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

只希望以後只有華夏向別人開出二十一條。

李藎忱親自將墨跡吹乾,看着這些不知道能夠再把雙方的和平持續幾年的條款,他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至少自己帶着這個民族走到了這一步。

至於剩下的大片故土,李藎忱並沒有打算放棄收回,只不過現在他得先讓大漢穩定下來,恢復民生、發展經濟,同時想辦法繼續從依舊強大的北方抽血,否則現在的兩敗俱傷只會給別的敵人可乘之機。

李藎忱寧願穩紮穩打向前走,最後吞併天下,也不願意現在操之過急,結果讓子孫來面對殘破的山河和渭橋之盟的恥辱。

“便是這二十一條,朕準了。”李藎忱正色說道。

楊素和陳叔慎交換了一個眼神,都看出對方眼中的輕鬆神色。

這一場談判總算還是拿到了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也不枉大家這些天的忙碌。而且他們也都清楚大漢是實打實的從中獲得了不少利益,能夠簽訂下來這樣的條約,他們作爲主持者自然也都與有榮焉。

李藎忱把楊素和陳叔慎等人的神情盡收眼底。

關隴世家和東南士族現在已經開始尋求共同發展,這是李藎忱能夠感受到的,至少對於現在百廢待興的大漢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李藎忱越來越需要整個朝廷擰成一股繩,好讓自己有能力可以駕馭住大漢這個體型龐大的馬車。

畢竟亂世和命運如發了瘋的馬一樣向前跑,如果手中沒有足夠的力量,李藎忱自己也沒有信心。

尤其是現在朝堂之上已經有新的矛盾和對立正在形成,那就是新加入的力量和舊有力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這主要體現在原來的北周臣子們開始得到任用。

在陌生的新體系下,他們當然會傾向於抱團,這也就引起了原本朝臣們的警覺。

這些北周文武是戰敗者,大家當然不會自己打的熱鬧,眼睜睜的看着曾經的敵人趁虛而入,因此東南士族和之前投靠大漢的北方世家開始謀求合作也在情理之中,他們也能夠預料到,現在面對的是新來的北周官員的衝擊和挑戰,之後還必然要面臨山東士族的挑戰,因此與其到時候被各個擊破,倒不如現在先團結起來。

不過不管他們是如何團結,力量的源泉終究還是李藎忱。

這也要求李藎忱自己要保持時刻的警惕和小心,萬萬不可把過多的權力放出去,也不能總是大權在握。

帝王心術,從不簡單。

李藎忱的目光緊接着轉移到了劉休徵的臉上。

劉休徵看到李藎忱新加上的一條,先是鬆了一口氣,顯然他也不知道李藎忱會不會開出什麼過分的條款,甚至有可能導致雙方前功盡棄,那樣的話,本來就承受着巨大壓力的劉休徵真的要心理崩潰了。

不過李藎忱顯然只是要一點兒面子話,甚至都沒有明確的指出誰是兄,誰是弟。

這樣必然也就是按照雙方君主的年齡來計算了,現在宇文憲比李藎忱大,必然也就是宇文憲爲兄,李藎忱爲弟。

這是李藎忱在給宇文憲面子,雖然這面子並沒有什麼用,根本不能當飯吃,不過有總比沒有來得好,劉休徵當然不會拒絕。當然了,從這二十一條來看,這也應該是李藎忱做出的唯一一點兒讓步罷了,一點本來就因爲年齡的關係而應該做出的讓步。

只不過劉休徵比較好奇的是,李藎忱竟然直接用“兄弟之國”來稱呼大漢和北周之間的關係了,不知道他可以要加上這一條,到底是想要強調什麼,還真的只是無心之舉?

劉休徵可並不相信李藎忱和宇文憲真的能夠化干戈爲玉帛。

他微微擡頭,大漢的皇帝陛下帶着笑容。

劉休徵卻感覺這笑容分外的猙獰。

———————————

既然簽訂了和約,雙方使者用印之後,實際上一切都進行的很快。

早在李藎忱接見了劉休徵之後,蕭世廉就停止了北周將領們每時每刻都彷彿身處地獄的斥候戰,當然在蕭世廉看來,斥候戰的主要意義就是擾亂北周軍心,讓尉遲迥根本沒有心思和膽量率軍出戰,同時也從最大程度上殺傷北周的有生力量。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北周人的腦袋掉得多了,以後面對的敵人自然也就少得多。

蕭世廉就信奉這麼簡單的道理,至於那些所謂的和約和談判桌上的脣槍舌劍,在他們武將們看來,就是一羣文人對着輿圖玩過家家,他們簽訂的那些東西,也不過就是一張白紙,想要撕毀的時候,連擦屁股的紙都比不上。

因此蕭世廉並沒有因爲雙方開始要和談就手下留情,等他收手的時候,和約都已經簽訂好了。

事實證明他也的確達成了戰略目的,北周斥候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不說,甚至嘗試找回場子的一隊北周騎兵都差點兒全軍覆沒,也正是因此北周人分外的老實,到最後甚至都是漢軍騎兵在原野上肆無忌憚的遊蕩,四處尋找落單的北周斥候,乃至於出現了搶奪人頭的鬧劇。

當然蕭世廉並不知道的是,因爲自己的這些小動作——當然這些小動作也是相對於大規模軍事行動來說,每一次小動作的背後其實也是一場殺戮和腥風血雨——現在尉遲迥已經受到了太多的質疑,以至於北周大營之中不僅僅是下層官兵們心思波動,就連上層的將領們也都是各個人心思變。

這是蕭世廉沒有料到的。

現在他就要率軍前往接收華陰。

漢軍在鴻門屯駐了這麼久,就像模像樣的打了一場仗,北周人就這麼乖乖的把華陰給吐了出來,

北周人的反應的確讓大家很無奈。

我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受降的,更不是來接收城池的。

就算是接收,也可以先好好打一場的。

因爲沒有拿到什麼功勞,所以漢軍將士們都士氣不高。

倒是站在蕭世廉身邊的陳叔慎和蔣芒很高興。

這一次接收,軍隊只是陪襯,他們文官纔是主角。

華陰是舊名,實際上這裡在北周的行政區劃上屬於華山郡,而上溯的話又屬於弘農郡。漢末弘農被拆分,華陰和上洛等都是從弘農之中拆分出去的。

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
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