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

剛纔的進攻只是爲了防止吐谷渾人緊咬着不放罷了。

吐谷渾人聽到漢人鳴金的聲音,正打算高興呢,結果漢軍竟然一陣發狠向前進攻,猝不及防下反倒是敗退了出去。

漢軍依舊沒有追擊,這個時候再追就等於自投羅網了。

鳴金聲陣陣,城垣上的士卒率先退下來,接着缺口處的將士豎起盾牌,和城垣上的袍澤匯合,緩緩後退。

火槍手們就跟在盾牌手身邊,但凡有想要從缺口處衝上來的吐谷渾人,他們都不吝嗇於賞給他們槍彈。

最後吐谷渾人倒是學乖了,反正城牆上都沒人了,那我幹嘛還跑到缺口處當活靶子?乖乖爬梯子上城就是了。

城頭上漢軍的旗幟已經被拔下來,吐谷渾士卒在城牆上歡呼雀躍。

站在土丘上的宇文忻攥緊拳頭。

雖然寡不敵衆、撤退是必然的,但是怎麼說這也是自己指揮的第一場大型戰事,撤退難免讓宇文忻覺得有些丟人。不過事已至此,不跑的話,丟的可就不是人了。

吐谷渾的進攻並沒有因爲剛剛攻克了城牆就停止,他們很快就越過城牆向前衝殺,只不過城牆後面是土丘以及弧形的壕溝,限制了整個戰場的面積,而土丘和壕溝之間的空地上,漢軍弓弩手早就已經嚴陣以待,見到敵人涌上來,再次射箭。

箭矢紛亂,橫掃人羣。

吐谷渾士卒倉皇后退,而趁此機會,宇文忻帶着士卒掩護最後的幾門火炮離開陣地。作爲漢軍主帥,他的旗幟一直堅持到了最後才離開戰場。也正是因爲宇文忻的旗幟一直都在,所以漢軍將士們從容後退,也分外的安心。

漢軍弓弩手一退,吐谷渾兵馬立刻涌了上來。

漢軍的壕溝一直挖掘到土丘後面,也就是說只要能夠佔領這個土丘,他們就能夠俯瞰漢軍陣地,到時候箭矢呼啦啦的射下去,漢軍怎麼可能還能守得住?

不過等吐谷渾士卒衝上山丘的時候,才發現事情似乎遠沒有這麼簡單。

“轟!”早就埋在地裡的轟天雷,幾乎一下子把整個地表都掀了起來,沖天的火光和濃濃的黑煙剎那間籠罩了整個戰場,遮天蔽日,就像是沙漠上的沙塵暴席捲一樣。

狂風氣浪捲動着地表上的所有,幾乎都已經飛到天上,還有無數吐谷渾士卒也夾雜其中。而氣浪向上噴涌了很高,逐漸閉合,形成一個蘑菇雲的形狀。

強勁的氣浪席捲着一切,所有還在向前奔跑或者已經察覺到不對而停下腳步的士卒,此時都如風吹麥浪一樣倒下。甚至就連不遠處的城垣,受到這氣浪的直接撞擊,都跟着劇烈搖晃了一下,有一些本來就出現裂縫的牆體乾脆直接坍塌下去。

轉眼,爆炸聲平息。

世界安靜的可怕。

沒有了廝殺聲,甚至都沒有人說話。

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一個人爬起來,接着是三三兩兩的人,他們沒有交流,沒有招呼,只是不約而同的開始跑。

不是向前,而是向後。

轉眼,所有越過城垣的吐谷渾士卒如潮水一樣後退。

這驚天的爆炸顯然一下子震懾了他們的心神,火炮和火槍並不可怕,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把箭矢或者石彈打出去罷了,即使是對步卒殺傷最大的開花彈,也不至於一下子把數百人直接掀飛。

但是這一次爆炸不一樣,吐谷渾士卒們是親眼看着剛纔還大呼小叫着向前衝的數百名袍澤,轉眼就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屍體。

世上從來沒有一種武器能夠做到這一點。

這一次如此輕易的抹掉了數百人,下一次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吐谷渾士卒們不知道,也不敢想。

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的是,此時站在壕溝中的宇文忻也是張大了嘴巴。

剛纔的巨響,讓他現在腦袋都漲漲的,耳朵更是幾乎聽不到什麼聲音,一直到賀若弼狠狠的晃了他一下,他才反應過來。

“老哥,你幹了什麼?”賀若弼也有些驚恐。

丫的,要不是老子帶人跑的足夠快,而且早早地退入了壕溝縱深之中,恐怕剛纔那一陣氣浪得把我們自己人都震死震傷不知道多少。即使是這樣,前方壕溝之中負責斷後的士卒也都幾乎撲倒在地,哪怕是他們已經身在壕溝之中,也難免受到氣浪的波及。

而那幾個負責引爆的士卒,更是直接被氣浪吹起來的浮土給直接蓋在了壕溝裡,現在回過神來的漢軍將士正趕着救人。

之前的那座土丘已經被削掉了一多半,向上冒出的土丘頂端變成了巨大的凹陷,整個地面都黑漆漆一團。這是焚燒後的痕跡,而且也不知道中間還有多少燃燒不充分的火藥夾雜其中。

賀若弼又喊了一聲,宇文忻伸手掏了掏耳朵,纔回過神來。

要知道是這個結果,說什麼某心裡也得掂量掂量啊。

這是得虧自己讓自家人往後退的比較多,要是弟兄們腳步稍微慢了一點,那恐怕也得交代進去不少人。

被宇文忻埋在山丘裡的這些轟天雷,都是多年軍火運輸補給積攢下來的。因爲這玩意性能也不是很穩定,時常有點了火都不爆炸的情況出現。再加上武威城外大戈壁灘上,這東西也沒有用武之地。一個轟天雷對於烏泱泱殺上來的敵人根本沒有什麼作用。

而且這種還需要人工點火的轟天雷,引爆轟天雷的士卒距離也不能太遠,也就是說這玩意簡直就是一個加強版的炸藥包。

因此宇文忻只有把這些轟天雷集中在一個地方纔能起到作用。

自然就只有這個土丘是現在宇文忻能夠作出的唯一選擇。

不過這驚天的爆炸留給宇文忻的也只有後怕。

吐谷渾軍隊不再進攻,漢軍將士也從容的撤退到壕溝後面的壁壘前。壕溝被爆炸填平了前面一段,也有很多地方被切斷,前半部分自然派不上什麼用場。而且前面這些壕溝本來就是爲了掩護漢軍將士撤退而修建的,一旦敵人緊追不捨,可以把敵人拖入塹壕之中激戰,迫使敵人不敢深入。

所以現在丟掉倒也不可惜。

按照宇文忻的設想,漢軍依託壁壘防守,敵人衝入壕溝,則入壕溝與之纏鬥,敵人若想在兩翼包抄或者把壕溝填平,則可以藉助壁壘用火器和弓弩打壓。

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
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