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

“宇文憲現在急於整頓內政,所以只要他的注意力從邊境再轉移到朝堂上,當北周不亂自亂的時候,就是我們進攻的時候。”李藎忱微微眯眼。

時間應該快到了,宇文憲不可能等太久,一旦察覺到大漢現在還不打算進攻,他肯定就要着手整頓朝堂,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儘快的讓朝堂上的聲音達成一致,否則到時候大戰爆發,恐怕自己的朝堂上肯定就會先分裂。

這也是爲什麼李藎忱懷疑宇文憲的這些小動作是爲了稱帝,因爲在確定了大漢不會在短時間內發動進攻之後,宇文憲收攏人心的最後手段自然就是給人希望,從龍的希望。

不管宇文憲願意還是不願意,都會選擇稱帝。

而李藎忱要做的,自然就是半渡而擊,在宇文憲爲收攏人心而稱帝前後,發動對北周的致命一擊。

那個時候北周國內或是還存在着反對宇文憲的力量,或是宇文憲還沒有來得及給那些從自己的稱帝過程中收到好處的人足夠的利益,正是真正薄弱的時候。

而且一旦宇文憲稱帝,天不容二主,大漢更是有討伐的資本。

在座的幾個人神情都是振奮。

南北一統,三百年的亂世,終於要在自己的手中結束了,而且自己註定還是勝利者。

“既然劉休徵有所懷疑,那我們就讓他以及宇文憲的那些耳目們懷疑的更加徹底一些,”李藎忱緊接着說道,“他們所在乎的,不過是朝堂上和世家之間的矛盾,既然他們有這個矛盾,那我們也不妨製造一些類似的矛盾假象,另外各個地方的基建上也可以製造一些地方上百姓和官府之間的矛盾。”

這些並不需要真的做什麼,大漢現在已經有了報紙,只需要在報紙上把一些事情添油加醋的描寫一下,就足夠以假亂真了,畢竟劉休徵不可能屁顛屁顛的跑過去核查對錯,而北周在南方也沒有類似於大漢白袍那樣的組織,當然也不可能真的派那麼多人去看看。

更何況現在大漢報紙的可信度還是公認的。

頓了一下,李藎忱緊接着說道:“另外趁此機會,朕也打算整頓一下吏治,大漢立國不久,但是不少官員都是留用的之前官吏,歷經數代根深蒂固,很多早就已經和地方上沆瀣一氣,也是到了整治一下的時候。”

大漢開國之後,因爲幾乎是全盤繼承了南陳的家業,所以尤其是很多南方官員都保留原任,這自然就滋生了腐敗,只不過長期以來大漢都忙於對付外敵,對於內部的這些至少現在還不至於傷害到整個國家穩定的蛀蟲們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着御史臺現在已經開始調查工作,也是時候捉蟲子了。

畢竟一旦大漢對北方開戰,很有可能反過來被這些身體內的蟲子給拖後腿,朝廷發下來的徵收糧食和稅務的命令,一旦被他們翻倍利用,成爲剝削百姓的利刃,那麼朝廷事倍功半不說,還會極大地增加百姓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官逼民反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趁着這幾個月,御史臺也可以抓緊把一些重要州縣的貪官污吏清理一下,不僅僅是爲了收攏民心、還百姓一份青天,更是讓大漢後續的北上能夠有穩定的後方保障。

李藎忱可不想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羣臣轟然應諾。

大家在朝堂上忙的暈頭轉向,下面的這些好吃懶做的蛀蟲,也是時候清掃一波了。而大漢這麼大規模的整頓吏治,也更能夠讓劉休徵認爲大漢現在的注意力在國內,殊不知李藎忱這只是爲了將自己手中的刀,磨得更加鋒利。

李藎忱默默看向前方,殿門洞開,外面的天陰沉沉的。

雖然還沒有到元日,但是輿論和金融的戰爭已經爆發。

戰爭的前奏,無聲無息,卻同樣激烈。

大漢的刀,越磨越鋒利。

————————————

大漢新元四年二月末。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兩個月,即將入春。

南北雙方針對之前華陰城外斥候流血衝突事件遲遲沒有拿出來一個準確的和解方案,建康府和鄴城之間的信使往來如飛,卻總是彷彿達成了默契一樣扯皮不斷,藉着元日等等假期,這件事越拖越久了。

不約而同的,大漢和北周都收束了兵馬。

“華陰那邊真的是很安靜啊。”

站在潼關城牆上,尉遲迥喃喃說道。

潼關城下,北周的軍營和遠處華陰城外大漢的軍營相互對立着,雙方都沒有什麼大動靜,就像是兩個巨獸匍匐在原野上,正在打磨自己的獠牙、靜靜等待時機,給予敵人致命一口。

自從雙方出現上次的摩擦之後,尉遲迥自然不敢怠慢,一直親自坐鎮潼關前線,可是似乎大漢那邊倒是一天比一天平靜下來了,這自然讓尉遲迥很是詫異。

這不像是大漢一向的行事風格啊。

李藎忱本來就是個喜歡抓住機會就死抓着不放的主兒,更不要說對面的蕭世廉,從來就是得理不饒人,尉遲迥還以爲他們怎麼都會氣勢洶洶的來戰一場,不管勝負,打總歸是要打的。

可是大漢卻硬生生的壓下去了這股氣,這說明什麼?

不是大漢的內部存在矛盾,讓他們根本不敢貿然動兵,就是大漢正在等待着一個機會,一個能夠抓住北周更大的破綻之後爭取一擊致命的機會。

尉遲迥是個標準的軍人,不是個政治家,對於朝堂上的那些彎彎繞他實在是弄不清楚,也並不打算弄清楚,他只想着眼於眼前的戰事上,弄明白這場戰鬥到底會不會爆發,又會什麼時候爆發。

所以尉遲迥覺得自己有理由懷疑,大漢正在醞釀一個更大的陰謀,或許說陰謀有些邪惡了一些,不過一場規模浩大的傾國之戰,卻是很有可能的。

從三國到現在的南北朝割據,華夏的氣運已經衰弱到了一定程度,國家積貧積弱不說,百姓更是飽經摧殘,無論是南北,國力加起來恐怕都不能觸碰到當初西漢或者東漢的零頭,因此現在的戰爭註定不可能是曠日持久的,因爲貧弱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支撐起來一場持續數年甚至一年的戰鬥,而前線拉鋸之地的荒蕪,也註定了就地尋找補給不現實。

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
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