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

李寬急忙說道:“陳留北岸,左爲汲郡,扼守淇水入河口,右爲黎陽郡,扼守白溝入河口,是鄴城南側一東一西兩大要塞,周人陳兵應當在七八萬左右,另外還有新編練的鮮卑重騎不低於千人,河上還有周人水師,船隻應當在百艘上下。”

他沒有看輿圖或者任何的資料,直接開口說出來,說明這些材料他也已經爛熟於胸。

“水師的事我們可以不用管,一百艘船,聽起來多,不過就是一些舢板罷了,大漢水師要是連這個都解決不了,也就不用混了。”陳智深顯然對這個主簿還是很滿意的,“關鍵就是這黎陽和汲郡,主簿以爲,當先攻哪個?”

“汲郡。”李寬心中顯然早就已經有了定論。

陳智深擡頭看向他,不由得大笑:“好,不謀而合!”

大河在陳留折而向東北入海,因此位於這一河段西側的汲郡相比於東側的黎陽更加偏南,自然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漢軍的行軍距離。大軍勞師遠征,最害怕的就是在遙遠的地方和敵人爆發曠日持久的決戰,因爲這將對後勤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雖然黎陽也不算很遠,但是相比於汲郡,缺點還是很明顯的。

一旦首攻黎陽,既不能和東路的青州形成配合,也不能和西路的河內形成配合,而且要進攻黎陽也不能以陳留爲後勤中心了,應該同樣向東北轉移到滑臺纔是,畢竟滑臺就在黎陽對岸。

不過進攻汲郡也有弊端,就是距離鄴城的距離肯定要比黎陽遠。若是輕兵疾進,肯定要以黎陽爲主攻目標,突破黎陽,就算進入鄴城的地界了。

好在現在漢軍已經不指望能夠先發制人、快速突進,不然的話就算是黎陽這邊有再多的不利,以陳智深的性子也肯定會力排衆議,選擇此處作爲突破。

陳智深看着輿圖,心中感慨。

此時的陳留讓他想到了很多年前的淮南,想到了同樣是淮南中樞的樑郡。今日萬軍雲集的場景,更勝於當年,當然,大河天險也更勝於淮水,可是一條大河、數萬敵軍,難道就能夠抵擋得住漢軍前進的腳步麼?

各軍爭鋒,不知道最後先入鄴城的,又是誰?

————————

各軍爭鋒,再怎麼樣反正先入鄴城的不是河東漢軍。

楊素早就有這個心理準備,有太行橫亙在面前,李藎忱完全不可能捨近求遠,放棄從大河正面突破,而讓河東漢軍走太行率先進入河東。不過這不代表着河東漢軍無所事事。

按照太尉府的計劃,河東漢軍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從邵州向東進攻齊子嶺,牽制齊子嶺的若干鳳所部,爲河南漢軍直接越過大河進攻河內爭取時間,還有一個自然就是儘可能配合平城漢軍進攻晉陽。

現在北周主要兵力集結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鄴城,一個是晉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晉陽的北周軍隊雖然經歷過白狼堆之戰有所折損,但是主力到底還是在的,向北又有雁門關天險,向南也有汾水河谷可以作爲依憑,不集中兵力一舉進攻,還真的不一定能夠將晉陽拿下,所以太尉府也是建議河東漢軍以晉陽方向爲主。

畢竟冀州戰場已經飽和,而晉陽戰場不能太過空虛。

此時楊素就站在玉壁城的城頭上向東眺望,隱約能夠看到對面的北周營寨。周軍退守華谷城之後,看漢軍沒有再主動進攻的意圖,便再一次派兵前出,搶佔城外的水源以及制高點。

楊素也就由着他們去了。

那邊距離華谷城更近,漢軍營寨頂到那個地方上,每日裡人吃馬嚼就是很大的消耗,而且雙方之前本着儘可能的避免大規模衝突的意圖,既然對方已經有所行動,那自己這邊就不能太針鋒相對。

反正他們的這些營寨,在楊素的眼中脆弱的也和一層白紙一樣。

“巡撫,各軍已經集結完畢,只等一聲令下。”李詢大步走上城頭,“巡撫打算何時進攻?”

楊素看了一眼天:“今天天氣不錯,趕早不如趕巧,就今天吧。”

李詢頷首,轉身:“下令,開拔!”

城頭上令旗舞動,玉壁城城門洞開,騎兵在前衝出,後續大量的步卒和攻城器械陸續開出,而城池兩側的營寨中,同樣有大量的兵馬浩浩蕩蕩開拔。

河東漢軍作爲去年最後一個結束戰鬥的軍隊,又迎來了新的戰鬥。

“此戰,各軍爭鋒,我軍雖非主攻鄴城,但是拿下晉陽,斷敵臂膀,亦是大功一件!”楊素抽出佩劍,看着這大軍出動、遮天蔽日的場景,慨然說道,“衆將,當共奮戰!”

“奮戰!”將士們齊齊高呼。

而此時河東齊子嶺下,漢軍也同樣開始集結。

蕭世略正坐在中軍大帳門口,一點一點的打磨自己的佩刀。

大戰已經開始,這不是什麼秘密。

身爲主將的蕭世略如此淡定,自然也讓周圍的將士們不再那麼緊張。這一路漢軍本來就是軍中精銳,以禁衛軍爲主,只不過一直駐紮在這齊子嶺下,漢軍將士對於攻克齊子嶺多有不自信。

畢竟齊子嶺山高陡峭,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山路崎嶇,漢軍的火器和大型攻城器械也很難發揮作用。上一次漢軍就沒有能夠成功拿下營寨,即使是那一次的本來目標也不是打下齊子嶺,只是爲了能夠牽制住敵軍,也給漢軍將士留下不少心理陰影。

今日再面對齊子嶺,大家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校尉,山道上已經發現敵人的斥候。”一名親衛快步過來。

蕭世略眉毛一挑,笑着說道:“某這裡還沒有動,若干鳳就已經先坐不住了。走,咱們倒要看看,若干鳳打算怎麼打這一仗。”

幾名仗主和幢將已經迎了上來,齊齊拱手:“啓稟校尉,我軍隨時可戰!”

“此次進攻河內,我軍從河東只是偏師,所以告知將士們無須緊張,”蕭世略微笑着說道,“和上次一樣,我們只需要引若干鳳疲於奔命就好。”

仗主們對視一眼,紛紛頷首。

要說強攻這齊子嶺,他們還真的沒有多少信心,但是要說牽着若干鳳在山裡面兜兜圈子,這點兒信心倒還真是有的。

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二章 溫飽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九章 秘密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序章 白袍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章 山路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
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二章 溫飽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九章 秘密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序章 白袍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章 山路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