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

蕭世廉甚至覺得,沒讓人直接把司馬消難亂槍打死,就算對他很不錯的了。

“現在司馬消難的家眷都在洛陽,想要勸降恐怕不容易,等救出來他的家眷吧,這等人雖然打仗不行,但是做個文官應該還是可以的。”蕭世廉笑道,“三百年亂世,司馬家剩下來的也都不是等閒之輩,總該有點本事。”

司馬消難的祖上是西晉南陽王司馬模,所以算是不折不扣的晉朝血脈之後,當然了這不算前朝,應該是前前前前朝皇室了,要說身份尊貴,那倒也不算,尤其是北方的胡人,對於西晉的皇室餘脈,可沒有什麼仁慈可言,好在南陽王這一脈倒也不算皇室正脈,自然而然也就被忽略了,司馬家消停了一段時間,憑藉着良好的家教能夠在亂世之中重新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司馬家這一支主要都是文官,在文官一輩之中還是頗有幾分名聲的,是不折不扣的文人世家。

司馬消難卻從北齊的文官搖身一變變成了北周的武將,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不過這也並不是不能理解的,北周也好,南陳也罷,這些南北朝代多處於戰亂之中,朝廷的官職制度和體系混亂的一塌糊塗,而且很多官員因爲長年的戰亂立下了不少功勞,自然封賞也要比和平時期來的密集,同時當然也是爲了籠絡人心。

所以這自然就導致文官封無可封的時候,就只能用武官的封號來湊合,比如當初的姚察,雖然從表面上到骨子裡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官,卻頂着武將的頭銜,讓李藎忱一開始對於他的任用很是頭疼,尤其是還在南陳體系下的時候,總不好讓武將去幹文官的事情,可是這個傢伙又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官。

尤其是在北周,甚至就連大將軍和柱國都已經滿大街都是,一個普通的將軍,甚至都不需要和朝廷怎麼扯皮,再加上當初接納司馬消難的尉遲迥也期望能夠將司馬消難這個難得的文官留在自己身邊——以當時司馬消難的身份,一個小小的將軍府屬官未免屈才了,可是如果是地方州府的文官,又不可能跟着尉遲迥南征北戰,因此司馬消難就只能以文官頂着武將的名頭跟在尉遲迥的身邊。

只不過恐怕就連尉遲迥都沒有想到,大漢異兵突起,北周將領幾乎都折在了和大漢之間一場場的戰爭之中,甚至就連韋孝寬的親信部將賀婁子幹、尉遲迥的左臂右膀曹孝達等人都不能倖免,而韋孝寬的兒子和尉遲迥的兒子也都是或死或被俘,能夠在身邊獨當一面的將領已經越來越少,尉遲迥身邊也只有一個李惠算是智囊了,其餘的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得頂到前面去,否則連統兵的將領都沒有,這仗還怎麼打?

亂世之中,文官就算是學富五車,遇到大頭兵之後不也是有理講不清麼?

所以司馬消難雖然有些委屈,但是也還是出來統兵,如果不是因爲鮮卑騎兵冒然前進,司馬消難也不會率軍出來支援,自然也就不會給了蕭世廉的可乘之機。

知道司馬消難走到這個位置上的前因後果,蕭世廉和徐德言對勸降司馬消難還是信心十足的,若是司馬消難的恩主尉遲迥也投降了的話,司馬消難恐怕更不會硬撐下去。

而現在蕭世廉他們需要面臨的問題,不是司馬消難,而是眼前的這個潼關城。

司馬消難雖然戰敗,但是潼關另一個守將費也進利也不是吃素的。尉遲迥當然也害怕司馬消難這邊會有什麼差池,所以專門派遣自己麾下能征善戰的鮮卑人費也進利前來協助司馬消難,當然在統籌上司馬消難還是爲首。這一次司馬消難出城救援鮮卑騎兵,費也進利雖然知道在軍事部署上這樣做的確是有些冒險,卻也不好多加阻攔。

畢竟人家司馬消難是去救你們鮮卑人,你要是橫加阻攔,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結果誰曾想司馬消難竟然還真的中計兵敗,費也進利無奈之下也只能閉關死守。在漢軍火炮的轟擊下,城牆下的防衛幾乎都不需要再考慮了,那個地方再多放人也沒有什麼用,火炮打過去很快就屍骨無存。在初步嘗試了火炮的威力之後,費也進利甚至連城門上都不敢再安排人手了,因爲火炮轟過來,即使是敵樓也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更不要說人大咧咧的站在這裡了。

不過費也進利倒是壓對了一點,那就是潼關還真的足夠堅固。

從東漢末年亂世開始一直到現在,潼關代替函谷關,一直都是關中進出的門戶,任何割據關中的勢力,都必須要想辦法關上潼關這個大門,因此別的可以不修繕,潼關的城牆必然是要一代又一代都多加堆砌的,導致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潼關,雖然依舊是夯土的,但是高大的城牆足夠令人望而生畏,哪怕是城牆上已經完全被剷平了,也依舊是漢軍現在難以翻越的一道屏障。

在徐德言的陪同下,蕭世廉打量着不遠處煙塵滾滾的潼關。

火炮幾乎把關牆削掉了一層,但是潼關依舊看上去很高大。

這讓蕭世廉想到了當初的武關,自己攻入武關足足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是他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的,這一次說什麼也不能再在潼關腳下頓足這麼久。

本來關中就是大漢最先發動進攻的地方,牽一髮而動全身,潼關一動,各地肯定都要迎風而動,可以想象此時大漢和北周的萬里邊境線上應該已經是煙塵滾滾。可是至少現在各個方向上應該還少有堅固的城鎮關隘阻隔,潼關應該算進攻道路上最早會遇到的,這也是讓蕭世廉他們這邊先動手的原因之一。

朝廷和太尉府也不指望着他們能夠很快就把潼關打下來,自然要多給一些時間。

但是蕭世廉自己,卻並不允許在潼關下頓足這麼長時間。

南陽的陳智深和曹忠,淮西的陸子才和淮東的吳惠覺,還有北面的韓擒虎······大漢兵馬已經摩拳擦掌這麼久,大家絕對不會等待蕭世廉。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七章 求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七章 求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