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

後世長江出海口沿岸,內河港口諸如蘇州港,雖爲內河港口,卻有超過絕大多數海港的吞吐量,便是得益於內河臨近入海口河段的水文優勢,而上海這個東方明珠也是依靠黃浦江內河港口逐漸發展起來的,修建外海大洋上的港口那都是後話。

因此如果真的選擇這裡修建新的商埠,船隻逆流而上並不需要太遠的距離,但是憑藉這個商埠,大漢卻可以進一步沿着被稱作“湄公河”的大河向安南內地伸出觸手,甚至先一步在經濟上和扶南建立聯繫,並且通過大漢的強大經濟實力,直接沖垮扶南脆弱的內部經濟,進而引發扶南的動亂,爲大漢進兵提供幫助。

這一切的判定和選擇,和工部的考察脫不開關係,工部自然有知情權。至於商部,此次直接受益的就是商部,自然事先要先和商部通氣,免得到時候唐正良渾渾噩噩的沒有回過神來,最終導致這個實際上已經經過陛下同意的利益分割方案流產。

正是因爲實際上已經能夠看到最終的結果,起到關鍵作用的人都是負責演戲,李藎忱纔有信心把這麼重要的事情放到朝堂上來說。

並不是李藎忱對這些臣子們沒有信心,主要還是因爲現在因爲時代的限制,這些人的目光註定了不可能放的那麼長遠,也就意識不到大漢向南控制整個南方乃至於南洋的重要性在哪裡,畢竟在現在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之地,他們還無法看到海上、島上和密林之中那些讓後世的歐洲殖民者兩眼發紅的財富。

更何況作爲一個穿越客,李藎忱說什麼也得爲後世做點兒鋪墊,後世華夏的必殺技就是“自古以來”,能夠懟的任何人無話可說,而現在自己不妨讓“自古以來”的範圍更加廣闊一些,這樣後世的華夏如果經歷了苦難再一次復興的時候,就有更多的底氣和理由對這些跳樑小丑們下手了。

沒辦法,別說海上的那些,就連你們,也都是“自古以來”的範圍之內。

對此,李藎忱也只能說古人還是視線狹窄了一些,若是讓秦皇漢武之流知道了後世這裡那些猴子的囂張,有可能在千年之前就給他們直接來個斬草除根。

世界很廣闊的,現在的大漢,可不能只看着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啊。

隨着大漢一步步向外走,李藎忱相信這些人的目光肯定也會變得越來越長遠,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之前,李藎忱作爲弄潮者,肯定要用點兒心思和手段的。

不過這樣的心思和手段也不能常用啊,要是一直都用的話,恐怕朝堂內外就要被陛下逼迫着全都變成陰謀論者了。

看着這些神情各異的臣子們,李藎忱攥緊拳頭。

皇帝,果然不好乾。

————————————-

上午的朝會很簡單,也很複雜。

簡單是因爲總共沒有半個時辰,軍方一說,文官們再一表態,事情就這麼簡單的敲定了。

複雜是因爲爲了確定這個結果,雙方背地裡不知道有多少不爲人知的交鋒,而且這一次決定的“分贓”結果,也直接決定了安南乃至於整個南方和南洋地區的命運,絕非簡單的一次朝會和奏對。

可以說整個華夏未來南方方向上的戰略乃至於東南諸如扶南、真臘等等大小國家的命運也都在這一刻被決定了,不管這些小國家到底是有沒有勇氣真的對大漢舉起刀槍,大漢都會將它們作爲敵人並且最終消滅它們,這一切已經不是它們能夠決定的了。

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直接和殘酷。

分贓之後大家心裡最後一塊石頭放下,剩下的自然就是李藎忱爲這一次的有功將士頒發獎勵以及大宴羣臣。

這一次立下大功的羅毅、戚昕等人並沒有來,南方還需要有猛將坐鎮,李詢這個主帥都已經回到建康府,羅毅他們自然不能也跟着回來,因此有資格參加這一次授勳儀式的,反倒是一些普通的將領乃至於士卒。

授勳,是大漢在上次入關中之後開始在軍中嘗試着推行的新的獎勵制度。

每當大漢的將士有幸參加到某一場戰爭之中並且最終取得勝利,那麼朝廷會根據他們的功勞爲他們頒發不同類型的勳章,來獎勵他們爲這一場大戰做出的貢獻。並不是只有名字上了功勞簿的人有能耐獲得獎章,下面的每一個普通將士都有這個資格,只是不同功勞的人,獲得的獎章大小材質等等不相同罷了。

獎章代表着榮譽,現在大漢軍隊通過軍中的主簿,開始一點點的培養加強軍人的榮譽感。在這之前,軍隊完全是爲了溫飽而作戰,目的單純的就是想要殺掉敵人之後爲自己的家人換來一些錢糧乃至於自己戰死之後能夠得到微不足道的撫卹。

這樣的軍隊是沒有榮譽感和歸屬感的,他們更像是殺人的機器或者像是一羣僱傭兵。

而隨着主簿們的教導,現在的大漢將士們越來越清楚自己到底是爲何而戰,爲了子孫後代的和平,爲了自己能夠封侯的夢想,爲了能夠和歷史上那些忠義之士一樣青史留名······而這也讓他們不再將目光侷限的放在對軍餉錢糧的追求上,同樣也開始重視作爲一個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軍人,是保衛這個國家和百姓的,承擔這一份責任,也獲得百姓的支援和鼓勵,這纔是一個軍人應該有的樣子。之前那些燒殺搶掠無所不作的軍隊,和亂民沒有什麼區別,使用那樣的軍隊,或許能夠打的下來天下,但是絕對坐不住天下。

授勳制度就是伴隨着這樣的思想教育同時開始推行的,當然了勳章並不只是代表沉甸甸的榮譽,還代表着受到大漢法律保護的個人特權,包括購買東西、繳納稅款、銀行存取貸款等等上的便利,這都是普通的大漢百姓沒有資格獲取的。

說句不好聽的,有勳章在胸口,的確就是高人一等,而他們爲這個王朝乃至這個民族做出的貢獻,也值得讓他們高人一等。

這一次南征之戰是大漢入關中之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

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
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