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

那隨軍主簿無奈的說道:“剛剛收到的消息,陳王殿下率軍越過蒲阪意圖衝入關中,原本打算抽調出來支援我們的兵馬只能臨時折向北方,防止陳王渡河,與此同時,尉遲迥在邙山擊退追擊的高熲,高熲現在已經引兵退回桃林塞,而尉遲迥轉而將戰線重新推進到函谷關一線,已經再次形成僵持。”

“邙山······還真是尉遲迥的福地。”韓擒虎嘆息一聲,只覺得心一直向深淵中墜落。

尉遲迥的成名之戰就是在邙山,當時北周軍隊進攻洛陽不利,從邙山撤退,面對銜尾追擊的北齊軍隊,整個北周軍隊已經亂作一團,而尉遲迥越衆而出,率領親衛橫刀山上,使得北齊軍隊不知虛實,試探性進攻之後就匆匆撤退,從而讓尉遲迥獲得宇文邕的賞識。

而現在沒有想到又是在邙山,尉遲迥再一次證明了自己。

隨着洛陽城外戰局的變化以及蒲阪的告急,楊堅在短時間內肯定沒有辦法將注意力集中在陽平關這邊,畢竟相比於直接頂在長安城外的蒲阪津,陽平關還沒有那麼重要。

“現在我們關城之中還剩下多少兵馬?”韓擒虎緊接着問道。

“大約三千,”主簿急忙回答,“而糧草只能夠支撐七八天的了,兩側山上的一些糧草都沒有來得及轉運下來,現在都便宜了蕭世廉,而且隴西那邊變亂四起,恐怕一時間也很難調撥糧草過來。”

關隴集團雖然到現在還沒有明目張膽的站在李藎忱這邊,但是在隴西和安定這些關隴世家的傳統勢力範圍內,已經開始有變亂,安定牛氏率先起兵造反,攻破了隴東郡(今隴縣),掠地岐山、天水,而天水梁氏、馬氏等世家紛紛響應。雖然以這些世家的實力還不足以撼動北周在整個隴西和河西的根基,但是已經足以讓本地的守軍疲於奔命,這也導致陳倉被攻克這麼長時間之後,北周軍隊都沒有發動進攻。

畢竟隴東郡、安定郡等更靠近長安的郡城都受到了威脅,北周軍隊這個時候哪裡還有工夫去管陳倉,尤其是在不知道陳倉到底有多少兵馬的前提下。

因此陳倉的糧草也不用想,之前侯秘還打算將這些糧草付之一炬,畢竟說什麼也不能便宜了周人,可是後來發現周人根本沒有錢來進攻的意思,這些糧草索性就通過陳倉道一點一點的向漢中運輸。

現在李藎忱最缺的就是糧草,數萬大軍征戰,需要的糧草和器械可不是原來幾千人小打小鬧甚至還是在自家地盤上作戰能夠相比的,這是李藎忱團體之前從來沒有面對過的挑戰,現在獲得了陳倉的糧草,自然就能夠緩解一部分壓力。

因此當韓擒虎看着關城下的敵人時候,多少也有些無奈,敵人就是吃着陳倉城裡原本屬於陽平關守軍的糧草在作戰,而陽平關的守軍卻不得不面對隨時都有可能斷頓的危機。

似乎蕭世廉之前也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這幾天他根本就沒有想要大舉進攻的意思。

想要節省糧草,實際上有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殘酷的辦法,那就是通過戰鬥減員,士卒戰死的多了,那麼消耗糧草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可是這些天北周軍隊的戰鬥減員越來越少,消耗糧草的速度自然也就沒有下降。

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韓擒虎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夠支撐多久。

尤其是這兩側的山寨都落入蕭世廉的手中,也就意味着之後一旦蕭世廉重新開始集中兵力攻城,那麼城中的一舉一動都會落入蕭世廉的眼中。

“傳令下去,集結兩千人馬,準備好火把和弓弩。”韓擒虎沉聲下令,這個時候如果一味的防守那麼和自殺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換一種方式了。

主簿頓時一驚:“將軍,這······”

韓擒虎這是想要偷營,這在主簿看來不啻於自殺,畢竟雙方的兵力差距擺在這裡,可不是人人都能夠上演當初霍去病在河西、甘寧在逍遙津的奇蹟。

“不試一試,我們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被困死在這裡。”韓擒虎冷聲說道,“這陽平關的東北和正北是天水和安定,都已經無路可走,就算是我們能撤退到長安,又還有活路麼?”

主簿沉默片刻,鄭重一拱手:“遵命!”

而此時在唐中等人的簇擁下,蕭世廉大步登上山頂。遍地的斷壁殘垣訴說着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慘烈戰鬥,甚至還有的木頭依舊帶着火星,而蕭世廉的將旗就插在山頂上。

蕭世廉在自己的旗幟下頓住腳步,從這裡已經可以將整個陽平關盡收眼底。當第一次看到這個已經阻攔自己將近一個月的雄城的身姿時候,蕭世廉終於還是忍不住輕輕吸了一口氣。

陽平關作爲漢中北側門戶數百年,當真有其道理在。

雄關橫亙兩山之間,兩側山崖都是直直的下垂,只有盤旋曲折的小路可以從山頂通到關上,而不用想也知道,當兩側的山峰都落入蕭世廉手中的時候,這些小路肯定也會被堵死。

這關隘或許算不上飛鳥難渡,但是一個活人想要過去恐怕比登天還難。

蕭世廉相信,如果給韓擒虎足夠的兵馬,那麼這個傢伙真的可以一直把戰局拖延下去。

經過這將近一個月的交手,蕭世廉已經很清楚韓擒虎是什麼樣的對手,如果可能的話,蕭世廉更願意和這個傢伙選擇做同伴。

就在這個時候,牛弘快步走上山:“將軍,襄陽戰報。”

經過這幾天的磨合,牛弘此時已經完全是李藎忱團體之中的人,恐怕很難想象不久之前他還是北周的威烈將軍。

蕭世廉怔了一下,而周圍的一道道目光也都投過來。

襄陽對於這些蕭世廉麾下的將領們來說尤爲敏感,畢竟在那裡拉開架勢的不僅僅是李藎忱和曹孝達,還有蕭摩訶······

伸手拆開戰報看了一眼,蕭世廉的臉色微變。裴子烈和蕭摩訶現在已經沿着襄陽城拉開陣線,既是對着襄陽城,也是對着對方。

蕭世廉隨手將戰報遞給身邊的唐中,示意他讓周圍人傳閱,而自己拍了拍手,笑道:“襄陽戰事,與此處何干?”

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章節修改情況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
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章節修改情況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