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

大漢新元二年十月初三。

嶺南州,番禺郡。

十月的北方已經入冬,而十月的江南也應該是深秋時節,但是十月的嶺南,除了海風帶來的些許涼意,真的讓人感受不到多少寒冷。

到了碼頭外的市井上,那叫賣聲和一張張笑臉,更是讓人覺得還在春天一樣。

“走一走,看一看,新出爐的胡餅熱乎啦!”

“今天海里剛撈上來的螃蟹,大青蟹!”

“梅嶺上的二十年老樹,拿來修葺房子乃是最好不過!”

市井上的喧鬧聲一直從番禺郡的碼頭傳到嶺南州府。

和其餘地方行政府衙往往會分開不一樣,嶺南州府是新設立的,所以在設立之初就考慮到了其主要作用就是統籌加強對散亂的嶺南州的管理,因此嶺南州府、番禺郡府以及六部駐嶺南的衙門,整齊的坐落在修繕過的番禺城中,讓這座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建立的嶺南老城煥發新的生機。

大漢新元二年絕對算得上大漢立國之後最平靜的一年。

至少從現在來看是這樣的。

年初立春之後,陛下在建康府斬作亂之江南、洞庭等地世家魁首凡百人,其中領頭的幾個世家家主都是被處以凌遲之極刑,這一下直接震懾住了朝廷內外的所有人,世家制度幾乎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對於大多數秉持觀望態度的世家來說,他們更期望的是陛下在扳倒這些世家之後,不得不借助他們的人力物力完成對江南世家的清算,但是他們忘記了,陛下的手中並不只有世家,更不只有東南世家。最後藉助學院士子這些免費勞動力以及軍隊的暴力,還算成功的解決掉了這些問題。

自此學院書生開始作爲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的舞臺,世家也隨之逐步退出。世家們不再追求直接爭權奪利,轉而開始謀求將自家的子弟送入書院,甚至還是聯合地方政府建立本地的書院。

就在今年夏天,朝廷出臺了科舉考試製度,確定朝廷之後選取人才將會通過科舉考試的方式,這一舉推翻了之前李藎忱和世家的約定。按照當初的約定,書院的學生所佔的比例應該會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依然在世家的掌控範圍之內,可是科舉考試製度的出臺,意味着之後人才的選拔將會和世家再無半點關係,朝廷作爲出題者和最終錄用人才的錄用方,將會決定人才考察和錄用的所有過程。

世家子弟,將會和普通學生一樣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功名,獲得進入官場的機會。

或許在很多人的設想中,科舉考試不啻於平地驚雷,一下子打破了之前世家壟斷的局面,但是在春末那一場腥風血雨和人頭滾滾的震懾下,最終世家們默認了這個結果,否則的話,各地已經全面展開的大漢軍隊,將會毫不猶豫的衝進去砍掉他們的腦袋。

留氏的前車之鑑,沒有人敢於忽視。

隨着科舉考試製度的確立,各地書院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即使是在這嶺南被很多人看作荒蕪之地番禺郡,嶺南州立書院、番禺郡立書院、南海縣立書院以及大大小小的私人書院之中,都是書聲琅琅。這個時代的底層人們第一次意識到,憑藉自己的本事也可以讀書認字,就算不去做官,也能夠通過進入商賈們、工坊們開辦的學院來學習一技之長,甚至可以進入軍隊開辦的軍事學院,直接爲自己謀求入軍中擔任將官的可能。

“日日新,日又新啊。”端起茶杯,聽着外面的喧鬧聲,嶺南州刺史侯亶笑着說道,“兩年之間,嶺南都已經快是某不認識的那個嶺南了。”

“十年之後,恐怕你我再走這一片山水,都會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大漢左都御史傅縡哈哈大笑道,他的手中依舊拿着那一串佛珠,只不過相比於李藎忱初見傅縡的時候,佛珠圓潤光滑了很多。

對於傅縡來說,嶺南並不是陌生的土地,而現在重回嶺南,他只能感慨世事變化之快。

隨着大漢商貿的發展,番禺郡儼然已經成爲嶺南乃至於整個南方的重要海港,新組建的南洋海軍也選擇這裡作爲向南繼續征服大洋的落腳點。

傅縡這一次是奉命過來巡查嶺南官場的,隨着大漢國內的穩定,巡撫和都督這兩個臨時設立的職位都已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御史臺由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分別帶隊的定期巡視組,他們每到一地,會負責覈查本地的稅收政務條目,同時考察民情並直接向朝廷反應。

而且李藎忱充分的利用現在朝堂上依然存在的南北方之間的矛盾,一般是出身南方的左都御史及其屬官負責北方,出身北方的右都御史及其屬官負責南方。

御史臺巡視天下已經兩輪,這還是傅縡第一次再回到嶺南。

既然是傅縡前來,那麼這一次朝廷的主要目的就不是爲了巡查官員。此次傅縡的主要目的,就是監督從北方運過來的一批器械,這批器械正是新生產出的火槍。

雖然嶺南還是陽光明媚,但是雲集的軍隊無疑已經在告訴所有人,朝廷對於一直在邊境上挑釁的林邑,已經忍無可忍了。

長久以來,因爲林邑的存在,大漢甚至很難維持住日南郡的統治。尤其是年初李詢領兵北上坐鎮江陵之後,漢軍在嶺南採取的是全面收縮的戰略,以至於大漢在日南建立起來的短暫統治再一次分崩離析。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現在的大漢處於快速擴張的時期,之前的對內收縮也單純的只是因爲世家作亂導致李藎忱只能就近抽調嶺南的兵馬,畢竟北方戰線上的主力大軍無論如何都不好輕動,否則很有可能導致原本的世家作亂轉頭變成內憂外患。

可是現在大漢內部因爲李藎忱的打壓和拉攏,已經完全穩定下來,百姓們的關注點也不再是朝廷和世家的鬥爭,轉而變成了朝廷的新政策能夠給他們到來什麼好處,畢竟這短短的多半年和平時期,絕對算得上日新月異的一段時期。

朝廷不斷出臺新的政策,而事事處處都指向現在百姓所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四十章 驚現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
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四十章 驚現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