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

大漢正在全面列裝這種已經體現出來威力的新式火器。

並且也只有大批量生產列裝,才能讓一種武器存在的缺點徹底暴露出來,小規模的試驗性質列裝並不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在火槍大規模列裝之後,關於槍刺以及裝填等等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優化,但是現在大批量生產並且列裝的火槍還沒有真正參與過一場戰爭,借用這一次大漢南征,工部也想要對火槍以及其餘的器械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改善,因此工部對這一場戰爭也是期待已久。

這些搞研究的瘋子,在李詢看來,當得知要發動戰爭的時候,甚至要比軍人們還要激動。

而瘋子,從來都不少,除了工部的這些之外,還有太醫院的那些。

孫思邈,這是李詢印象最深刻的名字,而和孫思邈一樣的人,軍中還有七八個,他們的徒弟更是有五六十個。對於所有的軍中將士來說,這些人不啻於活菩薩,自從他們來到軍中,軍中再也不用爲一些小病小痛而苦惱。

但是對於那些被抓捕的林邑人密探或者遊兵來說,這些名字和噩夢沒有什麼區別,當然他們的夢一旦開始,就再也結束不了了。

李詢記得很清楚,有一次他眼睜睜的看着一個林邑人的密探被五花大綁着進去,而出來的時候,人都已經很難拼成完整的了,目睹這一幕的一些老卒,都有好幾頓飯吃不下去,畢竟那些亂七八糟的內臟拖了一地,就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卒也忍受不了。

而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雖然很清楚孫思邈他們在幹什麼,也知道他們是爲了以後在戰場上能夠救死扶傷,李詢也只能下意識的和他們保持距離,不過還好大多數並不知道這件事的將士們,依舊把他們當做神仙供奉着,有他們在,軍中對於征戰南方的底氣都足了很多。

畢竟南方最令人害怕的就是瘴氣以及那些林邑人們不知道怎麼製作的毒箭、毒鏢,這些東西或許還不至於讓人死亡,但是一旦中了毒,缺胳膊少腿卻是很正常的,而孫思邈他們曾經努力挽救過一箇中毒的將士,通過切掉病變的地方保住了他的手臂,讓將士們對孫思邈等人更是多了幾分信心。

中軍帳中,孫思邈代表這些隨軍的醫生們也在,他們頭上可都是頂着太醫的名頭,在官銜上並不比軍中的偏將低,因此自然也有資格位列此處。

看着衆將領昂然離開,李詢下意識的看向慢吞吞的同樣轉身的孫思邈。

孫思邈笑得很開心。

李詢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他下意識的覺得,林邑人可能真的要倒黴了。

——————————-

林邑人要倒黴了,有相同想法的並不僅僅是李詢,杜齊此時叉腰站在一處山坡上,盡力向南看去,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在他的腳下,一望無垠的原野上,人們正在努力的耕耘。南中氣候怡人,四季如春,即使是冬天也沒有和春天存在明顯的區別,所以在這裡自然也就不存在冬天農閒的說法。

自從大漢入南中之後,這片土地煥發了新的生機。

官府出面組織耕種,原本居住在山中的蠻夷部落紛紛下山,他們每個人從官府那裡領取自己的土地,而同時也領取自己的身份牌證,官府藉助這次機會完成了對蠻夷部落的人數清點,同時蠻夷部落們也終於能夠藉助華夏先進的耕作技術,讓原本的刀耕火種成爲歷史,也再也不用爲餓肚子犯愁。

至於各個部落的酋長,朝廷自然也給他們委派了里長、亭長的官職,相當於後世的村長和鄉長,通過他們來管理自己手下的百姓,對於這些酋長們來說,或許喪失了原本佔山爲王的權力,但是生活的變得更加富足,是他們更願意接受的。

如果不是沒得選擇,誰願意每天在山上風餐露宿,靠山林的產出飢一頓飽一頓?

而隨着南中基層政權的穩定,大漢接下來的政策自然就可以穩步推行,商部、工部和學院作爲現在大漢征服一個地方衝在最前面的力量,在南中自然也是如此。商部的貿易網絡很快就向這邊蔓延,並且逐漸把整個南中納入大漢的貿易網絡之中,來自於天南海北的貨物很快就吸引了南中人的注意力,而通過和來自其餘地方的商人進行貿易也能夠爲他們創造額外的財富。

工部自然不用說,一座座工坊的設立,讓南中各個部落的人們在除了耕作之外又有了新的選擇。之前大漢的工坊還因爲缺少丁壯而不得不利用戰俘,但是現在工坊越來越多,流水化的生產意味着學徒不需要太長時間的培養就能夠上崗工作,而且工坊的高利潤也意味着工人能夠得到高報酬。

至於學院,說實話朝廷在背後的推動遠遠比不上前兩個,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華夏的學者們想要教化蠻夷的決心和勇氣。

早在當初大漢才立國的時候,成都書院就已經開始籌劃南下,後來各地書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開始聯合起來對南中地區進行援建,不斷的派遣人手前往南中,建立一座座的學堂。

這些學堂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授南中百姓們最基本的一些漢語知識以及文化學說,和華夏中原地區的書院自然是沒辦法比的,但是這將會培養南中百姓對於華夏漢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當這一代的南中孩子以及下一代的南中人長期處於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他們自然也就會逐漸忘記自己的出身,並且融入到華夏這個大家庭之中。

從蠻夷到漢人,這並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書院的努力自然也被朝廷看在眼裡,朝廷開始出面推動到對南中的援建,尤其是對口援建,江南、荊州和巴蜀各地的社會各界紛紛登場,支援南中。

在南中的工作經歷不但能夠讓他們獲得官府的獎勵,還能夠極大的增強他們之後回到家鄉高就的可能。本地的官府和商號也都傾向於任用這種有豐富外出工作經驗的人。

在這個大建設、大融合和大發展的波瀾壯闊的時代,人才顯得非常重要。

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章 千年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八章 危機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尾聲 江山如畫第七十章 衝殺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六十章 不求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
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章 千年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八章 危機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尾聲 江山如畫第七十章 衝殺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六十章 不求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