的時候把持朝政的是王謝家族,之後又是劉氏、蕭氏,各個大家族層出不窮,並不是一個世家就能夠永久的在朝堂上佔據一席之地,但是一個世家無論進出朝堂都不能被忽視,就是因爲他們對鄉土人脈的把持,世家之所以能夠立足,正是因爲他們佔據着鄉間龐大的土地以及擁有衆多的鄉土百姓。

世家一旦謀反,那就意味着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百姓都會跟着一起造反,哪怕是被裹挾着,上一次會稽留氏的叛亂就是個最好的證明,叛亂髮動之後,整個會稽郡甚至都已經被敵人席捲。

正是因此,朝廷對於世家雖然忌憚,卻也無可奈何,一直到李藎忱動用絕對難以抗衡的強大武力殺雞儆猴,才讓世家從此偃旗息鼓。

而科舉考試,正是世家最終向朝廷低頭並且讓出自己所把持的最重要的政治資本的象徵。一旦世家沒有辦法向朝廷輸送人才,又失去了自己對鄉間土地和百姓的掌握,那麼世家如何還能稱得上世家,只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寒門家族罷了。

這一次科舉考試秋闈之後的結果,衆所周知,江南世家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當先的兩個人,一個杜陵杜氏,一個歷城房氏,按照歸屬上來說都是不折不扣的北方世家,前者當初南渡的時候倒是還曾經有不少人立足江南,甚至杜氏的女兒還曾經成爲皇后,因此硬說杜氏是純正的北方世家倒也不妥,但是歷城房氏可就是原本江南名不見經傳的北方家族了,甚至在北方家族之中也是新誕生的那一批。

所以歷城房氏,在大家眼中,甚至都不能算是大世家,寒門還差不多。

相比之下,進入殿試的三十六個人,也就是秋闈的前三甲之中,江南世家雖然佔到了十二三人,但是以江南世家在朝堂上的體量,這個人數可不怎麼好。

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尾聲 江山如畫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
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尾聲 江山如畫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