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

時代,會因爲這些思想的產生而不斷向前。

當有這樣思想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大漢的商貿就會徹底得到發展,並且爲大漢帶來更多的資本積累。

一個近代工業國家,就展露出了雛形。

李藎忱很是感慨。

這麼多年小心翼翼,這麼多年潛心引導,總算是看到了曙光。

現在能夠跟上自己的思維,自然也就意味着在未來有可能超過自己的思維。

畢竟李藎忱作爲一個文科生也不是什麼都懂得,真的讓這些已經有所頓悟的科研瘋子們去好好的鑽研一下什麼物理和化學的知識,保不齊哪一天就會發現很多李藎忱都已經忘掉的定律,並且冠以華夏人的名字,假如那個時候自己還在位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年號或許還會變成什麼什麼定律呢。

新元定律?

尉遲熾繁驚訝的看着陛下笑得像個傻子。

“陛下怎麼了,這麼高興?”

李藎忱起身,吻了她一下:“吾道不孤!”

尉遲熾繁一頭霧水,不過還是靜靜由他擁着。

不管陛下爲什麼高興,他高興就好。

陛下也不是那種勤政愛民、恨不得每天十二個時辰都在批閱奏章的皇帝,他還是更習慣儘可能地把這些工作派發下去,羣策羣力。

但是這也就意味着他要承擔着更大的壓力,他需要爲別人犯下的錯誤負責,也意味着他有更多的精力把目光投向更加長遠的地方,規劃着更令人咋舌的計劃。

因此在後宮姊妹們心中,陛下開心就好。

陛下開心,大家也就開心。

不然的話,大家也不會這麼積極的投身於內府的建設之中,甚至包括沈婺華這種明顯並不想多問世事的人,都在內府的建設中出了很大一份力,幾乎一個人撐起來了整個慈善堂,徐素等人趕過來接手、沈婺華退居二線也已經是大漢北伐之後的事情了。

到現在她的名字還被鐫刻在各處慈善堂中,供人敬仰。

顯然即使是沈婺華這種生性清靜無爲之人,也會努力爲陛下分擔一些事情,更不要說別人了。

“陛下,一切都會變的好起來,天下真的會徹底太平,對麼?”尉遲熾繁靠在李藎忱的肩頭,喃喃說道。

他們都是從亂世之中走出來的人,說一千道一萬,所做的努力都是爲了能夠改變這一切。

“你覺得呢?”

“可是戰亂似乎依舊沒有停止,今日有西北的戰爭,明日就有遼東的戰事。”尉遲熾繁忍不住感慨一聲,“報紙上的文章妾身已經看到了,高句麗想要搶佔遼東礦石,大漢和高句麗之間,恐怕免不了會有一戰吧?畢竟······”

尉遲熾繁不由得壓低聲音:“夫君都已經造了這麼久的勢了。”

李藎忱登時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被看穿的感覺也不怎麼樣。

對於遼東,李藎忱當然勢在必得。

來都來了,怎麼可能連後世華夏的版圖都開拓不了?再不濟,大漢也得比清王朝的版圖大一些吧?

但是想要拿下遼東,就意味着大漢要主動邁出長城、向外發起進攻。這對於久經戰亂、國內也不過剛剛穩定下來的大漢來說,顯然並不是能夠獲得很多支持的選擇。

礦石有多重要,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夠理解。

關外的土地有多肥沃,也不見得所有人都能理解。

甚至契丹和高句麗按照歷史的軌跡又分別會在華夏乃至於整個東亞的歷史上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也沒有人會看得到。

其實李藎忱真正看中的並不只是遼東肥沃的土地以及儲量巨大的礦產,以現在大漢的人口,還不至於到人口密集到必須要開墾遼東的地步,而且本身還有南中、嶺南等地分流,再加上北方也因爲多年的戰亂元氣大傷,只是恢復就需要至少兩三代人的時間,現在朝廷就算是拿下了遼東,也不可能大規模開墾。

至於礦產,雖然很重要,可是大漢至少還有河東的煤礦以及南中的各種銅鐵礦,並非沒有替代品。尤其是大漢的工業也不過纔剛剛從以木材爲主的加工行業向以礦石爲主的冶煉行業轉變罷了,對於礦石的需求還沒有後世那麼猛烈。

李藎忱真正看中的,也無人能夠說得,其實是契丹和高句麗。

契丹是個什麼民族,自然不用說了,一旦給他們機會,這些關外的狼就會狠狠地撲上來咬一口,歷史上的契丹曾經是北宋頭上多少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這種狼,早早地打掉最好。

大漢的戰略目標在西方,家門後院外蹲着的狼,萬萬不能養大。

安史之亂不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訓麼?

至於高句麗,自然更不用說。

李藎忱看中的主要還是高麗半島。

且不說這個地方富饒還是貧瘠,這可是遼東和青州天然的屏障啊。

海東屏藩可不是說着玩的。

歷史上從唐到明再到清,中原王朝爲了維護海東之安穩,和東面那條狼打了多少次?

所以李藎忱必須要把這個遠征東瀛海外的跳板早早地握在手中。

等到大漢海軍的規模更大之後,就是時候蕩平東瀛了。

拿下跳板,爲華夏東方後院之穩定打下堅實基礎,並且構築起一條面向外海的防線,這纔是李藎忱急於平定遼東的真實目的。

他相信歷史上的隋煬帝和唐太宗也應該都看到了這一點。

東方不定,何以向西?

不過這些李藎忱還不能說。

他不能展現的過於全知全能,這樣只會把自己神化。

李藎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成爲一個能夠帶來勝利並且帶動大家迎來繁華盛世的聖人,而不是一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

世上真的有了神仙,那麼就會有很多人渴求成爲神仙。

佛教、道教的昌盛,不都離不開這種思想麼?

李藎忱必須要讓所有人意識到,富裕,不是求神拜佛能夠帶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打拼來的;強大,不是通過神仙保佑帶來的,而是自己努力變來的。

世上可能會有那麼一些聰明並且可以在問題發生之後及時做出判斷的聖人,但是並沒有真正的神仙。

如果不能貫徹這樣的想法,工業和科學技術還怎麼發展?

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九章 秘密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十七章 弱點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
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九章 秘密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十七章 弱點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