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

東宮勢力籠罩整個朝堂,李藎忱無疑就是驟然出現並且撕開一條口子讓陽光灑進來的人,對於那些不受東宮待見或者對於東宮之中小人遍地有所不滿的官員來說,李藎忱當然值得他們考慮。

更重要的是,李藎忱足夠年輕,並且有雄心可以讓陳頊步步退讓,有實力可以憑藉一支孤軍拿下整個巴蜀,雲從龍、風從虎,比較李藎忱和陳叔寶之後應該如何抉擇,想必一些膽子大的人心中多少已經有了些數。

知道李藎忱這樣做也是在反過來保護自己,徐陵的笑容頓時變得和煦幾分,而旁邊的吳明徹哈哈笑道:“世忠言之有理,那就和老夫一起騎馬!巴蜀之戰的一些細節,老夫可是很有興趣呢!”

李藎忱當即笑着一拱手:“那晚輩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徐陵登時擡頭看了一眼吳明徹,吳明徹也正在此時看過來,兩個把持整個南陳朝堂的老人目光交錯,旋即又散開。

不過對方的些許警惕他們都能夠感受到。

顯然吳明徹和徐陵有着相同的想法,他們都打算和李藎忱合作,但是既然是合作自然就有一個先後順序,自然就得分出來個主次,現在吳明徹顯然並不打算向徐陵退步。

看上去吳明徹似乎實力比不上徐陵,但是不要忘了,李藎忱也好,甚至蕭摩訶也罷,都是從吳明徹的麾下走出去的,這一個上下級提攜之恩就是不能忘記的,除此之外李藎忱麾下的幾員大將,蕭世廉同樣是吳明徹提拔的,而作爲吳明徹弟子的裴子烈就更不用說了。

甚至徐陵的長孫徐德言還是裴子烈的部下。因此單單從人情關係上來論,吳明徹根本不比徐陵差。恐怕也是因爲明白這個原因,所以這個老狐狸顯然也並不打算在這上面有所退步。

徐陵的手段有多厲害吳明徹心裡可是清楚,如果讓徐陵搶在了前面,那自己恐怕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了。

李藎忱一邊拽住李平遞過來的繮繩,一邊打量着徐陵的背影。

這個時候徐陵和吳明徹就已經流露出了些許不對付,不知道真的和這兩個老狐狸合作還要有多少麻煩。他剛纔直截了當的拒絕徐陵又何嘗沒有想要和徐陵保持一定距離的意思。

這個老狐狸顯然現在已經看清楚了風向並且決定將寶壓在自己這裡,對此李藎忱當然是很高興的,徐氏有多大的力量他心知肚明,徐陵本人又有多大的聲望和權力他心裡也有數,徐陵這樣找上來,對於李藎忱來說自然是何樂而不爲。

但是高興歸高興,李藎忱也不得不考慮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徐陵如此龐大的力量加進來,李藎忱到底還能不能完全的控制這個團體。現在李藎忱在巴蜀的整個團體雖然並不算大,撐死天也就是一羣南陳的年輕人、本地的士族以及亟待恢復元氣的巴人構成,李藎忱有足夠的威望和手段統治這個團體,讓一切都順着他的意向來發展。

但是一旦徐陵的力量加進來,而且是不受李藎忱控制的、不知道多少的加進來,那麼李藎忱的威望恐怕很難再完全的影響到這些有可能成名已久的朝野官員,如此一來整個團體接下來應該何去何從實際上已經不是李藎忱能夠掌握得了。

就像現在的北周,楊堅、宇文憲各成一體,而關隴集團的幾個世家甚至已經開始謀求引入外力,整個團體已經不可能再有如宇文邕在世的時候那麼團結一心,分裂甚至分崩離析是必然的。

李藎忱可沒有天真地以爲自己能夠有宇文邕那樣的威望和手腕,所以他不能讓自己在已經看到宇文贇現在在經受的無奈之後再走上和他一樣的道路。

因此這個時候適當的和徐陵保持距離並且引入吳明徹和其所屬的軍方將領力量,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種制衡雖然沒有在兩個龐然大物之間艱難求生存來的困難,但是對於人心的琢磨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往今來,最讓人看不懂的,可不就是人心麼。

李藎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會糾結這些問題,因爲算計人心在之前曾經天真而熱血的他看來是最卑劣和無恥的舉動,可是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那捏住此時站在身前身後還有那宮城之中每一個人的心理。

不容易,但是必須要做。

“巴蜀之戰在老夫看來,關鍵就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吳明徹策馬走到李藎忱身邊,輕輕捋着鬍子,臉上帶着笑意,顯然這個老爺子的心情很不錯,“世忠你攻巴郡,再出其不意迎着韋孝寬和尉遲迥的兵鋒直插閬中,雖然膽大包天,甚至有些冒進,但是在事後看來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一旦韋孝寬兵馬過蜀郡,單單憑藉合州和瀘州,只有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份兒。”

頓了一下,吳明徹笑着說道:“能夠一眼看出來破局的關鍵在於逆流而上,世忠你當真是目光灼灼。”

“司空過獎。”李藎忱急忙說道,有些慚愧。他知道吳明徹這個時候說這些更有恭維之嫌,不過反過來說,巴蜀之戰實際上也是李藎忱吸取了南宋末年瀘州和合州釣魚城等地只能各自固守、相互之間難以支援,最終被各個擊破的教訓,反正以他的兵馬數量留下來橫豎是失敗,所以還不如主動出擊,利用自己爲數不多的時間優勢,直接插入閬中,扼住韋孝寬和尉遲迥南下的咽喉,最終利用大山的地形優勢硬生生的將北周軍隊拖死在山中。

這是後世多少漢家男兒鮮血換來的教訓,李藎忱當然不能忘。

吳明徹微笑着擺了擺手:“你也不用謙虛,如果能夠再有一個兩個你這樣的年輕俊傑,四五年內亦能蕩平天下!”

一邊說着,吳明徹的目光一邊落在了李藎忱手中的子云槍上,忍不住嘆息一聲:“這把槍最初的主人當初是何等的英雄好漢,現在在九天之上看到自己的長槍能夠追隨着這樣的人戰鬥,應該也能欣慰了。”

而此時前面傳來一聲鼓響,吳明徹驟然間擡起頭來,不由得感慨:“這老了,說話也慢了,不知不覺都到城門了。”

身後的隊伍,再一次停下。

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七章 求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
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七章 求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